李商隐诗二首
- 格式:ppt
- 大小:6.07 MB
- 文档页数:32
李商隐最经典的10首诗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唐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
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简析:相见时难别亦难,说的是义山当时的处境艰难,离开徐州到长安后想进翰林院,向令狐綯说明此时,也就是找熟人走个后门,令狐陶升官之后,为了避嫌谢绝见客,致使义山处境尴尬,相见难,离别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东风无力百花残,当时义山已经很大年纪,东风无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名句献给所有为理想奋斗终生之人。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和上句呼应,青春难留,云鬓斑白,蜡炬燃尽,月光甚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最后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绝望,到‘无多路’,可见作者还是对綯抱有希望,不肯决绝。
从现在来看,此诗不难看出也是写给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后体会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并没有绝望,而是继续等待綯这个救命稻草的帮助。
《无题》是一首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七言爱情诗。
全诗以“别”字为诗眼,整体氛围绵缈深沉而不晦涩,语言华丽又自然,情怀凄苦而不失优美。
全诗从头至尾都充满了痛苦、失望,但又缠绵、执着的情感。
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相互衔接,纵向地展现出这种情感的心理过程。
这首诗成功地再现了诗人心底深处的绵邈深情,情感联绵往复,细微精深,令人感动。
2、锦瑟李商隐〔唐代〕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代赠二首李商隐(唐代)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东南日出照高楼,楼上离人唱石州。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译文黄昏独上高楼欲望还休,楼梯横断情郎不来,一弯新月如钩。
蕉心未展丁香也是含苞未放,它们同时向着春风各自忧愁。
日出东南方照耀高楼,楼上心怀离愁的人唱着《石洲》。
纵然眉黛像春山、春山如眉黛,也不知承受得多少忧愁?注释玉梯横绝:华美的楼梯横断,无由得上。
芭蕉不展:蕉心紧裹未展。
丁香结:丁香花花骨朵的含苞欲放状,这里暗喻愁思。
石洲:见《乐府诗集》,为思妇怀远之作。
总:纵使。
眉黛(dài):黛眉。
古时妇女好以青黑色的颜料画眉。
创作背景代赠是指代人写作赠人之诗,也可能是诗人故意这样标题,并非真有代拟对象,因这类诗多写相思之情。
这两首诗未编年,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
鉴赏第一首诗以一女子的口吻,写她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绪。
诗中所写的时间是春日的黄昏。
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内心感情。
诗的开头四字,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楼上黄昏”。
接下“欲望休”三字则维妙逼肖地描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凄然而止。
这里,不仅使读者看到了女子的姿态,而且也透露出她那无奈作罢的神情。
“欲望休”一本作“望欲休”。
“休”作“停止”、“罢休”之意。
“欲望”,是想去望她的情人。
但又欲望还休。
南朝诗人江淹《倡妇自悲赋》写汉宫佳人失宠独居,有“青苔积兮银阁涩,网罗生兮玉梯虚”之句。
“玉梯虚”是说玉梯虚设,无人来登。
此诗的“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情人被阻隔,无法相会。
此连上句,是说女子渴望见到情人,因此想去眺望;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
欲望还休,把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写得巧妙逼真。
“月如钩”一本作“月中钩”,意同。
它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情人的不得会合。
【诗歌鉴赏】李商隐《有感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有感二首》原文有感二首?其一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牦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有感二首?其二丹陛犹敷奏,彤庭?战争。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凶徒剧背城。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李商隐《有感二首》注释、九服:古人设想中的九层行政区域。
三灵:日、月、星。
叶:合。
睿图:帝王的英明谋略。
2、本初:袁绍的字。
屈牦:汉武帝庶兄中山靖王之子,征和二年为丞相。
次年,宦官郭穰告发他指使巫者诅咒武帝,勾结贰师将军李广利,欲立昌邑王为帝,被腰斩,妻、子果首。
屈牦诛:指因宦官的指控而以谋反罪被诛。
3、有甚:有过于。
4、何成奏云物:奏云物:记载祥瑞灾异。
借指李训使人谎称石榴树夜降甘露事。
5、证逮符书密:证逮,指逮捕与案情有牵连的人。
符书:逮捕的官文书。
辞连:供词牵连。
6、尊汉相:汉成帝时丞相王商身材高大,容貌过人。
匈奴单于来朝,见商颇畏惧。
7、鬼?(lù):登记死人的名册。
朝部:朝班。
上都:指长安。
至德元载号长安为上都。
8、堪恸(tòng)哭:洪炉:指天地。
9、敷奏:陈述奏进。
?(xū):忽。
0、临危对卢植:《后汉书?何进传》载,何进谋诛宦官事泄被杀后,宦官张让、段?等劫太后、少帝从复道逃往北宫。
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指斥段?罪恶,?等惧,乃释太后。
遂劫少帝逃向小平津(黄河渡口,在洛阳北),卢植连夜追至河边,王允派闵贡随植后,贡至,手斩数人,馀皆投河死。
明日公卿百官迎天子还宫。
这里以卢植比令狐楚。
、御仗:皇帝的仪仗。
前殿:指文宗坐朝的含元殿。
殿:一作“队”。
凶徒:指宦官。
凶,原作兵。
剧背城:比背城殊死作战还要厉害。
唐代诗人李商隐马嵬二首《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咏史诗,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如果你想更加详细的了解这两首诗,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作品原文马嵬二首⑴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⑵,自埋红粉自成灰⑶。
君王若道能倾国⑷,玉辇何由过马嵬⑸。
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⑹,他生未卜此生休⑺。
空闻虎旅传宵柝⑻,无复鸡人报晓筹⑼。
此日六军同驻马⑽,当时七夕笑牵牛⑾。
如何四纪为天子⑿,不及卢家有莫愁⒀。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⑵冀马:古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燕犀:燕地制造的犀甲。
亦泛指坚固的铠甲。
⑶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借指美女,此指杨贵妃。
⑷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唐玄宗《好时光》词:“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⑸玉辇(niǎn):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⑹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⑺未卜:一作“未决”。
⑻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传:一作“鸣”。
宵柝(tuò):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⑼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诗歌鉴赏】李商隐《北齐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北齐二首》原文北齐二首?其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北齐二首?其二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李商隐《北齐二首》注释、“一笑”句:《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此处“一笑相倾”之“倾”为倾倒、倾心之意,谓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
2、“何劳”句:晋时索靖有先识远量,预见天下将乱,曾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叹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3、小怜:即冯淑妃,北齐后主高纬宠妃。
玉体横陈:指小怜进御。
4、“已报”句:《北齐书》载:武平七年,北周在晋州大败齐师,次年周师攻人晋阳(今山西太原)。
此事与小怜进御时间相距甚远,此剪缀一处为极言色荒之祸。
5、巧笑:《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万几:即万机,君王纷杂政务。
6、“晋阳”二句:《北史?后妃传》载:“周师取平阳,帝猎于三堆。
晋州告急,帝将还。
淑妃请更杀一围,从之。
”所陷者系晋州平阳,非晋阳,作者一时误记。
更杀一围,再围猎一次。
李商隐《北齐二首》翻译北齐二首?其一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用不着到宫殿长满荆棘才开始悲伤。
拥有玉体的小怜进御服侍后主的夜晚,北周军队进占晋阳的战报已被传出。
北齐二首?其二哪知甜甜的笑足以抵过君主日理万机,身穿戎装的冯淑妃在后主看来最是美丽,晋阳已被攻陷远远抛在了后主脑后,冯淑妃请求后主再重新围猎一次。
李商隐《北齐二首》赏析《北齐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
这是两首咏史诗。
这两诗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借古鉴今。
语言精炼、对比鲜明,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唐武宗后期喜畋猎,宠女色,史载武宗王才人善歌舞,每畋苑中,才人必从,“袍而骑,佼服光侈”。
与诗中“着戎衣”、“猎一围”有相似之处。
武宗固非高纬一流的“无愁天子”,但诗人从关心国家命运出发,借北齐亡国事预作警戒,创造了这组诗。
无题二首唐·李商隐【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注释⑴“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
”此含有好会的意思。
⑴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
一作“画堂”。
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⑴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⑴“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
分曹:分组。
⑴嗟:叹词。
余:我。
鼓:报更的鼓。
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鼓响天明,即须上班。
⑴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
类:类似。
转:一作“断”。
⑴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
来与权尸解药。
”《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
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
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
”⑴抵:至,到。
《广雅·释诂》:“抵至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一作“尚”。
相望:期盼伊。
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
”此言昔年期盼一见伊人,乃咫尺天涯,难得一见。
⑴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
⑴看:一作“著”。
吴王苑内花:冯浩注:“暗用西施。
”李商隐《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可与此同参。
翻译【无题其一】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李商隐的无题诗及赏析无题二首李商隐赏析《无题·二首》唐·李商隐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其一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白话译文其一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其二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赏析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
“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李商隐最著名的十首诗一、《夜雨寄北》;二、《寄令狐郎中》;三、《为有》;四、《嫦娥》;五、《贾生》;六、《登乐游原》;七、《无题》;八、《锦瑟》;九、《马嵬》;十、《无题》。
一、《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期,巴山夜雨跌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递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有宾客,茂陵秋雨病王勃。
三、《为有》为存有云屏无穷柠檬,凤城兮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四、《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走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五、《贾生》宣室博闻强识访逐臣,贾生才阳入更并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六、《尼里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穷不好,只是将近黄昏。
七、《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外木座送钩春酒冷,分曹射覆蜡灯白。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八、《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爱好者蝴蝶,望帝春心塞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缅怀?只是当时已惘然。
九、《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后生难料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西尼尔,当时七夕苦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十、《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并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求见。
李商隐诗两首原文译文及赏析李商隐诗两首原文为《锦瑟》和《马嵬(其二)》。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讽刺诗,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1.李商隐诗两首1、《锦瑟》唐代: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赏析:⑴构思新奇: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
声声诉述思念之切。
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
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⑵朦胧美: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这深。
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2、《马嵬(其二)》唐代: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