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由于长期使用或者操作不当,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就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的故障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进样系统故障1、样品进样失败当样品进样失败时,首先要检查进样系统是否有堵塞或者漏气现象。
需要及时清洗吸嘴和进样管路,确保样品能够正常进入火焰中。
还要检查进样泵的工作状态,保证进样量的准确性。
2、进样泵过载或者堵塞当进样泵过载或者堵塞时,可以通过调整进样泵的工作参数来解决问题,例如增加进样泵的流量或者清洗进样泵的管路。
3、样品残留在更换样品时,有时会出现上一个样品的残留,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这时需要及时清洗进样系统,确保下一个样品的准确性。
二、光路系统故障1、灯泡寿命较短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灯泡寿命一般较长,但有时会因为长时间使用或者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灯泡寿命较短。
这时需要及时更换灯泡,并注意定期清洁灯泡和光路系统。
2、光阑调节不准确光阑调节不准确会导致光谱信号强度不稳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定期检查和调节光阑,确保光路系统正常工作。
3、光谱信号强度不稳定光谱信号强度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光路系统中有异物或者灰尘的堵塞,需要及时清洁光路系统,确保光路畅通。
三、火焰系统故障1、火焰温度不稳定火焰温度不稳定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检查火焰系统的温度测量仪表是否准确,调节火焰气体的流量和压力,确保火焰温度的稳定性。
2、火焰颜色异常火焰颜色异常可能是由于火焰气体压力不足或者气路堵塞,需要及时调节火焰气体的流量和压力,清洁火焰气体管路。
3、吸收信号不清晰吸收信号不清晰可能是由于火焰不稳定或者有异物进入火焰中,需要及时调节火焰气体的流量和压力,清洁火焰系统。
四、检测系统故障1、检测系统信号不稳定检测系统信号不稳定可能是由于光谱仪中的检测器受到了外界干扰,需要检查并清洁检测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原子吸收光谱仪经常遇到的14个问题与解决办法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分析化学领域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分析方法,但是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标准曲线的线性不好、数据不稳定、空白值较高、漂移很大等问题。
今天帮大家总结了14个常见问题,一起来看看处理方法吧。
1为啥原子吸收仪器的灵敏度会突然下降了一半?通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灵敏度下降的原因有:A、元素灯能量下降,低于原始能量得2/3;B、雾化器故障,雾化效果不好;C、燃烧头污染;D、检测器故障,多半是老化(但这种现象很少);E、样品吸收管路堵塞(这种现象经常导致灵敏度下降);F、气体的燃烧比不对,或者气体压力不够;2如何判定AAS氘灯和元素灯的光斑一致?准备一张白纸,在元素灯和氘灯调整完了后,用一张白纸挡在元素灯灯窗的前面,再用另一张白纸在原子化器的上方找到氘灯的光班,最好是在焦点的地方,然后设法固定。
然后把原来的白纸去掉或是打开元素灯,让元素灯的光进来,看看元素灯的光斑是不是和氘灯的光班重合,如果重合就表明调节好了,如果不重合,先调节好氘灯后固定下来,就不要再动了,然后调节元素灯使其光斑与氘灯的光斑重合。
3火焰原子吸收是不是每次做样前都要做标准曲线?A、最好每次都做标准曲线,如果单次样品量比较多的话,在测试过程中还要加入标准点进行校正。
B、如果每天有很多样品要测试,你就用QC来控制了,如果你控制的QC能过,那你也可以不用做标准曲线了。
4火焰原子吸收测Cr方法?做铬的时候,加入氯化铵可以消除铁的干扰,还可以提高灵敏度,加入浓度一般为1%~5%。
5钢瓶中乙炔气的总压力用到哪个数值时要换气?在运输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A、一般当钢瓶气体小于0.5MPa时,为安全考虑我们就要考虑换气了。
B、溶解乙炔气瓶必须根据国家《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定期技术检验。
C、乙炔气瓶使用前,应稍微打开瓶阀除去瓶口的脏物,安装好专用的乙炔减压器,使减压器位于瓶体最高部位。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化学分析仪器中常用的一种。
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光源问题、进样问题、电流问题、参考物问题、校正问题和其他一些常见问题。
光源问题光源是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核心部件,是仪器正常工作的基础。
光源长时间的使用会产生减弱光强或者滤波器的入射窗口污染等问题,导致灵敏度降低。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更换光源。
进样问题进样过程中,样品的浓度高低、样品的酸碱度、氧化还原性等都会影响仪器的精度。
因此在进行进样前,需要做好样品的制备工作,使样品质量达到适合测量的标准。
电流问题电流是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所基于的原理之一。
在测量过程中,仪器电流不稳定,会导致读数的错乱或者波动较大,这时需要进行仪器电流的校正操作。
参考物问题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参考物。
如果选择的参考物不正确或者参考物的浓度过低、过高等,都会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加。
校正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使用中,需要根据测量要求进行校正。
校正过程中,需要正确选择参考物和进行仪器电流校正。
在校正过程中,如果参考物和样品的浓度差异过大,也会导致误差增加。
其他一些常见问题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仪器的保养,经常清洗、校准仪器,保持仪器的良好工作状况。
2. 要经常进行仪器的检测、校准,确保仪器读数的准确性和精度。
3. 要正确选择标准曲线,避免曲线拟合的误差。
4. 在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仪器的读数尺度,尽量避免读出宽泛的范围。
总之,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还需要对仪器的原理、性能和特点有深入的认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精度。
关于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究当前,市场上用于原子吸收分析的仪器都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各种电子、光学设备技术与燃烧安全保护装置辅助下,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操作也更快速、简洁,结果不再模糊,准确性有了保证,也较为安全。
分析研究原子吸收并掌握其应用,是保证监测站化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可提高化验分析员的原子吸收分析技术。
本文笔者首先介绍了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最后着重介绍了灵敏度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标签:原子吸收;分析测试;问题;对策1 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1.1 蒸馏水的纯度。
在分析操作过程中,所用的溶液一般为蒸馏水,即去离子水。
尤其在测定常见元素如铁、钙、镁、铜、钠等时,更应注意保证蒸馏水的纯度,特殊要求的溶液应事先作纯水的空白值检验,在使用石墨炉法测定时,最好使用亚沸蒸馏水。
1.2 进样技术。
进样方法直接影响原子化效率、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一种好的进样方法应该能高效、可重复地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引入原子化器,且没有严重的干扰效应。
在进样过程中,除了应注意取样毛细管不能阻塞、也不能有气泡外,还要尽量保证每次进样时,毛细管插入样液的深度要一致,因为液面高度能影响单位时间内的进样量,从而给读数带来误差。
另外,在进样时,每两个样品之间,必须吸喷空白溶液进行清洗,以免产生污染或记忆效应;对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来说,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动进样,都应使样液处于石墨管底部中心位置,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对于火焰原子化器来说,毛细管前端的深度决定原子化器中的雾化器吸液速率,而毛细管与喷口的同心度决定雾化器的雾化效率,因此雾化器是影响测定灵敏度的主要部件。
同时,为了避免产生记忆效应,应在每2个样品之间吸喷空白溶液进行洗涤。
此外,进样量过小,吸收信号弱,不便于测量;进样量过大,在火焰原子化法中,对火焰产生冷却效应,在石墨炉原子化法中,会增加除残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应测定吸光度随进样量的变化,选择最佳进样量。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医药、生物等领域。
然而,使用时也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就浅谈一下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一、样品制备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常常使用的是液体样品,因此样品制备非常重要。
常见的问题是样品中杂质太多、浓度不够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或者完全无法测试。
二、光路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需要经过很多光路,光路中的污染或损坏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比如光栅、镜子等部件污染,会使到光路中的光分散、散射,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光源波长不稳定、光源强度不稳定等问题也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三、标准品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测试结果需要对比标准品,因此标准品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常见的问题是标准品没有经过有效的校验或标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四、使用问题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避免因个人原因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比如没有灰度校准、光源调节不当等错误的操作,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
五、环境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比如温度、湿度等参数。
如果环境不合适,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六、设备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设备本身的问题,比如电路故障、元件老化等等。
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前,一定要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其特点,避免出现以上问题。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本文将对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进行浅谈,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第一个常见问题是仪器的使用环境。
原子吸收光谱仪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在无振动、无电磁干扰的条件下操作。
在使用仪器之前,需要确保实验室的环境符合要求。
一般来说,实验室应该保持清洁,避免灰尘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还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对仪器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个常见问题是样品的制备。
在进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时,样品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符合要求。
样品的处理也需要注意。
有些样品需要进行酸溶解,有些样品需要进行溶解和稀释。
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避免对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分析产生干扰。
第三个常见问题是仪器的校准和标定。
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校准和标定。
校准是指通过测量标准溶液,建立光谱仪的响应曲线,从而将光谱仪的读数与所测物质的浓度关联起来。
标定是指通过测量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确定测量范围和灵敏度。
在进行校准和标定时,需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以便分析和验证。
第四个常见问题是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精密的仪器,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维护包括定期清洁仪器的各个部件、更换磨损的零部件、检查和校准仪器的各项参数等。
保养包括定期对仪器进行润滑和保养,防止因长时间摩擦和磨损而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和准确度。
第五个常见问题是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要定期清洗光谱仪的各个部件,及时处理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污染物。
要注意样品的配制和处理过程,确保样品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要合理使用分析技术和方法,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见问题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GFAA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浓度。
然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一些问题。
本文将针对GFAAS 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问题1:谱线漂移问题症状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原子荧光峰的峰高度或峰面积变化。
问题原因因为石墨管受温度、长度和形状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不同时间测量的荧光峰产生漂移。
解决方法1.选择高质量的石墨管。
平均寿命更长的石墨管,其荧光峰将更稳定。
2.长时间进行荧光峰稳定测量。
在需要获得非常精确和准确的结果时,需进行荧光峰稳定测量,以确保漂移对结果影响尽可能小。
3.定期清洗石墨管。
在石墨管中堆积了大量的碎屑和杂质时,可能会导致谱线漂移。
问题2:背景信号干扰问题症状测量结果出现明显的背景信号干扰。
问题原因可能是由于样品矩阵中的其他元素造成的,也可能是来自仪器自身的散射或发射信号。
解决方法1.测量前进行样品预处理。
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可依据需要进行选择。
例如,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包括尖晶石结晶、pH调节、加热蒸馏等。
2.调整仪器参数。
调整仪器的扫描控制和探测器信号收集参数,以降低背景信号干扰。
3.定期清洗和校准仪器。
定期进行仪器的清洗、校准和维护,可减少背景信号干扰。
问题3:样品交叉污染问题症状样品间的浓度差异很小,测定结果出现偏差。
问题原因样品间可能存在交叉污染,例如样品气溶胶在炉管堆积时,堆积物可能混合在一起,导致污染。
解决方法1.选择高质量的样品。
尽量避免含有杂质和水分的样品。
2.定期清洗和校准仪器。
定期清洗仪器的样品腔和炉管等,以避免样品交叉污染。
3.优化炉管程序。
优化炉管程序可减少样品进入石墨管时的交叉污染。
总结以上是GFAAS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答,通过合理选择石墨管,进行荧光峰稳定测量和样品预处理,以及定期清洗和校准仪器,可以避免谱线漂移、背景信号干扰和样品交叉污染等问题。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溶液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由于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当或设备老化等原因,常常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一、光源故障1. 光源不亮或亮度不稳定可能原因:灯丝烧断、电压过低、电流不稳定等。
排除方法:更换灯丝、调整电压和电流,保证灯丝正常工作。
2. 光源寿命过短可能原因:灯丝烧断、使用寿命达到上限等。
排除方法:更换灯丝。
二、样品室故障1. 样品室没有信号输出可能原因:发射针破损、导线松动、电源故障等。
排除方法:更换发射针、固定导线、检查电源。
2. 样品室光线不稳定或背景噪声大可能原因:样品室未清洁、背景校准不良等。
排除方法:清洁样品室、进行背景校准。
三、消色差故障1. 消色差不准确可能原因:镜片灰尘、镜片松动等。
排除方法:清洁镜片、固定镜片。
四、光盈余故障1. 光盈余偏高或偏低可能原因:光强不稳定、通道阻塞等。
排除方法:调整光源强度、清洁通道。
五、数据处理故障1. 数据不准确或异常可能原因:数据采集仪器故障、采集软件设置不正确等。
排除方法:检查仪器和软件设置,确保正确采集数据。
六、其他故障1. 仪器噪声过大或杂乱可能原因:仪器老化、电源干扰等。
排除方法:更换老化部件、处理电源干扰。
2. 仪器无法开机或死机可能原因:电源故障、主板故障等。
排除方法:检查电源、更换主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故障排除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仪器型号和故障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部件,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测定样品中的金属和金属元素含量。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因此在实验室、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中被广泛应用。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也会面临一些常见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问题一:峰形畸变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有时会出现峰形畸变的情况,即吸收峰变形或者出现多重吸收峰。
这可能是由于样品制备不当、仪器参数设置错误或者元素本身的性质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检查样品的制备方法,确保样品的浓度和纯度符合要求。
需要仔细检查仪器的参数设置,包括灯管功率、光源波长、温度控制等,确保参数设置正确。
对于一些特殊的元素,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仪器预处理方法,比如添加掩蔽剂、采用特定的灯管等。
问题二:漂移原子吸收光谱仪在长时间工作后,有时会出现信号漂移的情况,即吸收峰位置或高度发生变化。
这可能是由于光源老化、温度变化、气流不稳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定期对光源进行检查和更换,保证光源的稳定性和亮度。
需要加强仪器的温度和气流控制,确保仪器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问题四:杂质干扰在样品中含有其他杂质元素时,可能会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结果产生干扰。
这可能是由于杂质元素和目标元素在吸收光谱中有重叠现象,从而影响分析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分步样品预处理、选择合适的分析波长、进行标准曲线校正等方法,来消除或减小杂质干扰。
问题五:标定不准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标定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偏离实际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标准溶液配制不准确、标定曲线误差较大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制备标准溶液,并进行多次标定,确保标定曲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合理调整仪器参数,并加强仪器的维护和管理,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1. 引言1.1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金属元素浓度的仪器。
其原理是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当样品被加热至高温时,金属元素被激发成原子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
测量吸收光线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仪通常包括光源、光路系统、样品室、检测器等部件。
通过调节光源强度、选择合适的元素灯、校正背景信号等操作,可以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原子吸收光谱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品分析等领域。
对于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人员来说,熟悉其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应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1.2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金属离子含量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样品中金属离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测量光线吸收的程度来确定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光源产生特定波长的光线,然后光线通过样品,被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吸收。
接着,光线通过检测器,检测器测量光线被吸收的程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被处理并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从而得出样品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通过这种原理,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准确、快速地分析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通过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该仪器,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常见问题1:光源稳定性问题光源稳定性是影响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光源的稳定性问题可能导致信号波动,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列举一些光源稳定性问题常见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 温度变化:光源的稳定性会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有时候温度的波动会导致光源的输出功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浅谈原子吸收光谱仪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分析和测定样品中的原子组成和浓度。
在使用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我来谈谈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一、光强不稳定问题在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时,光源可能会出现光强不稳定的情况,这会导致测试结果的误差。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定期检查光源的稳定性,清洁光源和其他组件,以确保光源的正常工作。
定期校准光强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二、背景信号干扰问题背景信号干扰是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的问题之一。
背景信号干扰可以来自于空气、溶剂等多种因素。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正确选择分析样品的稀释倍数,使用空白试剂来消除背景信号。
三、元素干扰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在进行元素分析时,可能会遇到元素干扰的问题。
元素干扰会导致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下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标准添加法,即在待测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干扰元素,然后重新测定,从而消除元素干扰。
四、样品制备问题样品制备过程可能会影响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分析结果。
样品制备不当可能导致低信号强度、高背景信号以及元素损失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仔细选择样品的制备方法,确保样品的制备过程符合标准要求,并且遵循合适的操作步骤。
五、数据处理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可能会遇到峰形变形、噪声干扰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适当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峰形修正、噪声滤波等操作,以获取准确的分析结果。
六、仪器故障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可能会出现仪器故障问题,例如光源失效、进样系统故障等。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定期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及时维护和更换故障部件,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光强不稳定、背景信号干扰、元素干扰、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以及仪器故障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光源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样品稀释倍数、使用标准添加法消除元素干扰、正确制备样品、使用适当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定期维护仪器等。
原子吸收吸光度不稳定原子吸收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物等领域。
然而,有时我们会发现原子吸收吸光度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本文将对原子吸收吸光度不稳定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并提供解决办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仪器问题1.1 光源不稳定在原子吸收光谱测量中,光源的稳定性对吸光度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光源的强度不稳定,就会导致吸收光度的不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光源老化、电压波动或光路中其他元件的问题引起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对光源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并确保电压稳定。
1.2 光路问题原子吸收仪器的光路中可能存在光路连接不良、杂散光的干扰以及光路元件的老化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吸光度的不稳定。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定期检查和清洁光路,确保光学元件的无尘和良好连接,避免光路上存在其他的干扰光源。
二、样品问题2.1 预处理问题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样品的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如果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净化不彻底、溶液浓度不准确等,就会导致吸光度的不稳定。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严格控制样品的制备过程,确保样品的纯度和浓度准确。
2.2 矩阵干扰在某些样品中,可能存在其他元素或物质的干扰,干扰元素的存在会影响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结果,并导致吸光度的不稳定。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样品预处理方法去除干扰物质,或者采用特定的校正方法进行干扰修正。
三、操作问题3.1 温度变化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波动大,就会导致仪器出现吸光度的不稳定。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确保仪器的工作环境保持稳定的温度,或者进行温度校正。
3.2 仪器校准原子吸收光谱仪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如果校准不准确或者校准过期,就会导致吸光度的不稳定。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并使用合适的质控样品进行验证。
四、数据处理问题4.1 光谱修正在原子吸收光谱测量中,光谱修正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原子吸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下设备以华洋仪器为参考)一、仪器不能正常联机:1、接触不良:如电脑-AAS仪数据线松动或因外力所致断路等解决方法:固定松动部分更换新的数据线。
2、电脑自身出问题解决方法:重装电脑及AAS操作软件二、波长扫描无能量:1、元素空心阴极灯选错解决方法:安装上正确的元素空心阴极灯2、光斑没对准备光孔解决方法:用一张纸挡在光孔位置,手调元素灯(元素灯位置粗调),直至对准光孔中心为止.(在扫描完时,还需要元素灯位置微调)3、起始波长移位(仪器受振动如搬运等可造成这种故障)解决方法:修改正确的起始波长,选用铜灯,在波长扫描范围中扩大扫描波长,由原来的322.7nm~626.7nm修改成318nm~330nm,寻找两个相差约2.7nm 的能量波峰,以最前面的波为实际的324.75nm值,对仪器起始波长进行修改,例:此波峰能量扫描波长为319.1nm,用扫描波长与实际波长的差差值:319.1-324.75= -5.65nm修改步数:-5.65nm*5步/0.1nm= -282.5步,进入AAS程序所在地方对step的数字加上282即可。
4元素灯电源正负极接反(现象为灯光模糊不清,且在光孔处无光斑)解决方法:取下灯座电源线,将两线位置交换即可.5 没有雾化效果:没有吸样或雾化器损坏。
解决方法:检查维修。
三、扫描能量负高值压偏高1、元素灯偏离最佳位置解决方法:将灯调到最佳位置,每次都要灯位置微调2、光路聚光透镜受污解决方法:用无脂棉花粘酒精对其进行擦洗(一共有两块,分别在雾室两侧的光孔中)3、元素灯老化解决方法:更换新的元素灯四、无吸光度:造1、标液配置出错(常见原因有:在配置的标准液的过程中,拿错了元素标准液;标准液浓度配置过低,低于仪器灵敏度范围;标准液变质过损坏)解决方法:正确配置标准液。
2、燃烧头位置偏离解决方法:在灯位最佳位置时,燃烧头夹缝应元素光路同属一垂直平面,在燃烧头中间位置,光斑中心与燃烧头夹缝顶高度相距应该为1厘米左右3、没有产生雾化效果原因:吸液管堵了,不能吸样. 解决方法:更换吸液管.原因:雾化器堵了,不能吸样. 解决方法:清理雾化器.原因:雾化器坏了,不能正常雾解决方法:更换雾化器.原因:空气压力不足,不能正常吸液. 解决方法:增加空气压力(正常压力为:0.3 MPa)4、仪器本身问题:检测方法:在吸样页面,用一张白纸突然挡住孔,如测量页面中马上显示出很高的吸光度,这证明仪器本身没问题,如果无吸光度,请与厂家联系。
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者操作不当,原子吸收光谱仪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一、光源不稳定1.故障现象:光源在工作过程中发出的光强不稳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2.解决方法:a.检查光源对齐是否正确,如果对齐不正确,需要重新对齐。
b.检查光源的电压和电流是否稳定,如果不稳定需要调整电压和电流。
c.清洁光源和光路,确保光源和光路的灰尘和污垢没有影响光线的传输。
d.如以上方法都无效,可能是光源老化,需要更换光源。
二、背景信号过高1.故障现象:背景信号过高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
2.解决方法:a.检查光谱仪的背景信号是否受到外界干扰,尝试改变光谱仪的使用环境。
b.调整光谱仪的灵敏度和增益参数,降低背景信号。
c.检查光谱仪的仪器本身是否存在故障,需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三、灯丝损坏1.故障现象:灯丝损坏会导致光谱仪无法正常工作,测试结果无法准确获取。
2.解决方法:a.定期检查和清洁灯丝,避免因为长时间使用导致损坏。
b.调整灯丝的加热参数,确保在安全范围内使用。
c.如灯丝已经损坏,及时更换灯丝,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四、样品流量不稳定1.故障现象:样品流量不稳定会导致吸收光谱测量结果出现波动,无法准确测量。
2.解决方法:a.检查样品管道是否堵塞或者泄漏,及时清理和修复管道问题。
b.调整样品泵的流量参数,确保样品流量稳定。
c.校准样品泵的流量传感器,确保流量传感器的准确性。
五、峰值漂移1.故障现象:峰值漂移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解决方法:a.检查光谱仪的温度稳定性,确保光谱仪的工作环境温度稳定。
b.检查光谱仪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及时修理或更换故障部件。
c.校准光谱仪的波长,保证波长的准确性,避免波长漂移导致的测量误差。
原子吸收光谱仪常见问题原子吸收光谱仪是分析化学领域中一种极其重要的分析方法,但是很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标准曲线的线性不好、数据不稳定、空白值较高、漂移很大等问题。
出现问题怎么办?问专家?找同行?求助于仪器厂商?可是大家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啊,其实求人不如求己!今天给大家分享原子吸收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200个问题及解决方案,这可是广大原子吸收光谱仪用户的亲身体会和经验积累,相当宝贵哦!掌握这些,您就成为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高级工程师啦!一、用AAS测定岩石中锂,标准曲线的线性不好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可能的原因:锂是易电离的元素,最好要加2%的KCl;你如果加了Sr的话可能要在锂波长处产生分子吸收.二、原子吸收光谱仪测硫酸锌中的铅,数据不稳定,原因何在?HG2934—2000 酸溶解后,过滤,上机。
数据不稳定的原因太多了:1、样品是否均匀?2、过滤是否有吸附呢? 3、你的样品黏度较大,如果用的是火焰法,毛细进样管的高度有较大的影响。
4、你的标准曲线做得怎么样?5、如果是微量痕量铅,环境因素也是误差来源之一:城市空气粉尘中铅含量较高(尾气污染等).三、石墨炉测铅时,空白(4硝酸+1高氯酸GR)值总是较高,与灰化法的结果不大一致。
样品为植物样。
1。
所用的水为用石英亚沸水蒸馏器蒸馏得到的,先打一下空白,一般不会超过0.0015,然后采用的为硝酸(工艺超纯)和高氯酸(优极纯)消化,最后溶解用的1摩尔每升的盐酸或硝酸(结果差不多,只是盐酸稳定性要好一点),定容体积为50mL的话空白值一般为0。
03左右.不过铅比较难做,基体干扰很大。
2。
空白问题来自多方面,上面说的水与试剂外,你用的氩气纯度多少,是高纯的吗?也可用高纯氮气,但要注意分子带背景3。
主要来自由你所用的硝酸和高氯酸不纯所致。
你可以先测空管,然后测你所用的水,再测含酸的水空白,这样你就可以知道了4. 我也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有可能是试液的酸度过大会影响测定,特别是使用高氯酸,影响更大,酸度大对石墨炉损害也比较大.对于石墨炉测定铅,湿法消化最好使用微波消化,使用硝酸和双氧水,这样空白中酸度比较容易控制,空白也比较低。
原子吸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下设备以华洋仪器为参考)一、仪器不能正常联机:1、接触不良:如电脑-AAS仪数据线松动或因外力所致断路等解决方法:固定松动部分更换新的数据线。
2、电脑自身出问题解决方法:重装电脑及AAS操作软件二、波长扫描无能量:1、元素空心阴极灯选错解决方法:安装上正确的元素空心阴极灯2、光斑没对准备光孔解决方法:用一张纸挡在光孔位置,手调元素灯(元素灯位置粗调),直至对准光孔中心为止.(在扫描完时,还需要元素灯位置微调)3、起始波长移位(仪器受振动如搬运等可造成这种故障)解决方法:修改正确的起始波长,选用铜灯,在波长扫描范围中扩大扫描波长,由原来的322.7nm~626.7nm修改成318nm~330nm,寻找两个相差约2.7nm 的能量波峰,以最前面的波为实际的324.75nm值,对仪器起始波长进行修改,例:此波峰能量扫描波长为319.1nm,用扫描波长与实际波长的差差值:319.1-324.75= -5.65nm修改步数:-5.65nm*5步/0.1nm= -282.5步,进入AAS程序所在地方对step的数字加上282即可。
4元素灯电源正负极接反(现象为灯光模糊不清,且在光孔处无光斑)解决方法:取下灯座电源线,将两线位置交换即可.5 没有雾化效果:没有吸样或雾化器损坏。
解决方法:检查维修。
三、扫描能量负高值压偏高1、元素灯偏离最佳位置解决方法:将灯调到最佳位置,每次都要灯位置微调2、光路聚光透镜受污解决方法:用无脂棉花粘酒精对其进行擦洗(一共有两块,分别在雾室两侧的光孔中)3、元素灯老化解决方法:更换新的元素灯四、无吸光度:造1、标液配置出错(常见原因有:在配置的标准液的过程中,拿错了元素标准液;标准液浓度配置过低,低于仪器灵敏度范围;标准液变质过损坏)解决方法:正确配置标准液。
2、燃烧头位置偏离解决方法:在灯位最佳位置时,燃烧头夹缝应元素光路同属一垂直平面,在燃烧头中间位置,光斑中心与燃烧头夹缝顶高度相距应该为1厘米左右3、没有产生雾化效果原因:吸液管堵了,不能吸样. 解决方法:更换吸液管.原因:雾化器堵了,不能吸样. 解决方法:清理雾化器.原因:雾化器坏了,不能正常雾解决方法:更换雾化器.原因:空气压力不足,不能正常吸液. 解决方法:增加空气压力(正常压力为:0.3 MPa)4、仪器本身问题:检测方法:在吸样页面,用一张白纸突然挡住孔,如测量页面中马上显示出很高的吸光度,这证明仪器本身没问题,如果无吸光度,请与厂家联系。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测定元素多、数据准确、操作简便和干扰少,作为金属分析的主要精密仪器发展迅速。
不过在使用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测定元素多、数据准确、操作简便和干扰少,作为金属分析的主要精密仪器发展迅速。
不过在使用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下面就经常出现的问题原因和排除方法做一些总结,以供参考。
1、样品不进入仪器或进样速度缓慢故障现象原因分析1:进样毛细管和雾化器堵塞。
排除方法:观察毛细管内气泡提升状态可大致断定进样毛细管或雾化器是否被堵塞,如被堵塞,可更换毛细管或用10%硝酸进行清洗。
原因分析2:空气压力低.排除方法:检查空气管路的气密性,如有漏气密闭好即可。
原因分析3:样品溶液粘度较大。
排除方法:适当的对样品溶液进行稀释处理,如果故障未能解除,应重新对样品进行处理。
原因分析4:温度过低,喷雾器无法正常工作。
排除方法:仪器的环境温度应在10~30℃之间,若温度过低,低温高速气体将使样品无法雾化,甚至结成冰粒,遇到此故障可提高气温予以解决。
2、火焰异常故障现象原因分析:燃气不稳或纯度不够。
排除方法:首先要排除气路故障,应检查燃气和助燃器通道是否漏气或气路堵塞。
钢瓶中的乙炔是溶解于吸收在活性炭上的丙酮中的,由于丙酮的挥发导致燃烧火焰变红,遇到此故障更换乙炔瓶即可。
另外,周围环境的干扰,也会使火焰异常。
当空气流动严重或者有灰尘干扰时,应及时关闭门窗,以免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3、仪器没有吸收或吸光度值不稳定故障现象原因分析1:空心阴极灯使用时不亮或灯闪。
排除方法:空心阴极灯使用一段时间或长时间不用,会因为气体吸附、释放等原因而导致灯内气体不纯或损坏,导致发射能力的减弱。
因此,不经常使用的灯,每隔三、四个月取出点燃2~3h。
每次使用时应充分预热灯30min以上,如果因电压不稳导致灯闪,应立即关闭电源以免造成空心阴极灯损坏。
原子吸收吸光度不稳定一、引言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来进行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原子吸收吸光度不稳定的问题,这给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原子吸收吸光度不稳定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二、原因分析1. 仪器问题仪器本身存在问题也可能导致原子吸收吸光度不稳定。
例如,火焰燃烧不均匀、喷嘴堵塞等都会影响样品进入火焰中的均匀性,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 样品问题样品本身也可能对原子吸收产生影响。
例如,样品中存在杂质或其他干扰物质会干扰到分析元素的测量;样品中含有过多或过少的分析元素也会导致测量结果不稳定。
3. 实验操作问题实验操作是否规范也是影响原子吸收吸光度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样品的制备、进样、灭火等操作都需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
三、解决方法1. 仪器维护定期进行仪器维护和检修是保证原子吸收吸光度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例如,清洗喷嘴、更换灯管等操作都可以有效提高仪器的性能。
2. 样品处理对于样品中存在的杂质或其他干扰物质,可以采用前处理技术进行去除或分离。
同时,对于含有过多或过少分析元素的样品,可以适当调整样品浓度以提高测量精度。
3. 实验操作规范化实验操作规范化也是保证原子吸收吸光度稳定性的关键。
例如,在进样时要保证每次进样量一致,并且在同一位置进行进样;在灭火时要注意不要将火焰熄灭太久等。
四、结论原子吸收吸光度不稳定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和精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从仪器问题、样品问题和实验操作问题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推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关于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探究
作者:艾海提江·吐逊帅东海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11期
摘要:当前,市场上用于原子吸收分析的仪器都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在各种电子、光学设备技术与燃烧安全保护装置辅助下,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操作也更快速、简洁,结果不再模糊,准确性有了保证,也较为安全。
分析研究原子吸收并掌握其应用,是保证监测站化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可提高化验分析员的原子吸收分析技术。
本文笔者首先介绍了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在最后着重介绍了灵敏度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原子吸收;分析测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O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220-01
1 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
1.1 蒸馏水的纯度。
在分析操作过程中,所用的溶液一般为蒸馏水,即去离子水。
尤其在测定常见元素如铁、钙、镁、铜、钠等时,更应注意保证蒸馏水的纯度,特殊要求的溶液应事先作纯水的空白值检验,在使用石墨炉法测定时,最好使用亚沸蒸馏水。
1.2 进样技术。
进样方法直接影响原子化效率、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
一种好的进样方法应该能高效、可重复地将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引入原子化器,且没有严重的干扰效应。
在进样过程中,除了应注意取样毛细管不能阻塞、也不能有气泡外,还要尽量保证每次进样时,毛细管插入样液的深度要一致,因为液面高度能影响单位时间内的进样量,从而给读数带来误差。
另外,在进样时,每两个样品之间,必须吸喷空白溶液进行清洗,以免产生污染或记忆效应;对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来说,无论是自动还是手动进样,都应使样液处于石墨管底部中心位置,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对于火焰原子化器来说,毛细管前端的深度决定原子化器中的雾化器吸液速率,而毛细管与喷口的同心度决定雾化器的雾化效率,因此雾化器是影响测定灵敏度的主要部件。
同时,为了避免产生记忆效应,应在每2个样品之间吸喷空白溶液进行洗涤。
此外,进样量过小,吸收信号弱,不便于测量;进样量过大,在火焰原子化法中,对火焰产生冷却效应,在石墨炉原子化法中,会增加除残的困难。
在实际工作中,应测定吸光度随进样量的变化,选择最佳进样量。
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须要配制标准溶液。
在配制标准溶液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逐级稀释的原则,如稀释倍数大于100倍,应分两次或多次稀释。
其次,标准溶液的浓度范围应与待测试样的浓度处于同一数量级。
当无法配制组成匹配的标准样品时,应采用标准加入法。
1.4 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是原子吸收分析的依据。
试样读数应在标准曲线中部,有些元素工作曲线在浓度增大时会产生弯曲现象,使分析结果产生误差。
因此,在分析操作中应注意,明显的弯曲可以通过减小狭缝、减小灯电流等方法来改善,必要时也可通过仪器的曲线校直程序将工作曲线校直,但应注意,仪器的校正功能只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能无限增大。
在分析操作中除了应注意上述几个问题外,还应注意认真仔细地观察具体操作中其它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2 灵敏度异常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1 测量灵敏度降低的原因及对策
2.1.1 选择的测量条件不佳。
(1)燃烧条件不理想。
燃气和助燃气的流量与比例不适当,应参照仪器说明书给定的数据加以修正。
(2)燃烧器的观测高度不合适。
观测点太低,所在之处的元素尚未完全原子化;观测点太高,所在之处的元素已被燃烧的气流冲稀。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测量灵敏度降低。
火焰的中间薄层区焰温最高,样品原子化比较完全,基态原子蒸气的浓度最高,因而响应最为灵敏。
不同元素在火焰中原子化时,原子蒸气的浓度分布是不同的,因此测定不同的元素,观测高度也不同,应根据仪器提供的观测高度进行检查和优选。
(3)空心阴极灯的灯电流过大。
应在保持光源有足够强度、并有稳定发射强度的条件下,尽量减小灯电流。
若空心阴极灯老化,灵敏度下降,应更换新灯。
2.1.2 喷雾器受到污染。
在燃烧器缝口有盐类积淀,使鱼尾形火焰变成了不规则的锯齿形火焰,这不仅使测量光程缩短,而且使试液提升量减小和雾化效率降低,从而减少了进入火焰中的试样量,使灵敏度下降。
应卸下燃烧头,用刀片刮去积淀的盐块,依次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彻底清洗。
2.1.3 燃烧器偏离了光轴的位置。
测量光束不能全部平行地通过火焰的中心,使有效的测量光程减小,灵敏度降低。
可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对燃烧器进行左右角度以及前、后、上、下的位置调整,使燃烧器的燃烧缝口与空心阴极灯平行,并使之正好位于光束的下方(用白纸卡片检查光斑)。
2.2 响应值过高的解决办法
2.2.1 旋转燃烧器的角度。
一般情况下要求燃烧器狭缝与光源的光轴平行,并使入射光通过燃烧器狭缝的正上方,这样才能使吸收光程长度(£)最大。
但为了降低测量灵敏度,可将燃烧器旋转一定角度,以缩短有效的吸收光程的长度,扩大测量浓度的范围。
当旋转燃烧器的角度为90°时,其有效光程仅是O°时的5%,这样可扩大测量浓度范围至20倍。
因此在遇到测定较高浓度的样品,样品浓度超过了它的工作曲线范围时,可以不必重新稀释,简单的做法就是旋转燃烧器的角度,并在同样条件下,重新绘制高浓度标准样品的工作曲线,并测定待测样品的吸光度,从新的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的浓度。
2.2.2 减少试液的提升量。
减少试液的提升量可以减少进入火焰参与原子化的试样量,从而降低测量灵敏度的响应值,实现高浓度试样的测定。
使用有机溶剂喷雾用的毛细管来吸喷水样,或降低吸喷空气的流速,均可达到这一目的。
2.2.3 适当稀释试样溶液。
对浓度较高的试样稀释一次可使浓度降低至1/20~1/10,若经两次连续稀释,浓度即可降低至1/400~1/100,许多实际样品就能准确测定了。
但要注意这种稀释操作要用大肚移液管来进行,不要用吸量管来进行稀释,以保证稀释引入的误差尽可能小。
3 结论
原子吸收是指呈气态的原子对由同类原子辐射出的特征谱线所具有的吸收现象。
它的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由发射光谱被减弱的程度,进而求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本文着重介绍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文忠.原子吸收法灵敏度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化学分析计量2016(6).
[2]刘芳.原子吸收分析测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青海科技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