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54化学农药的发展苏教版2!
- 格式:doc
- 大小:96.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单元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知识回顾]1.溶液酸碱性及酸碱程度的测定方法2.土壤酸碱对作物生长有哪些影响?[知识学习]1.土壤的酸碱性测定方法:2.造成土壤酸碱性的可能的因素有哪些?3.阅读土壤酸碱性的改良,回顾并思考改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中水灌溉农田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知识回顾]1工业上如何合成氨?2物质分离的方法有哪些?3双水解与离子共存。
[知识学习]1化肥的分类:2按照作物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分: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包括钙、镁、硫肥;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锰、钼、铁、铜肥;此外,还有一些有益元素肥料如含硅物料、稀土元素等。
主要肥料:(1) 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2) 包括尿素、碳酸氢铵(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3) 氨水、等。
(4) 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5) 包括普通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钙(重钙,(6) 也称双料、三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7) 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8) 目前施用不(9) 多,(10) 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盐湖钾肥、窑灰钾肥和草木灰等。
(11) 复(12) 、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13) 、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14) 、混肥料。
其中混肥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
复(15) 混肥是同(16) 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17) 按照制造方法分为两类,(18) 复(19) 合肥料和混合肥料。
最常见的复(20)合肥是磷酸氢二铵(磷铵),(21) 此外还有尿素磷铵、硝酸磷铵、硫磷酸铵、硝酸磷肥、磷酸二铵、硝酸钾等。
(22)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锌(23) 、铁、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24) 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
最常用的硼肥为硼砂,锌(25) 肥为硫酸锌,(26) 锰肥为硫酸锰,(27) 钼肥为钼酸铵,(28) 铜肥为硫酸铜,(29)铁肥为硫酸亚铁及一些有机态铁络合物。
苏教版选修2高中化学第五章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化肥的生产与化学农药、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碘酸钾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变蓝色B.钾云母(KH2Al3Si3O12)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K2O•3Al2O3•6SiO2 •2H2OC.碳酸氢铵易溶于水,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遇到空气会变为红棕色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B.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 AlO2-+H2↑C.室温下用稀HNO3溶解铜:Cu+2 NO3-+2H+=Cu2++2NO2↑+H2OD.Na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HCO3-+OH-= CO32−+H2O3.在含有Fe2+、Fe3+、Al3+、NH4+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改变的是()A.Fe2+B.Fe3+C.Al3+D.NH4+4.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用液氨作制冷剂B.铵态氮肥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C.NO、NO2均为大气污染气体,在大气中可稳定存在D.工业浓硝酸常因溶有NO2而略显黄色5.已知NH4++AlO2-+2H2O=Al(OH)3↓+NH3·H2O,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4+、Al3+、H+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并不断搅拌,发生以下离子反应:①H++OH-=H2O①Al(OH)3+OH-=AlO2-+2H2O①Al3++3OH-=Al(OH)3↓①NH4++OH-=NH3·H2O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6.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镁条在CO2气体中能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和黑色固体,说明镁燃烧时不能用CO2灭火B.干燥的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气具有漂白性C.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说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D.紫色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后,溶液紫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漂白粉、活性炭、Na2O2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C.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见光易分解D.由反应SiO2+4HF = SiF4↑+2H2O,可知SiO2是碱性氧化物8.总的物质的量为0.50mol的Fe粉与Al粉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在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aL;在另一份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气体bL。
农药的发展与前景摘要:对农药发展中的问题、农药副作用进行分析,展望农药的发展方向。
指出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尤其是高效农业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
新世纪农药将向高效、安全、经济和使用方便方向发展,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是研究开发的重点。
化学农药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生物农药则表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转基因植物将成为农药应用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化学农药农药副作用生物农药开发前景农药伴随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植物保护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了农业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人类生存活动中,在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或战争中,在与生存和疾病斗争的非洲大地上,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然而由于农药的毒性及其副作用,人们在长期使用农药过程中只重视有利的一面,而忽视了不利的一面,结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农药的残留毒性、病虫产生的抗药性、次要害虫的大发生(即所谓的农药的“三”问题)、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等,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对农药的看法和农药自身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
自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以来,对农药的功过争论一直不断,由于过份描述了它的副作用,确实造成了不少人一时的恐慌,似乎化学农药成了不受欢迎的可怕之物。
然而从 1981年到1995年,美国的“马里兰大学”和“罗德勒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一些科学家和生态学家进行了长达 -,年的有机农业试验,结果表明,谷物产量比现代高产农业降低了 21%.,而农业劳动力的消耗却提高了42%.。
虽然农民可以通过“绿色”农产品的诱人标识,提高产品售价而得到经济补偿。
但这项试验却无可争辩地证明,从最终经济效益看,有机农业的确是一种低产农业[%]。
面对21世纪,在世界每年将增加七千万人口这种强大的压力下,世人将如何面对?有人尖锐指出,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满足到 2035年,即将达到85亿的世界人口,对农产品的迫切需求。
苏教版高中选修2 化学与技术化学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复习巩固第1题【单选题】环保的主题是“节能减排,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主题的是( )A、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B、大量开采煤、石油,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铵盐都易溶于水B、铵盐受热分解都能得到氨气C、除去NH4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 ,加过量的NH4HCO3溶液后过滤D、铵盐与碱液共热都能生成使蓝色石蕊试变红的气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CO2有关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层空洞D、温室效应【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制铝合金门窗B、制牙膏皮C、制防锈油漆D、炼铝厂制造铝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入住装修过的新房之前,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紧闭门窗,防止装修面干裂、变质B、适度开窗通气,充分地进行内外空气对流C、用高浓度的甲醛溶液对室内环境消毒D、在各个房间内喷洒空气清新剂,以免有异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NH3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不同【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
[知识回顾]
1.复习学过的可以用作用药的物质。
2. 结合生物知识,说明最佳的除虫方法。
[知识学习]
1.常见农药有哪些?
2.用药与化肥的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 碱性肥料氨水、石灰氮、草木灰等不
(2) 能与敌百虫、乐果、甲胺磷、速灭威、托布津、井岗霉素、多菌灵、叶蝉散、菊酯类
杀虫剂等农药混用,
(3) 否则会降低药效。
(4) 碱性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松脂合剂等,
(5) 不
(6) 能与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和过磷酸钙等化肥混用,
(7) 否则会使氨挥发损失,
(8) 降低肥效。
(9) 含砷的农药,
(10) 如砷酸钙、砷酸铝等不
(11) 能与钾盐、钠盐类化肥混用,
(12) 否则会产生可溶性砷而
(13) 发生药害。
(14) 化学肥料不
(15) 能与微生物农药混用,
(16) 因为化学肥料挥发性、腐蚀性很强,
(17) 若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
(18) 则易杀死微生物,
(19) 降低防治效果。
高中化学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5.3 无土栽培技术教案苏教版选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 5.3无土栽培技术教案苏教版选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专题五为现代农业技术添翼 5.3 无土栽培技术教案苏教版选修2的全部内容。
第三单元ﻩ无土栽培技术[知识回顾]1.何为溶液呈电中性?[知识学习]1.营养液配制与无土栽培实验(1) 母液的配制(2) 营养液的配制(3)ﻩ用营养液培养植(4) 物幼苗2.营养液的酸碱度调整ﻫ营养液的酸碱度直接影响营养液中养分存在的状态、转化和有效性.如磷酸盐在碱性时易发生沉淀,影响利用;锰、铁等在大事性溶液中由于溶解度降低也会发生缺乏症.所以营养液中酸碱度(即pH)的调整是不可忽略的。
pH值的测定可采用混合指标剂比色法,根据指示剂在不同的pH值的营养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特性,以确定营养液的pH值。
如果水源的pH值为中性或微碱性,则配制成的营养液pH值与水源相近,如果不符要进行调整。
在调整pH值时,应先把强酸、强碱加水稀释(营养液偏碱时多用磷酸或硫酸来中和,偏酸时用氢氧化钠来中和),然后逐滴加入到营养液中,同时不断用pH试纸测定,至成中性为止.[知识巩固]5.现有MgCl2、KCl、Na2SO4三种物质的混合液中,已知C Cl-=1.5mol/L,C K+┼C Na+ =1。
5mol/L,C SO42-=0.5mol/L,则CMg2+应是ﻩmol/L。
6.在无土栽培中,须配制一定量含50molNH4Cl、16molKCl和24molK2SO4的营养液。
化学农药的发展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中常见化学农药的发展,认识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2.认识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的意义。
情感目标:知道化肥、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认识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化学农药的发展。
教学方法:阅读自主学习式。
教学过程:[播放]化学农药过量使用问题严重影片:近年来,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化肥的使用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
2004年全国化肥使用总量已达到4637万吨,比上一年增长5.1%。
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是,氮肥使用量为世界的30%,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磷肥的使用量为世界的26%,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倍。
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每公顷达400公斤(太湖流域曾高达600公斤),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2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标准。
由于氮肥过量使用,未被植物吸收的部分,通过地表径流、淋洗和蒸发等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显示,每年我国有123.5万吨氮通过地表水径流到江河湖泊,49.4万吨进入地下水,299万吨进入大气。
长江、黄河和珠江每年输出的溶解态无机氮达到97.5万吨,其中90%来自农业,而氮肥占了50%。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使用国,也是最大的农药使用国。
1983年农药的使用量是86.2万吨,而到了2003年,仅仅十年时间,全国农药使用量就达到132.5万吨。
在一些高产地区,每年施用农药3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300公斤,有的甚至超过450公斤,过量使用、利用率低的问题十分严重。
一、六六六的分子式为C6H6Cl因含6个碳,6个氢,6个氯而得名!灰白色到褐色粉末,有难闻的霉臭味分子量290.82 六六六进入机体后主要蓄积于中枢神经和脂肪组织中,刺激大脑运动及小脑,还能通过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在脏器中影响细胞氧化磷酸化作用,使脏器营养失调,发生变性坏死。
农药发展趋势一、农药定义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的定义,农药(Pesticides)主要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物理、化学性状的各种助剂包括在内。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农药的含义和范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
如美国,早期将农药称之为"经济毒剂"(economic poison),欧洲则称之为"农业化学品"(agrochemicals),还有的书刊将农药定义为"除化肥以外的一切农用化学品"。
80年代以前,农药的定义和范围偏重于强调对害物的"杀死",但80年代以来,农药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农药的分类1、按性质分类可分为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
(l)化学农药。
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有机农药是一类通过人工合成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杀伤能力和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如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粉锈宁、氟乐灵、毒鼠磷、2,4-D等。
无机农药包括天然矿物在内,可直接用来杀伤有害生物。
如硫磺、硫酸铜、磷化锌等。
(2)微生物农药。
这类农药是利用一些对病虫有毒、有杀伤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加工而成的一类药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等。
(3)植物性农药。
这是一类以植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药剂,如鱼藤、烟草、除虫菊等。
2、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l)杀虫、鼠剂。
按其对虫、鼠害的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忌避剂、拒食剂等。
(2)杀菌剂。
按其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方式,又分为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和铲除剂等。
(3)除草剂。
按其性能和作用方式,又分触杀型和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等。
每一种农药都有适宜的防治对象和范围,没有“万能药”。
第一单元土壤酸碱性的改良[知识回顾]1.溶液酸碱性及酸碱程度的测定方法2.土壤酸碱对作物生长有哪些影响?[知识学习]1.土壤的酸碱性测定方法:2.造成土壤酸碱性的可能的因素有哪些?3.阅读土壤酸碱性的改良,回顾并思考改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4.中水灌溉农田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第二单元化肥的生产与合理利用[知识回顾]1工业上如何合成氨?2物质分离的方法有哪些?3双水解与离子共存。
[知识学习]1化肥的分类:2按照作物对养分需求量的多少分:大量元素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包括钙、镁、硫肥;微量元素肥料,包括锌、硼、锰、钼、铁、铜肥;此外,还有一些有益元素肥料如含硅物料、稀土元素等。
主要肥料:(1) 氮肥:即以氮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2) 包括尿素、碳酸氢铵(碳铵)、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钙,(3) 氨水、等。
(4) 磷肥:即以磷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5) 包括普通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钙(重钙,(6)也称双料、三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7) 钾肥:即以钾素营养元素为主要成分的化肥,(8) 目前施用不(9) 多,(10) 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盐湖钾肥、窑灰钾肥和草木灰等。
(11) 复(12) 、混肥料:即肥料中含有两种肥料三要素(氮、磷、钾)的二元复(13) 、混肥料和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三元复(14) 、混肥料。
其中混肥在全国各地推广很快。
复(15) 混肥是同(16) 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17) 按照制造方法分为两类,(18) 复(19) 合肥料和混合肥料。
最常见的复(20) 合肥是磷酸氢二铵(磷铵),(21) 此外还有尿素磷铵、硝酸磷铵、硫磷酸铵、硝酸磷肥、磷酸二铵、硝酸钾等。
(22) 微量元素肥料和某些中量元素肥料:前者如含有硼、锌(23) 、铁、钼、锰、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24)后者如钙、镁、硫等肥料。
最常用的硼肥为硼砂,锌(25) 肥为硫酸锌,(26) 锰肥为硫酸锰,(27) 钼肥为钼酸铵,(28) 铜肥为硫酸铜,(29) 铁肥为硫酸亚铁及一些有机态铁络合物。
第四单元化学农药的发展
[知识回顾]
1.复习学过的可以用作用药的物质。
2. 结合生物知识,说明最佳的除虫方法。
[知识学习]
1.常见农药有哪些?
2.用药与化肥的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 碱性肥料氨水、石灰氮、草木灰等不
(2) 能与敌百虫、乐果、甲胺磷、速灭威、托布津、井岗霉素、多菌灵、叶蝉散、菊酯类
杀虫剂等农药混用,
(3) 否则会降低药效。
(4) 碱性农药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松脂合剂等,
(5) 不
(6) 能与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和过磷酸钙等化肥混用,
(7) 否则会使氨挥发损失,
(8) 降低肥效。
(9) 含砷的农药,
(10) 如砷酸钙、砷酸铝等不
(11) 能与钾盐、钠盐类化肥混用,
(12) 否则会产生可溶性砷而
(13) 发生药害。
(14) 化学肥料不
(15) 能与微生物农药混用,
(16) 因为化学肥料挥发性、腐蚀性很强,
(17) 若与微生物农药如杀螟杆菌、青虫菌等混用,
(18) 则易杀死微生物,
(19) 降低防治效果。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