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ppt课件(精品课件在线)_7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4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知识要点1. 各族政权简表2.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契丹为辽。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
北宋基本结束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3. 1004年,辽与北宋发生澶州之战,宰相寇准劝说宋真宗亲征。
1005年,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宋辽结为兄弟之邦,互不用兵,北宋每年给辽30万“岁币”)。
此后,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往频繁。
4.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北宋册封,称夏国主。
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双方在交界地带设置贸易市场,互通有无,维持了长时期的和平关系。
5.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赵构重建宋朝,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今河南境内)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
1141年底,南宋与金订立和约(南宋向金称臣,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宋每年给金50万“岁币”),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随堂练习1. 默写:各族政权简表2. 960年,后周大将_______发动“__________”,建立北宋。
北宋基本结束了_____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______年,北宋与辽议和,史称“__________”。
1038年,_____族首领_____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______年,北宋与西夏议和。
______年,南宋与金议和。
人们常用“流芳千古”来形容南宋爱国将领______。
3. 评价宋与辽、西夏、金的几个和约。
答:积极:这些和议的达成,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双方的发展。
消极:宋给辽、西夏、金岁币,加重了宋的负担。
———————————————————————————————————————————答:积极:消极:4. 辽、西夏与北宋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战争不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一、知识点:
. 各族政权简表
名称(国
号)
都城民族建立者兴亡亡于契丹(辽)上京契丹
耶律阿保
机
916-1125 金北宋
东京(今开
封)
汉赵匡胤960-1127 金西夏
兴庆(今银
川)
党项元昊1038-1227 蒙古
金
中都(今北
京)女真
完颜阿骨
打
1115-1234 蒙古
南宋
临安(今杭
州)
汉赵构1127-1276 元
二、重点:辽、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澶渊之盟的时间,及其签约国双方。
难点: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崛起频频南下对中原民族政权造成威胁?
三、设情激趣:
我们都看过金庸大侠的《射雕英雄传》,小说中波澜壮阔的场景、宏大的战争场面让人神往,这个场景确实在北宋时代存在过,今天我们就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四、自学探究:
自学16分钟,完成学案表格。
五、成果展示:
六、拓展延伸:
问题1:为什么这个时候的少数民族频频南下。
问题2:为什么北宋政权对于北方政权的威胁如此应付不力。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