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教案3篇人教版初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教案3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慕尼黑会议;德吞并捷克;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奇怪的战争;德攻占北欧和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国家,敦刻尔克撤退;法国溃败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运动;不列颠之战;德军侵入巴尔干;突袭苏联;二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
能力: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战争性质的方法。
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
让学生充分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在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影视资料《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这段资料介绍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由于德、意、日三国勾结,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威胁,加速了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终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一、自主学习通过刚才的阅读和之前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希特勒上台后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个?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就是向哪一条约的挑战啊?也是对当时存在的被英法所控制的所谓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哪一机构的挑战啊?师: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各国政府态度如何呢?咱们一起来读一下下面的材料:(展示材料)材料一英国首相A.N.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组织单位:山东潍坊滨海区教学研究室学校:潍坊渤海实验学校年级与科目:初三历史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第三单元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参赛教师:袁玉忠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三2、学科:历史3、课时:1课时4、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上网查找关于二战的图片、文字资料。
5学生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感兴趣的二战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也可观看反映二战的影片。
二、教学课题: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三、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紧承上一课教材介绍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战役的胜利,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和9月德国和日本相继投降。
经历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等相关史实。
(2)分析探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及探究的能力(3)通过引导分析二战的性质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对带有思考题的史料进行阅读、分析,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通过对历史地图及表格的识读,培养识读历史图表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寻找史料,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掌握“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原则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使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并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十下历史电子课本第i课俄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大战后期,1917 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二月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
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回到俄国首都彼得格勒。
在车站广场,他受到成千上万工人和士兵的欢迎。
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布尔什维克党在8月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一一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一一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主席。
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苏维埃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厂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然而,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案设计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要求了解战争扩大的几次重大战役,并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概况有基本了解。
教学目标:1、识记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理解莫斯科保卫战的意义;概述世界发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标志和意义。
2、能力与方法通过概括标志二战规模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分析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矛盾进行分析的能力。
通过归纳世界反发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必然性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价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德国、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有关史实,揭露法西斯侵略的野蛮和疯狂。
通过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确立为人类和平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难点重点:二战规模扩大的重大事件。
难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自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读书指导、讨论法和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一、前课回顾:1、慕尼黑会议在年月召开,参会国有、、、,会上签订了《》,其内容是。
慕尼黑会议把英法的推到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具体时间是。
二、新课学习:1、导入语: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在短短的时间里征服了欧洲大陆14个国家,几乎占了大半个欧洲。
亚洲的日本法西斯也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他们并不满足,又分别挑起战争,从而使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板书)。
2、提出“学习目标”:(一)二战的扩大()。
(二)二战的进一步扩大()。
(三)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明确“学习方法”:边阅读边圈点勾画、积极参与讨论。
4、学习目标(一)德国突袭苏联(1)阅读P:32第一、二自然段,边阅读边圈点勾画,并完成以下填空。
年月日,德国单方面撕毁《》,对苏不宣而战,在南北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年级:初三学科:历史设计:审核:
学习目标: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前置自学:
1、慕尼黑阴谋:
(1)背景:德国扩军备战,吞并了奥地利,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
英国、法国希望以牺牲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2)(慕尼黑会议)内容: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等地割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3)实质:___政策。
(慕尼黑阴谋将这一政策推向顶峰)
2、绥靖政策:
(1)原因: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苏联力量的壮大。
②西方大国企图通过牺牲小国利益安抚侵略者,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
(2)影响:影响及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力量。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1)爆发:年9月1日,德国突袭。
对德宣战。
二战全面爆发。
(2)初期阶段:德国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3)扩大:1941年6月,德国侵略,直逼苏联首都。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核对交流,不明白的或把握不准的提出来共同解决。
合作探究:想一想,为什么二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总是屡屡得手?
达标拓展:。
1、慕尼黑阴谋导致利益被牺牲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
2、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讲道:“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这里说的“我们的政策”是指。
() A.绥靖政策 B.对德作战 C.中立自保 D.冷战政策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