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训练技术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50
等速肌力训练等速收缩(isokinetic contraction)是指肌肉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以恒定的速度进行的最大用力收缩,且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速收缩。
在一般生理活动状态很难产生等速收缩,只有在特定的仪器上才能进行等速运动。
等速肌力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是指利用等速仪器,根据运动过程中患者肌力大小的变化,由机器提供相匹配的阻力,使整个关节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进行运动的一种训练方法,又称可调节抗阻训练或恒定速度训练。
等速训练也分为向心性训练和离心性训练两种不同的肌肉训练方法。
等速肌力训练的适应症可根据肌力恢复的程度,选择不同的训练模式;对于3级以下的肌力,可先在持续被动活动(CPM)模式下进行助力运动,已进行肌肉的早期训练,对于3级以上肌力可选用向心性肌力训练和离心性肌力训练。
禁忌症:关节及相邻关节失稳、骨折、局部严重的骨质疏松、骨关节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严重受限、软组织瘢痕挛缩、急性肿胀、急性拉伤或扭伤以及严重疼痛。
训练方法(一)等速向心肌力训练:是最常用的一种肌力训练方式。
由于等速仪器能够提供不同的运动速度,因此可根据不同病情需要,选择一系列不同的运动速度进行肌力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又称为运动速度谱训练,运动速度谱包括:慢速(1°~60°/s)、中速(60°~180°/s)、快速(180°~300°/s)及功能性运动速度(300°~1000°/s)。
运动速度谱训练包括肌力训练运动速度谱训练和功能适应性训练运动速度谱训练两种形式:A、肌力训练运动速度谱训练常用于运动系统伤病康复治疗的早期及中期,以训练肌力为主。
常选用的训练速度谱为:60°/s、90°/s、120°/s、150°/s、180°/s、180°/s、150°/s、120°/s、90°/s、60°/s 共10种运动速度。
家庭医药 2020.0128康复指南康复评定、治疗,不可或缺等速运动技术□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徐 燕康复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不过,对于康复治疗技术的了解,很多人还仅仅停留在针灸、推拿、理疗、牵引等;而等速运动技术,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
其实,等速运动技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康复治疗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提出,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发展,现在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
我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等速运动装置,最初主要是用于运动员的肌肉功能评价和运动损伤后的肌力训练,后逐渐应用于神经和骨骼肌肉康复等多个领域。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技术。
借助设备使运动速度恒定等速运动又称为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角速度运动,是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按预先设定速度运动。
因为要感知运动中肌力的变化,所以需要感应系统的支持,以便随时改变阻力大小使之与肌力大小的改变相匹配,同时,还可通过感应系统获得运动中有关肌力变化的各种力学参数,从而客观、量化地完成肌力测试。
等速运动的显著特点是运动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爆发式等运动现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即肌肉在运动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从而不断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与安全性等速运动技术具有结果精确、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提供大量具体数据,在治疗上具有高效、安全、可控制的优点。
第一,由于等速运动中提供的是顺应性阻力,肌肉的关节在全部活动范围内始终产生最大肌力,因此,能更有效地锻炼肌肉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提高康复训练的效率。
第二,等速测试及训练中,由于外加的阻力是根据受试者不同的运动力量而改变的,在受试者受伤、虚弱或无力等情况下,阻力也将随肌力的减小而减少,并且由于速度是恒定的,不产生加速度,所以安全性较高。
第三,等速肌力测试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四肢大关节绝大部分的功能动作,以及腰背肌各功能动作的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训练在膝关节康复治疗的应用等速肌力训练是一种常用的康复治疗手段,在膝关节康复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训练方法可以通过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加肌肉对关节的稳定性和支撑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文将主要介绍等速肌力训练在膝关节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等速肌力训练是通过肌肉在固定速度下进行收缩和放松来进行的。
这种训练方法通常包括坐姿膝屈伸等速训练、站立踮脚跟等速训练和坐姿提踵等速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针对膝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定向的力量训练,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功能,从而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
在膝关节手术治疗后或膝关节受伤后,由于肌肉的失用和萎缩,肌力明显减弱,导致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运动功能受限。
而等速肌力训练可以帮助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功能,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发展,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等速肌力训练对膝关节软骨的恢复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等速训练可以刺激关节周围的肌肉,提高肌肉的力量、稳定性和支撑力,从而减轻膝关节的负荷和压力,保护关节软骨免受进一步损伤。
而且,等速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肌肉的压力和刺激,促进软骨的营养供应和新陈代谢,加速软骨的修复和再生,提高关节软骨的健康和功能。
在膝关节康复治疗中,等速肌力训练还可以帮助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在进行等速训练时,需要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姿势,这可以促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协同工作,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减少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和运动障碍。
等速肌力训练在膝关节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等速肌力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功能,促进肌肉的恢复和发展,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
等速训练还可以帮助改善关节软骨的恢复和健康,提高肌肉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在膝关节康复治疗中,应积极采用等速肌力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BTEPrimusRS第一部分:等速相关理论简单回顾1、定义:等速运动训练是运用特殊设备让速度恒定,阻力是随使用者施力大小改变的,因此等速训练具有其他阻力训练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运动过程中不管你的力量有多大或多小其运动的速度一样维持不变,然而肌肉在等速的情况下收缩训练,等速训练的这种特性可以增强肌力、肌耐力、和爆发力,并且绝对的安全,是现今在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界公认最安全也是最有效的肌力训练方式。
2、与等长和等张的比较:等长训练等长训练是指在肌肉两端(起止点)固定或超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肌肉收缩的一种训练方式。
收缩时肌肉的长度不能缩短,只能产生张力。
这种长度不变张力增加的收缩又称为“等长收缩”等长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快,用时少。
训练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动作时所选用的角度。
如某块肌肉某个部位比较薄弱,那就应选择好练这薄弱部位的最淮动作角度进行超负荷训练。
每次训练课一个部位的肌肉应反复进行等长收缩1一5次,然后休息2一3分钟,休息时可练其他部位的肌肉,因等长训练时间较短,消耗能量相对较少,不易发生酸疼。
每周进行一次正规的等长训练就能保持增长的力量。
等长训练可引起血压增高,因此高血压、心脏病及动脉硬化者一般不宜进行等长训练。
等张训练肌肉长度缩短张力不变的收缩训练,称为等张训练。
每次训练课一个部位的肌肉应以最大重量进行3旬4组的练习,每组做166次。
负荷标准是以能重复的最多次数(RM)来表示。
一个RM指尽全力只能举一次的重量;两个RM指尽全力只能举两次的重量。
依此类推。
显然,RM越小,重量越大。
实践证明,用次数少、接近最大重量的练法最能增长力量,也最能长肌肉。
等张训练一般比等长训练时间长,消耗的能量多,易使人疲劳,引起肌肉酸痛。
因此,等张训练后需要较长的时间休息恢复。
等张训练要先练大肌群,若先练小肌群,身体疲劳了,再练大肌群效果就不会好。
等速训练动作速度不变,器械的阻力与练习者用的力量成正比,保证动作过程中肌肉始终受到最大的负荷刺激。
等速肌肉测试和训练技术浩天揽云FBI 2008-10-07 11:00:16 回复在康复后期需要通过等速测试来判断康复情况,很多断友有疑虑,整理小文如下,仅供参考,敬请指正!1 等速运动的定义及特点等速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一旦预先设定,无论受试者肌肉收缩产生多大的张力,肢体的运动始终在某一预定的速度(等速)下进行,肌肉张力大小的变化并不能使肢体产生加速或减速(运动开始和末了的瞬时加速度和减速度除外)的一种运动。
在等速运动过程中,等速仪器提供一种与肌肉实际收缩力相匹配的顺应性阻力。
这种顺应性阻力使肢体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每一瞬间或不同角度下均承受相应的最大阻力,使肌肉产生最大的张力和力矩输出。
由于等速运动时,肌纤维伸长或缩短,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是一种动力性收缩,类似等张收缩。
而肌肉收缩时因阻力可变,在每个角度都能承受最大阻力,产生最大肌张力,又类似等长收缩。
因此,等速肌肉收缩兼有等张和等长收缩的某些特点优点。
但也有人认为,等速运动提供的动作较简单局限,与肢体运动时的自然动作有一定差距,在肌肉测试和训练中存在一定的局限。
2 等速肌肉测试的临床应用传统的等长肌肉测试仅反映关节运动中某一角度肌力的大小;等张肌肉测试只能反映关节运动过程中最弱的肌力。
而等速肌肉测试可同时测试关节运动中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任何一点肌肉输出的力矩值,得到力矩曲线,并可同时进行肌肉作功能力、爆发力及耐力等功能的测试,上述各项参数经等速仪器的计算机处理后,可作为评价肌肉功能的指标。
弥补了前两种肌肉测试方法的缺陷。
等速肌肉测试作为一种新的肌肉功能测试和评定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不少学者运用测试数据的组内相关系数(ICCs)进行等速测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等速肌肉测试的可信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各项测试数据中,峰力矩(PT)值的可信度最好,总功(TW)和平均功率(AP)中等,而肌肉耐力略低。
肌肉向心收缩测试的ICCs值高于肌肉离心收缩。
等速肌肉测试和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2010-08-30 22:09等速运动的概念由Hislop和Perrine于60年代末首先提出[1]。
近30年内,等速肌肉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矫形外科、康复医学的临床和科研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
国内于80年代初开始引进等速仪器,并逐渐应用于科研和临床中。
1 等速运动的定义及特点等速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一旦预先设定,无论受试者肌肉收缩产生多大的张力,肢体的运动始终在某一预定的速度(等速)下进行,肌肉张力大小的变化并不能使肢体产生加速或减速(运动开始和末了的瞬时加速度和减速度除外)的一种运动。
在等速运动过程中,等速仪器提供一种与肌肉实际收缩力相匹配的顺应性阻力。
这种顺应性阻力使肢体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的每一瞬间或不同角度下均承受相应的最大阻力,使肌肉产生最大的张力和力矩输出。
由于等速运动时,肌纤维伸长或缩短,引起明显的关节活动,是一种动力性收缩,类似等张收缩。
而肌肉收缩时因阻力可变,在每个角度都能承受最大阻力,产生最大肌张力,又类似等长收缩。
因此,等速肌肉收缩兼有等张和等长收缩的某些特点优点。
但也有人认为,等速运动提供的动作较简单局限,与肢体运动时的自然动作有一定差距,在肌肉测试和训练中存在一定的局限[2,3]。
2 等速肌肉测试的临床应用传统的等长肌肉测试仅反映关节运动中某一角度肌力的大小;等张肌肉测试只能反映关节运动过程中最弱的肌力。
而等速肌肉测试可同时测试关节运动中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任何一点肌肉输出的力矩值,得到力矩曲线,并可同时进行肌肉作功能力、爆发力及耐力等功能的测试,上述各项参数经等速仪器的计算机处理后,可作为评价肌肉功能的指标。
弥补了前两种肌肉测试方法的缺陷。
等速肌肉测试作为一种新的肌肉功能测试和评定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不少学者运用测试数据的组内相关系数(ICCs)进行等速测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等速肌肉测试的可信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康复治疗设备MOTOmed letto2技术参数1、适应症:多发性硬化、中风/脑卒中、脑瘫、偏瘫、截瘫、帕金森氏综合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损伤及运动损伤所致的疾病;2、★对运动功能进行了量化:整个训练过程的情况有大屏幕(8.5cm*11.5cm)彩色显示,显示屏的对比度可调范围0——25;并且有最终训练分析,可供医生参考以调整训练方案。
3、★对运动对称性和0——2级残余肌力进行了量化:主动运动时可显示左右肢的的对称性训练(肌张力分析),有两种显示方式供选择。
4、★该型号针对卧床不起的患者,使其躺在病床上一样可以训练下肢。
底座稳重,有四轮易于移动,固定,上下高度能调节。
有专用的床头固定装置,不需要转移患者。
5、★有三种运动方式;被动、主动、助力,三种运动方式可以自由转换,并且无间隙,也可以手动选择运动方式;其中助力运动尤为重要,此功能可以协助肌力非常微弱的病人做主动运动,从而达到增强其肌力的效果;6、平稳驱动系统:该功能非常突出,训练开始和结束,或者发生痉挛时,此功能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训练者的安全;7、★痉挛控制功能:软件可智能识别痉挛,一旦识别到痉挛,设备会自动改变运动方向,从而减轻、消除痉挛;按钮操作,按键音量分三个档位:静音、低音、高音;所有操作都只需要大屏幕上的六个功能键。
8、训练参数可分标准参数和个人参数。
9、★训练模式有两种:普通模式和专家模式。
普通模式下:踏板转动方向可调,可手动也可定时自动改变,范围2——30分钟之间,速度范围0——60转/分钟;最大速度:出现在主动运动时,训练范围65-120转/分钟。
阻力挡位范围0-12,阻力降到最小,系统会非常敏感,发现训练者的残余肌力。
电机动力范围是0.6-9.2Nm。
定时范围为0-120分钟,显示为倒计时,若定时为零,可进行持续运动。
10、★专家模式对帕金森、多发性硬化、中风进行了程序预设,预设程序中设置了最合理的转速、主被动运动时间及健患侧对称训练等,还预设了提高训练兴趣的游戏功能。
短跑的专项性训练之等速过程的训练发布时间:2009-5-26 12:02:44 发布人:米秒点击率:462一、技术性训练①连续性的时间组合训练设定目标性时间,以匀速作为主导,使步频、步幅固定在一定水平上。
通过多次训练使动作发挥稳定,这是实现技术动作动力定型的重要手段。
例a.100米×10组(100米慢走休息)b.以叠罗汉式训练100米——200米——300米——200米——100米c.200米×8组(每组休息2分钟)d.300米×10组(组间慢走100米调整)e.500米×3组或600米×3组(组间采取走同样距离来休息)f..50米——100米——150米——200米——250米——300米——350米(组间走同样的距离以进行积极的休息)。
②连续性时间组合训练方式的目标强度指标:通过目标时间可以看出来训练强度(95%~60%)。
进行100米的专项训练的合适距离是100~300米。
200米的专项训练的合适距离是100~400米,而400米的专项训练的合适距离是100~600.a:目标时间100米:9秒9~10秒1200米:20秒2~20秒5400米:45秒1~45秒8(参见表一)b:目标时间100米:10秒2~10秒4200米:20秒8~21秒1400米:46秒5~47秒2(参见表二)c:目标时间100米:10秒5~10秒7200米:20秒4~21秒7400米:47秒9~48秒6(参见表三)d:目标时间100米:10秒8~11秒0200米:22秒0~22秒3400米:49秒4~50秒2(参见表四)e:目标时间100米:11秒3~11秒4200米:23秒0~23秒3400米:51秒0~52秒8(参见表五)f:目标时间100米:12秒0~12秒3200米:24秒5~25秒3400米:55秒6~57秒7(参见表六)二、爆发力量的训练①跨步跳(50米、100米、150米、200米)把训练距离接近于专项距离,让运动员直接形成专项的感觉。
等速肌肉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肌肉训练方法,通过控制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节奏,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
这种训练方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健身领域,并在一些健身房和私人教练中受到欢迎。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等速肌肉训练的收费描述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训练项目、价格标准、训练效果等方面。
1.训练项目等速肌肉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训练项目:1.1 弹力带训练弹力带训练是等速肌肉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强度的弹力带进行拉伸、收缩和挤压等动作,对肌肉进行全面的训练。
1.2 自重训练自重训练是利用身体自身重量进行肌肉锻炼,包括深蹲、俯卧撑、引体向上等动作,通过控制动作的速度和幅度进行肌肉训练。
1.3 器械训练除了以上两种训练方式,等速肌肉训练还包括一些专门的肌肉训练器械,如哑铃、杠铃、推土机等,通过不同的器械进行肌肉训练。
2.价格标准等速肌肉训练的价格标准因地区、教练资质、健身房设施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按次付费的价格在100-300元不等,而按月付费的价格在300-1000元不等。
私人教练的收费通常比健身房的收费要高一些,一般在每节课200-500元不等。
3.训练效果等速肌肉训练的效果经过多次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到证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肌肉力量通过等速肌肉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使肌肉更加紧实有力。
3.2 身体柔韧性等速肌肉训练可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改善身体的姿势和姿态。
3.3 减脂塑形等速肌肉训练还可以帮助减脂塑形,通过锻炼肌肉,加速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3.4 体态改善通过等速肌肉训练,可以改善不良的姿势习惯,增强肌肉的张力和协调性,使身体更加匀称和健美。
总体来说,等速肌肉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肌肉锻炼方法,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还可以改善身体柔韧性和体态,对于想要塑造健美身材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选择等速肌肉训练时,建议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和教练,并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做出合理的付费选择。
康复技术中最安全的肌力训练评定法——等速肌力等速肌力康复技术中最安全的肌力训练评定法意大利Easytech公司制造的Prima PLUS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是一台集康复、训练和评定于一体的康复技术设备,经济实用的等速评估训练系统。
利用电子控制液压制动装置,保证使用中运动的流畅性和患者的安全。
Prima PLUS等速肌力在记录数据和训练功能上都比以往更快捷,更有效,更准确。
生物反馈引导的训练不仅是纠正肌肉缺陷的有效治疗方法;还是加强协调能力的成功方法,这是以往训练方法难以达到的。
测试数据均可实时显示并保存,最终报告可以打印。
▲等速肌力运动测试中心Prima PLUS等速肌力评估训练系统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一)等速肌力测试评定应用1、肌肉功能评定:可对肌力、肌耐力、爆发力等多个肌肉功能指标进行测定。
通过这些指标来判断肌肉的功能强弱。
2、关节稳定性评定:通过关节屈/伸肌肉肌力的比值来反映关节稳定性的强弱,从而判断关节受伤的风险程度(尤其是膝关节)。
3、运动系统伤病辅助诊断:通过测定的力矩曲线图来反应肌肉关节的病变情况。
4、疗效评定:通过测试提供客观的数据,可以指导康复治疗计划,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同时可以用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后疗效的判定。
5、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并可用于研究。
(二)等速肌力训练的应用1、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及延缓肢体肌肉萎缩;2、提高患肢肌力、降低任何原因引起的肢体肌张力增高;3、可针对性地训练某些肌肉、增加回心血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4、增强肌力、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张力、增强关节稳定性;5、促进本体运动感觉恢复。
Prima PLUS等速肌力可以用于:测试,加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功能,提高稳定性和协调性,进行耐久力训练,加强关节活动度,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并可用于研究。
这些特点使本设备成为一个通用型装置,可以用于功能性评定,康复和训练领域。
等速运动在康复治疗上的应用有别于传统的等长、等张训练,具有如下优点:安全性:由于等速装置产生的阻力是根据使用者不同的运动力量而改变,因此如果使用者在受伤、虚弱无力等情况下,其阻力将随肌力减少而减少,甚至不产生阻力;另外由于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的恒定,致使肌肉无法产生加速度,因此,等速肌力训练是一种最安全的肌力训练法。
详解肌肉的不同收缩方式:等长、等张和等速2016-12-14作者:葛杰,运动康复治疗师,从事运动损伤,骨关节与脊柱损伤及术后康复16年。
01年赴荷兰研修运动疗法及健康管理。
曾为多位奥运选手制定康复计划并实施治疗。
肌肉最大的功能就是收缩,对于人体运动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收缩产生的力量来维持或者完成动作。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肌肉之道也是一张一弛,肌肉的功能就是在收缩和放松的过程中实现的。
肌肉的收缩方式有多种,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但都是完成人体运动和维持身体姿势所必须的,哪一种收缩方式有了障碍都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
在伤病或者手术后的康复功能练习中,更是必须全面考虑到不同的伤病情况,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肌力水平,采用不同的或者综合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进行练习,才能安全有效逐步恢复功能。
肌肉收缩方式的分类是这样的:等长收缩:所谓等长收缩,是指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长度不变,不产生关节运动,但肌肉内部的张力增加。
就是咱们俗话说的肌肉“绷劲”。
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收缩方式。
比如我们现在能坐在电脑前保持一定的姿势,就是髋关节和腰背颈部脊柱周围的相关肌肉一直在“默默地辛勤工作”着,一直在做等长收缩,才能对抗重力维持坐着的姿势不瘫倒下来。
所以虽然是坐着不动,但是时间一久一样会觉得腰部的肌肉疲劳酸痛,就是因为只是看起来不动,实际一直在收缩做功(做功,是物理学上的概念)。
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
倒立,在倒立的时候肢体和关节并没有活动,但是上肢胳膊的肌肉,还有肩部的肌肉,甚至腰腹部,腿部的肌肉都要很强力地做这种等长收缩,才能保持姿势不倒下来。
虽然不动,但是很快就会累得肌肉发抖。
等长收缩的训练,是伤病和手术后最早可以开始的练习,因为不引起关节的活动,同时力度的大小自己可以随时调节和控制,条件允许就多用一点力,疲劳或者疼痛了就可以随时放松停下来。
所以是非常安全的常用肌力练习方法,即使是肌肉或者肌腱本身的断裂缝合,在手术之后的2-3天后,也一样可以进行轻柔的等长肌肉收缩放松练习,好能够维持基础肌力,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和损伤局部的组织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