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宝石”——藏书票
- 格式:pdf
- 大小:533.30 KB
- 文档页数:1
藏书票百科名片华盛顿藏书票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
它们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也是书籍的美化装饰,属于小版画或微型版画,被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纸上宝石”“书上蝴蝶”“微型艺术”。
二十世纪初传入我国。
一般是边长5—10厘米见方的版画作品,上面除主图案外,要有藏书者的姓名或别号、斋名等,国际上通行在票上写上“EX—LIBRIS”(拉丁文字)。
这一行拉丁文字,表示“属于私人藏书”,藏书票一般要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
目录展开藏书票简介图书收藏者用以表明书籍持有的标记之一。
一般贴在书的里封补页或扉页的右上角或中央。
藏书票起源于欧洲,是一种袖珍版画,起初多由版画家自刻,后来发展成为根据书票主人的性格爱好等要求而设计的小张图画。
藏书票的规格大小不一,其长或宽,小的3~4厘米,大的约10厘米。
票面以图案为主,并配有藏书人的姓名、别号、书斋号等,有时还有一两句箴言、警句或藏书年份。
文化界曾有人将藏书票誉为“纸上宝石”。
藏书票出现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藏书票是德国人1450年制作的。
西方的藏书票上通常还有拉丁文“EX-LI BRIS” (属于我的书)。
书票的图案最初多半以家徽、神话传说、英雄美人等为题材,以后题材越来越广泛,有风景以及与个人生活、工作、爱好有关的各类图案。
作为一种艺术品,藏书票在欧美各国非常流行,有很多藏书票收藏家和专门收藏各种书票的博物馆,很多国家都有藏书票爱好者的各种组织,国际藏书票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双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及藏书票的交换,同时举办国际藏书票双年展。
在亚洲,最早制作藏书票的国家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出现的藏书票。
与传统的浮世绘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藏书票是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的。
鲁迅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
木刻家李桦组织的现代版画会在进行版画创作的同时也创作藏书票。
1935年出版的《现代版画》第9期即为藏书票艺术品专辑。
藏书票与藏书印百家号11-2511:16藏书票一直被誉为“版画珍珠”或“纸上宝石”,是贴在书的首页或扉页上带有藏书者姓名的一种小版画,一般为长度5-10厘米的正方形。
藏书票上除了有主要图案外,还有藏书者的姓名、别号,有时还有一两句箴言、警句或藏书年份等信息。
学术界普遍认为,藏书票出现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藏书票为德国人所有,制作时间约为1470年,藏书票的画面上有一只刺猬脚踩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嘴里还衔这一朵花,上面飘动的缎带上,写着“慎防刺猬随时一吻”。
这种图画构成的藏书票,在早期极为罕见,因为当时的社会只有贵族和修道院才藏的起书,而贵族们更愿意以家族徽章和贵族纹章作为藏书票的图案,以示身份、权势和地位。
直到18世纪,随着教育普及,出版业发展,藏书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利,许多中产阶级也开始收藏图书。
随着藏书的平民化,藏书票也开始平民化,图案丰富多彩起来,有风景以及与个人生活、工作、爱好有关的图案。
藏书票设计趋向个性化,也更追求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收藏性。
随着藏书票的风靡,欧、亚、美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藏书票协会或俱乐部,藏书票交流和收藏成为时尚,甚至出现了很多藏书票收藏家和博物馆,1966“国际藏书票联盟”诞生,使藏书票在国际范围内有了更广泛交流的机会。
藏书票是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的,鲁迅倡导的版画创作运动推动了中国藏书票的发展。
80年代初,中国藏书票研究会成立。
当时郁达夫、唐弢等人也非常喜欢收集藏书票。
藏书票和邮票类似,一出现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
由爱读书而收藏书籍,进而有了藏书票,又由藏书票衍生出藏书票设计和收藏热。
这种人类对知识的崇拜和对书籍的热爱是藏书票艺术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藏书票是舶来品,在我国发展和流行都比较晚,我国自古以来流行的藏书标识是藏书印,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艺术形式,与欧洲人的藏书票异曲同工,但出现的时间更早,可追溯到唐朝太宗的“贞观”印,到宋代,已开始用“秘阁图书”这样专门的收藏印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书间精灵——藏书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书籍伴随着我们成长,读书与藏书更彰显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的文明程度和修养品味,起源于欧洲的藏书票艺术给我们的藏书爱好增加了更多的文化色彩。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用版画的形式、藏书票的题材以及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中国最早使用的藏书票等内容,学习藏书票的基本知识,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创作漏版藏书票,培养学生对藏书票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对藏书票了解很少,可是他们喜爱读书,而且之前学过一些版画的知识和技法,这使他们有意愿去了解藏书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藏书票的定义、藏书票的尺寸、藏书票的内容、藏书票采用的版画形式、藏书票的题材以及设计方法等藏书票的基本知识。
2、认识世界上最早的藏书票和中国最早使用的藏书票,感受藏书票的文化内涵。
3、通过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漏版藏书票,培养学生创作藏书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思考、探究、演示等方式学习藏书票的知识,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习制作漏版藏书票的具体方法步骤。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藏书票丰富的题材内容,通过画面中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情趣、思想,发现藏书票“方寸之间可容大千世界”的文化内涵。
2、体验漏版藏书票的制作过程,体会创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1、藏书票的定义、规格、发明、构成、设计方法等基本知识。
2、藏书票的设计制作过程演示: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3、学生作品的展示观摩和评价。
五、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漏版藏书票的方法创作出精美的藏书票作品,并体现出藏书、爱书的思想内涵。
六、教学方法:欣赏法、观察法、分析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练习法等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师示范制作藏书票的视频等八、学生准备:铅笔、草稿纸、素描纸、海绵纸、卡纸、刻刀、水粉颜料、调色盘、海绵块、夹子、垫纸板九、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喜欢读书,咱们班的班主任宋老师也不例外,家里收藏了好多的书,但是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一枚藏书票,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宋老师完成这个心愿吧?生:好!师:在制作藏书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藏书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