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角色错位的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25.29 KB
- 文档页数:8
管理者角色认知课程收获:1、分析管理者在角色定位上常见的现象和问题2、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基本职业规范3、学习和探讨矫正管理者角色错位的思路和方式学员对象:企业的中基层管理人员课时:每天6小时,1天第一单元管理不是什么——管理者常见的问题1、大业务员——只抓业务(技术),不抓管理。
2、民意代表——代表“民意”、代表“群众”,和上司“谈一谈”。
3、老大——“水泼不进,针插不进”,无论什么,他说了才算。
4、吐槽——想对谁抱怨就对谁抱怨,想议论谁就议论准。
5、事必躬亲——亲历亲为,大包大揽、大事小事一起抓。
6、老好人——在下属面前扮演“老好人”,不敢坚持原则,好坏不分,是非不明。
7、官僚——高高在上,以势压人;遇事官腔,效率低下。
8、个性——“我们的经理象月亮,初一和十五不一样”。
第二单元管理是什么——有效的管理观?互动小游戏:报数1、管理者做什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2、管理只对绩效负责;3、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4、管理就是“管事”“理人”;5、管理不谈对错,只是解决问题;6、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第三单元管理怎么做——如何扮演好组织角色1、对上级领导●看:看清高层没有看清的事情●想:想清楚高层的真实意图●听:听清楚高层下达的内容●问:问清楚高层没有说清的事情●做:高层想通过你做的事情2、对属下员工●看:看清楚基层的反应●想:想清楚基层的困难●听:听清楚基层的疑问●问:问清楚基层不明白的地方●做:推动基层所希望的事情3、管理者角色转换角色转换一:做业务与做管理⏹案例:经理杨某⏹讨论:如何处理业务(技术)与管理的关系角色转换二:野牛与领头雁⏹案例分析:到底谁是上司⏹经理格言:可以替下属承担责任,但不可以替下属做事角色转换三:管理与领导⏹好领导与糟领导⏹对权力的分析⏹权力与影响力⏹权力的戒律⏹建立影响力第四单元管理怎么有效——有效管理者的核心技能1、会时间管理——有效管理者不存在“忙”的概念工具1:时间管理矩阵工具2:周计划表、日清表案例分析:2、会系统思考——站高一线才能做正确的事工具1:鱼骨图法寻找关键问题案例分析:3、会识人用人——工具1:员工成熟度模型工具2:GROW教练式辅导模型案例分析:4、有效管理者的自我提升——反求诸己,内圣外王工具:华为的PBC目标管理讲师简介:孔杨名仕领袖学院特聘讲师,高级咨询师,MBA,曾任海尔集团工贸公司副总经理,青岛巴龙集团企管中心主任、名仕领袖学院咨询业务负责人,在企业管理瓶颈突破、绩效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管理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见解。
昆山中荣爆炸案启示录系列分享一昆山“8.2”中荣爆炸案已经过去三天,事故造成75条鲜活生命的陨落,185人仍在饱受着伤痛的折磨。
绝大多数人80%以上的皮肤烧伤,他们现在所承受的,常人无法想象。
哀痛之余,我们能做些什么……事故后,诸家媒体纷纷报道了粉尘爆炸的原理和防控措施,广大企业管理者们,这难道真的只是一场技术性的事故么?绝对不是!这是一场由于安全管理的严重缺失所造成的,一起反映出人性扭曲的事故!分享一些媒体报道的讯息:•2010年以来,中国各地粉尘爆炸事故频频发生,距离该事故最近的一起:“4.16南通如皋双马化工因动火作业造成的硬脂酸粉尘爆炸案”•在8.2爆炸事故发生前两个月,中荣公司抛光车间曾发生过除尘设备起火事故;•2012年5月,网友在百度贴吧爆料,爆炸公司有工人长期接触粉尘,患了肺病,但公司拒不负责;•爆炸工厂管理者是知道危险存在的。
事故前,公司法人吴某要求更换两个月前起火的除尘设备,但林姓副总因要在8月10日前赶完订单,而提出了异议予以否决;•抽烟、打火机、裸露的电线,2012年,公司因为电路老化问题已经出过事故;•工厂设计时,铝粉、面粉车间应按照规范安装传感器,进行粉尘浓度的实时检测。
中荣公司可能没有监控设施,或者监控设施早已失效;•中荣公司车间员工告诉媒体:除尘设备只有鼓风机,日常仅是除除尘,只有在活儿不是很多的时候,厂里才让员工到通风管里清扫,大概几个月一次;•团意险和高危行业险,都是企业和个人自愿参与投保到险种,不具有强制性。
太平洋产险确认承保了中荣公司的房屋,但在涉及企业人员时,调查人员发现涉事企业并未针对员工的人身进行安全投保;•中荣公司员工曾向家属抱怨,除尘系统只能吸走一小部分粉尘,工人只要已进入车间,就明显感觉呼吸困难、胸闷。
•按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规定,“企业应该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职场交流之中层管理者角色错位的四种表现在职场交流中,中层管理者的角色错位是一种常见现象。
中层管理者作为组织中的重要角色,扮演着沟通上下级、协调各方利益、传递信息等多重职责。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可能会发生错位,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团队合作不畅、决策失误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中层管理者角色错位的四种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没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中层管理者如果没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往往难以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进行任务分配、团队管理和决策制定,导致工作中出现混乱和冲突。
此外,缺乏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还可能造成中层管理者无所适从、无法承担责任,从而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解决策略:组织需要明确中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并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决策权和执行权。
中层管理者应该参与到目标设定和决策制定的过程中,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角色定位。
同时,组织可以通过培训和指导,帮助中层管理者提升管理能力,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范围。
二、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沟通协调的关键角色。
然而,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中层管理者将难以与上级、下级以及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合作困难等问题。
解决策略:中层管理者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培养。
他们应该学会倾听和表达,在与他人沟通时要清晰明了、积极主动。
同时,中层管理者还可以积极与其他部门进行合作,加强协调和沟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三、不重视员工发展和培养中层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养,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
然而,如果中层管理者对员工的发展和培养不重视,往往会导致员工的不满和流失,影响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解决策略:中层管理者应该重视员工的发展和培养,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和激励机制。
他们可以通过定期的员工评估和交流,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潜力,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学校中层干部存在的几种错位现象1、“向下”错位许多中层管理者为了获得教师的支持,时常把自己错位成“教师代表”,老想扮演“老好人”。
当教师有什么抱怨的时候,这些中层管理者就马上站出来,或表示同情,或以某种方式沉默。
他们往往说这是校长定的,校长就是这么要求的,或者说你去问校长。
有的还和教师一起议论“校政”,指点“江山”。
给教师造成的印象是:中层管理者都是好人,都是替教师说话的,都是代表教师利益的,“学校问题”之源在校长。
其实,教师有话愿意和中层管理者讲,并不是因为中层管理者能代表他们,而是中层管理者所处的位置。
教师是在向学校抱怨,而不是向中层管理者抱怨。
此时,中层管理者正确的做法是: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急于评价,而是采取中性的立场,鼓励大家将意见讲出来,然后再向教师做出解释和说明。
在这种场合下,中层管理者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就是代表学校听取大家的意见,而不是同情者。
2、“向上”错位有些中层管理者时常怀疑校长的能力,天天替校长操心,而忘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应该怎么来种。
当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时,就认为校长“昏庸”,甚至不执行校长决策、打折执行、拖延执行或者按自己的想法执行。
其实,由于中层管理者与校长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工作的重点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一样。
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人,校长犹如人的大脑,要把握方向、构筑愿景、策划战略;中层则是脊梁,主要任务是要去协助大脑传达指令,完成操作,将校长的意图和决策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中层管理者“向上”错位,弱化执行力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
3、“垄断”错位有些中层干部,往往把自己分管的工作看成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无论是内部的组织还是外部的协调,都由该中层管理者一个人负责,任何人都无法插手。
有时,这些中层管理者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既得利益,工作中考虑的是以本部门利益为中心,而较少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
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及认知(共2篇)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及认知法国著名寓言大师拉封丹曾讲过一则关于“胃和四肢”的故事:四肢已经懒得再为胃工作了,它们决心要过绅士般悠闲的生活。
大家都以四肢为榜样,什么也不干,并说:“没有我们的劳动,胃只能去喝西北风。
我们受苦流汗,像牲畜般劳作,就为了它一个,我们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只是它饱吃饱喝,罢工吧,只有这样,才能使胃明白,是我们供养了它。
”大家如是说,也就这般去做,手不拿,臂不挥,两腿也歇着,大伙齐心让胃自己想办法去找吃的喝的,然而,大伙犯了个后悔不迭的错误:四肢这些可怜的东西很快就感到衰弱了,心脏没有新的血液供给,四肢难受,逐渐没有了力气。
这个时候四肢终于明白了,它们认为悠闲不干事的胃,对集体的贡献实际上不比任何人少。
这则关于“胃和四肢”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两个重要的管理学原理:第一、在一个企业里面,每一个人的分工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职责也是有所差异的。
就像是“胃”和“四肢”一样,各有各的任务,各有个人职责。
“四肢”不能苛求“胃”去做不在他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需要清楚自己的职责与他人职责的差异性,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使自己的角色发生错位的现象。
第二、只有每一个职位上的人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一个整体才能有机的运作起来,而每一个人的利益才能够从整体的运作当中获得。
“四肢”最后之所以尝到了恶果,就是由于他们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这样一来,受害者不仅仅他们自己,更是连累了全部整体。
作为一名管理者,他上任后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弄清楚自己的身份与职责,对自己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定位。
在古希腊的阿波罗神庙当中,刻着一句影响人类几千年命运的名言:“认识你自己”。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他管理他人之前,所要做的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清醒而准确地认识。
认清自己作为一个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位置,也就是本章所说的角色认知。
如果不能很好地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能力,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弊端。
精心整理中层管理者角色错位的四种表现第一,从公司运营的机制方面来解决。
从机制上强调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增加会议的时间,不一定非要是正式会议,非正式会议也可以。
增加面对面的交流,避免完全靠电子邮件,因为它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减少了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机会。
只有中层管理者角色错位的四种表现第一,民意代表。
一些中层经理,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的中层经理,常把自己看作是民意代表,反映基层员工的呼声,反映下面的意见,代表部门员工的意愿。
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角色定位。
当公司的老板说,董事会确定了下阶段的新的发展目标,或者说有一个制度要推出的时候,很多中层,尤其是有些资深的中层经理,会发表一些意见:“我们部门的人,普遍反映今年的指标定高了,老板制度太严了。
”等等,实际上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你不是民意代表,你代表不了群众意见,因为你不是群众选出来的,你不是群众领袖,你实际上是上级任命的。
既然你是上级任命的,你就应该和公司的意志保持一致,特别是当公司的上层已经决定了益。
下属说只代表个人意见是不对的。
这时候,只能有职务意见,而不能是个人意见。
对客户和供应商,更没有什么“个人意见”,只有“职务意见”。
第四,领主意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是这个部门的经理,那这个一亩三分地就是我的了,你老总要批评,其他部门要说我这个部门的事、说我部门的人,不行,我就不答应。
怎么这事都没通过我啊!特别是对于一些老的国有企业或一些资深的经理,他就有这种意识,他就把这个部门看成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就把这个委托代理关系给扭曲了。
企业从上到下是一个委托代理关系,很多中层经理正是对他自身作为经营者替身的角色认识不清,导致了这样一些问题。
着名管理专家周欣:上司不要常常将“我的下属都不成才,所以,工作也会没有成效。
”挂在嘴边。
利用一颗胡萝卜做出多种不同的料理,正是上司的责任所在,也是上司的本事。
着名管理专家王道之:部门主管的良好工作习惯一个优秀的主管,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习惯的力量可以推导出成功的方程,也可以描画出失败的函数。
“共和国长子”怎么了作者:高峰来源:《领导之友》2013年第12期国有企业,被称为“共和国长子”,近年来,国企腐败案件频发,引起社会热议。
9月1日之前的一周内,“中石油系”一名前主要领导和四名现任高管应声落马,这是中国近35年反腐史上的一项罕见纪录。
自8月26日起,中央纪委、国资委纪委陆续披露,时任国资委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集团)董事长蒋洁敏,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王永春及其他三名中石油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股份)高管冉新权、李华林、王道富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蒋洁敏也成为十八大后第一个落马的中共中央委员和正部级官员。
这一席卷中石油集团的反腐风暴以其凌厉的攻势,掀开了“中石油系”腐败窝案的序幕,也使得此前已经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国企腐败,尤其是央企腐败问题浮出水面。
交叉的任职经历蒋洁敏的落马,被视为在石油石化系统内部一直势力庞大的“胜利油田系”集体式倾覆。
2012年3月,中石油昆仑天然气利用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陶玉春被调查。
陶玉春的仕途从胜利油田基层起步,曾任胜利油田供应处副处长等职。
陶玉春的“落马”最终牵出了同属“胜利油田系”的中石油股份副总裁、昆仑能源董事局主席李华林。
李为8月27日国资委纪委宣布落马的中石油三名高管之一,其与陶玉春在深圳石油时期曾为搭档。
今年6月,因涉嫌违纪被中央纪委调查的四川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郭永祥,也有过与蒋洁敏在胜利油田长达18年共事的经历。
比蒋洁敏年长6岁的郭永祥,与蒋洁敏同于1972年12月在胜利油田参加工作。
蒋洁敏从技术员、作业队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累迁至胜利石油管理局副局长,郭永祥从工人转任宣传干事,办公室秘书,党委调研室副主任、主任,并于1990年调入中石油总部。
其后的履历中,郭永祥长期在中石油总部和国土资源部任职,随后官至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尽管已经退居二线,仍在此次风暴中落马。
王永春、冉新权、王道富虽不是“胜利油田系”出身,但与包括蒋洁敏在内的“胜利油田系”高管也颇多交叉任职经历,尤其是升迁路径与蒋洁敏的职务一路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