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案生物多样性
- 格式:docx
- 大小:10.41 KB
- 文档页数:7
生物多样性初中生物教案
主题:生物多样性
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各种生物的特征和互相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教学步骤:
1. 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幅生物多样性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图片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比如食物链、共生关系等,让学生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4. 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比如减少森林砍伐、减少污染、保护濒危物种等。
5.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行动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工具:图片、PPT等。
课后作业:学生整理一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包括他们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举措和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讨论和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热情和行动力。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堂课,更深入地了解并关注生物多样性,为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初中政治生物多样性教案
目标:
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认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尊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4. 如何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活动:
1. 观看反映生物多样性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知;
2. 通过图片、图表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3. 小组讨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
4. 观察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5. 倡导环保,提倡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行为。
教学资源:
1. 反映生物多样性的视频;
2. 图片、图表等资料;
3. 生物多样性科普读物;
4. 环保宣传资料。
评价方法:
1. 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 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认知程度;
3. 创意环保意识的表达。
拓展延伸:
1. 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者动植物园,亲身感受生物多样性;
2. 制作生物多样性展板,向其他同学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积极保护环境。
4. 老师可选择不同的案例故事进行学习和探讨。
初中生物《生物多样性》专题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如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外来物种入侵等。
(3)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1)理解遗传多样性的内涵和意义。
(2)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并探讨可持续的保护策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重要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如某些濒危物种的现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如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动植物、草原上的骏马和羊群等,引导学生感受生物世界的多样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多样性。
2、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1)物种多样性:向学生介绍地球上存在着极其丰富的物种,从微小的细菌到巨大的鲸鱼,从娇艳的花朵到参天的大树,不同的物种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遗传多样性:以人类的血型为例,解释即使是同一物种,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是遗传多样性。
它为物种的进化和适应环境提供了基础。
(3)生态系统多样性:讲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环境条件和生物群落,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多样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初中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及其遗传差异、生境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初中生物教学角度,探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基因型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物种的丰富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这三个层次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间接价值包括生态调节、土壤侵蚀控制、水源涵养等;潜在价值是指未来可能具有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价值不可估量,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因素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有生境破坏、生物入侵、气候变化等。
生境破坏包括森林砍伐、湿地开发、草原过度利用等;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入侵并对本地生物造成威胁;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分布范围 shifts、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等。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包括:1.建立自然保护区:将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的区域划分为自然保护区,实施严格的管理和保护。
2.迁地保护:将濒危物种转移到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特殊场所进行保护。
3.物种拯救:对濒危物种实施人工繁殖、种质库建设等措施,提高其存活率。
4.生态系统修复: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恢复其生物多样性。
5.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6.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与交流。
五、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初中八年级课堂教案:认识生物多样性一、引言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它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类、重要性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它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分布。
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不同生物群体和非生物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占的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生物多样性的分类根据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层次,可以将其分为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它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分布。
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2)遗传多样性:它指的是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
遗传多样性对提高物种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生态系统多样性:它指的是不同生物群体和非生物要素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占的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的一个层次。
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 生态平衡的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当一个物种受到威胁或消失时,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破坏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生态平衡的维持。
2. 资源利用和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食物、药品、材料等。
许多药物的原料来自于植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促进药物研发和利用。
此外,生态系统也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之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视频欣赏、资源调查、概念图等形式,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图片欣赏,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通过事例分析、图片分析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二、重点难点1.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2.难点:对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及三个层次关系的理解,尤其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和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基因多样性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以生物多样性为素材制作视频“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搜集并整合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视频。
2.兴趣小组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提前做“校园植物大调查”和“我国特有生物资源调查”,并制作好PPT,准备交流分享。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播放《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中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视频,使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了大体的认识和了解,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营造了一种视觉氛围,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自然界中生物的多样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拉近了师生情感,为上课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物种的多样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中的生物类群表格,思考并讨论以下四个问题:①除表中列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生物类群?②我国哪一类生物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哪一类相对较少?③试计算我国上述类群总种数占世界的平均百分比?④你认为是否还有很多种生物没有被发现?学生阅读后对资料分析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首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以上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对疑难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随后,学生对讨论交流结果进行汇报。
初中生物教案:观察和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一、引言在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是由各种不同的生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组成的。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的生命平衡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引导初中学生通过观察和研究来深入了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二、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2. 掌握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3. 学会运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研究并记录不同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 4. 认识到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和地球都非常重要。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定义与基本概念•生态因素:光照、温度、湿度等•生境与群落2. 观察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森林:雨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等•草原与荒漠•淡水生态系统:湖泊、河流、湿地等•海洋生态系统:近海、珊瑚礁等3. 记录和分析生物多样性•标本制作和保存方法•野外观察技巧:林间步行、鸟类观察等•观察和记录物种的特征: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等•生物多样性数据的整理和分析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倡导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阐述国际组织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的努力四、教学方法与资源准备1.理论知识讲解,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引导讨论;2.实地探索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并使用相应工具进行观察和记录;3.利用文献资料和互联网资源来丰富课程内容。
五、评估方式及标准参考1.完成相关实地观察报告或科研项目;2.口头或书面回答与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问题;3.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
六、延伸活动和拓展阅读1.阅读相关生态保护方面的书籍,扩充知识面;2.进一步参观自然保护区或博物馆,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3.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物种分类和分析实践。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并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到地球上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以及为维持其稳定所需的生物多样性。
这些知识将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环保愿景的倡导者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地球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但是现在很多生物的生存遇到严重威胁,甚至在地球上濒临灭绝,最终威胁人类的生存,通过描述现状,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由此引入新课。
本节课基于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和价值的认识,按照人的逻辑思维方式编排,首先通过图片分析的形式了解生物的生存现状,得出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
其次通过学生自学教材,分析图文,师生交流概括出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的原因。
接着通过音频动画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衔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视频展示,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热情。
通过献计献策环节,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集思广益,进一步加强了自身责任感。
课堂小结部分,把主动权再次交给学生,回顾所学内容,畅谈收获。
课堂达标测试是对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的一个测试,以了解学生实际掌握情况,对不足之处及时加以弥补。
总之,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之下,学生既能动手又能动脑,主动合作大胆探究,来构建知识体系。
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又能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2、尝试归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在对资料、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2、感悟自然之美,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四、教学难点举例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五、课型新授六、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图片和视频资料,制造多媒体课件;检查录像设备等。
学生准备:八年级下册课本、纸笔等其他有关物品。
第二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关注我国珍稀的动植物。
3.说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二、能力目标本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感知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并分析得出造成这种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加剧,最终通过自学教材得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增强保护动植物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敢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说出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难点: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2.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聆听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引入课题:这个小女孩用实际行动,甚至用生命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那目前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二、合作探究〔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播放视频江豚和洞庭湖连续发现江豚死亡的图片,让学生分析江豚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果这样的事情持续下去,后果会怎样?师生共同总结:江豚的灭亡可能是因为饥饿、生病、中毒等,最终的结果是江豚会和很多生物一样走向灭绝。
课件展示摘自《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的内容: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威胁人类的生存。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110~111页的图片,得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分析现状从白头叶猴及其目前的生存状况入手,播放一段录像,和学生共同分析白头叶猴濒临灭绝的原因,引出“人猴矛盾〞,制造悬念。
思考、讨论分析:在白头叶猴的生活中,哪些因素和它的生存存在着关联呢?通过对白头叶猴的现状分析,师生得出如下与白头叶猴生活有关的因素:(1)当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垦荒、砍柴是他们祖祖辈辈的生存方式。
生物多样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价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调查、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培养爱护生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
【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生2.学科:生物3.课时安排:1 课时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生物多样性的课件;收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生物类群方面的资料;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调查当地生物资源极其利用情况。
【教学过程】壱、导入新课播放背景音乐,导出生物的多样性弐、讲授新课1、出示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教学目标。
2、生物多样性的概念3、阅读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互查合作。
4、讨论一下问题:(1)什么叫做生物多样性?(2))我国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并且有大量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
这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益处?(3))我国动植物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有哪些?(5)生物多样性由哪几个层次组成?(6))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归纳总结:生物多样性是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进化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阅读课本P83—85 有关内容思考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的价值?(1))独立完成导学案(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合作交流,达成统一意见。
同学展示,分享成果,老师点拨,人人过关教师归纳总结:生物多样性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潜在使用价值。
【课堂总结】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初中生物教案探索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的精彩之处,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探索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案,帮助初中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一、观察植物的多样性要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可以从植物入手。
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或附近的公园,观察不同植物的形态、颜色、结构等。
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手机或相机拍摄照片,记录下观察到的植物。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将不同的植物进行分类,并让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最后,学生可以利用图表或概念地图整理所收集到的数据,并向全班呈现他们的观察成果。
二、实地考察动物的多样性除了植物,动物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各类动物的体态、外貌、行为等,并与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小研究报告,介绍该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分布情况等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动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制作多媒体展示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让学生自主制作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多媒体展示。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素材和指导,例如图片、视频、文献等。
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或平板电脑制作PPT、视频或网页等,将他们所学到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进行展示。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整理、筛选和加工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最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与全班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实验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授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帮助学生探究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功能。
例如,可以设计一组植物的生长实验,通过改变环境因素,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分析其适应能力和生存策略。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课程标准】具体内容标准1.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活动建议:收集和交流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收集和交流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相关资源调查当地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教学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理解基因的多样性【教法与学法】图片、视频直观性教学;比较的、归纳的方法教学;收集信息资料,并进行科学整理的方法【能力培养】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小组合作互助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关注现实生活,培养关注生态变化,珍惜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教学准备】师生课前资料查询,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情境创设导入:教师播放图片,展示我们学校的春夏秋冬.教师:我们的学校美不美?学生:美.教师:为什么?学生:学校里有很多很多植物,春天花香袭人,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玉树琼枝.教师:学校里除了各种植物美化我们的生活,还有亲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我们共同在一起学习,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在这里学习工作都很愉快.上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对我们学校的植物进行调查,下面请展示.学生:展示调查结果教师:播放学生调查视频小结:根据调查我们学校绿化植物大约有30种,600多株.还有很多我们叫出名字像苦菜、荠菜和很多叫不出名字的杂草.教师:同学们感觉我们学校的植物多不多?(多)和我们济南的绿化植物相比呢?和全国,和生物圈中的相比呢?生物圈中的生物,除了植物之外,还包括那些?(动物和微生物)通过调查资料得知,全球物种大约有1300万—1400万种(也有资料说1000万-3000万中),但科学家描述的物种不超过200万(有的说140多万种,有的说150多万种,有的记录是170多万种)。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物教案生物多样性
第一课、《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一、 教学目标
1、 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 概述它
们之间的关系。
2、 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4、 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 重点难点
1、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
2、 理解基因多样性。
三、 课前准备
教师:1、收集有关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事例。
2、搜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方面的材料。
学生:1、搜集生物类群方面的材料。
2、复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明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四、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习内容.
五、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生物种类多样性
1、 我国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2、 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阅读课本提供的资料,小组之间进 行讨
论,质疑,通过计算表中所列我国生物类群占世界的总百分比, 认同我国生
物资源丰富。
观看生物多样性的录像片,完成讨论题3并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 组 织学
生阅读分析回答,在此基础上介绍我国丰富的资源情况,激发学 生的民族自
豪感。
组织交流、评价。
播放录像片并介绍世界生物资源情况。
鼓励学生立志投身到生物种类的发现中。
二、 基因的多样性
1、 基因多样性的意义。
2、 基因多样性减少造成的危害。
3、 每种生物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 性
、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4.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 系统的概念
2、 列举生态系统的类型并举出所知道的部分相关生物。
3、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根本保证。
4、 三个层次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分析案例并思考,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意见,能够得出产量提高主
要原因是杂交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小组成员分析原因,讨论,质疑,达成共识,原因是近亲繁殖,根本 原因是
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特征并初步理解不同种生物之间、同种生物的个体 之间基
因是不同的。
分析物种个体数量与基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理解种类多样性和基因 多样
性的关系。
了解有关事例,产生民族自豪感 。
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在一定地域内生物及其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 体。
看书,讨论,回答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关系,明确生物之间的相 互制约
性。
在讨论基础上描述三者之间关系。每种生物的个体组成一个基因库。
通过一步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讲述美国大豆产量变化的事例。
袁隆顾通过杂交水稻品咱的培育提高水稻产量。
列举事例:2001年某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小虎,眼睛是瞎的。
引导分析事例使学生明确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型不同。 进-
步明确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生动的遗传事例介绍我国是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这家之一。
提问生态系统概念。
展示食物链、食物网的课件。
提出生态系统的类型问题,引导学生列举材料并与课本内容结合。
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的关 系。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织引导,评价纠正。
讲解难点。
引导总结,评价纠正。使知识升华
引导评价,达成共识
第二课《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举例说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2、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3、 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4、 参与一种珍稀动物或植物保护的辩论和协商活动,提高保护 生物多
样性的公民意识。
5、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 重点和难点
1、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其原因。
2、 树立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在行动上。
难点:3、组织好“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合作和表达能 力。
三、 课前准备
教师:1、收集关于生物种类减少和濒临灭绝的宣传片,以及珍 稀动 植物的
图片。.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学生分为三组,推选代表,指导学生分组准备“角色扮演”的 材料。
3、制作CAI课件
学生:1、搜集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资料。
2、 搜集保护生物多样性具体措施的有关资料。
3、 收集“白头叶猴”的背景资料,选出代表,准备 好辩论提纲。
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1、世界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2、我国生物多样性形势不容乐观 观看宣传片,进行情感体验。观察 图片和
图表,发现问题,讨论分析,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正确观点。
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
播放宣传片,创设情境。
组织观察,讨论分析。
组织学生交流资料,教师出示图片适当补充,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教 育。组
织观察,讨论分析。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其他措施
四人一组分析课本资料,重点选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讨论结 果,相
互补充,达成共识。
观察课本插图,四人一组合作,阅读课文并讨论。
四人一组,讨论交流,阅读课本,进行补充。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资
料,进行交流整合。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行为,形成正确认识。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分析,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强调依法保护, 实现
可持续发展。同时进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角色扮演 辩论生协商怎样保护白头叶猴
课堂小结 分成三组,派代表分角色进行辩论,其他学生参与发言并 作出评
价。
回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组织辩论、协商,进行评价,达成共识。 介绍潘
教授和白头叶猴的真实故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