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题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1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说题内容是关于小学数学试卷的一道典型题目。
这道题目旨在考察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解题策略的应用能力。
下面,我将从题目背景、解题思路、解题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题目背景本题来源于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主要考察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理解。
题目要求同学们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的结果,并化简。
二、解题思路1. 确定题目要求: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的结果,并化简。
2. 分析题目特点:本题涉及分数的加法运算,需要同学们掌握同分母分数相加的规则。
3. 确定解题步骤:先将两个分数通分,然后相加,最后化简结果。
三、解题步骤1. 观察题目,找出两个分数:$\frac{2}{3}$ 和 $\frac{5}{6}$。
2. 确定通分的方法:将分母3和6的最小公倍数作为通分的分母,即6。
3. 将两个分数通分:$\frac{2}{3}$ 通分后为 $\frac{4}{6}$,$\frac{5}{6}$ 保持不变。
4. 相加:$\frac{4}{6} + \frac{5}{6} = \frac{9}{6}$。
5. 化简结果:将 $\frac{9}{6}$ 化简为最简分数,即 $\frac{3}{2}$。
四、注意事项1. 确保分母通分正确,避免计算错误。
2. 在进行分数加法运算时,注意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3. 对于结果化简,要熟练掌握约分的方法,确保得到最简分数。
总结:本题通过考察分数的加法运算,帮助同学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观察题目特点,掌握解题步骤,避免出现错误。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谢谢大家!。
五年级上册说题稿件一、题目名称五年级上册数学说题稿件二、题目背景五年级上册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这一册的内容不仅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更是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这一册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次说题稿件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相关知识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题目分析1. 知识点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小数及其运算:学生需要掌握小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能够进行小数与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及其运算:学生需要了解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方法等,能够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及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
(4)简易方程:学生需要初步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解简单的线性方程。
2. 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可能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3. 教学方法分析针对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图形,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或模型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帮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3)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题过程与思路1. 教学目标设计根据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和学生情况,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说题题目: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说教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材中,这一知识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后续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与学法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活动,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游戏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新课: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3. 巩固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口算、笔算、应用题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5. 布置作业: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说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提问、作业批改、考试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2. 反馈策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六年级数学说题比赛一、分数乘法应用题1. 题目一个果园占地20公顷,其中的公式种苹果树,公式种梨树,苹果树和梨树各种了多少公顷?2. 题目解析(1)对于分数乘法应用题,首先要明确单位“1”。
在这道题中,果园的总面积20公顷就是单位“1”。
(2)求苹果树的种植面积,就是求20公顷的公式是多少。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列式为公式。
计算时,整数20与分数公式的分子2相乘,分母5不变,得到公式公顷,即苹果树种植了8公顷。
(3)求梨树的种植面积,同理,是求20公顷的公式是多少,列式为公式。
计算时,公式公顷,即梨树种植了5公顷。
二、比的应用1. 题目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2. 题目解析(1)首先求出三个班的总人数:公式人。
(2)然后计算各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一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公式;二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公式;三班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公式。
(3)最后根据比例分配栽树的棵数。
一班应栽树的棵数为:公式棵;二班应栽树的棵数为:公式棵;三班应栽树的棵数为:公式棵。
三、圆的周长和面积相关问题1. 题目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8米,现在要在花坛周围铺一条宽2米的石子路,求这条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 题目解析(1)首先求出内圆(花坛)的半径,因为直径是8米,所以内圆半径公式米。
(2)外圆的半径等于内圆半径加上路宽,即公式米。
(3)求石子路的面积,就是求圆环的面积。
圆环的面积公式为公式。
(4)将公式米,公式米代入公式,得到公式。
如果取公式,则公式平方米。
数学说题题目
1.一根绳子长200米,第一次剪下这
根绳子的1/4,第二次剪下余下的2/5,第
三次剪下又余下的2/3,剩下的部分长多少米?
解析:因为他们每次都是剪余下的,所以说他们的单位一不统
一,我们就先求出第一次减后余下的。
第一次剪下这根绳子的1/4,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四份也就是说还剩下这根绳子的3/4,我们就
用200×(1-1/4)等于150米。
再求出第二次剪后余下的,第二次
剪下余下的2/5,还剩下余下的3/5,就是150×(1-2/5)等于90
米。
最后我们求出剩下部分等于90×(1-2/3)剩下的部分就长30
米。
2.甲乙丙丁四处筑路队共筑1200米长
的一段公路。
甲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
1/2,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3,丙
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4,丁队筑路多少米?
解析:这个题,看似是以其他三个队为单位“1”但是其他三个
队各不相同,我们就以甲乙丙丁的总数为单位“1”。
我们把甲看
作有一份,那其他三个队就有两份,总数就有三份,那甲就占总数
的1+1/2。
求出了甲占总数的对应分率,就可以求出了甲队筑路多
少米。
用同样的方法求乙队注入多少米?
3.白兔只数的5/12,等于黑兔的只数,白兔有144只,共有兔子多少只?
4.一条路100米,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1/2,第二天修了余下的1/3,还剩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5.一条绳子长7/12米,第一次剪去它的3/7,第二次剪去的比第一次的2倍少3/8米,第二次减去多少米?。
数学说题题目
1.一根绳子长200米,第一次剪下这
根绳子的1/4,第二次剪下余下的2/5,第
三次剪下又余下的2/3,剩下的部分长多少米?
解析:因为他们每次都是剪余下的,所以说他们的单位一不统
一,我们就先求出第一次减后余下的。
第一次剪下这根绳子的1/4,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四份也就是说还剩下这根绳子的3/4,我们就
用200×(1-1/4)等于150米。
再求出第二次剪后余下的,第二次
剪下余下的2/5,还剩下余下的3/5,就是150×(1-2/5)等于90
米。
最后我们求出剩下部分等于90×(1-2/3)剩下的部分就长30
米。
2.甲乙丙丁四处筑路队共筑1200米长
的一段公路。
甲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
1/2,乙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3,丙
队筑的路是其他三个队的1/4,丁队筑路多少米?
解析:这个题,看似是以其他三个队为单位“1”但是其他三个
队各不相同,我们就以甲乙丙丁的总数为单位“1”。
我们把甲看
作有一份,那其他三个队就有两份,总数就有三份,那甲就占总数
的1+1/2。
求出了甲占总数的对应分率,就可以求出了甲队筑路多
少米。
用同样的方法求乙队注入多少米?
3.白兔只数的5/12,等于黑兔的只数,白兔有144只,共有兔子多少只?
4.一条路100米,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1/2,第二天修了余下的1/3,还剩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5.一条绳子长7/12米,第一次剪去它的3/7,第二次剪去的比第一次的2倍少3/8米,第二次减去多少米?。
三年级数学说题讲理
题目:小明有36颗糖果,他想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颗糖果?
一、题目解析
1. 知识点考察
这道题主要考察除法运算的意义,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 解题思路
已知小明有36颗糖果,要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我们就用糖果的总数36除以小朋友的人数9。
列式为:公式(颗)。
3. 答案意义
得出的结果4,表示每个小朋友能得到4颗糖果。
这就是将36颗糖果按照要求平均分配后,每个小朋友所得到的糖果数量。
这样的题目有助于三年级学生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通过实际情境来掌握除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三年级说题作业可选内容李思蕊【1号题】如下图:一块绿地的面积是200平方米,宽是8米,如果将这个绿地的宽增加到15米,那么这块绿地的面积现在是多少平方米? 甄 妮【2号题】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原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赵雨霆【3号题】学校蓝球比足球少48颗,已知足球的颗数是蓝球的3倍,蓝球和足球各有几颗?张俪聍【4号题】2020年的暑假从7月18日开始放假,8月31日开学,这个暑假一共有多少天呢?郭馨澳【5号题】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题时,把除数3写成了8,计算出商是123。
正确的商是多少?刘 璇【6号题】甲袋中有米45千克,乙袋中有米21千克,将甲袋中的米倒入乙袋多少千克后,乙袋中米的质量是甲袋中米的质量的2倍?周 溢【7号题】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均匀地栽了204棵菊花,4个角上各栽了1棵(如下图),这个正方形花坛的每边有多少棵菊花?王 朔【8号题】在一块边长是8米的正方形花坛周围铺上宽为1米的彩石路(如下图),彩石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桂嘉敏【9号题】甲商店每支笔3元,买三送一,乙商店每支笔4元,买二送一。
小明想买12支笔,到哪个商店买比较便宜?要花多少钱?王翊帆【10号题】两个桶里共盛水40斤,若把第一个桶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桶里7斤,两个200平方米 8米… … 8米 1米桶里的水就一样多,请问第一个桶里原来有水多少斤?任卓平【11号题】小红做计算题时,由于粗心大意,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字8错误的看成了3,把百位上的6错看成了9,所得的和是1380,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宋科廷【12号题】学校派一些学生去搬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这批树苗有多少棵?武嘉轩【13号题】从小华家到校有3条路走,从学校到公园有4条路走,从小华家经过学校到公园,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岳书晗【14号题】一些书,甲、乙两人共27本,乙、丙两人共22本,甲、丙两人共25本,三人各有多少本书?李浩博【15号题】小红和小军共有连环画30本,小红比小军多4本,小军有多少本?【16号题】内容自定:一道数学难题的解决【17号题】内容自定:数学中的解题小妙招。
一、试卷概述本次小学数学毕业试卷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知识、应用题和拓展题。
试卷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1. 数的认识与运算(1)说出下面各数的位置顺序:① 23456;② 678910;③ 111213。
(2)计算下列各题:① 256+487=;② 345-298=;③ 789×42=。
2. 量与单位(1)将下列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① 米;② 分米;③ 厘米;④ 毫米。
(2)将下列质量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① 吨;② 千克;③ 克。
3. 时间与计算(1)将下列时间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① 6:00;② 8:30;③ 12:00;④ 14:30。
(2)计算下列时间差:① 8:00到10:00;② 14:00到16:30。
三、应用题1. 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8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 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4小时,平均速度是60千米/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3. 小华家买来一批苹果,每千克15元,共花了450元,买来的苹果有多少千克?四、拓展题1. 小明、小红、小刚三人进行跳绳比赛,小明跳了150次,小红跳了180次,小刚跳了200次。
请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他们跳绳的次数。
2. 小明、小红、小刚三人去图书馆借书,小明借了5本,小红借了7本,小刚借了8本。
他们一共借了多少本书?总结:本次小学数学毕业试卷涵盖了小学阶段的主要数学知识点,旨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数学说题大赛评分标准
数学竞赛评分标准
参赛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说题
在数学竞赛中,说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评分标准:得分1分:
1.说清楚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
2.说明题目的基本背景;
3.阐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
得分3分:
1.说题设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和结论等对思路形成的作用;
2.解释解题思路形成的路径;
3.说明形成解题思路的关键点如何突破;
4.阐述问题涉及到的主要技巧及其作用;
5.解释解决问题使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6.说明解决问题中的数学思维过程。
得分5分:
1.推广本问题的变式,即不改变本质结构的推广;
2.探究本问题可否形成一个类别,或改变条件,使得问题有本质的改变,或与高考试题、著名数学问题的联系;
3.评价问题的功能,对于解题者形成数学技能、理解数学有何实践意义;
4.说明问题与教材内容、高考命题的联系与区别。
评分要求:
1.表达准确、富有条理,无逻辑性错误;
2.体现数学思维过程,有独特见解;
3.回答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以上是数学竞赛评分标准,希望参赛者能够认真准备,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和潜力。
小学数学说题比赛选题1、6.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能引出7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是()边形.[单选题]* A.七B.八C.九D.十(正确答案)2、已知点A(4,6),B(-4,0),C、(-1,-4),那么()[单选题] *A、AB⊥ACB、AB⊥ACCAB⊥BC(正确答案)D、没有垂直关系3、11.下列说法中:①0是最小的整数;②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③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④非负数就是正数;⑤﹣不仅是有理数,而且是分数;⑥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不是有理数.其中错误的说法的个数为()[单选题] *A.6个(正确答案)B.5个C.4个D.3个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单选题] *A. a2+a2=2a?B. 4x﹣9x+6x=1C. (﹣2x2y)3=﹣8x?y3(正确答案)D. a6÷a3=a25、12、下列说法: (1)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锐角; (2)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与此角所对边上的高重合; (3)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不可能是另一边的2 倍.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单选题] *A. 1 个(正确答案)B. 2 个C. 3 个D. 4 个6、14.不等式|3-x|<2 的解集为()[单选题] *A. x>5或x<1B.1<x<5(正确答案)C. -5<x<-1D.x>17、14.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以是()[单选题] *A.点A与点B之间(正确答案)B.点B与点O之间C.点O与点D之间D.点D与点E之间8、36.如果x2﹣kxy+9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单选题] *A.3B.±6(正确答案)C.6D.±39、11.小文买了一支温度计,回家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小气泡(即不准确了),先拿它在冰箱里试一下,在标准温度是零下7℃时,显示为℃,在36℃的温水中,显示为32℃,那么用这个温度计量得的室外气温是23℃,则室外的实际气温应是()[单选题] *A.27℃(正确答案)B.19℃C.23℃D.不能确定10、掷三枚硬币可出现种不同的结果()[单选题] *A、6B、7C、8(正确答案)D、2711、6.下列各图中,数轴画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B.C.D.(正确答案)12、在0°~360°范围中,与645°终边相同的角是()[单选题] * 285°(正确答案)-75°295°75°13、11.11点40分,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单选题] * A.140°B.130°C.120°D.110°(正确答案)14、若2? =3,2?=4,则23??2?等于( ) [单选题] *A. 7B. 12C. 432(正确答案)D. 10815、已知5m-2n-3=0,则2??÷22?的值为( ) [单选题] *A. 2B. 0C. 4D. 8(正确答案)16、6.有15张大小、形状及背面完全相同的卡片,卡片正面分别画有正三角形、正方形、圆,从这15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正面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1/3?,则正面画有正三角形的卡片张数为()[单选题] *A.3B.5C.10(正确答案)D.1517、390°是第()象限角?[单选题] *第一象限(正确答案)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8、已知2x=8,2y=4,则2x+y=()[单选题] *A 、32(正确答案)B、33C、16D、419、4.(2020·天津,1,5分)设全集U={-3,-2,-1,0,1,2,3},集合A={-1,0,1,2},B={-3,0,2,3},则A∩(?UB)=( ) [单选题] *A.{-3,3}B.{0,2}C.{-1,1}(正确答案)D.{-3,-2,-1,1,3}20、9.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直线AB与直线BC是同一条直线(正确答案)B.线段AB与线段BA是不同的两条线段C.射线AB与射线AC是两条不同的射线D.射线BC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21、17.如图,若OC是∠AOB内部的一条射线,则下列式子中,不能表示“OC是∠AOB 的角平分线”的是()[单选题] *A.∠AOC=∠BOCB.∠AOB=2∠BOCC.D.∠AOC+∠BOC=∠AOB(正确答案)22、下列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单选题] *A、与1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B、与2非常接近的全体实数(正确答案)C、高一年级视力比较好的同学D、与无理数相差很小的全体实数23、f(x)=-2x+5在x=1处的函数值为()[单选题] *A、-3B、-4C、5D、3(正确答案)24、22.如果|x|=2,那么x=()[单选题] *A.2B.﹣2C.2或﹣2(正确答案)D.2或25、24.不等式x-3>5的解集为()[单选题] *A. x > 1B. x > 2(正确答案)C. x > 3D. x > 426、1.在0,,3,2π,﹣23%,2021这六个数中,非正数有()个.[单选题] * A.2(正确答案)B.3C.4D.027、已知10?=5,则100?的值为( ) [单选题] *A. 25(正确答案)B. 50C. 250D. 50028、38、如图,点C、D分别在BO、AO上,AC、BD相交于点E,若CO=DO,则再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证明△AOC≌△BOD的是()[单选题] *A.∠A=∠BB.AC=BD(正确答案)C.∠ADE=∠BCED.AD=BC29、-950°是()[单选题] *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正确答案)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30、21.在﹣5,﹣2,0,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单选题] *A.﹣5(正确答案) B.﹣2C.0D.。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各数中,正数有()A. -2,-1,0,1B. -2,-1,0,1C. -2,-1,0,1D. -2,-1,0,12.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2B. 2C. -1D. 13.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有()A. π,√2,eB. π,√2,eC. π,√2,eD. π,√2,e4. 下列各数中,实数有()A. π,√2,eB. π,√2,eC. π,√2,eD. π,√2,e5.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A. π,√2,eB. π,√2,eC. π,√2,eD. π,√2,e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3/4)的倒数是 _______。
7. (-5)的绝对值是 _______。
8. (-2/3)的相反数是 _______。
9. (-2/5)的平方是 _______。
10. (√3)的平方根是 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已知:a=3,b=-2,求:a-b的值。
12. 已知:x=5,y=-3,求:x+y的值。
13. 已知:a=2,b=-1,求:a×b的值。
四、论述题(20分)14. 请简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举例说明。
解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首先,将方程中的未知数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使方程变为ax+b=0的形式。
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a(a≠0),得到x=-b/a。
举例:解方程2x-3=7。
解:将方程中的未知数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得到2x=7+3。
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7+3)/2。
计算得到x=5。
15. 请简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举例说明。
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首先,将方程化为ax^2+bx+c=0的形式。
然后,根据判别式Δ=b^2-4ac的值,分三种情况讨论:(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为x1=(-b+√Δ)/2a,x2=(-b-√Δ)/2a。
小学数学教师说题一、说题意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分数混合运算。
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除,那么,你觉得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1:要化简分数。
生2: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生3: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师:同学们都预习得很好!那么,现在老师给出一道题目,大家一起来看看,做好后,思考一下,看看你们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出示题目)二、说思维过程师:大家先做一做这道题目,然后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
(学生做完后,开始回答)生1:我是先把能约分的分数约分,然后再进行计算。
生2:我是按照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进行计算的。
生3:我在计算时,发现有些分数可以化简,有些不能化简,所以就先化简分数再计算。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我们要先观察分数的特点,看看能不能化简,如果可以就先化简,这样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运算顺序,一般是先乘除后加减。
三、说方法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1、观察特点:观察分数的特点,看是否能化简。
2、确定顺序:确定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3、化简分数:如果分数可以化简,就先化简分数。
4、计算结果: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出结果。
四、规律应用师: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做几道题目,看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
(出示题目)小学数学教师说题课件一、引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说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数学问题,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篇文章将探讨如何制作有效的说题课件,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进行说题教学。
二、说题课件的设计原则1、目标明确:说题课件的目标应该明确,要针对某一特定的数学问题或者知识点进行讲解。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2、内容准确:说题课件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要符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
同时,还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以便学生们能够理解。
小学数学六年级说题比赛范例
1、一个空水瓶,如果往里倒4杯水,称得6千克;如果倒6杯水,称得8千克,问空水瓶和一杯水的重量各多少千克?
2、李X去商店购买班级智力竞赛的奖品,准备买5本故事书和7支笔,需要29元,他带的钱不够,只好花了25元买了5本故事书和5支笔。
你通过这件事能知道李X买的书和笔的价格各事多少钱吗?
3、一班和二班分别选出相同数量同学进行拔河比赛,第一场一班胜了,休息了一段时间后,举行第二次场比赛,这时二班经裁判同意,换了2名队员,这场比赛结果二班胜利。
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你事如何分析的?
4、两列火车从相距57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
甲车每小时行11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
经过几个小时两车相
遇?
5、一座桥长900米,一列火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下桥共经过1分25秒,紧接着进入长1800的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出隧道经过了2分40秒,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火车车身长多少米?
6、一间长4.8米、宽3.6米的房间,用边长0.15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面,需要768块。
在长6米、宽4.8米的房间里,如果用同样的瓷砖来铺,需要多少快?如果在第一房间改铺边长0.2米的正方形瓷砖,要用多少块?。
如何说题数学举例
哎呀,说起数学题,我可得说说那次在课堂上的小故事啦!
那天,老师出了一道看似复杂的数学题,让我们小学生都皱起了眉头。
题目大概是这样的:“小明买了五个苹果,吃了两个,还剩几个?”我一看题目,心想:“这还不简单吗?”
可是,有些同学就开始嘀咕了:“哎呀,吃掉两个,那不就是剩下三个吗?”有的同学还拿起笔来,认真地算起账来。
我觉得挺好玩的,就举手说:“老师,这道题我会!”老师笑了笑,让我站起来回答。
我站起来,清了清嗓子,用山东方言说:“老师,这道题其实特别简单。
小明买了五个苹果,吃掉了两个,那他肯定还剩下五个苹果啊!”
同学们一听,都愣住了,然后哄堂大笑起来。
有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还有的同学笑得肚子疼。
老师也笑得合不拢嘴,说:“你这个小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不过,你可得说清楚,为什么是五个呢?”
我得意地笑了笑,说:“老师,你想啊,小明吃掉的那两个苹果,肯定还在他肚子里啊!所以,他一共还是有五个苹果嘛!”
老师听了,点点头,笑着说:“嗯,你这个解释倒是挺有趣的。
不过,在数学上,我们通常说的是他手头上的苹果数量。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剩下三个苹果。
”
哎呀,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理解错了题目啊!不过,这次的小插曲也让我觉得数学真的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呢!从那以后,我更加喜欢数学了,每次遇到难题,我都会认真地思考,不再轻易下结论了。
所以啊,我觉得数学题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谜题,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而且,解题的过程也充满了乐趣和惊喜,让我们小学生也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