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运动会考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45
(四)周期运动一、单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A 、一定是受力平衡的;B 、一定是受力不平衡的;C 、视情况而定,可能平衡 ,可能不平衡;D 、它受到向心力一定与其他外力平衡。
2、对于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大小不变;B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变化;C 、向心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化;D 、向心力大小和方向都变化。
3、做机械振动的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下列物理量中,具有最大值的是:( )A 、位移;B 、速度;C 、回复力;D 、加速度4、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B 、C 两点间做机械振动,B 、C 间距为12cm ,O 是平衡位置,振子每次从C 运动到B 的时间均为0.5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该弹簧振子的振幅为12cm ;B 、该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s ;C 、该弹簧振子的频率为2Hz ;D 、振子从O 点出发到再次回到O 点的过程就是一次全振动。
5、如图所示,一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O 点附近作振动,关于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振子从O →B →O →C →O 完成一次全振动;B 、振子从O 点出发回到O 完成了一次全振动;C 、振子从B 点出发再次回到B 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D 、振子从C 点出发再次回到C 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波的振幅为2.0cm ;B 、该波的频率为0.2Hz ;C 、t = 0时刻质点A 向下运动;D 、t = 0.5s 时刻质点A 向下运动。
7、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B 、机械波的波长只由介质决定;C 、机械波的频率只由介质决定;D 、产生机械波一定要由波源和介质。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⑴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⑷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⑸产生的现象: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⑹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⑺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
高中体育2024年会考知识点整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2024年的高中体育年会考,我们整理了以下知识点。
这份整理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体育年会考的相关内容。
一、体育理论部分1.1 体育基础知识- 体育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运动心理学基础知识1.2 体育锻炼与健康- 体育锻炼的原则和方法- 运动营养基础知识-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与维护1.3 体育与社会- 体育与社会的关系-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 体育政策法规的了解二、体育运动技能部分2.1 田径运动- 短跑、中跑、长跑的技术要领- 跳高、跳远、三级跳远的技术要领- 铅球、标枪、铁饼的技术要领2.2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排球的基本技术- 篮球、足球、排球的战术运用- 篮球、足球、排球的竞赛规则2.3 体操运动- 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单杠的技术要领- 队列队形变化、集体操的动作要领2.4 水上运动- 游泳的技术要领与竞赛规则- 划船、帆板的技术要领与竞赛规则2.5 冰雪运动- 速度滑冰、冰球的技术要领与竞赛规则- 雪橇、雪车、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的技术要领与竞赛规则三、体育道德与行为规范部分3.1 体育道德- 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结协作的道德观念- 遵守比赛规则、尊重裁判的职业道德3.2 行为规范- 课堂纪律、训练纪律、比赛纪律- 运动着装、运动器材的使用规范- 安全运动、文明观众的要求四、体育实践部分4.1 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4.2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4.3 教学实践- 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学文件的编写与使用-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指导与反馈-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份知识点整理涵盖了高中体育年会考的各个方面,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这份整理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复习,以期在2024年的年会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周期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周期运动的定义周期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来回进行规律的往复运动。
在周期运动中,物体在一个周期内经历相同的运动过程,如作简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单摆的摆动等。
周期运动的时间称为周期T,与频率f成反比关系,即f=1/T。
周期运动的最基本特征是以相同的频率和振幅运动,并且在整个运动周期内保持相同的运动规律。
二、周期运动的条件周期运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 运动物体必须经历来回往复的运动过程;2. 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必须在整个周期内保持不变,即具有规律性;3. 运动物体的振动频率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三、周期运动的特点1. 稳定性:周期运动的运动规律在整个周期内保持稳定不变,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
2. 恢复力:周期运动的物体都具有一定的恢复力,即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会受到一定的恢复力的驱使。
3. 频率和振幅:周期运动的频率和振幅是其最基本特征,频率决定了物体的振动快慢,振幅则表示了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
4. 能量变化:周期运动的物体在振动过程中会不断地从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后再转化为势能,能量在周期内保持一定的变化规律。
四、周期运动的类型周期运动可以分为机械周期运动和电磁周期运动两种类型。
1. 机械周期运动:包括简谐振动、复谐振动和阻尼振动等。
简谐振动是指一个物体以正弦或余弦函数的规律进行振动,其运动规律简单而清晰,如弹簧振子、单摆等。
复谐振动是指多个简谐振动合成的振动,如机械振荡系统中的复合振动。
阻尼振动是指在振动过程中会因摩擦力的存在而导致振动衰减的情况。
2. 电磁周期运动:包括电路振荡、电磁波的振动等。
电路振荡是指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电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周期性振动。
电磁波的振动是指电磁场在空间中以电场和磁场相互耦合产生的周期性波动。
五、周期运动的应用周期运动在自然界和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下:1. 机械工程:周期运动的原理被广泛应用在机械振动、空间振动和工程结构的设计中。
(完备概述)周期运动知识点1. 周期运动的定义周期运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重复出现的运动现象。
它包括周期性的物理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
2. 周期运动的特点周期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有明确的周期:周期运动的发生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出现的。
- 周期性重复:周期运动的特点是在每个周期内,运动状态会重复出现。
- 有规律性:周期运动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是可以被预测和计算的。
3. 周期运动的种类周期运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种类:3.1 机械周期运动机械周期运动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反复运动的现象,例如钟摆的摆动、弹簧振子的振动等。
3.2 电磁周期运动电磁周期运动是指电磁场和电磁波在空间中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变化的现象,例如电磁波的传播、电流的交变等。
3.3 生物周期运动生物周期运动是指生物体在生理上和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例如人体的呼吸、心跳、昼夜活动节律等。
3.4 社会周期运动社会周期运动是指社会经济和文化领域内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的周期性变化,例如经济周期的波动、人口的周期性变化等。
4. 周期运动的应用周期运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涉及到科学、工程、医学等领域。
例如:- 机械周期运动可以应用于钟表、计时器等设备中。
- 电磁周期运动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等技术中。
- 生物周期运动可以应用于医学、生物节律研究等领域。
- 社会周期运动可以应用于经济预测、人口统计等方面。
5. 总结周期运动是一种重复出现的运动现象,具有明确的周期、周期性重复和规律性等特点。
它包括机械周期运动、电磁周期运动、生物周期运动和社会周期运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了解周期运动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第4章 周期运动会考复习一、匀速圆周运动1、 质点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受到指向圆心的向心力作用,向心力是效果力。
2、匀速圆周运动:质点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或者说质点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的圆周运动。
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 )(1)大小:质点通过的弧长与通过这段弧长所用时间之比。
线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
(2)方向:线速度的方向是圆周上各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ω)(1)大小:质点所在半径转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之比。
3、周期(T ):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
单位:秒(s )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因此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周期不变, 线速度, 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方向不断改变。
2、 周期越大,转得越慢, 线速度、角速度越大转得越快。
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 二、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221rm m G F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现象并推出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什用扭秤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rv ω=思考:➢因为向心力沿半径指向圆心,始终垂直于速度的方向。
OV FVF➢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并不是匀速运动。
2、为什么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1、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练习.1.质点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点做振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周期运动知识点点拨:1.圆周运动: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圆或是圆的一部分。
(1)速率不变的是匀速圆周运动。
(2)速率变化的是非匀速圆周运动。
注: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因此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
例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物理量中不断改变的是( B ) A .角速度B .线速度C .周期D .转速例2.如图所示,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沿曲线从M 点到N 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所受合力方向可能是( C )例3(多选).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 .速度不变,加速度也不变B .速度和加速度都变化,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C .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D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不变,且始终指向圆心2.描写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质点沿圆弧运动的快慢(即瞬时速度)。
大小: tsv =方向: 圆弧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2)角速度: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t θω= vRω=(3)周期:质点完成一次圆周运动所用的时间。
22R T v ππω==(4)转速:质点1秒内完成圆周运动的次数。
122vn TRωππ===例4. 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 、b 和c 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 .a 、b 和c 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b 和c 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C .a 、b 的角速度比c 的大 D .c 的线速度比、的大例5. 甲、乙、丙三个物体,甲放在广州,乙放在上海,丙放在北京.当它们随地球一起转动时,则( D )A .甲的角速度最大、乙的线速度最小B .丙的角速度最小、甲的线速度最大C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和线速度都相等D .三个物体的角速度、周期一样,丙的线速度最小3.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是描写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第四章周期运动(合格考复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第四章周期运动(合格考复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第四章周期运动(合格考复习)的全部内容。
第四章周期运动内容诠释(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弧长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物体具有初速度,而且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垂直的合外力作用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线速度的大小不变(匀速率),所以匀速圆周运动也可以说是速率恒定的圆周运动。
(2)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简称振动.产生机械振动的条件是存在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
做振动的质点从某位置出发再次回到该位置,并保持与出发时相同运动方向的过程叫做全振动.(3)振动的描述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称为振动的振幅,一般用A表示。
它是表示振动幅度的物理量.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叫做振动的周期,一般用T来表示。
它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振动物体在1s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一般用f表示,其单位是赫兹(Hz)。
它也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4)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由近及远传播形成了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必须有波源―――产生机械波的振动物体;二是必须有传播振动的介质.振动是波动的成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
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和振动能量,即波的传播过程是振源不断向外传递能量的过程,而介质中的各质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做相同频率的振动,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高中物理周期运动问题解答技巧分享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周期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许多常见的物理现象,如振动、波动等。
解答周期运动问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将分享一些解答周期运动问题的技巧,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周期运动的知识。
一、简单谐振动问题简单谐振动是周期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周期性和振幅不变的特点。
在解答简单谐振动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简单谐振动的定义:简单谐振动是指在恢复力的作用下,物体沿着直线进行振动,且振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位移成正比,方向相反。
这一定义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2. 利用简单谐振动的运动方程:简单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可以表示为x = A *sin(ωt + φ),其中x为位移,A为振幅,ω为角频率,t为时间,φ为初相位。
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代入运动方程进行求解。
例如,问题:一个质点做简谐振动,振幅为2cm,周期为2s,求质点的位移函数。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周期T = 2s,振幅A = 2cm = 0.02m。
由于周期T与角频率ω之间有关系T = 2π/ω,所以可以求得角频率ω = 2π/T = 2π/2 = π rad/s。
将已知条件代入简单谐振动的运动方程,得到位移函数x = 0.02 * sin(πt + φ)。
3. 注意初相位的确定:初相位φ是指在t = 0时刻的位移相位,可以通过已知条件或辅助条件来确定。
例如,当物体在t = 0时刻位于最大位移处时,初相位φ = 0;当物体在t = 0时刻位于最小位移处时,初相位φ = π。
二、波动问题波动是一种传递能量的周期性运动,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
在解答波动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理解波动的特点和性质:波动具有振幅、波长、频率和波速等基本概念,需要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来解答问题。
2. 利用波动的基本公式:波动的基本公式是v = fλ,其中v为波速,f为频率,λ为波长。
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代入基本公式进行求解。
周期运动复习一.圆周运动——非匀变速曲线运动1.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v 、ω、T 、n 的意义和相互关系:rvrt s n T t=====ππϕω22特例:F n =0,直线运动;F t =0,匀速圆周运动;F 合=F n , 合力指向圆心。
F n ≠0, F t ≠0,变速圆周运动;22t n t n F F F F F +=+= 合力不指向圆心二.万有引力1.万有引力定律:221r m m G F = 质点和质量均匀分布球体 2.卫星。
222)()(h R R mg h R Mm G F +=+==m r n m r T m r m r v m mv a n 22222244ππωω===== (1) 近地卫星h=0, F=mg ,v=s km gR /9.7=(2)同步卫星T 卫=T 自三.机械振动1、机械振动:物体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回复力: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叫回复力。
它是产生振动的条件。
2.简谐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振动 简谐运动条件:回复力:F=-kx(1)弹簧振子:不计质量的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可看作质点的物体。
运动:B 、C ——O ;变加速,a 变小,v 变大。
O ——BC ;变减速,a 变大,v 变小。
(2)单摆-----一根质量不计、长度不变的细线下端拴一可视作质点的小球。
单摆作简谐振动条件:θ<50、f=0,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振动)O回复力 kx L mgx mg F ===/sin θ≠F 合 (当l x /sin 5==︒<θθθ时)周期公式;gl T π2= 四.机械波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了机械波。
1.产生条件:(1)波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体 (2)介质——传播机械振动的物质。
2.产生原因——介质内各质点间的弹力传播过程:各质点作与波源相同的振动(T 、f 、起振方向),只是起振时间依次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