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儿园管理条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65 MB
- 文档页数:38
幼儿园管理课件第一章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园管理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2. 学会制定幼儿园管理目标和计划;3. 掌握幼儿园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园管理计划的制定、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的运作。
教学重点:幼儿园管理的概念、特点、基本原则及管理目标与计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板书用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园日常管理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园管理的思考,导入新课。
过程:展示图片(5分钟)→ 学生分享感受(5分钟)→ 提问引导(5分钟)。
2. 讲解:详细讲解幼儿园管理的概念、特点、基本原则以及管理目标与计划。
过程:讲解概念(15分钟)→ 分析特点与原则(15分钟)→ 举例说明管理目标与计划(15分钟)。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幼儿园管理案例,加深学生对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的理解。
过程:展示案例(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20分钟)→ 分享讨论成果(10分钟)。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发放练习题(10分钟)→ 学生答题(20分钟)→ 讲解答案(10分钟)。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园管理概述定义特点基本原则2. 幼儿园管理目标与计划确立目标制定计划3. 幼儿园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组织结构职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园管理的概念、特点及基本原则。
(2)结合实际,设计一个幼儿园管理目标与计划。
(3)分析某所幼儿园的组织结构,阐述其职能。
2. 答案:(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幼儿园管理的实际案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园管理的发展动态,了解幼儿园管理的最新理念。
(3)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实地了解幼儿园管理的运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幼儿园管理计划的制定、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的运作。
幼儿园规章制度管理ppt一、上课纪律1. 准时到校:幼儿必须按时到达幼儿园,不能迟到早退。
2. 穿着整洁:幼儿要注意穿着整洁,不得穿着不雅观的衣服。
3. 不得随意离开教室:幼儿在上课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教室,必须经过老师同意才能离开。
4. 听从老师指挥:幼儿应该听从老师的指挥和安排,不得顶撞老师。
二、食品安全1. 禁止带零食进园:幼儿园严禁幼儿带零食进园,以免影响正餐食欲。
2. 合理膳食:幼儿园提供合理的膳食,家长不得擅自给幼儿带外面的食物。
3. 食品卫生:幼儿园食堂要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定期清洁消毒。
三、安全管理1. 安全防护:幼儿园要加强安全防护,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
2. 消防演练:每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师生的自救能力。
3. 交通安全:加强对幼儿园周边交通安全的管理,确保幼儿的出行安全。
四、爱护环境1. 爱护公物:幼儿要爱护园内的公物,不得随意损坏。
2. 保持环境整洁:幼儿要保持教室、操场等公共场所的整洁,不得乱扔垃圾。
3. 珍惜资源:幼儿要珍惜资源,不浪费食物、纸张等物品。
五、互助友爱1. 尊重他人:幼儿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不得有侮辱、欺负他人的行为。
2. 互相帮助:幼儿要学会互相帮助,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3. 团结合作:幼儿要团结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六、家园沟通1. 家长参与:家长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与园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 定期家访:园方要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保持家园之间的沟通。
3. 感谢互助:家长和园方要相互感谢对方的支持和合作,共同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七、奖惩制度1. 奖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奖励,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学习。
2. 处罚措施:对违反规定的幼儿进行惩罚,并告知其错误,引导其改正。
结语:幼儿园规章制度管理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老师和园方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幼儿园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快乐成长。
感谢各位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合作!。
幼儿园管理条例一、园舍与设备管理1、幼儿园的园舍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布局合理,通风良好,采光充足。
园内应有足够的活动场地,配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设施和运动器材。
2、教室、寝室、厨房等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园内的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幼儿园应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如图书、玩具、多媒体设备等,以满足幼儿教育教学的需要。
二、人员管理1、幼儿园的园长应当具备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2、教师应具备幼儿教育专业背景,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应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保育员应具备相关的保育知识和技能,能够认真负责地照顾幼儿的生活起居。
4、厨房工作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严格遵守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确保幼儿饮食的营养和安全。
5、安保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能力,认真履行职责,保障幼儿园的安全。
三、教育教学管理1、幼儿园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教育教学活动应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4、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引导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和分享。
5、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加强家园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四、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对教职工和幼儿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外来人员入园必须登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幼儿园。
3、加强对园内设施设备、玩具、食品等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组织幼儿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幼儿的应急避险能力。
5、加强对幼儿的日常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卫生保健管理1、建立卫生保健制度,做好幼儿的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疾病防控等工作。
《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 (1990)年8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1989年9月11 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4号发布,1990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合用于招收三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对其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幼儿园。
第三条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应当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幼儿园的发展规划。
幼儿园的设置应当与当地居民人口相适应。
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的幼儿园的发展规划,应当包括幼儿园设置的布局方案。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据本条例举办幼儿园,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或者捐资助园。
第六条幼儿园的管理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
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的幼儿园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辖区内的幼儿园管理工作。
第二章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和审批程序第一条举办幼儿园必须将幼儿园设置在安全区域内。
严禁在污染区和危(wei)险区内设置幼儿园。
第二条举办幼儿园必须貝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
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
第三条举办幼儿园应当具有符合下列条件的保育、幼儿教育、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
(二)医师应当貝有医学院校毕业程度,医士和护士应当具有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程度,或者取得卫生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可。
(三)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健培训。
(四)保育员应当具有初中毕业程度,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
慢性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
第四条举办幼儿园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具有进行保育、教育以及维修或者扩建、改建幼儿园的园舍与设施的经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