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网络改变世界》优质课导学案_0
- 格式:docx
- 大小:21.35 KB
- 文档页数:3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网络。
2.网络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二>能力目标1.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2.能够并乐于进行网络交往,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给人际关系带来的影响教学难点: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因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准备1、有关教学内容视频、手机等。
2、学生预习课文,歌曲排练。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关于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说明网络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络还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引出本课“网络改变世界”的话题二、新课讲解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运用你的经验: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之后又是怎样的?多媒体播放视频。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说明互联网出现前后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说明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请学生回答并在课本中标出,教师作出总结。
(1)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和迅捷。
通过图片进一步说明网络方便我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通过演示网上购物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过渡:提问题:想一想,互联网的出现还给哪些领域、行业带来了改变?有什么影响?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拓展空间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网络改变世界她向教育部门申请了助学金,这个来电通知她马上就可以领到这笔助学金。
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
思考:哪些因素导致了徐玉玉悲剧的发生,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接着思考: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三个学生展示他们的思考,如何有效的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问题。
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
课堂小结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但是互联网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作为中学生和网民,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板书梳理本课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利弊两个不同角度把握本课知识结构网络改变世界一、选择题1.中学生小明是个动漫爱好者,他有很多网友,有的是国内的,有的是国外的,有的比小明小,有的比小明大,他们在网络交往中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动漫,小明在和网友的交流中非常的开心。
这说明了()①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②互联网非常便捷,促进了人际交流③互联网上的交往比现实的交往好④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察网络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网络交往的问题。
网络交往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了人们的交往,但是网络交往并不比现实交往要好,所以③的说法是错误的。
()2.对右边漫画《网络问政》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③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④老百姓的民意只能通过互联网传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了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中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就上了网。
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但是互联网并不是老百姓反映民意的唯一渠道,还有其他的渠道也可以反映民意。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网络改变世界》课题:《网络改变世界》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网络改变世界》是八年级上第一单兀走进社会生活第二课第一框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互联网的了解和运用已经不逊于甚至超过了教师。
但是他们还不能深刻理解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的不良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网络对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做个全面剖析,以让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参与社会生活。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社会热点、生活体验直观感受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小组调查、观察身边同学沉迷网络的案例,明确具有利及不利的影响,理解网络是把双刃剑,培养正确的网络意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
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中学生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
其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网下生活与网络生活的区别,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同时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大量数据表明,部分学生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伤害,甚至违德违纪违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第一目:“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老师已经从社会热点2019足球世界杯入手导入新课,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充分感受网络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进步。
第二目:“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和第三目“网络是把双刃剑”是本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只知道网络的好处,却不知网络对我们青少年产生的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所以本节课老师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了解网络对我们的毒害,并且让同学们集思广益想办法摆脱网络对我们的纠缠。
(部编)⼈教版⼋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课⽹络⽣活新空间第⼀课时⽹络改变世界教第⼀单元⾛进社会⽣活第⼆课⽹络⽣活新空间第⼀课时⽹络改变世界⼀、教学⽬标知识与能⼒:了解互联⽹给⽣活和⼈际交往带来的便利;理解互联⽹如何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化的发展和进步。
知道⽹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络危害很⼤,掌握保护个⼈隐私的⽅法。
过程与⽅法:辨析⽹络信息的真伪与美丑,提⾼媒介素养,善⽤⽹络带来的积极作⽤与正向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正确认识⽹络,树⽴遵守⽹络规则的责任意识,理性利⽤互联⽹,做⽹络⽣活的主⼈。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络的利与弊,学会如何合理利⽤⽹络。
难点:对“⽹络弊端”的准确理解以及使⽤⽹络时的⾃控⼒与辨识⼒。
三、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组合作、讲授法四、教学过程(⼀)、导⼊新课:当今世界,⽇新⽉异的互联⽹不仅引领社会⽣产的新变⾰,⽽且创造了⼈类⽣活新空间。
世界因互联⽹更加绚丽多彩,⽣活因互联⽹更加丰富多样。
但是,互联⽹也带来⼀些问题。
我们要理性利⽤互联⽹,做⽹络⽣活的主⼈。
⼆、讲授新课:⼀、⽹络丰富⽇常⽣活:1、⽹络让我们⽇常⽣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便迅捷互联⽹出现之前,⼈们的⽣活:互联⽹出现之后,⼈们的⽣活:⽹络丰富⽇常⽣活的表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已经成为⼀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们提供信息,⽽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探究与分享(P11)结合上图和⽣活经历,说说⽹络给⼈际交往⽅式带来的影响。
⼈们之间的交往⽅式,经历了从信件到电话,再到电脑、智能⼿机的转变。
⽹络打破了传统⼈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利,同时拓宽了⼈际交往的渠道,丰富了⼈们之间的交往⽅式。
2、⽹络打破了传统⼈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际交往。
通过⽹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落的⼈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鸡⽝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们不再“⽼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也如近在咫尺。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图片见PPT)
(展示图片)
思考: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
教师过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
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二、新课讲授
(一)网络的积极作用
活动一:情景再现——网上求医
(展示下列材料)
41岁的肖萌头痛已经有3年了。
她看过神经内科、中医科、脑外科,诊断有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好几种病,治疗的效果也是时好时坏。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网上看到鼻窦炎的症状和自己的情况接近,通过好大夫网站她联系到公安医院耳鼻喉科的张良主任。
经过三次网络咨询,张主任推测她的头痛可能是因为鼻窦炎引起的。
通过检查和治疗,肖萌进行了鼻窦炎手术,她的头痛也一年多没有犯过了。
1.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利用网络做了什么?
2.通过阅读教材,你还知道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
提示: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网络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活动二:古今通讯对比
(展示下列图片)
图1图2
1.古今通信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信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过去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友人的情感,如果在今天,杜甫可以最快地了解故乡、亲人、友人的情况。
活动三:利用网络的生活图片
(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了解一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网络的图片。
教师总结: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教师强调: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活动四:经济生活中的网络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通过互联网参与了哪些经济活动?
教师总结:有人说21世纪是信息经济,而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在利用网络创造财富。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活动五:利用网络参与政治
(展示图片)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国公民以网民的身份通过互联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就是网络问政。
1.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2.阅读教材,网络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师总结: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二)网络的消极作用
活动六:故事探究——网络陷阱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图片分别表现了网络的哪些现象?
2.除了图片表现的内容外,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
教师总结:图片1、2、3、4分别说明了网络诈骗、网络不良信息、利用网络犯罪和沉迷网络的现象。
网络可能给我们带来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P15,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活动七:手机控
(展示图片)
思考:这些沉迷手机的现象有哪些危害?
教师总结: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
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
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活动八:网上信息飞
(展示图片)
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
教师总结:个人隐私空间容易被侵犯。
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了解到网络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
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学会兴利除弊。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大多问题都比较形象,学生易于理解,讲授中能够较好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教材,联系生活。
不足之处是由于仓促,个别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处理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