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神经症的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一、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
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类、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
精神活性物质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导致依赖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中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及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症状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
【说明】如应用多种精神活性物质,鼓励作出一种以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并分别编码。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指来自体外的某些物质,虽不产生心理或躯体性成瘾,但可影响个人精神状态,如产生摄入过量所致的中毒症状(过去称为中毒性精神障碍)或突然停用所致的停药综合征(如反跳现象)。
【症状标准】有非成瘾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由此引发心理或躯体症状,如中毒、智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人格改变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非成瘾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精神分裂症(分裂症)诊断标准: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神经症的诊断和评估工具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特征包括焦虑、恐惧、强迫和压力等症状。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神经症,医生和心理学家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神经症诊断和评估工具,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 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是一种常见的评估工具,通过要求患者自我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频率和持续时间来获取对神经症的描述。
其中,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是评估焦虑症状严重程度的常用工具。
它包含14个项目,如焦虑、不安和紧张等,并对每个项目进行分级评分,以确定焦虑症状的程度。
2. 结构化临床面谈结构化临床面谈是一种常用的神经症评估方法,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来评估患者的症状和行为。
临床全球印象-病症严重度(CGI-S)评估工具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化临床面谈工具,用于评估病症的严重程度。
医生根据患者的相应症状和功能障碍,将其分为以下七个等级:正常、较少或没有病症、轻度、中度、中度严重、严重和极度严重。
3. 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一种通过特定任务和问题来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和特征的方法。
例如,贝克焦虑量表(BAI)是一种常用的自我填写式心理测验,用于评估焦虑症状。
它包含21个项目,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适用的回答选项,并通过总分来确定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
4.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一种通过观察患者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状况来评估神经症的方法。
例如,广泛的神经系统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协调性和感知等方面的功能。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对神经症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客观评估。
5.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功能。
例如,病史调查问卷可以收集患者的个人和家族病史,以及过去的治疗经历。
这种方法通过收集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医生和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背景和问题。
综上所述,神经症的诊断和评估工具多种多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结构化临床面谈、心理测验、神经系统检查和问卷调查等。
CCMD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为第3版,其保留某些精神障碍或亚型如神经症、复发作躁狂症、同性恋等。
CCMD系统的分类原则为兼顾症状学分类和病因病理学分类,分类与诊断应继续向病因病理诊断的方向努力,有条件按病因病理分类者应按此分类,例如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病类目前主要用症状学分类。
CCMD-3主要分类如下: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CCMD-3根据我国的社会文化特点和传统,对某些精神障碍暂不纳入,如ICD-10的F52.7性欲亢进、F64.2童年性身份障碍、F66与性发育和性取向有关的心理及行为障碍的某些亚型、F68.0出于心理原因渲染躯体症状、F93.3同胞竞争障碍等。
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
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通常表现出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症状。
针对神经症的诊断,许又新提出了一套较为全面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神经症患者。
首先,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将患者的症状分为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
主要症
状包括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而次要症状则包括失眠、食欲改变、体重波动等。
通过对患者症状的详细观察和记录,医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其次,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强调了对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的评估。
持续时间是指患者症状的持续时间,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出现才能被诊断为神经症。
而严重程度则是指患者症状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严重程度越高,患者的病情也越严重。
另外,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还强调了对患者症状的全面评估。
全面评估包括
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况的评估,以及对患者家族史、生活事件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通过全面评估,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最后,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还强调了对患者的个性特征和社会环境的考虑。
个性特征和社会环境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诊断神经症时,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特征和社会环境,以便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总之,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全面、科学的诊断标准,
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神经症患者。
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该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神经症有很多的分类方法,许又新教授把神经症分为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恐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神经症等五种典型的神经症,还有抑郁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其他类型和无法分型的神经症等四种不典型的神经症。
• 1.神经衰弱•症状可分三组:•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①精神易兴奋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②注意力不集中与精神易兴奋往往是同一件事,注意力不集中的两方面:•③精神易兴奋的另一表现是感觉过敏•④疲劳有三种:A 正常的疲劳• B 躯体疾病时的疲劳• C 情绪性疲劳•神经衰弱疲劳的特点:•1)神经衰弱的疲劳具有弥散性。
•2)神经衰弱的疲劳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相反,病人苦于“力不从心”,他们有追求,不甘心于混日子。
•3)精神疲劳不一定伴有体力疲劳,仅只有体力疲劳而没有精神疲劳便不是神经衰弱的症状。
•2)情绪症状主要有三方面: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情绪症状具备特点:•a、病人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别人倾述,寻求帮助或治疗。
•b、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
•c、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
•①烦恼• A 烦恼区别于焦虑,焦虑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忐忑不安。
烦恼有现实的内容。
• B 烦恼似乎是自找苦吃。
• C 精神科门诊的神经衰弱病人,至少有一半有显著而持久的烦恼。
•②易激惹• A 易激惹的典型形式是反复发作的三部曲:急躁发怒—后悔—加强压抑和控制,经过长短不等时间后这三部曲又重演一遍。
• B 易激惹很容易损害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不融洽又使易激惹趋于恶化。
•易激惹容易变形:容易伤感、好打抱不平、弥散性敌意。
•③心情紧张•过度紧张的人有以下五个特点:•1)紧迫感•2)负担感•3)自控感•4)精神过敏•5)效率下降•3)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①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主要形式是失眠。
•②头部不适感•神经衰弱的头部不适感主要是紧张性头痛。
•③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中度障碍。
神经症评定标准
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一、症状标准,至少有1项:恐惧、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焦虑、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化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到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
二、病程标准:至少已有3个月,部分疾病另有规定,病程多迁延;
三、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促使其主动求医;
四、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等。
各种神经症的症状和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分泌、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常称为神经症样综合征。
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体现,再专业一些就是在医院就诊,通过各种量表评估来辅助诊断。
专家提示:神经症患者可表现为恐惧、强迫症状、躯体形式症状、躯体化症状等。
患者病程多迁延,严重的可表现为社会功能受损,诊断神经症还要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
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通过量表打分等来辅助诊断。
神经症的评定维度
神经症的评定通常基于以下维度:
1. 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估神经症状的具体表现以及其对个体日常功能的影响程度。
2. 时间因素:考虑症状持续的时间长度,通常需要符合一定的时间标准才能进行神经症的确诊。
3. 功能障碍:评估神经症状对个体社交、工作、学习等方面功能的影响程度。
4. 心理因素:考虑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如焦虑、恐惧、** 等情绪和思维特征对神经症的发生和维持的影响。
5. 生理因素:考虑个体生理因素,如身体疼痛、睡眠问题等对神经症状的影响。
6. 社会环境因素:评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神经症的发生和维持的影响,如家庭、工作环境等。
以上是一般用于评定神经症的维度,专业的评估通常需要由专业的医疗保健人员进行。
如果您或他人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以获取更准确的评估和建议。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一、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活性物质是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
常见的精神活性物质有酒类、阿片类、大麻、催眠药、抗焦虑药、麻醉药、兴奋剂、致幻剂和烟草等。
精神活性物质可由医生处方不当或个人擅自反复使用导致依赖综合征和其他精神障碍,如中毒、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及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症状标准】(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
【说明】如应用多种精神活性物质,鼓励作出一种以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并分别编码。
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指来自体外的某些物质,虽不产生心理或躯体性成瘾,但可影响个人精神状态,如产生摄入过量所致的中毒症状(过去称为中毒性精神障碍)或突然停用所致的停药综合征(如反跳现象)。
【症状标准】有非成瘾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由此引发心理或躯体症状,如中毒、智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人格改变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非成瘾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精神分裂症(分裂症)诊断标准: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许又新诊断神经症标准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强迫、抑郁等情绪和行为异常。
对于神经症的诊断,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判断,以便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干预。
许又新教授在神经症诊断标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研究成果,他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神经症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许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诊断标准强调了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他认为,神经症的症状应该持续一定的时间,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这一点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神经症,避免过度诊断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其次,许又新教授强调了对患者个体差异的重视。
他指出,神经症的症状表现可能因人而异,有些患者可能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恐惧,而有些患者可能主要表现为强迫和抑郁。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另外,许又新教授还提出了神经症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情境。
他认为,神经症的发生和发展与个体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活背景和社会环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判断患者的症状表现。
此外,许又新教授还强调了对神经症的综合评估。
他认为,神经症的诊断不能仅仅依靠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自我描述,还需要结合临床观察和心理评估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
只有在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和症状表现的基础上,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许又新教授提出的神经症诊断标准是一套比较系统和全面的诊断指南,对于临床医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这些标准强调了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个体差异的重视、生活环境和社会情境的考虑以及综合评估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神经症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希望广大医生和心理健康工作者能够结合这些标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神经症患者,为他们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7种神经症的诊断一、焦虑性神经症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观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人格相对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2、症状表现:存在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型不安(根据案例中的症状写)。
3、存在变形心理冲突: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4、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根据);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中等程度损害。
6、心理测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如果题中给出SAS量表)7、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特殊记忆:惊恐障碍发作(急性焦虑状态)影响社会功能;20分钟自动缓解;一个月发作三次,有预期的焦虑。
(根据)二、抑郁性神经症(参考习题集P339答案)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另一种写法)2、症状表现:病前有抑郁性格;有精神因素诱发;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志下降、焦虑、自我评价过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根据案例中的症状写)。
3、存在变形心理冲突:造成内心持久的痛苦,不能摆脱;4、病程: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根据黄书P98)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中等程度损害。
6、心理测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如果题中给出SDS量表)7、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三、强迫性神经症(351)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观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人格相对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及分类
(一)神经症诊断标准
1、与心理问题相鉴别:心理冲突变形,与现实处境没有直接联系,无明显的道德色彩(即无对与错)
2、排除器质性疾病(有无器质性病变)、人格障碍(观察神经痛苦程度)与精神病(自知力是否完整)
3、神经症诊断评定标准
(1)病程:
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三个月到一年为中程,评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评3分。
(2)精神痛苦程度:
轻度病人可自行设法摆脱,评1分;
中度病人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
重度病人几乎完全无法摆脱,评3分。
(3)社会功能:
轻微妨碍无明显变化,评1分;中度,效率显著下降,评2分;重度受损,完全无法工作、交往,评3分。
(4)总分
<3分,不够诊断为神经症;>6分,确诊为神经症;4~5分,为可疑神经症。
神经症和可疑神经症的评定,至少要考虑近三个月的情况,太短不可靠
(二)分类
1、ICD-10国际分类标准
2、DSM-IV分类——美国标准
3、CCMD-3分类——中国标准
(1)恐怖症:①场所恐怖症②社交恐怖症③特定恐怖症
(2)焦虑症:①惊恐障碍②广泛性焦虑
(3)强迫症
(4)躯体形式障碍:①躯体化障碍②未分化躯体障碍③疑病症④躯体植物神经紊乱⑤持续躯体疼痛障碍(5)神经衰弱
(6)其它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
神经症判断标准
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虚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
对于神经症的判断,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标准:
1.症状学标准
神经症患者通常具有一组或几组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可以根据不同的神经症类型而有所不同。
例如,神经衰弱患者可能表现出精神易兴奋、易疲劳、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强迫症患者可能表现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焦虚症患者可能表现出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
2.严重程度标准
神经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通常具有一定的严重程度,可以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例如,神经衰弱患者可能因为精神疲劳而无法正常工作或学习;强迫症患者可能因为强迫观念和行为而无法正常生活;焦虚症患者可能因为焦虑和抑郁而无法正常工作或与人交往。
3.时间标准
神经症患者的精神症状通常持续时间较长,通常需要符合一定的时间标准才能被诊断为神经症。
例如,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神经症的诊断需要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
4.排除标准
在判断神经症时,需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药物等引起的类似症状。
例如,一些躯体疾病或药物也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症状,因此需要在诊断时进行排除。
综上所述,对于神经症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四个标准。
在诊断时,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不同的神经症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定性诊断神经系统定性诊断定性诊断(etiologic diagnosis)是指确定病变的性质及病因。
一旦确定病变部位,再结合其性质与起因,候选定性诊断的范围已经大大缩小。
1.感染性: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于病后数日至数周达高峰,常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的表现,血象和脑脊液检查有炎症性改变。
2.血管性:血管性病变分为动脉性、静脉性和血管发育畸形。
脑和脊髓的动脉性血管病多突发起病,CT、MRI可确定出血性病变和缺血性病变,MRA和DSA可确定受累血管。
3.脱髓鞘性:脱髓鞘性疾病仅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发病机制上常与自身免疫有关,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多个病灶,病程特点可为缓解与复发交替或缓慢进展。
病理检查常有助于确诊。
4.免疫性:几乎神经系统各个部位都存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远隔效应所致的副肿瘤综合征也属于此类。
由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介导。
特异性抗体、脑脊液、神经影像等有助于疾病诊断。
5.中毒性: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常由各种有害物质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多有群体发病特点,常伴有肝、肾、血液等其他系统的损害,根据接触史和现场环境调查,常可确定那种物质中毒。
6.变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组迄今病因未明的慢性、进行性发现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神经细胞凋亡是其主要病理特点,临床表现为慢性起病,缓慢进展,病情进行性加重,常选择性地侵犯神经组织的某一系统,也可有弥散性损害。
7.肿瘤性:分为原发性神经系统肿瘤和转移瘤,肿瘤性疾病起病多教缓慢,症状逐渐加重,多数伴有全身其他系统损害的表现,不明原因进行性消瘦是其警示症状之一,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年龄也成为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
8.外伤性:神经系统外伤性疾病常突发起病,多有明确外伤史,神经系统受损症状即刻出现,但仍需警惕如硬膜下血肿、外伤性癫痫等外伤后迟发性损害的可能。
9.遗传性: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呈慢性起病,进行性加重,多数有家族史,基因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
7种神经症的诊断
一、焦虑性神经症
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观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人格相对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2、症状表现:存在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型不安(根据案例中的症状写)。
3、存在变形心理冲突: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不利情况而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
4、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根据孟德解析);
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中等程度损害。
6、心理测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如果题中给出SAS量表)
7、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
特殊记忆:惊恐障碍发作(急性焦虑状态)影响社会功能;20分钟自动缓解;一个月发作三次,有预期的焦虑。
(根据孟德解析)
二、抑郁性神经症(参考习题集P339答案)
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另一种写法)
2、症状表现:病前有抑郁性格;有精神因素诱发;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意志下降、焦虑、自我评价过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等(根据案例中的症状写)。
3、存在变形心理冲突:造成内心持久的痛苦,不能摆脱;
4、病程: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根据黄书P98)
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中等程度损害。
6、心理测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如果题中给出SDS量表)
7、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
三、强迫性神经症(参考黄书P351)
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观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人格相对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2、症状表现:存在强迫(洗手)的行为,(为清洗和不清洗苦恼)。
3、存在变形冲突:造成内心持久的痛苦,不能摆脱;
4、病程: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
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中等程度损害。
6、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
四、恐怖性神经症(参考黄书P330)
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
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
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另一种写法)
2、症状表现:主要症状为恐惧。
情绪:害怕状况与处境不相称;病人感到很痛苦。
身体症状:(题中找),伴有焦虑、抑郁症状;
3、存在变形心理冲突;造成内心持久的痛苦,不能摆脱;
4、病程:症状持续时间长,超过3个月;
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家务能力下降;
有泛化、回避出现。
6、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
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
五、疑病型神经症(参考黄书P354)
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观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人格相对稳定,说明该求助者不属于精神病。
2、症状表现:认知错误,没有根据地怀疑自己得了()病。
行为:反复就医,并过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情绪:因为得不到明确地诊断而焦虑、痛苦;
身体症状:(题中找),伴有焦虑、抑郁症状;
3、存在变形冲突;造成内心持久的痛苦,不能摆脱;
4、病程:症状持续时间长,超过3个月;
5、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工作、学习和家务能力下降;有泛化、回避出现。
6、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
六、癔症:(参考基础书P283)
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另一种写法)
2、症状表现:歇斯底里,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根据案例中的症状写)。
3、病程:多反复迁移。
4、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中等程度损害。
5、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
常见:分离性障碍、转换型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
七、神经衰弱症:(参考黄书P98)
1、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另一种写法)
2、症状表现:(根据案例中的症状写)。
情绪: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身体:睡眠障碍、个别内脏中度或轻度不适、头部不适。
3、病程:症状持续超过()月以上
4、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到中等程度损害。
求助者感到痛苦、寻求求医;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负性情绪持久。
6、又根据许又新关于神经症的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内心痛苦程度、社会功能的得分≧6分,神经症的诊断成立。
(可以根据题中的信息详细描述得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