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坪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2.4.1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人生当自强少年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
【能力目标】1、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2、能对比分析自强与自弃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3、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教学重点:自强的含义、作用、意义。
教学难点:自强的含义、表现。
教学过程:导入: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入本节课主题。
新课讲解:一、自强,进取的动力(一)自强的含义讲述感动中国2011年度刘伟的事迹。
思考:这位普通的80后北京男孩,具备的什么品质,打动了我们的内心,感动了我们中国?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
生答:略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知道,刘伟取得成功靠的是从容面对困难,对生活采取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并且心中有梦想,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就可以得出自强的定义,一个自强的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师:刘伟凭借自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赢得了2011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而我们正处于初中阶段正是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有句话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年少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刘伟哥哥学习,主动的培养自强的品格,让自强成为我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动力。
(二)自强的表现师:自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的民族精神,那么我们同学们知道历史上有那些自强不息的名人事迹呢?请几位同学回答一下。
生答:1.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师:表现出来的自尊自爱,不卑不亢的精神。
2、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从北京到张家口是在他的主持下修建成功的,也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建成的。
3、师:表现出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4、我国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牢狱中完成了伟大的《史记》。
师:他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自强的重要作用,尝试做自强少年
一、导入:
自强,进取的动力
小涛的材料,分析:他为什么能忍受疾病的痛苦,在各方面能取分析回答
学生看书回答:自强的含义:自强是指对未
48
(介绍自强不息的出处及意思)
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
(二).自强,通向成功的
明确: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
能一事无成,被命运所抛弃。
自强者胜,自弃者败。
自强品质对人生具有重要。
年级七年级政治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学科政治主备人人生自强少年始》导教案参加人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2、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自强精神的意义,试试做自强少年。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培育自强的生活态度。
重点自强的含义和表现难点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教法情境教课法、自主学习法;谈论学习法;列举法教具多媒体学习过程一、预习新知利用课前时间,将教案要修业习掌握的重点进行初步的学习、认识和解析,梳理知识结构,并联合教材内容采集一些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故事。
二、新知初探要求: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细读课文P47-50 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边读、边划、边记。
重点内容要用“ _____”划下来,用“()”标出重点词,遇到不理解的划“?”。
第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同桌或小组同学相互谈论,小组谈论解决不了的交给在后教环节中帮助解决。
(比一比,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学的最仔细,解决问题最正确、用时最短)好的1、自强是指对未来充满、永久向上、奋斗进步的种精神:是一种美,是我们民族几千年铸成的。
亢;2 、自强精神的表此刻、眼前不垂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
3、自强不停是中国人的精神。
4、自强是一个人活出们健康成长、搞勤学习、未来成就事业的、活出个性、实现。
的必备质量。
自强是我5、是走向成功的。
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原由是多方面的。
自己主观上想不想自强,常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数成功者的经历,都生动说明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意义或作用)6、自弃是指自己成性,得过且过,不求长进,不思进步。
自弃的人没有,不肯吃苦,不肯奋斗,最后自然一事无成。
7、自强与自弃的关系是的。
三、我有疑问( 把自学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我们一同商讨)四、自学交流展现(一)、组内交流展现: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就,解析商讨不懂的问题。
2、采集组内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商讨。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2、感受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
3、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教学难点】自强的含义【教学重点】自强的含义;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讴歌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物和事迹。
下载歌曲《男儿当自强》。
【教学过程】首先,请同学们阅读小故事: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
动物学家发现,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对这些差异,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
于是,他们在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分别把它们送到对岸。
一年后,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而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是因为东岸的羚羊所生活的环境附近生活着一群狼,面对这样的生存挑战,东岸的羚羊必须使自己强健起来,才能适应环境,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
)问题: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下,你能从这个故事得到怎样的启示?(学生交流)教师: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
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说明的道理。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预习课文。
同时,思考下面两个问题:(什么是自强?用一句话概括它。
青少年为什么要自强?)(板书)1。
什么是自强?(老师巡视指导)(5分钟到,教师检查预习情况,提问几位同学对自强含义的理解。
老师给予鼓励并总结出自强的含义。
)(自强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和道德品质。
)师(提醒):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
《人生自强少年始》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强对于一个人成长具有巨大作用;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2、能力目标: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地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3、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二、重难点本课重点: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本课难点:自强与成功的关系(自强的意义)三、自学提纲1、讨论:西单女孩身上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西单女孩儿身上有那些自强的表现?3、西单女孩是一个自强的人。
结合她的事例,我们能否说出自强对我们个人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呢?4、小明和小刚原本在小学里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
可是初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令两位同学非常吃惊,竟然连中等水平都达不到。
面对令人难堪的现实,他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小刚:分析原因,为自己制订了新的学习计划,改变了学习方法,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去赶超别人‥‥‥小明:自暴自弃,认为自己的智力已开发完毕,总也赶不上别人,整天懊恼万分,结果上课听课效果不好,课下不完成作业,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恶‥‥‥请你猜想一下最终的结果会怎样?为什么?5、有些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需要各方面的帮助和照顾,谈不上自强,这种观点对吗?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孟佩杰和刘炜的相关图片及颁奖词,引入新课。
(二)板书:人生自强少年始(三)新课分析1、多媒体出示“西单女孩”的材料,学生阅读教材47——50页,思考自学提纲的五道思考题。
2、小组讨论,梳理归纳好要点;教师在班内视情况给予指导。
(选好代表准备班内发言)3、小组代表就自学提纲得1、2两题自由发言,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强,自强的表现有哪些。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在西单女孩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的精神,明确了自强精神的表现。
结合西单女孩的事例哪个小组想说说自强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何作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言。
(略)教师:大家说得非常精彩。
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一个人健康成长、搞好学习、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
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认识自暴自弃的危害。
知识目标:懂得自强的表现和作用,以及自暴自弃的含义和危害,理解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做起。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自强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自暴自弃的危害。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现象剖析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羚羊中的怪事”并思考:同学们,在非洲大草原的奥兰治河两岸,生活着许多羚羊.动物学家发现,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对这些差异,动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这些羚羊的生存环境是相同的.于是,他们在两岸各捉了10只羚羊,然后分别把它们送到对岸.一年后,由东岸送到西岸的羚羊繁殖到了14只,而由西岸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3只……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请同学们猜一猜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东西两岸的羚羊生存环境是基本相同的,而东岸的羚羊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比西岸的快。
是因为东岸的羚羊所生活的环境附近生活着一群狼,面对这样的生存挑战,东岸的羚羊必须使自己强健起来,才能适应环境,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大自然中的这一现象在人类社会中同样存在。
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
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
这就是这个故事给我们说明的道理。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板书】活动二:同龄人的启示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47小涛的故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小涛每天要忍受疾病的痛苦,却在各方面都锐意进取并取得很大成绩,靠的是什么?小涛的感人事迹给你什么启示?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对!靠的是自强。
小涛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人生自强少年始。
【讲授新课】一、人生自强少年始【板书】活动三:故事展播室请你讲述同小涛一样具有自强精神的感人故事。
2.4.1 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2.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3.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教学重难点】1、自强的含义、作用和意义;2、自强的含义、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2005感动中国:《带着妹妹上大学》洪战辉颁奖词: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生活让他过早地开始收获,他由此从男孩开始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在贫困中求学,在艰辛中自强。
今天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从来是强者。
事迹:13岁单薄的肩膀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洪战辉带着妹妹走进大学校园的事迹,已经广为传颂。
在颁奖典礼上,他动情地说:“有句话是我想送给大家的: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洪战辉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其关键字是自强!那么什么是自强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这位普通的哥哥具备的什么品质打动了我们的内心,感动了中国?让我们感悟到在现代社会中必须自强才能生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1.自强的含义师:对,洪战辉就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一个男孩开始成长为一个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汉,赢得了2005年中国的感动。
同学们,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巨大。
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培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向洪战辉学习,主动培养自强的品格,让自强的品格成为我们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动力。
板书:一、自强,是进取的动力(写在“1.自强的含义”的上面)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知道的还有哪些生命不息,自强不止的事迹?小结: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自强不息的事迹很多,这也说明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
《人生自强少年始一、教材分析<一>本框的地位和作用步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要求自立、自强。
在学生对自尊、自信、自立有了初步认知和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认识到告别依赖、走向自强是人生的必然,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走向自立之路,做自强之人。
本框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的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本框主要分析了什么是自强、自强的主要表现,分析了自强与成功的关系,指出青少年要自强,不要自弃,为下一框《少年能自强》介绍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作了铺垫,也为帮助学生树立自强品质、尝试做自强少年作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成长中的我”第二部分“自尊自强”中的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根据课本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①了解并说出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知道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②知道对待生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在实践中努力培养自强精神尝试做自强少年。
③举例说明自强精神的意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④通过学习,认识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明白生命的可贵在于养成自强的精神。
⑤体会自强不息对个人、国家和民族的意义,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自强的含义及其精神表现是本框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确定为重、难点的依据是: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易产生疑惑。
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对此要讲清、讲透。
(2)自强的意义和作用也是本框的重点。
确定为重点的依据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是否自强不息,讲清自强的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培养自强品质的愿望,引导学生作出正确选择——从少年开始就要自强,进而产生要主动探究培养自强品质方法的强烈愿望,也由此为第二框的内容教学作了铺垫。
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懂得自强的作用;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教材分析重难点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教学设想教法讲授法、情景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具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1.懂得自强的作用;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
2.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3.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作用;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二、预习检测1.通过预习了解自强与成功的关系。
2.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是自弃吗?三、质疑探究1.自强不息对人生还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板书)自学课本P49材料,思考:"这个年轻人会怎么办……"活动过程:(1)让学生阅读故事,然后续写故事的结局.(2)小组派代表讲述故事的结局,并介绍为什么是这个结局,然后教师讲真实的结局.(3)学生讨论:为什么哈默能成功(4)学生回答,教师从自强的角度加以总结.自强品质对人生具有重要意义,自强品质有助于我们取得事业的成功。
2.学生阅读P50云雀的故事思考,讨论: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K:说明自暴自弃的人最终一事无成。
四、精讲点拨自暴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
1.所谓自暴自弃,是指自己甘心落后,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2.自暴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五、当堂检测一、多项选择题:1、走向自强,我们应从(ABC )A、少年始B、现在做起C、小事做起D、帮助别人2、自强对我们的成长起到的作用是(ABC )A、自强,能使人活出尊严、活出个人性。
B、能使人实现人生的价值C、能使我们健康成长,搞好学习D、有了自强精神我们就不会遇到困难的。
二、问答题自强对于一个人取得成功有什么样的作用?K:1,自强,进取的动力2,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六、作业布置一、写"自强少年"月记,将自己培养自强品质的过程记录下来.二、搜集自强名言(每人至少两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拿学习成绩的金牌——桑兰板书设计板书: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1,自强,进取的动力(1)自强的含义 (2)自强的主要表现 (3)自强不息是中国人的民族精神2,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1)自强品质对成功人生具有重要意义(2)要自强不要自弃,什么是自弃自弃有何表现弃和自强是对立的.教学反思。
第四课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学习目标】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认识和理解自强及其表现和作用。
2、自强和自弃的区别过程与方法:交流解惑,点拨自学,合作考试等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培养自强精神的重要性,理解自弃与自强的对立关系。
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
目标达成:1、掌握自强的表现和作用2、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始学习流程:【课前展示】1、自立不是,依靠不是。
2.依赖思想(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的危害:3.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
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
4、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
5.什么是自主?6、自主不仅是一种,更是一种。
7、自立与自主的关系?8、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创境激趣】一天,一个失去右臂的乞丐来到我家乞讨。
我以为母亲会慷慨施舍,谁知,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母亲不生气,俯身故意只用一只手搬砖,“你看,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呢?”乞丐怔住了,终于俯下身子,用仅有的一只手搬起砖来。
乞丐搬完砖后,已是汗水淋漓。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他擦汗后,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给他20元钱,他感动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我不解地问母亲:“你怎么能叫一个没有右臂的人搬砖呢?”母亲意味深长地说:“对于乞丐来说,搬砖和不搬砖可就大不相同了。
”多年后,有个失去右臂却气度非凡的人来到我家。
他动情地对母亲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
因为当年你叫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个公司的董事长。
”然后,他转身对我说:“你的母亲是伟大的,是令人敬佩的,是她教会了我……”【自学导航】1.什么是自强?2、青少年为什么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3.自强表现在哪些方面?4.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的民族精神是什么?5.什么是自暴自弃?它有哪些特点?6.自强的作用?【合作探究】1、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姑娘,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顺利地读完了小学、中学,于2002年秋季被安徽学院录取,成了一名大学生。
人生自强少年始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强的含义。
2.认识自强的表现和作用。
3.理解自强应从少年开始。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要点:自强的含义。
2.学习难点: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三、学法指导第一请同学们联合课本环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而后把情形资料后边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商议)。
其次,环绕导教案,完成相关任务。
最后,要利用一准时间增强记忆重要知识点。
四、课前预习部分1.自强的含义?(认识即可)2.自强的表现?(理解并识记)3.自强和成功的关系?(理解)五、课堂商议部分1.阅读教材 47 页的情形资料,合作研究以下问题:小涛每日都要忍耐疾病的难过,却在各方面都获得那么大的成绩,靠的是什么?2.阅读教材 48 页的资料,合作研究以下问题:(1)自己、同学和家人有哪些自强的表现?(2)选择最重要的一条填写在下表中。
3.阅读教材 50 页的表格资料,合作研究以下问题:这则寓言说了然什么?六、课堂交流展现部分1.分组分别展现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现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现完此后,一定有必定的时间增强记忆,牢固基本知识点。
2.第二部分展现内容是课堂商议部分,组与组之间睁开竞争、评比。
七、总结归纳拓展提高1.请同学们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互相评论。
2.资料:郎平小时候是一个微小稚气的女孩,长大后却成为闻名世界的优秀运动员,这同她自觉建立目标是分不开的。
“追上同班同学—争取世界冠军—保持世界冠军” ,是郎平不一样阶段确立的不一样目标。
正是她的这类精神,激励着新一代国家女排的姑娘们,终于使他们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了世界冠军。
(1)什么是自强?这类精神又表此刻哪些方面呢?(2)假如郎平没有这类自强的精神,会获得那么大的成就吗?这类精神终归有什么重要意义?八、达标检测1.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对一个人的成长拥有巨大的作用,没有它就不会有自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