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之试根法的经验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3
因式分解试根法因式分解试根法是一种常见的代数学习方法,可用于解决多项式的因式分解问题。
它是将多项式的根一个一个地代入多项式中,以试图找到多项式的因子的方法。
以下将详细介绍因式分解试根法的步骤和应用。
第一步:确定多项式的次数首先,需要确定多项式的次数。
次数是指多项式中最高次单项式的次数。
例如,多项式f(x)=3x^2-8x+4的次数为2。
第二步:列举可能的有理根接下来,可以列举多项式的可能有理根(零点)。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因此,如果多项式的常数项为a0,它的首项系数为an,那么可能的有理根就是±a0的因数除以±an的因数。
例如,在多项式f(x)=3x^2-8x+4中,a0=4,an=3,因此可能的有理根是±1、±2、±4除以±1、±3。
第三步:用试根法测试可能的有理根一旦可能的有理根确定下来后,就可以开始使用试根法了。
首先,将一个可能的有理根代入多项式中计算多项式的值。
如果多项式的值为0,则证明该有理数是多项式的根。
反之,这个数就不是多项式的根。
例如,在f(x)=3x^2-8x+4中,我们将试根法应用于有理根±1:f(1)=3(1)^2-8(1)+4=-1≠0f(-1)=3(-1)^2-8(-1)+4=15≠0因此,±1都不是多项式f(x)的根。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逐个测试剩下的有理根,直到找到多项式的实根或者一个虚根对应的因子。
如果多项式可以被因式分解为一次或二次多项式,则根据韦达定理可以利用多项式的系数来找到剩下的根。
第四步:应用因式分解公式来找到多项式的因子最后,一旦找到多项式的根,就可以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来找到多项式的因子了。
如果多项式的根是实根,则可以使用二次公式和一次公式来找到多项式的因子。
例如,多项式f(x)=3x^2-8x+4的两个实根为⅔和2,那么可以分解成f(x)=3(x-2)(x-\frac{2}{3})。
综合除法与因式分解综合除法的依据是因式定理即若(x-a)能整除某一多项式,则(x-a)是这一多项式的一个因式。
用x-b除有理整式f(x)=A0+A1x+A2x^2+…+An-1x^n-1+AnX^n所得的余数为f(b)=a0b+a1b+a2b+…+an-1b+an(余数定理),若f(b)=0时,f(x)有x-b的因式.用综合除法找出多项式的因式,从而分解因式的方法.例分解因式3x^3-4x^2-13x-6∴原式=(x-3)(3x+2)(x+1).说明:(1)用综合除法试商时,要由常数项和最高次项系数来决定.常数项的因数除以最高次项系数的因数的正负值都可能是除的整除商.上例中常数项是6,最高次项系数是3它们的因式可能是x±1,x±2,x±3,x±6,3x±1,3x±2.试除时先从简单的入手.(2)因式可能重复.综合除法的办法另外告诉你一下有关综合除法的计算对这个很有帮助比如(3x^4-6x^3+4x^2-1)÷(x-1)将x-1的常数项-1做除数将被除式的每一项的系数列下来由高幂到低幂排列缺项的系数用零代替将最高项的系数落下来,用除数-1乘以落下的3,得-3,写在第二项-6下,用-6减-3写在横线下(补:若是用x-1=0的解即取x=1作为除数则是用加),再用-1乘以-3的3写在第三项4下,用4减3得1写在横线下一直除...直到最后一项得0所以就有(3x^3-6x^2+4x-1)÷(x-1)=3x^2-3x+1 0横线下的就是商式的每一项系数,而最后的一个就是余式这里商式是3x^2-3x+1,余式是0-1┃3 -6 4 -1 (用1 1┃3 -6 4 -1(-)┃ -3 3 -1 做除数(+ ) ┃ 3 -3 1┗━━━━━ ┗━━━━━3 -3 1 |0 -3 1 |0又如(4x^3-3x^2-4x-1)÷(x+1)1┃4 -3 -4 -1┃ 4 -7 3┗━━━━━4 -7 3|-4所以(4x^3-3x^2-4x-1)÷(x+1)=4x^2-7x+3……-4商式是4x^2-7x+3,余式是-4注意!!这个方法仅用于除式为x-a的形式的多项式除法试根法即猜根法,是用来试探性地求解一元三次方程的方法一些比较复杂的因式分解也可以利用试根法来解决(试根法适用于整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
下面几种方法仅供参考1、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决.根据高等数学中的理论,任何一个高次多项式,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一次因式和判别式(B^2-4ac〈0)的二次因式的乘积。
所以你假设原始可以分解为(ax+b)(cx+d)(ex^2+fx+g)然后把这个式子展开,和你要分解的那个原式用对应系数相等的法则来求解出常数a,b,c,d,e,f,g 的值就可以了。
2、试根法例如x^3—5x^2+17x—13看看x等于什么可以使他等于0显然x=1可以所以有一个因式是x-1所以x^3-5x^2+17x-13=x^3-x^2-4x^2+4x+13x—13=x^2(x—1)—4x(x-1)+13(x-1)=(x-1)(x^2—4x+13)3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通常的演绎思维是作不出来的,用类似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配方法只能将型如ax^3+bx^2+cx+d+0的标准型一元三次方程形式化为x^3+px+q=0的特殊型。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的解法只能用归纳思维得到,即根据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特殊的高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归纳出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
归纳出来的形如x^3+px+q=0的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形式应该为x=A^(1/3)+B^(1/3)型,即为两个开立方之和。
归纳出了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形式,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求出开立方里面的内容,也就是用p和q表示A和B。
方法如下:(1)将x=A^(1/3)+B^(1/3)两边同时立方可以得到(2)x^3=(A+B)+3(AB)^(1/3)(A^(1/3)+B^(1/3))(3)由于x=A^(1/3)+B^(1/3),所以(2)可化为x^3=(A+B)+3(AB)^(1/3)x,移项可得(4)x^3-3(AB)^(1/3)x-(A+B)=0,和一元三次方程和特殊型x^3+px+q=0作比较,可知(5)-3(AB)^(1/3)=p,-(A+B)=q,化简得(6)A+B=-q,AB=—(p/3)^3(7)这样其实就将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化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问题,因为A和B可以看作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而(6)则是关于形如ay^2+by+c=0的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韦达定理,即(8)y1+y2=-(b/a),y1*y2=c/a(9)对比(6)和(8),可令A=y1,B=y2,q=b/a,-(p/3)^3=c/a(10)由于型为ay^2+by+c=0的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为y1=-(b+(b^2-4ac)^(1/2))/(2a)y2=-(b-(b^2-4ac)^(1/2))/(2a)可化为(11)y1=-(b/2a)—((b/2a)^2-(c/a))^(1/2)y2=-(b/2a)+((b/2a)^2—(c/a))^(1/2)将(9)中的A=y1,B=y2,q=b/a,-(p/3)^3=c/a代入(11)可得(12)A=-(q/2)-((q/2)^2+(p/3)^3)^(1/2)B=-(q/2)+((q/2)^2+(p/3)^3)^(1/2)(13)将A,B代入x=A^(1/3)+B^(1/3)得(14)x=(-(q/2)—((q/2)^2+(p/3)^3)^(1/2))^(1/3)+(-(q/2)+((q/2)^2+(p/3)^3)^(1/2))^(1/3)式(14)只是一元三方程的一个实根解,按韦达定理一元三次方程应该有三个根,不过按韦达定理一元三次方程只要求出了其中一个根,另两个根就容易求出了。
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有什么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有什么?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如果没有快来小编这里瞧瞧。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有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有什么一、分解因式技巧1.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为逆变形。
2.分解因式技巧掌握:①等式左边必须是多项式;②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须是以乘积的形式表示;③每个因式必须是整式,且每个因式的次数都必须低于原来多项式的次数;④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注意:分解因式前先要找到公因式,在确定公因式前,应从系数和因式两个方面考虑。
3.提公因式法基本步骤:(1)找出公因式;二、因式分解方法分类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作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没有普遍的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而在竞赛上,又有拆项和添减项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待定系数法、双十字相乘法、对称多项式轮换对称多项式法、余数定理法、求根公式法、换元法、长除法、除法等。
(1)提公因式法几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具体方法: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取最低的。
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成为正数。
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口诀:找准公因式,一次要提净;全家都搬走,留1把家守。
要变号,变形看正负。
例如:-am+bm+cm=-m(a-b-c);a(x-y)+b(y-x)=a(x-y)-b(x-y)=(x-y)(a-b)。
注意:把2a2+1/2变成2(a2+1/4)不叫提公因式(1)公式法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方法叫公式法。
因式分解一、因式分解的技巧:1. 首选提取公因式法:即首先观察多项式中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其他方法。
2. 当多项式各项无公因式或已提取公因式时,应考察各多项式的项数。
(1)当项数为两项或可看作两项时,考虑利用平方差公式[a2-b2=(a +b)(a-b)]。
(2)当项数为三项时,可考虑完全平方公式、十字相乘法、求根公式法、配方法。
(3)当项数为四项或四项以上时,可考虑分组分解法。
a. 当项数为四项时,可按公因式分组,也可按公式分组。
b. 当项数为四项以上时,可按次数分组,即可将次数相同的项各分为一组。
3. 以上两种思路无法进行因式分解时,这时考虑展开后分解或拆(添)项后再分解。
二. 因式分解的方法:(一)提公因式法方法介绍: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例1.分析:此多项式各项都有公因式x,因此可提取公因式x。
(二)应用公式法方法介绍:应用乘法公式,将其逆用,从而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如果是两项的考虑平方差公式,如果是三项的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
例2.分析:此多项式看作两项,正好符合平方差公式,因此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
解:例3.分析:此多项式有三项,正好符合完全平方公式,因此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
解:(三)分组分解法方法介绍:分组分解法是因式分解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之一,分组的目的是为提取公因式,应用乘法公式或其它方法创造条件,以便顺利地达到分解因式的目的。
下面介绍八种常见的思路:1. 按公因式分组:例4.分析:此题有四项,考虑将它们分组,其中第1、2项有公因式m,第3、4项有公因式p,可将它们分别分为一组。
解:2. 按系数特点分组:例5.分析:观察系数特点第一、二项和第三、四项的系数比为1:2,所以可考虑将第一、二项和第三、四项分为一组,或第一、三项和第二、四项分为一组。
解:3. 按字母次数特点分组:例6.分析:此题有一次项,也有二次项,可将一次项分为一组,二次项分为一组。
试根法因式分解技巧
在代数中,根据多项式的形式以及已知的因式可以使用一些技巧进行因式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根据多项式形式和因式分解技巧:
1. 两个平方差公式:如果一个多项式是两个平方的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a^2 - b^2 = (a + b)(a - b)
2. 因式分解公式:
a^2 + 2ab + b^2 = (a + b)^2
a^2 - 2ab + b^2 = (a - b)^2
a^3 + b^3 = (a + b)(a^2 - ab + b^2)
a^3 - b^3 = (a - b)(a^2 + ab + b^2)
a^4 - b^4 = (a^2 + b^2)(a^2 - b^2)
a^n - b^n = (a - b)(a^(n-1) + a^(n-2)b + ... + b^(n-1))
3. 公因式提取:如果一个多项式中有一个公共的因子,可以提取出来,得到因式分解:
ax + bx = (a + b)x
ax^2 + bx = x(a + b)x
ax^2 + bx^3 = x^2(a + bx)
4. 分组法:对于一个多项式,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因式分解。
用于将多项式中的项进行分组,然后尝试使用公因式提取、因式分解公式等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因式分解技巧,可以帮助在求解多项式因式
分解时使用。
但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变形和转换,以达到因式分解的目的。
推导二次函数的根与因式分解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根和因式分解是二次函数中常见的概念和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推导二次函数的根与因式分解。
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可以表示为 f(x) = ax^2 + bx + c,其中 a、b 和 c 是实数且a ≠ 0。
a 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正数表示开口向上,负数表示开口向下;b 和 c 决定了二次函数的平移和交点位置。
2. 二次函数的根二次函数的根指的是函数的解,即函数取零的点。
我们可以通过求解二次方程来获得二次函数的根。
首先,我们将二次函数 f(x) = ax^2 + bx + c = 0 转化为标准形式,即 ax^2 + bx + c = 0。
然后,使用求根公式来得到二次方程的根。
求根公式为:x = (-b ± √(b^2 - 4ac)) / 2a。
在求根过程中,可以根据判别式 D = b^2 - 4ac 的值来判断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当 D > 0 时,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当 D = 0 时,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当 D < 0 时,二次方程没有实根,但有两个共轭复根。
3. 二次函数的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拆分成若干个乘积的形式。
对于二次函数而言,因式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要对二次函数进行因式分解,首先需要将二次函数表示成标准形式。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如下的因式分解方法:- 对于 x^2 + bx + c 形式的二次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常识和经验来分解;- 对于 ax^2 + bx + c 形式的二次函数,我们可以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来进行分解。
简单来说,我们要找到两个一次函数的乘积等于原二次函数,即f(x) = (mx + n)(px + q),其中 m、n、p、q 是实数。
4. 总结本文介绍了如何推导二次函数的根与因式分解。
通过求解二次方程和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我们可以获得二次函数的根和对其进行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试根法证明原理因式分解里有个超厉害的试根法!今天就来好好唠唠它为啥能行。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试根法。
比如说有个多项式,咱们就假设它能分解成几个因式相乘的样子。
那要是能找到一个数,把这个数代进去,多项式的值变成了 0 ,那这个数可就神奇啦,它很可能就是其中一个因式的根。
为啥会这样呢?咱们来想想啊。
假如一个多项式 f(x) 能分解成 (x - a) 乘上另外一个多项式 g(x) ,那当 x = a 的时候,f(a) 不就等于 0 了嘛。
这就好像是找到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这个多项式的秘密之门。
比如说有个多项式 x² - 5x + 6 ,咱们试试 2 。
把 2 代进去,2² - 5×2 + 6 = 0 。
那这就说明 x - 2 就是这个多项式的一个因式。
那为啥试根就能找到这样的因式呢?你看啊,假如一个多项式能分解成几个因式相乘,那它的根就是让这个多项式等于 0 的那些数。
就像一个拼图,每个根都是其中的一块,找到了根,也就找到了组成这个多项式的一部分。
而且啊,咱们试根的时候,其实是在试探这个多项式有没有那种特别简单的因式,就像在一堆复杂的东西里找最简单的宝贝。
有时候,试根可能一下子就找到了关键,有时候可能要多试几次,但每次尝试都是在靠近答案。
这就好像是在玩一个解谜游戏,每试一个数,就像是走了一步,说不定哪一步就走到正确的路上啦。
再比如说,如果一个多项式的系数都是整数,那它的有理根就只能是分子是常数项的因数,分母是最高次项系数的因数。
这是不是有点神奇?其实啊,这是因为整数系数的多项式的根和系数之间有着特别的关系。
想象一下,这些系数就像是一群小伙伴,它们一起决定了这个多项式的样子,也决定了它的根会在哪里。
所以啊,咱们按照这个规律去试根,就像是有了一张寻宝图,能更有方向地找到那些隐藏的因式。
总之呢,试根法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棒,虽然不是每次都能一下子成功,但多试试,说不定就能把复杂的多项式分解得清清楚楚,让数学变得有趣又好玩!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试根法挺有意思的?。
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因式分解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将多项式分解成更简单的乘积形式的过程。
在代数运算中,因式分解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它不仅在解方程、化简表达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学习代数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些常见的因式分解方法。
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提取公因式。
当一个多项式中的各项都能被一个公因式整除时,我们可以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分组法进行因式分解。
分组法是将多项式中的各项进行适当的分组,然后进行公因式提取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的多项式分解成简单的乘积形式。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因式分解公式,如平方差公式、立方差公式等,这些公式在因式分解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除了以上的因式分解方法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因式分解的技巧。
首先,要善于观察多项式的特点,有时候通过观察多项式的特点,我们可以很快地找到因式分解的方法。
其次,要善于利用代数运算的性质,如加法、乘法的结合律、分配律等,通过这些性质可以简化多项式的因式分解过程。
此外,要善于灵活运用因式分解公式,有时候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公式来简化因式分解的步骤。
最后,要注意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有时候因式分解的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化简或变形才能满足实际问题的需要。
在进行因式分解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
首先,要避免因式分解的步骤出错,因为一旦因式分解的步骤出错,可能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也是错误的。
其次,要避免因式分解时的疏忽和粗心,因为有时候因式分解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些细致的计算和观察。
此外,要避免在因式分解过程中出现代数运算的错误,如加减乘除运算的错误。
最后,要避免在因式分解过程中忽略实际问题的要求,有时候因式分解的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化简或变形才能满足实际问题的需要。
总之,因式分解是代数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学习代数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式分解之试根法的经验使用
我们通过举例来完成介绍:
例将代数式x3+3x-4 使用试根法进行因式分解
试根法使用说明:
我们先定义一个函数f(x)= x3+3x-4
式中常数项和最高幂项的系数的整约数相除的正负值,都可能是f(x)=0的根。
例式中x3是最高幂项,系数为1,约数为1。
4是常数项(不考虑正负号),约数为1、2、4。
因此本式的根可能是±1、±2、±4
试验得出1是f(x)=0的一个根,因此例式中必然含有( x-1)这个因式。
因此我们需要计算(x3+3x-4)÷( x-1)得出另外的因式。
计算(x3+3x-4)÷( x-1)使用综合除法。
下面也通过举例的方式介绍综合除法的经验用法:
综合除法的办法:
举例:(3x3-6x2+4x -1)÷(x-1)将x-1的常数项-1做“除数”写在最前面,然后用竖线分割,将被除式的每一项的系数,由高幂到低幂排列在竖线后面,缺项的系数用零代替。
-1︱3 -6 4 -1
(-)-3 3 -1
3 -3 1 0
(1)将最高项的系数直接落下来,写在横线下;
(2)用“除数”-1乘以落下的3,得-3,写在第二项-6下,用-6减去-3得数-3写在横线下;
(3)再用-1乘以这个横线下-3的得数3写在第三项4下,用4减去3得数1写在横线下;
(4)再用-1乘以这个横线下1的得数-1写在第四项-1下,用-1减去-1得数0写在横线下;
本例竖式就这样完成了,如果有更多的项,就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最后一项。
(5)如果最后一个得数是0,说明能整除,如果不是0,说明有余式。
(6)将横线下的黑色字体数字,分别作为x2、x的系数和常数项,得出以下因式3x2-3x+1
这样我们就得出(3x3-6 x2+4x -1)÷(x-1)=3x2-3x+1
按照这个方法我们来计算上一个例子 (x3+3x-4)÷( x-1)
先列出竖式:
-1︱ 1 0 3 -4
(-)-1 -1 -4
1 1 4 0
因此得出:(x 3+3x-4)/( x-1)= ( x 2+ x+4)
这样x 3+3x-4因式分解的结果是:
x 3+3x-4=( x-1)( x 2+ x+4)
当然我们还要判断x2+x+4是否能继续分解,如果能还要进一步
分解下去。
通过观察x2+x+4=0时Δ<0,因此x2+x+4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再被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