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老中医治疗肺结核医案的中药配伍及方证规律的关联分析_邓庆平
- 格式:pdf
- 大小:889.65 KB
- 文档页数:3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治肺结核(肺痨)秘方(9首)13.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来源】黄一峰,《中医杂志》(6)1989年【组成】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桔梗各3克,肥玉竹15 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地骨皮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十大功劳叶10克,母鸡1只(约500多克)【用法】取母鸡净身之肉,不放盐、酒等佐料,文火煮浓汁6杯。
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作取药液,加水再煎30分钟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成两杯(约400毫升),备用。
每日2次服中药、鸡汁各1杯。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空洞型肺结核形精俱不足,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康复。
故方中以鸡汁大补五脏为主,培元固本;以百部、紫菀、桔梗、玉竹、地骨皮、甘草、生牡蛎、功劳叶等养阴润肺、止嗽化痰、降火凉血,兼除虚热,且有杀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以上药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痨作用。
合而用之,共奏补虚、杀虫之功。
本方具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培补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杀虫。
是针对病因治疗,以标本兼治。
若长期坚持服用,可获良效。
【主治】空洞型肺结核,属阴虚火旺、形瘦潮热、口干舌绛少津或见痰血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痊愈。
13.2抗痨弥洞散【来源】谢明福,《四川中医》(1)1986年【组成】蜈蚣84克,冬虫夏草70克,百部、山药各100克,黄芪200克,鸡子28枚。
【用法】先将蜈蚣、冬虫夏草分研细末和匀,再平分为28等分。
另将黄芪、百部、山药等药同时浓煎后冷却,再入鸡子,以文火煮熟,连同药渣浸泡10天。
每日服2次,每次服药鸡蛋1枚,药粉1包。
(此法宜于冬季,若在夏季可将鸡子和药渣放入冰箱内储存,以免霉烂变质。
)14天为1疗程。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本方的制方原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故方中用蜈蚣味辛有毒,能攻毒散结;百部润肺止咳、杀虫;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虚喘痨嗽。
治肺结核妙方(方7首)治肺结核妙方(方7首)1紫菀汤【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歌诀】紫菀汤中知贝母,参苓五味阿胶偶,再加甘桔疗肺伤,咳血吐痰劳热久。
【组成】炒紫菀3克,阿胶(蛤粉炒成珠)3克,知母3克,贝母3克,桔梗15克,人参15克,茯苓15克,甘草1克,五味子12粒。
一方加莲子肉。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效】养阴保肺,化痰止咳。
【方解】方用紫菀、贝母、桔梗化痰止咳;配以阿胶养肺阴,兼可止血;知母清热养阴;人参、茯苓、甘草补脾益肺,培土生金;桔梗载药上行,合甘草又能化痰利咽;五味子滋肾水而敛肺气,更防气阴耗散。
诸药相配,使气阴复,虚火清,久嗽痰血诸症可愈。
【主治】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形瘦乏力、体虚劳热。
可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痿、肺痈等病证。
【加减】若偏阴虚,加沙参、生地、麦冬;痰多不利、气急,加款冬花、海蛤壳;咯血,加藕节、仙鹤草。
2柴前连梅散【来源】清·徐洄溪《杂病源流犀烛》【歌诀】柴前梅连用童便,更加猪胆猪脊髓,韭根白入水煎服,骨蒸劳热服之痊。
【组成】柴胡9克,前胡9克,胡黄连9克,乌梅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
每次6克,用童便200毫升,猪胆1枚,猪脊髓1条,韭根白15克煎服,或用饮片水煎服。
【功效】清热除蒸。
【方解】骨蒸劳热,证属虚热。
方用柴胡、前胡辛散祛风,化痰止嗽;乌梅酸收反佐;配以胡黄连、猪胆、童便、猪脊髓清虚热,降虚火,养精髓;韭根白活血通络。
合而用之,辛苦咸同用,清火与补虚并投,则虚热可清,诸症可愈。
【主治】骨蒸劳热、或劳风咳嗽、痰少,或吐青黄绿痰、寒热分争、脉细弦。
可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结核病等病症。
【加减】若劳热甚者,加地骨皮、青蒿;咳嗽,加蛤壳、海浮石、光杏仁;口干舌红,加天冬、麦冬、生地。
【附记】方中猪脊髓,目前应用较少,可略。
凡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本方。
3秦艽鳖甲散【来源】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歌诀】秦艽鳖甲地骨皮,柴胡青蒿知母投,再加当归与乌梅,清热除蒸效非凡。
名中医治肺结核(肺痨)九个秘方治肺结核(肺痨)秘方(9首)13.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来源】黄一峰,《中医杂志》(6)1989年【组成】南沙参15克,天麦冬各10克,炙百部10克,炙紫菀、桔梗各3克,肥玉竹15 克,茯苓10克,生甘草3克,地骨皮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十大功劳叶10克,母鸡1只(约500多克)【用法】取母鸡净身之肉,不放盐、酒等佐料,文火煮浓汁6杯。
余药用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煮40分钟,作取药液,加水再煎30分钟过滤,将两次药液混合成两杯(约400毫升),备用。
每日2次服中药、鸡汁各1杯。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空洞型肺结核形精俱不足,非血肉有情之品,难以康复。
故方中以鸡汁大补五脏为主,培元固本;以百部、紫菀、桔梗、玉竹、地骨皮、甘草、生牡蛎、功劳叶等养阴润肺、止嗽化痰、降火凉血,兼除虚热,且有杀虫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以上药味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痨作用。
合而用之,共奏补虚、杀虫之功。
本方具有两大作用,一方面培补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一方面杀虫。
是针对病因治疗,以标本兼治。
若长期坚持服用,可获良效。
【主治】空洞型肺结核,属阴虚火旺、形瘦潮热、口干舌绛少津或见痰血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连服2个月即可痊愈。
13.2抗痨弥洞散【来源】谢明福,《四川中医》(1)1986年【组成】蜈蚣84克,冬虫夏草70克,百部、山药各100克,黄芪200克,鸡子28枚。
【用法】先将蜈蚣、冬虫夏草分研细末和匀,再平分为28等分。
另将黄芪、百部、山药等药同时浓煎后冷却,再入鸡子,以文火煮熟,连同药渣浸泡10天。
每日服2次,每次服药鸡蛋1枚,药粉1包。
(此法宜于冬季,若在夏季可将鸡子和药渣放入冰箱内储存,以免霉烂变质。
)14天为1疗程。
【功用】补虚杀虫。
【方解】本方的制方原则是,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故方中用蜈蚣味辛有毒,能攻毒散结;百部润肺止咳、杀虫;冬虫夏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虚喘痨嗽。
中药治疗肺结核患者疗效机制的研究邓小凡;黄山鉴;谢乃集【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3(3)3【摘要】目的探讨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60 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两组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滋阴利肺汤,治疗6 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IL-6、IL-10 和TNF-α水平,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分别为(65.87±23.16)pg/mL、(42.65±25.72)pg/mL 和(35.94±13.42)pg/mL,治疗后为(9.67±5.33)pg/mL、(9.37±5.18) pg/mL 和(9.94±7.33) pg/mL.治疗前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6、IL-10 和TNF-α平均水平为(63.24±21.86)pg/mL、(44.23±21.65)pg/mL和(36.12±18.45)pg/mL,治疗后为(18.32±11.02)pg/mL、(23.73±7.41)pg/mL和(21.74±15.21)pg/mL.治疗前高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血清IL-6、IL-10 和TNF-α平均水平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滋阴利肺汤可有效改善肺结核患者的免疫损害机能,提高治疗效果.【总页数】3页(P17-19)【作者】邓小凡;黄山鉴;谢乃集【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钦州,5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21【相关文献】1.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效果的研究 [J], 胡冬梅;何广学;刘剑君;范月玲2.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与滋阴利肺汤佐治老年肺结核患者疗效及其机制[J], 黄春合;覃后继;何延专;黄其文;黄美金;覃雪英;陆春雷3.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研究培补肝肾中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J], 陈建宗;黄海东;邓敬兰;汪静;杨春敏;杜渭清4.探讨中药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机制 [J], 刘艳伟;朱海玲5.生脉饮联合2HRZE/4HR方案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机制分析 [J], 姬粉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组合物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冷国玉
申请号:CN201610593599.3
申请日:20160726
公开号:CN106110123A
公开日:
201611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南沙参10‑30份,地骨皮10‑20份,白花灯笼10‑20份,川贝母5‑15份,豆梨10‑20份,玄参10‑20份,刺玫果10‑20份,苍山橐吾5‑15份,吊兰10‑20份,鬼灯笼10‑20份,棒棒草5‑15份,长管蝙蝠草10‑20份,百部10‑20份,天冬10‑20份,白背三七5‑15份,黄明胶10‑20份,岗柃叶10‑20份,五味子
5‑15份,夏枯草10‑20份,金银花10‑20份,陈皮5‑15份,蕨麻10‑20份,甘草5‑15份。
其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滋阴润肺、益气补血的功效,治疗肺结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申请人:冷国玉
地址:264326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夏庄镇北山冷家村32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振升
申请号:CN201710896643.2
申请日:20170928
公开号:CN107744567A
公开日:
201803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结核的中药配方,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地丁草、夏枯草各500克,金银花、山药、白芨、麦冬各300克,尖贝母60克,黄连15克,化橘红、当归、茯苓、甘草各150克。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将所有药材研细末,以淡猪油500克,蜂蜜3000克,文火熟炼除去水分,注意掌握火候。
然后将药末和入调匀为丸300粒,封藏待服,勿令霉变。
每日早饭前服3粒,3个月为1疗程。
申请人:李振升
地址: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金冢子镇泉二头村96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医偏方】肺结核方集【中医偏方】肺结核方集翟德山据《中医中药秘方网》文整理编辑2013-06-29治疗结核性发热肺脾入手危北海教授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擅长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笔者在跟随危北海学习过程中,曾见其从肺脾入手,治疗一结核性发热患者,疗效良好。
患者杨某,男,16岁。
2010年12月11日来诊。
患者2年前发现“肺结核”后休学,来诊时仍口服异烟肼、乙胺丁醇抗痨,多次复查肝功,ALT增高,B超显示门静脉高压。
考虑为抗痨药物副作用引起。
患者半年前出现低热,晨起测体温37.3℃左右,午后体温升高可至38℃,后半夜汗出热退。
刻下症见发热,身躁热,体温37.3℃,恶寒,多汗身黏,口中发黏,口干,唇红而干,颧红,虚烦,神怯,语声低微,纳谷不馨,便干,排泄不畅,小便色黄量少,舌红苔黄,脉细不任重按。
危北海认为该患者长期患慢性消耗性疾病,耗伤肺阴,日久妨碍脾胃运化,元气亏虚则阴火乘之,故见肺阴与中气俱虚之象,遂辨证为肺脾不足,气阴两虚证处方:生黄芪30克,太子参30克,白术30克,升麻9克,醋柴胡8克,地骨皮30克,白薇9克,青蒿9克,生地20克,知母15克,丹参20克,川芎15克,浮小麦30克,煅龙牡(各)15克,当归20克,赤白芍(各)15克,鸡血藤30克,炙鳖甲15克,莲子心15克,葛根30克,百合30克,地龙15克,僵蚕15克,黄芩15克,甘草10克,三七粉(冲)3克。
7剂,水煎服。
2010年12月18日二诊:诉进上药2剂后微汗出,时感身躁热,体温恢复正常,纳增,但食后胃胀,遇冷大便不成形,舌中后部苔薄黄,脉细,加荜茇8克,鸡内金20克,生山楂20克温运中焦。
7剂,水煎服。
2011年1月22日三诊:患者服上药后精神好转,每顿可进食2两主食,遂自行停药。
3天前因室外打篮球汗出当风,出现发热恶寒,自服感冒冲剂后出现咳嗽。
刻诊:体温37.2℃,流黄涕,咳黄痰,舌尖红苔薄黄,脉浮弦。
危北海认为此乃素体阴虚之人感风寒而入里化热,出现痰热犯肺的症状。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袭承义、刘育英(湖北省长阳县中医院)。
主治:结核性胸膜炎。
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合香附旋复花汤化裁——炒葶苈子15克,大枣10克,制香附15克,炙旋覆花15克,炒苏子12克,炙桑皮15克,陈皮10克,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
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恶寒、发热者,加柴胡10克,黄芩10克;
颧红、盗汗,午后热甚者,上方去茯苓、薏苡仁,加制鳖甲15克,秦艽10克,胡黄连10克。
西药;抗痨药物,雷米封片、利福平片、乙胺丁醇片各3片,1日1次ロ服。
用法
本组103例患者。
痊愈(10日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B 超示胸水较治疗前吸收50%,20日内吸收70%,30日内胸水完全吸收)68例;显效(15日内,自觉症状消失,胸水较前吸收50%,45日内完全吸收:)22例;有效(20日内,胸水较前吸收50%,2个月内完全吸收;)11例;无效(经治疗2个月胸水未完全吸收者。
)2例;有效率99.02%。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利名称:治肺肾阴虚型肺结核的中药配方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吴春玲
申请号:CN201410530535.X
申请日:20141010
公开号:CN105561086A
公开日:
201605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肺肾阴虚型肺结核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百合9-12克、生地9-12克、人参9-12克、熟地9-12克、麦冬9-12克、白芍10-15克、贝母10-15克、百部9-12克、橘梗2-5克。
本发明提供的治肺肾阴虚型肺结核的中药配方,有温肺益气、滋阴润肺的功效。
申请人:吴春玲
地址: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应天大街388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治疗肺结核的中药处方分析
黄培艳
【期刊名称】《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年(卷),期】2014(028)004
【摘要】目的调查我院肺结核患者的中药使用情况,了解中药治疗肺结核的用药现状及趋势并作出相应分析.方法收集我院中药房在2013年01月至09月期间收到的肺结核处方,对组方治则及常用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做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通过处方分析,肺结核处方共计496张,门诊71张,住院425张,其中男性占300张处方,女性占196张处方.处方患者平均年龄约45岁,其中以小于31岁的居多,占28.2%;处方平均药味约21味,其中以16-20味居多,占43.3%.处方以滋阴润肺,滋阴降火,益气养阴三类基本治法最为常用;使用最多的中药分别是百部、川贝母、茯苓等.结论我院肺结核中药处方开方规范,使用药味合理,与中医治疗理论相匹配,可以为临床肺结核的治疗提供借鉴.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黄培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班,江苏南京210093;南京市胸科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51
【相关文献】
1.我院门诊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处方分析 [J], 曹恒炎;江艳华
2.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处方分析 [J], 江艳华;曹恒炎;卢沛珠
3.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处方分析 [J], 江华;徐学刚
4.治疗恶性肿瘤的中药处方分析 [J], 江华;徐学刚
5.某院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处方分析 [J], 张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秘方治疗肺结核经典案例:7天改善,15天治愈.
【肺结核真实案例】:李某、女、73岁,患肺结核30多年,一直处于基本控制状态,前几天因为感冒发热,经过治疗后发热痊愈,但仍然有咳嗽气短、咳痰等症状,所以来我处问诊,此时症状为咳嗽痰少,痰黄白,心悸气短、舌质红,舌苔少并且薄黄,脉细稍数。
【中医诊断】为:肺痨病。
属心脾两虚、肺阴不足,失其宣降。
【治法】为养心健脾,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肺结核中医处方】:红参10克,山药15克,生白术10克,半夏10克,麦冬15克,苏子10克,白芍15克,鸡内金10克,甘草10克。
7剂,水煎600毫升,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1剂。
肺结核病人复诊:七日后,病人心悸气短见好,纳差改善,却仍然咳嗽有痰,故在上方中加入浙贝10克,又过7日,病人再次复诊,已经没有咳嗽症状,食量见增,病人描述,大动后会出现心悸气短现象
故此应以养心、益肺、和胃为法,善其后。
【处方】:红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山药15克,生白术10克,鸡内金10克,枳壳10克,玄参10克,砂仁6克,甘草10克。
服药30剂后,体力纳食渐增,基本痊愈。
【评按】:患者已多年痨病,已然伤阴,所以会出现心悸气短,纳食差,消瘦,虽然经过治疗,但是余下的邪气没有清除干净,导致痰堵肺窍,舌头发红,舌苔偏少,证明肺部阴虚,病情伴有热象,治疗当以养心健脾、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为法。
方可用【参麦汤】加减。
方中用红参、山药、生白术养心健脾;麦冬、五味子、玄参、白芍养阴润肺;半夏、苏子、浙贝止咳化痰;鸡内金健胃消食;甘草调和诸药。
方药对证,故一二诊见效明显。
三诊则用养心益肺和胃之法善其后,收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