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
- 格式:ppt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15
五下语文14课笔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笔记》
一、课文题目:《白桦》
二、课文类型:诗歌
三、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绘了白桦在雪中的美丽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四、好词好句:
1. “在茫茫白雪中,玉树琼枝,白雾蒙蒙,冰清玉洁,充满了诗情画意。
”(描述白桦的形象)
2. “那雪中的白桦,站在窗前,仿佛是守卫边疆的战士,英勇而又坚强。
”(将白桦与战士进行对比)
3. “她默默地忍受着风雪的磨难,但依然坚韧不拔,像一支永远挺立的白色旗帜。
”(描述白桦的精神品质)
五、中心思想:
通过描绘白桦在雪中的形象和表现出的精神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精神的赞扬。
六、课后问题解答:
1. 课文中“银色的光华”指的是什么?
答:“银色的光华”指的是白桦被雪覆盖后的光泽,形容其洁白无瑕。
2. 课文中“玉树琼枝”是什么意思?
答:“玉树琼枝”形容树木枝叶美好繁茂,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在这里用来形容白桦的美丽形象。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14《刷子李》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课文原文14.刷子李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这是传说。
人信也不会全信。
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
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镇南道给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
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
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这楼房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
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pUxuewang.com』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那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以下是一份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小英雄雨来》的笔记,供您参考:
一、生字注音:
1.嗡嗡(wēng wēng)
2.削铅笔(xiāo铅bǐng)
3.嗡嗡叫(wēng wēng jiào)
4.削苹果(xiāo苹guǒ)
5.嗡嗡响(wēng wēng xiǎng)
6.削皮(xiāo pí)
二、多音字:
1.削:削铅笔、削苹果、削皮
2.转:转动、转身、旋转
3.扫:扫地、打扫、扫视
4.挣:挣钱、挣脱、挣扎
5.撒:撒种、撒网、撒尿
6.拧:拧毛巾、拧干、拧紧
7.扒:扒车、扒开、扒手
8.扛:扛起、扛不动、扛着
9.卷:卷起、卷入、卷出
10.扫:扫除、扫地、打扫卫生
11.拧:拧湿毛巾、拧干衣物
12.扛:扛起木头、扛不动重物
13.扒:扒开草丛、扒车门
14.卷:卷起袖子、卷起裤脚
15.挣:挣脱束缚、挣扎呼救
16.撒:撒播种子、撒网捕鱼
17.拧:拧开瓶盖、拧紧螺丝
18.扛:扛起担子、扛不动货物
19.扫:扫地机具、扫把打扫卫生
20.转:转身离去、旋转舞台道具
三、近义词:
1.慌张- 惊慌失措
2.漂亮- 美丽动人
3.故意- 别有用心
4.发现- 察觉到
5.清楚- 了如指掌
6.勇敢- 无畏英勇
7.机智- 聪明伶俐
8.可恶- 可恨讨厌
9.立刻- 即刻马上
10.不幸- 悲惨不幸。
14 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3.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4.开展群文阅读,学生小组学习《泥人张》,课后阅读《快手刘》,激发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么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随文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粉刷、绝活、半信半疑”等14个词语。
其中“袱”字是二声,但在“包袱”这个词中读轻声。
“露馅儿”指导读出儿化音。
本文要求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除了“馅”和“傻”这两个易写错的字,老师做重点指导,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朗读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促悟。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着眼全文,自主探究,研读重点句子,凭借对曹小三内心世界的揣摩,了解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感受刷子李之“奇”。
3.语言运用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用徒弟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
既抓住了刷子李技艺高超的正面描写,又抓住了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化的侧面描写。
让学生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小说《俗世奇人》。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浆、傅、袱”等7个生字,会写“浆、傅、袱”等15个字,正确读写“粉刷、师傅、绝活”等17个词语。
2.默读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对联导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默读这副对联,结合大家对第14课的预习,猜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
课件出示上联:白壁光滑,刷板显功底;下联:黑衣无瑕,绝活传真谛。
横批:俗世奇人2.学生猜出:刷子李。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4 课《刷子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刷子李》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李的人,他用一把神奇的刷子,可以把任何东西都刷得非常漂亮。
课文通过讲述李刷子帮助人们解决困难,给人们带来快乐的故事,赞扬了李刷子的聪明才智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紧凑,富有想象力,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有一定的把握。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的词语和句子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神奇”、“乐于助人”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聪明才智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以便进行朗读教学。
2.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
4.作业本,用于布置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14课《再见了,亲人》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动得流下眼泪。
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
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出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那一回,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
你妈妈知道了,带着你混进敌占区,偷偷地靠近了关着老王的那所小房子。
你妈妈故意跟哨兵争吵,引出那个班的敌人。
你乘机钻进屋里,解开老王身上的绳索,救出了老王。
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妈妈。
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啊!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就落泪了呢?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
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14.再见了,亲人1.圈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1)(战役)(战争)(战斗)(2)(顽强)(3)(侦察)2.写出和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反的词语。
(1)(软弱脆弱)(2)(喜讯)(3)(平坦)3.抄写一句最感动的话。
①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②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③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
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4.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huā√huà)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gōng√gòng)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bēi√bèi)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1)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打“√”。
(略)(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思考:“雪中送炭”中“雪”和“碳”在文中具体指什么?“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答:雪:志愿军面临的困境(遭遇封锁,饥饿,疲劳)。
炭:大娘带着妇女们送来的打糕(鼓励、关怀与爱)。
雪中送炭:在别人急需时给予支持帮助。
课文指在志愿军急需食物时,朝鲜妇女送来了打糕。
5小练笔从课文中挑选一件志愿军战士为朝鲜人民所做的事,展开想象,再写下来。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我军由于被敌机的炸弹封锁着,造成了在暂时的供应困难。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4課《刷子李》課文原文刷子李專乾粉刷這一行。
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屋裏什麼都不用放,單坐著,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
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這是傳說。
人信也不會全信。
行外的沒見過的不信,行內的生氣愣說不信。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個徒弟叫曹小三。
當徒弟的開頭都是端茶、點煙、跟在*後邊提東西。
曹小三當然早就聽說過師傅那手絕活,一直半信半疑,這回非要親眼瞧瞧。
那天,曹小三頭一次跟師傅出去幹活,到鎮南道給姓李的人家新造的樓房刷漿。
到了那兒,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談,曹小三才知道師傅派頭十足。
照他的規矩一天只刷一間屋子。
這樓房大小九間屋,得刷九天。
幹活前,他把隨身帶的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開,果然一身黑衣黑褲,一雙黑布鞋。
穿上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
一間房子,一個屋頂四面牆,先刷屋頂後刷牆。
屋頂尤其難刷,蘸了稀溜溜粉漿的板刷往上一舉,誰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像沒有蘸漿。
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有人說這蘸漿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說這調漿的配料有秘方。
曹小三哪里看得出來?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牆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
啪啪聲裏,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牆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
曹小三最關心的還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沒有白點。
刷子李幹活還有一個規矩。
每刷完一面牆,必得在凳子上坐一會兒,抽一袋煙,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牆。
此刻,曹小三借著給師傅倒水點煙的機會,那目光仔細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每一面牆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連一個芝麻大小的粉點也沒發現。
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
當刷子李刷完最後一面牆坐下來,曹小三給他點煙時,竟然看見刷子李褲子上出現一個白點,黃豆大小。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
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他有才能、有个性,喜怒哀乐样样俱全,但行事言语又高于常人,所以,用“俗世奇人”之称最为恰当。
这篇短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
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作者写“刷子李”的奇妙绝活时,首先极力写他手艺之高,“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这是在与自己挑战?还是以特立独行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但不管怎么写,这样写却吊起了读者的胃口。
然后作者从一个小徒弟的视角印证了“刷子李”的真功夫: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的时候,就注重了细节描写。
这是课文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
《刷子李》的主要内容:刷子李手艺高超,收了个徒弟曹小三。
徒弟曹小三跟着出去干活,来到了一位姓李家人家中不相信师傅能一滴浆也掉不到身上,不弄脏衣服。
刷完的时候看到一个白点,结果后来知道是个小洞。
亲眼目睹了刷子李是怎么让自己的衣服一点也没变白的。
道理: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了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教育人们本事是靠勤学苦练得来的,有本事才能有尊严,一个人要不断地挑战自己、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刷子李》选自著名作家冯骥才创作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后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4课(2019年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14课)。
讲述了刷子李虽然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刷墙的技艺高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