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恣意(zì yì)恸哭(tòng kū)悲怆(bēi chuàng)B. 谦卑(qiān bēi)残暴(cán bào)威武(wēi wǔ)C. 堕落(duò luò)拘泥(jū ní)倔强(jué jiàng)D. 剔透(tī tòu)脱颖而出(tuō yǐng ér chū)畸形(jī xí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B. 我觉得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这离不开他的努力和老师的辛勤付出。
C. 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D.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举办一次语文知识竞赛。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如画卷。
B.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灿烂。
C. 他的心像一块石头一样沉。
D. 那片湖泊犹如一面镜子。
4. 下列词语中,与“辛勤”意思相近的一组是()A. 勤奋、努力、勤劳B. 勤奋、勤奋、勤劳C. 勤奋、勤奋、努力D. 勤奋、努力、勤劳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像一只猎豹,敏捷地捕捉到了目标。
B. 老师说:“你的成绩进步得很快,像一只蜗牛。
”C. 这座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D. 她的声音像一阵清风,让人陶醉。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背影》一文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在月台上攀折时,背上的“黑雨衣”沾满了泥点,这是对父亲形象的具体描写,体现了父亲的形象特点。
7. 《红楼梦》中,贾宝玉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时,林黛玉的形象特点是:,贾宝玉对她的评价是:。
8. 《老人与海》中,老人圣地亚哥出海捕鱼,经历了81天没有捕到鱼,第82天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这体现了老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A(“汉字是一种书写的艺术”偷换概念,原文为“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2.B(“齐白石和林散之在晚年都是行万里路的表率”错误,原文是林散之晚年回忆远游经历,不是在晚年远游。
)3.B(文中画横线句子说的是张旭观剑使自己书法有长进,表明书法的功夫在书法之外。
) 4.DE(答D给3分,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C不给分。
)(A项,目的概括不全面,表现战争的复杂残酷是小说创作的目的。
B项,第一段没有运用细节描写。
C项,说明他在日本人面前表现中国人的尊严,有民族气节。
)5.①剃头张是一个技艺精湛的剃头匠,勤劳能干,手艺高超;②为了不抢别的剃头匠生意不随便展示八音刀,说明他善良,为别人着想;③地保请他去给中村剃头,优厚的待遇没有让剃头张动心,说明他爱国不屈,有气节,不为利益所动的浩然正气;④知道自己儿子背叛国家之后想要了结儿子,说明他热爱国家,崇尚正义,敢于为国家牺牲自己的小家,爱憎分明。
(7分。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
)6.【示例一】我更喜欢“八音刀”。
①八音刀是剃头张的绝技,代表着剃头张精湛的剃头技艺。
②设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③以八音刀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末八音刀的传授将情节推向高潮,也蕴含了文章主题。
④巧妙呼应了开头他不肯轻易把“八音刀”传人的内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8分。
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 【示例二】我更喜欢“绝杀”。
①设下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②小说主人公剃头张用送终的刀工“绝杀”了自己的独生子。
③暗示抗日军民对日本侵略者“绝杀”。
④以“绝杀”为题,一语双关,更具匠心。
(8分。
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 7.D(A项,从:使……从。
B项,翼:像翅膀一样。
C项,细说:小人的谗言。
)8.C(均为助词,的。
A项,①介词,用;②连词,来。
B项,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修饰。
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谍.血(dié)船舷.(xián)踉.跄(niàng)桀骜.不驯(ào)B.浸渍.( zé)戮.力(lù)惺.忪(xīng)不寒而粟.(lì)C.祷.告(dǎo)开辟.(pì)淬.火(cuì)婆娑.起舞(suō)D.创.伤(chuàng)涕泗.(sì)喟.然(kuì)摒.气凝神(bǐng)【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语体色彩等记忆。
(一)舍众取寡辨析法:有些多音字的读音的词汇量差异很大,有的读音只能组一个词,同学们可以舍众取寡,记住词汇量较小的读音,以减轻记忆负担。
例如辟 1.君主:复~。
2.指君主招来,授予官职:~召。
~引。
~书。
~除(征召推举授官)。
~举。
3.古同“避”,躲,设法躲开。
4.古同“睥”,睥睨。
辟 1.开发建设:开~。
2.驳斥,排除:~邪。
~谣。
~蠹。
3.透彻:精~。
透~。
鞭~入里。
4.法,刑:大~(古代指死刑)。
(二)多音字有不同的含义,往往有着不同的读音。
例如:屏 1.遮挡:~风。
~障。
~蔽。
~藩(“屏风”和“藩篱”,喻卫国的重臣)。
~翰(喻卫国的重臣)。
2.字画的条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为一组:画~。
四扇~。
屏 1.除去,排除:~除。
~弃。
~斥。
~退。
2.抑止(呼吸):~气。
~息。
~声。
(三)不同的词性,读音往往不同。
例如:创.伤(chuāng),作名词,创,动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A.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对前嫌细大不捐....,毅然应命。
B.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游轮很快消释..在南海夜幕中。
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开考时间:11月12日下午14﹕30)时量:1满分:100 分命题人: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备课组一、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淬.火(cuì)颓圮.(pǐ)船舷.(xián)桀骜.锋利(ào)B. 浸渍.(zì)戮.力(lù)惺.忪(xīnɡ)长歌当.哭(dànɡ)C. 游说.(shuō)屏.气(bǐnɡ)饲.养(sì)涕泗.交流(sì)D. 祷.告(dǎo)凝.重(nínɡ)开辟.(pì)婆娑.起舞(suō)1.C/游说.shuō—游说.shuì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B.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C. 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D. 先生博文强记,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
2.D/博文.强记—博闻.强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游轮很快消释..在南海夜幕中。
B. 曾经,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C. 外头工人抱怨送礼这种额外负担,包身工却羡慕这种可以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权力..。
D. 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自然大声发问:“问苍莽..大地,谁主沉浮?”。
3.B/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A 消释:消融;消除。
消失:逐渐减少以至没有。
应为“消失”。
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年级语文模块一结业考试 试 题 卷 时 量:120分钟 满 分:150 分 命题人:李香斌 审题人:陈鹤龄 备课组长:李新霞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狙击(jū)()(suō)dí) C.作揖(yī) 青荇(xín) 机械(xiè) 忤逆(wǔ) D.屠戮(lù) 创伤(chuàn) 譬如(pì)籼米(xiān) 1.B / A游说()xìn),D创伤(ch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褴褛 令人瞩目 变本加厉 虎视眈眈 B.叱骂 黯然神伤 步履蹒跚 绿树成茵 C.斑斓 苍海桑田 睡眼惺忪 不假思索 D.篱笆 大汗淋漓 涕泗交流 短小精捍 2.A / B绿树成阴(荫);C 沧海桑田;D短小精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申明的正式签字仪式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B.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游轮很快消失在南海夜幕中。
C.曾经,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D.外头工人抱怨送礼这种额外负担,包身工却羡慕这种可以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权利。
3.A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的文告。
此处应为“声明”。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科技创新要“以民为本”,这就需要我们科技工作者改善“公益类科技就是低端技术”的偏见,从制度上着手大力打造“民生科技”。
B.受台风影响,台湾东部多处地段严重塌方,一名大陆旅游团领队失踪19名大陆游客失三名台湾人士失踪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代表作有杂文集《呐喊》、小说集《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语文期中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18 分)注: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
试卷分第I 卷和第 II卷,第I卷涂在机读卡上,第 II卷做在答题卷上。
一、 ( 每小题 2 分, 共计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A .寥廓( kuò).B.漫溯( sù).C.瞩目( zhǔ).D.窒息( zhì).拊心( fǔ).执拗( niù).提防( dī).创伤( chuàng).峥嵘( zhēng).长篙( gāo).吮吸( shǔn).褴褛( làn).游说( shuì).青荇(xìng).雏菊( chú).弄堂( lò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A .和蔼谄媚打瞌睡横七竖八B.气概纳粹紫金花一鼓作气C.沧桑颠峰包身契不假思索D.嫦蛾吉祥通信网蜚声中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⑴清清山溪,森森古柏,佛塔巍巍,钟磬悠悠,深山中的这一座古刹,真是个去处。
⑵大千居士的《庐山图》烟云满纸,莽莽苍苍,水墨潇洒不羁。
⑶袁宏道、归有光这一派作家的随笔小品一代圣人立言的载道之文,书写自我的性灵之作。
A .清闲运用不仅是 /而且是B.清静应用不仅是 /而且是C.清静运用不是 /而是D.清闲应用不是/而是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A .场上的中国女排攻势凌厉,扣杀凶猛,打得对方前仰后合....力。
的一代大师,令人敬仰。
B.著名画家李可染,画艺高超,着手成春,堪称力透纸背....C.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儒家学说进行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既不抱残守旧照搬照抄,也不数典忘祖全盘否定。
....D.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科研和教育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2016-2017学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书万卷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书万卷那些花儿指点江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第一组写的分别是读后感、自己爱读书、读苏轼有感和家中的书,都是与读书有关,但表现了阅读的多面性和对阅读的喜爱,所以宜用“悦读生活”。
第二组写的分别是同桌、经历、同学和心情,同表现“报答父母恩情”无关,因此该用“那些花儿”。
第三组写的分别是自己的思想和感悟,并不是写对时政的看法,因此该用“我思我在”。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需要首先要仔细归纳各组文章名字所透露出的内容和情感的共同点,还得理解选项词语的意思,如本题第二组写的分别是同桌、经历、同学和心情,同表现“报答父母恩情”无关,因此该用“那些花儿”。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孤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
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高一语文期中的试卷及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张颐武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
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
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
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
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
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
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
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
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卷、作文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好自己的座号、姓名;2)选择题按每题右侧所示的机读题序将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位置上,填空与简答题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3)卷面保持整洁,书写要求工整端正;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卷、作文三项同时分别上交。
一、语文积累(共26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1】(2分)A.菲薄(fēi)窒息(zhì)撰写(zhuàn)目眦尽裂(zì)B.执拗(niù)攒射(cuán)搽粉(cá)叱咤风云(zhà)C.雏菊(chú)蠕动(rú)婆娑(suō)泪下沾襟(jīn)D.桀骜(jié)衖堂(nòng)彳亍(chì)百舸争流(gě)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2】(2分)XXX.峥嵘易帜步履稳健辉煌结采B.包袱巨辐涕泗交流不寒而栗C.喋血拷问陨身不恤短小精悍D.嚷骂殴打返璞归真衣服褴褛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3】(2分)A.假若当初XXX能从善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下场。
B.行刺从来就不是甚么值得名誉的事,也不是甚么值得嘉赞的事,我认为,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C.刚开学,XXX看到四周的同学会唱歌跳舞,能演讲主持,还是学霸,越发觉得本人别无长物。
D.《小狗包弟》中,艺术家被游街示众,认识他的人都不以为然,只有那只小狗对他一如既往地亲热。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机读题4】(2分)A.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格律的束厄局促,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B.《小狗包弟》选自XXX的《随想录》,该书收录的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含答案)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语文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______第Ⅰ卷(阅读题共72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
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
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
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
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此后似乎就不相见。
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它的形式美建立在几千年汉字的特殊形式基础上,线条在运动中构成活泼的生命。
汉代蔡邕曾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这里的“形”,包括了天地万物及人的本身。
以后的研究者都离不开这个大范围。
直到康有为,简捷地表明:“盖书,形学也,有形则有势”。
“势”是动态,进一步有了“意”,即意味、意蕴,“意”扩大了空间、时间,没有穷尽。
中国书法艺术积淀了自身的审美意味,它是作者与接受者共同的创造。
艺术家应该以更加包容与开放的心态面对传统,面对古人、今人、世界,要善于吸收古今中外所有文化艺术的精华,同时还要善于在生活里发现美。
古人论书“万岁枯藤”“千里阵云”“惊蛇入草”“飞鸟入林”都是在自然中妙悟笔法的例子。
书法的节奏与韵律,也与音乐、舞蹈相通。
杜甫说“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
一个书法家的成长,要重视对经典法帖碑刻的学习,还要重视在字外功夫上参悟,要“书内书外,艺道并进”。
读书与游历,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功课。
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现代黄宾虹说“凡病可医,唯俗病难医。
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广,俗病可除也”。
知识学问的来源无外乎读书、行路。
读书与行路,不仅有增进知识的作用,更有变化气质、医俗的意义。
这里说的读书和行路,不是一般的“读”书,也不是一般的“行”路。
齐白石老年时“五出五归”,游历大江南北,饱览名山大川,就是深入生活、师法造化,开阔了眼界和心胸,对其衰年变法有重大意义。
林散之晚年在其《书法选集·自序》中回忆远游的经历:”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余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
”然而苦则苦,此行得“画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对其眼界胸襟的开阔,其意义更是无法计量。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 文时量:120分钟 满分:150分得分:____________第Ⅰ卷 (阅读题 共72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屋 B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仆:倒下 C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C.⎩⎪⎨⎪⎧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D.⎩⎪⎨⎪⎧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反映游后洞的艰难的一组是(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⑤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⑥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备课组时量:120分钟总分值:150分得分:____________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文言文阅读(3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那么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那么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能够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那么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成心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3分)(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B.今行而无信.,那么秦未可亲也信:凭信之物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深厚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备他盗之出入与.超级也B.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夫晋,何厌之.有?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以.乱易整,不武D.驰往,伏尸而.哭今人有大功而.击之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归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太子丹对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含蓄婉转,既成心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绝密★启用前【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 《对话苏东坡》 《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 《伴我同行》 《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第三组:《感悟青春》 《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 《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 .读书万卷 寸草春晖 我思我在B .悦读生活 寸草春晖 指点江山C .悦读生活 那些花儿 我思我在D .读书万卷 那些花儿 指点江山第II卷(非选择题)二、(题型注释)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鞭笞(tà ) 藩蓠(fān)供不应求(gōng)商贾云集(gǔ)B.崔嵬(wéi) 商埠(bù) 叱咤风云(chà ) 揭杆为旗(gān)C.铜臭(chòu) 炮烙(páo) 搏闻强识(zhì) 孝悌之义(tì)D.行伍(háng) 执拗(niù) 敛声屏气(bǐng)少不更事(gēng)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诗词大会”虽然没有明星和绚烂的舞台,但在中央三套播出仅二季便成功登堂入室,成为央视一套黄金档节目。
B.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该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的业绩。
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湖南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湖南师大附中高一语文备课组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____________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文言文阅读(3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
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掠夺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凭信之物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深厚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夫晋,何厌之.有?C.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以.乱易整,不武D.驰往,伏尸而.哭今人有大功而.击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丹对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含蓄婉转,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B.荆轲在燕国危如累卵之际,挺身而出,毅然允诺,但他提出要取信于秦王,则需献上“樊将军首”和“燕督亢之地图”。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最后告之以谋,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
D.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荆轲侠肝义胆,狠心毒辣;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将军岂有意乎?(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节选自《后汉书·宋弘传》)6.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B.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C.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D.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9分)(一)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8~10题。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8.“词”这种体裁的别称是______________。
(2分)9.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角度描写夏景,显得鲜明生动。
B.“棋声惊昼眠”一句以棋声来衬托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
C.“榴花开欲燃”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机。
D.全篇语言清新,感情细腻,风格委婉,境界开阔,韵味悠远。
10.赏析画横线句“琼珠碎却圆”的妙处。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空1分)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面对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毛泽东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对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的深沉思考。
(2)《荆轲刺秦王》的“易水送别”一幕,通过描写众宾客听到荆轲高歌、为羽声后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造了同仇敌忾的气势。
(3)苏轼评价王维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法官[英]赫哥黎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了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住在一所有4间屋的房子里。
约翰是家里的长子,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
那年他16岁。
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人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
法官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法官说约翰的父亲欠他40美元。
“你打算什么时候还给我?”法官问。
“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说,“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
”那一年的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的田里干活;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全天在自己家的地里干活。
到了夏天结束的时候,约翰积攒了5美元交给法官。
冬季天气太冷,不能耕种,约翰的朋友塞夫给他提供了一个在冬季挣钱的机会。
塞夫说教约翰诱捕动物,获取兽皮,这样能够挣很多钱,但是需要75美元买一杆枪和捕猎用的绳、网,以及在树林里过冬的食物。
约翰去见法官多恩,说明了他的打算,法官同意借给他那笔钱。
约翰吻别了母亲,和塞夫一起来到林子深处的塞夫几年前搭建的一间小木屋前。
这年冬天,约翰学会了追捕野兽和在树林里生存。
大森林考验了他的毅力,使他变得勇敢,也使他的体格更加健壮;同时捕到了很多猎物,得到的兽皮至少可以挣200美元。
塞夫想继续打猎到4月份,约翰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家。
塞夫帮约翰捆扎好兽皮和捕猎用的东西,让他背在背上。
这一天,当约翰快步走在树林中时,他开始考虑起他的将来。
他要去读书和学写字,他要给家里买一块大一些的农田。
也许有朝一日,他也会像镇里的法官一样有权势,并受人尊敬。
背上沉甸甸的东西使他考虑起到家后要做的事情:给母亲买一身新衣服,给弟弟妹妹买些玩具,还要去见法官。
约翰恨不得马上就把法官说的他父亲借的钱全部还清。
到了下午晚些时候,约翰的腿疼了起来,背上的东西也更加沉重。
当他终于到达河边时,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意味着他就要到家了。
他看到河边长着一棵笔直的大树,它的高度足以达到河的对岸。
他砍倒大树,在河面上形成一座独木桥。
约翰身背兽皮、怀抱猎枪,跨到放倒的树上。
树在他脚下稳如磐石。
就在他快要走到河中央时,树干突然动了起来,约翰从树上掉到冰上,沉到水里,他的枪掉了,兽皮和捕猎用具也从他的背上滑了下来,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
约翰破冰而行,挣扎到河岸。
他在雪地上躺了一会儿。
然后,他爬了起来,找来一根长树枝,沿着河边来回走着。
一连几个小时他戳着冰块,寻找那些东西。
最后,他放弃了。
他径直来到法官家。
天已很晚,法官仍在他的办公室里。
约翰敲门进去,他浑身冰冷,衣服潮湿。
他向法官讲述了所发生的事情。
等他把话讲完。
多恩说:“这对你和我都很不幸。
回家去吧,孩子。
”到了夏天,约翰拼命干活。
他又攒够了5美元付给法官。
但是他还欠法官30美元——那是他父亲欠的债,还有用来买捕猎工具的75美元。
10月份的时候,法官对约翰说:“你欠了我很多钱,我想我能够要回这些钱的最好方法,就是今年冬天再给你一次狩猎的机会。
如果我再借给你75美元,你愿意再去打猎吗?”约翰羞愧难当,好半天才开口说:“愿意。
”这一次,他必须独自一人进森林,因为塞夫已经搬到别的地方去了。
在那个漫长而孤独的冬天,约翰每天出去打猎。
一直到4月底。
回家后,法官帮他把兽皮卖了300美元。
约翰付给法官150美元,那是他借来买打猎用具的钱。
然后他又慢慢地、把他父亲借的那部分钱一张一张地交到法官的手里。
又到了夏天,约翰除了在自己家的田里干活,还去读书和学写字。
这以后的十年里,他每年冬天都到森林里去打猎,他把卖兽皮挣来的钱全部攒了下来。
最后他用这些钱买了一个大农场。
约翰30岁的时候,成了本镇的头面人物之一。
那一年法官去世了,他把他的大房子和大部分财产留给了约翰,他还给约翰留下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