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24药敏
- 格式:ppt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87
一、纸片扩散法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
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二、稀释法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
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2.1 琼脂稀释法首先制备含抗菌药物的琼脂稀释平板。
再接种待测菌株,然后是结果判读。
2.2 肉汤稀释法三、抗生素浓度梯度法四、自动化仪器法一、实验材料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可去生化试剂店购买,做不同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做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普通营养琼脂或麦糠凯培养基。
做沙门氏菌可选择血清培养基。
药敏试纸:购买或自制(详见实验准备)细菌:待做药敏试验的细菌仪器:接种环、酒精灯、打孔器、牛津杯、移液器、滴头二、实验准备2.1 药敏片的准备:购买或自制2.1.1 制备方法:取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
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
经15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
2.1.2 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纸片时不能将纸片捣烂。
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
药敏试验的原理药敏试验原理药敏试验是一种用于确定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指导临床上的抗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药敏试验的原理是通过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与细菌进行反应,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来确定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细菌药敏试验前需要先从患者的样本中分离出目标细菌,并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到所需的数量。
通常使用的培养基包括莫乃基、大肠杆菌平板以及血琼脂等。
2. 制备药物药敏试验所使用的药物通常是常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
这些药物需要提前配置好,以确保其浓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稀释药物将药物稀释成不同的浓度,这些浓度范围从最小浓度开始,逐渐递增至最大浓度,通常会制备8个不同的浓度。
4. 加入细菌将药物加入到已经培养好的细菌中,让其在固定时间内进行吸收。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案,如将药物加到固定体积的培养基中,或是通过切开莫米德瓶,在其中加入药物溶液来进行。
5. 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将稀释好的药物加入细菌中后,将其分配到不同的培养基上,通常使用微量进针或是延伸半硬质琼脂板法进行。
然后,将培养基放到恒温箱中进行培养,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和形态。
6. 解读结果并进行分析根据细菌的生长情况来判断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根据不同的药物浓度、细菌生长情况和形态,可以简单地确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药敏试验不仅可以指导临床上的抗菌治疗,而且可以在重要疾病爆发时,对于了解不同城市/城镇之间的细菌耐药率变化有帮助。
在药敏试验中,测定细菌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的方法有许多种,目前中国临床上主要采用两种常规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进针法。
纸片扩散法纸片扩散法是一种常见的药敏试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各种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
该方法将已经稀释好的药物加在一个标准莫莫尼格琼脂板上,然后在细菌感染区域中放置一张含有药物的纸片,在培养室中孵化。
如何进行药敏试验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
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并提高疗效。
这就需要利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
但由于药敏试验要求比较严格,条件比较高,仅仅在大中专院校或科研单位有条件的可以操作,一些养殖厂或一些门诊难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
针对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总结和实践,逐渐总结出几套适合基层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实验步骤1、实验材料:(1)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可去生化试剂店购买,做不同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做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可选择普通营养琼脂或麦糠凯培养基。
做沙门氏菌可选择血清培养基。
(2)药敏试纸:购买或自制(详见实验准备)(3)细菌:待做药敏试验的细菌或病料(4)接种环、酒精灯、打孔器、牛津杯等(5)移液器、滴头等2、实验准备:(1)药敏片的准备:购买或自制① 药敏片的制备:取新华1号定性滤纸,用打孔机打成6毫米直径的圆形小纸片。
取圆纸片50片放入清洁干燥的青霉素空瓶中,瓶口以单层牛皮纸包扎。
经15磅15~20分钟高压消毒后,放在37℃温箱或烘箱中数天,使完全干燥。
② 抗菌药纸片制作:在上述含有50片纸片的青霉素瓶内加入药液0.25毫升,并翻动纸片,使各纸片充分浸透药液,翻动纸片时不能将纸片捣烂。
同时在瓶口上记录药物名称,放37℃温箱内过夜,干燥后即密盖,如有条件可真空干燥。
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解释标准1.1 常见非苛养菌和苛养菌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因判定折点每年更新一次,常见非苛养菌(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不动菌属、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和常见苛养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参照CLSI M100的每年更新版文件。
1.2 不常见苛养菌和不常见非苛养菌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1.2.1 乏养球菌属和颗粒链球菌属乏养球菌属和颗粒链球菌属属于苛养菌,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致病菌。
首选检测药物为青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
来自呼吸道或伤口的分离株不必进行药敏试验,来自无菌部位如血液、深部组织、植入的假体装置,特别是免疫缺陷患者,应进行药敏试验。
药敏试验解释标准见表1。
表1 乏养球菌属和颗粒链球菌属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1.2.2 其他革兰阳性球菌(气球菌属、孪生球菌属、乳球菌属和微球菌属)气球菌属首选检测药物为青霉素、头孢曲松和万古霉素;孪生球菌属首选检测药物为青霉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万古霉素;乳球菌属首选检测药物为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格氏乳球菌对克林霉素天然耐药。
微球菌属首选检测抗菌药物为青霉素和万古霉素。
微球菌属常为污染菌,多次血培养阳性或植入假体装置分离的菌株可进行药敏试验。
这些菌属药敏试验解释标准见表2。
表2 气球菌属、孪生球菌属、乳球菌属和微球菌属的药敏试验解释标准1.2.3 对糖肽类药物天然耐药的革兰阳性菌(无色藻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猪红斑丹毒丝菌和乳杆菌属)无色藻菌属、明串珠菌属和片球菌属无色藻菌属、片球菌属和明串珠菌属为苛养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
首选检测抗菌药物为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分离自无菌部位如血培养、深部组织的菌株,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无菌部位分离的菌株可进行药敏试验。
药敏结果解释标准见表3。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病原药物敏感试验,了解病原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二、实验原理病原药物敏感试验是通过观察病原微生物在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来判断病原微生物对某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判断病原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三、实验材料1. 病原微生物样本:疑似感染部位的组织或分泌物。
2. 抗生素纸片:含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纸片。
3. 琼脂培养基:用于培养病原微生物。
4. 微量移液器:用于定量加样。
5. 镜头:用于观察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6. 温箱:用于培养病原微生物。
四、实验方法1. 样本处理:将疑似感染部位的组织或分泌物进行稀释,取适量加入琼脂培养基中,混匀。
2. 制备菌悬液:将处理后的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选择生长良好的菌落进行稀释,制备成一定浓度的菌悬液。
3. 贴纸片:将制备好的菌悬液均匀涂布在琼脂培养基表面,然后将抗生素纸片贴在培养基表面,确保纸片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4. 培养观察:将培养皿放入温箱中,在适宜温度下培养24-48小时。
5. 结果观察与记录:观察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根据抑菌圈的大小,判断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病原微生物对青霉素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为15mm,表明病原微生物对青霉素表现为低敏感。
2. 病原微生物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为20mm,表明病原微生物对头孢菌素表现为中敏感。
3. 病原微生物对喹诺酮类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为25mm,表明病原微生物对喹诺酮类表现为高敏感。
4. 病原微生物对氨基糖苷类的敏感性:抑菌圈直径为10mm,表明病原微生物对氨基糖苷类表现为不敏感。
六、实验结论根据病原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病原微生物对青霉素表现为低敏感,对头孢菌素表现为中敏感,对喹诺酮类表现为高敏感,对氨基糖苷类表现为不敏感。
临床治疗时,应优先考虑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同时可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