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课件 PPT
- 格式:ppt
- 大小:382.00 KB
- 文档页数:12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西莲花小学孙春亚5015年9月第一课衣服破损了怎么办教学内容:学习破损衣服的缝补方法。
教学目标:1.会使用缝衣针、线、剪刀、电熨斗等缝衣工具。
2.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缝补衣服的方法。
材料工具:缝衣针、线、剪刀、电熨斗、搪瓷杯教学过程:一、学技能1.把破口处理平整,使破口两边对齐。
2.选用合适的针、线、参照p1图中的方法联系缝补。
二、讨论交流1.如果破口为三角形,应该怎样缝补?2.如果衣物的口袋开线了,应该怎样处理?3.除了用电熨头将衣物熨平外,还可以用搪瓷杯盛上热水熨平衣物。
请同学们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能使衣物平整?4.你还见过哪些衣物的破损现象?与同学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
三、作业在家中的指导下自己缝补一件衣服。
第二课安全使用灶炉教学内容:学习安全使用灶炉的正确方法,和一些安全小常识。
教学目标:1.掌握安全使用煤灶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掌握安全气灶和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学技能(一)学用煤气灶1.生炉子。
打开炉盖炉门,掏尽炉灰。
将点燃的废纸放进炉膛,加小木材,然后加粗木材,待木材烧旺后,用煤钳把蜂窝煤放入炉内,适当扇风使蜂煤燃烧。
2.加煤当顶层的蜂煤燃烧到七八成时,要加煤,注意对准煤孔,下压,疏通。
3.封炉子。
不用炉火时要把炉子封好,封炉前要加煤,盖上炉盖,关上炉门。
4.注意事项:煤炉旁不能放易燃物、易爆物;清除的炉渣不要随便乱倒;室内空气要流通,安装排烟排气通道。
(二)学用气灶怎样安全使用气灶:1.点火先打开送气阀,再打开灶上的开关。
2.调整火力。
调节灶上的供气开关旋钮改变火力的大小,达到自己需要的程度。
3.停火。
用火结束时,先关闭灶上的开关,等火焰熄灭后,再关闭送气阀门。
4.注意事项:钢瓶应距离灶具1米以上并竖立放置,严禁靠近明火或放置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不能随便拧、敲钢瓶的任何部件。
使用气灶时必须有人现场看管,随时调节火焰,防止汤水外溢发生事故。
二、讨论交流1.你家使用的是什么气灶?有哪些优缺点?2.使用这些气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作业在家长的指导下,使用自家的气灶烧水。
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5
教学目标
- 理解小锤子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 学会使用小锤子进行简单的钉打操作。
- 培养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 小锤子
- 钉子
- 木板
- 模型或图片展示小锤子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导入
1. 展示小锤子的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小锤子的功能和用途,激发他们的思考。
理论知识
1. 介绍小锤子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手柄、锤头和把手。
2. 解释小锤子的使用方法,例如用手握住把手,运用力量敲击
锤头等。
操作演示
1. 进行小锤子的使用演示,包括正确握持小锤子的方法和钉打
的技巧。
2. 演示如何使用小锤子将钉子固定在木板上。
练
1. 让学生进行小锤子的练,根据指令进行不同的操作。
2.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正确使用小锤子。
拓展活动
1. 给学生布置小锤子的相关任务,例如整理杂物时使用小锤子
敲打钉子。
2.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一些小锤子的相关玩具或实用品。
总结
总结小锤子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强调安全使用小锤子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小锤子的使用方法》。
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3
教学目标
- 了解家居电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安全规范
- 掌握正确使用家居电器的技能
-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家居电器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1. 家居电器的种类及功能
2. 家居电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家居电器的安全规范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家居电器的种类和功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步骤二:研究家居电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1. 结合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常见的家居电器,让学生了解每种电器的基本功能。
2. 向学生讲解家居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插拔电源、如何操作控制面板等。
3. 制作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模拟操作家居电器并分享经验。
步骤三:研究家居电器的安全规范
1. 向学生介绍家居电器的常见安全隐患,如电器过热、电源线损坏等。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安全使用家居电器的注意事项,如禁止使用湿手操作电器、定期检查电源线等。
3. 制作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安全规范,制定家庭使用家居电器的安全计划。
步骤四:巩固与扩展
- 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制作家庭使用家居电器的宣传海报或小册子。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家居电器基本使用方法和安全规范的掌握程度。
- 收集学生制作的宣传海报或小册子,评价其对家庭使用家居电器安全规范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参考资源
- 苏科版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材
- 家居电器使用说明书
- 家庭使用家居电器的安全规范说明。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劳动课件一、课件简介本课件适用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劳动课程的教学,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劳动的含义、作用和价值,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技术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三、教学内容本课件主要涉及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技术实践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个人卫生、家庭环境、厨艺等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和方法;2. 生产劳动:包括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技能和方法;3. 技术实践:包括简单机械原理、电子技术等科技实践活动的技能和方法。
在日常生活劳动方面,学生需要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洗脸方法等;了解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学会整理家务、打扫卫生等基本技能;学习厨艺技巧和方法,掌握基本的烹饪技能和方法。
在生产劳动方面,学生需要了解种植的重要性,学会基本的种植技巧和方法;了解养殖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养殖动物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学习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制作技能。
在技术实践方面,学生需要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学会运用简单的机械进行劳动;了解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电子技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掌握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技术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案例分析或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2. 知识讲解:介绍劳动的含义、作用和价值,以及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技术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技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方法;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经验和感受;5. 总结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成果,强调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
安教版五年级上册劳动与生活课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和生活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生活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劳动技能:学习扫地、拖地、擦桌子等日常家务劳动技能。
2、生活知识:了解家庭安全、健康饮食、节约用水用电等生活常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如何将劳动技能与生活知识有效融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2、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教具:扫把、拖把、抹布等清洁工具。
2、多媒体资源:PPT课件、相关视频资料。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劳动和生活经验。
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家务劳动实践,分享经验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家务劳动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20分钟)(1)讲解家务劳动的重要性,以及扫地、拖地、擦桌子等基本技能的正确方法。
(2)介绍家庭安全、健康饮食、节约用水用电等生活常识,强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家务劳动实践,如扫地、拖地、擦桌子等。
(2)小组内交流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分享劳动成果。
4、归纳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劳动技能和生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采用小组报告、观察记录和口头反馈等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小组报告,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和生活知识。
八、作业布置1、家务劳动实践:回家后继续练习扫地、拖地、擦桌子等家务劳动技能,并请家长给予评价。
2、生活知识应用:观察家中用水用电情况,提出节约用水用电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