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871.50 KB
- 文档页数:24
机械设计基础1.组成机械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物称为构件。
构件是机械中运动的单元体。
零件是机械中制造的单元体,部件是机械中装配的单元体。
2.构件与零件的关系?构件可以是单一零件,也可以是多个零件的刚性组合体。
3.机构自由度计算习题3.64. 平面连杆机构属于高副机构还是低副机构?平面连杆机构是由若干个构件通过低副连接而成的机构,又称平面低副机构。
5.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6.不同构件为机架,判断机构类型,曲柄存在条件?曲柄存在条件:(1)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
(2)最短杆或其相邻杆应为机架推论:(1)当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2)a当最长杆与最短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a最短杆为机架时得到双曲柄机构b最短杆的相邻杆为机架时得到曲柄摇杆机构c最短杆的对面杆为机架时得到双摇杆机构7.压力角与传动角的关系?压力角越小,传动角越大,使从动杆运动的有效分力就越大,对机构传动越有利8.极位夹角的概念在急回运动机构中,输出构件处于两极限位置C1D、C2D时,此极限位置时曲柄所在直线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极限位置9.凸轮机构运动规律,每一种冲击特性,运用场合?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A等速运动规律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c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d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1)等速运动规律,在行程始末速度有突变,理论上加速度可以达到无穷大,产生极大的惯性力,导致机构产生强烈的刚性冲击,因此等速运动只能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2)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在A、B、C三点加速度存在有限值突变,导致机构产生柔性冲击,可用于中速轻载的场合(3)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在行程始末加速度存在有限值突变,也将导致机构产生柔性冲击,适用于中速场合。
(4)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在全行程中无速度和加速度的突变,适用于高速场合。
机械设计基础一.概论:1.机械设计课程主要讨论设计和计算的理论和方法。
2.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强度:零件抵抗力的能力。
2、结构组成和自由度:1所谓的机架是指。
2.机构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零件组成。
3.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
4.组成转动副的两个运动副元素的基本特征是。
5.由两个部件的表面接触形成的运动对称为引入约束的运动对,由导线接触形成的运动对称为引入约束的运动对。
6.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是机构具有的条件。
7.与机构运动相关的尺寸元素必须反映在机构的运动图上。
因此,应正确标记移动副、移动副和高副。
3、连杆结构:1.铰链四杆机构若则可能存在曲柄。
其中若最短杆是,则为;若最短杆是,则为;若最短杆是机架,则为;若则不存在曲柄(任何情况下均为双摇杆机构)。
2.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机构。
3.为保证连杆机构良好的传力性能,当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最小传动角应为4个传动角。
5.平面连杆机构中,从动件压力角α与机构传动角γ之间的关系是.6.曲柄摇杆机构中,必然出现死点位置的原动件是。
7.曲柄摇杆机构共有个瞬心。
8.当连杆没有急回运动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
9.以曲柄为主动件色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分别是,而导杆机构始终是90°。
四.凸轮机构:1.凸轮机构的基圆半径指2.凸轮机构中,若增大基圆半径rb,,则压力角作如下变化:3.使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减小的有效方法是。
4.凸轮机构刚性冲击的原因是:。
灵活影响的原因是。
5.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以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硬冲击),而规律可以使凸轮机构产生刚性冲击。
6.按滚子对心移动从动件设计制造的盘形凸轮廓线若将滚子直径rk改小则滚子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rb变大α变大)。
五.齿轮机构:1.渐开线标准直齿轮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2.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连动传动条件是。
3.齿轮机构的基本参数中,与重合度无关的参数是。
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是指通过对机械系统的结构、运动和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和优化,设计出满足特定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机械产品的过程。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以及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的使用等内容。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1.基本材料力学: 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强度、刚度、韧度等。
了解基本材料力学理论对合理选材和结构设计有重要意义。
2.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机械设计中需要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和速度等参数,以确定机构的工作性能。
3.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机械设计中需要对机械系统受到的各种力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保机械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4.刚体力学:刚体力学是研究刚体受力和运动的力学学科,机械设计中需要对机械构件进行刚体分析,以计算各个构件的应力和变形,从而确定结构的稳定性。
5.机构学:机构学是研究机械构件之间相对运动和传动的学科,机械设计中需要对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进行分析,以满足特定的功能和工艺要求。
机械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1.强度计算:在机械设计中,强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常用的强度计算方法有应力计算、应变计算和变形计算等。
通过这些计算方法可以评估机械结构的强度,从而避免结构因载荷过大而破坏的问题。
2.变形计算:机械结构在受到载荷作用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形。
变形计算是对机械结构的变形进行分析和计算,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工作性能。
3.高强度螺栓组合计算:在机械设计中经常会使用螺栓连接各个构件,螺栓组合的计算是为了确定螺栓的尺寸和数量,以满足机械结构的强度要求。
4.刚度计算:机械结构的刚度对于机构运动的精度和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
刚度计算是对机械结构的刚度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保机构的工作性能。
5.选择轴承和传动元件:在机械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轴承和传动元件对于机械结构的运动效果和寿命有重要的影响。
选择轴承和传动元件的计算方法包括轴承尺寸计算、带传动计算等。
. 构件是组成机器的( )。
(2分)A.制造单元;B.基本运动单元;C.原动件;D.从动件★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2. 在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绕其它齿轮轴线转动的轮系称为( )。
(2分)A.周转轮系B.定轴轮系C.复合轮系D.行星轮系★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3. 拟设计一机构,要求原动件连续转动,从动件按预定工作要求做连续或间歇移动,应选择用( )。
(2分)A.槽轮机构B.棘轮机构C.移动从动件凸轮机构D.摩擦轮机构★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4. 在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时,应使最小传动角gmin( )。
(2分)A.尽可能小一些B.尽可能大一些C.为0°D.为45°★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5. 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原值不变,原因是( )。
(2分)A.啮合角不变B.压力角不变C.基圆半径不变D.节圆半径不变★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6. 即包含定轴轮系部分,又包含周转轮系部分或由几个基本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称为( )。
(2分)A.周转轮系B.定轴轮系C.复合轮系D.差动轮系★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7. 为使单销外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大于零,槽轮的径向槽数应大于( )。
(2分)A.2B.4C.3D.5★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8. 当齿轮的齿数增多时,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都将改变。
(2分)A.分度圆、齿厚、渐开线形状B.分度圆齿距、齿顶圆C.分度圆、齿顶厚、渐开线形状D.分度圆、齿顶圆、基圆齿距★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9. 对于齿条,不同齿高上的( )。
(2分)A.齿距相同,压力角相同B.齿距不同,压力角不同C.齿距不同,压力角相同D.齿距相同,压力角不同★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10. 两对齿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而模数不同的齿轮传动,它们的重合度( )。
(2分)A.一定相同B.一定不同C.模数大的重合度大D.模数小的重合度大★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11. 对滚动轴承进行寿命计算的目的是防止轴承在预期的工作期间内发生( )。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大全1.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材料的弹性、塑性、断裂、疲劳等力学性质。
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助于选取适宜的材料和确定材料的可靠强度。
2. 静力学静力学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平面力学、三维力学、力的合成分解、重心和力矩等重要内容。
静力学的应用广泛,可用于设计机械结构和判断结构的稳定性。
3. 动力学动力学是机械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知识,它包括牛顿定律、功和能量、动量守恒等内容。
了解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可以帮助设计机械运动控制系统。
4.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用于描述机械装配的结构、功能和零件之间的关系。
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要素,有助于绘制出高质量的图纸。
5.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机械设计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利用液体传递压力和能量,在机械运动控制、能量转换和电控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液压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组成,有助于设计出高效可靠的液压系统。
6.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机械运动和动力传递的重要环节,它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传动等多种形式。
了解每种传动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可以选择适宜的传动方式,优化机械结构。
7.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机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包括加工工艺、刀具选择和加工精度等内容。
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提高机械零件的制造精度和质量。
8. 机械设计软件机械设计软件是机械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包括CAD、CAM、CAE 等多种类型。
了解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可以提高机械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9. 机械标准机械标准是机械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它规定了机械零件的尺寸、形状、公差和材料等方面的标准化要求。
了解机械标准的内容和应用,可以避免设计中出现不合规范的问题,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
10. 机械维修机械维修是机械设计的延伸,它包括机械设备的故障检测、维修和保养等方面。
了解机械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保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
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1.减速器起吊装置,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答:起吊装置为了便于吊运。
在箱体上设置有起吊装置箱盖上的起吊孔用于提升箱盖箱座上的吊钩用于提升整个减速器。
定位销为安装方便。
箱座和箱盖用圆锥定位销定位并用螺栓连接固紧起。
盖螺钉为了便于揭开箱盖。
常在箱盖凸缘上装有起盖螺钉。
油标为了便于检查箱内油面高低。
箱座上设有油标。
油塞是用来放油的,把旧的油放出来。
所以油塞的位置都是靠在最下方的。
2.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布置?答:为保证壳体的强度、刚度,减小壳体的厚度。
一般是在两轴安装轴承的上下对称位置分别布置。
3.轴承座两侧连接螺栓如何布置,支撑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如何确定?答:轴承旁边地突台要考虑凸台半径和凸台高度两个参数。
凸台半径和安装轴承旁螺栓的箱体凸缘半径相等;凸台高度要根据低速轴轴承座外径和螺栓扳手空间的要求来确定,大小等于沉头座直径加上2.5倍的轴承盖螺栓直径5.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主要记载有产家名号、产品的额定技术数据等,中文铭牌上所采用的文字符号应一律使用中国法定的标准,进口产品投放市场需要备中文名牌的也应照此办理二·拆卸观察孔盖1.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适宜的?答:通过观察孔可以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并可以向箱体内加润滑油。
应设置在箱盖顶部适当位置;尺寸以便于观察传动件啮合区位置为宜,并允许手进入箱体检查磨损情况。
2.观察孔盖上为什么要设计通气孔?孔的位置为何确定?答:通气孔可以调节由于高速运转生热膨胀造成的内外压强差。
设置在观察盖上或箱体顶部。
三·拆卸箱盖1.再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栓螺母时扳手至少要旋转多少度才能松紧螺母,这与螺栓到外箱壁间的距离有何关系?设计时距离应如何确定?答:60度2.起盖螺钉有什么作用?与普通螺钉结构有什么不同?答:开启箱盖时旋转起盖螺钉可顶起箱盖,方便拆卸;起盖螺钉顶部是圆柱形,并加工成大倒角或半圆,螺纹长度大于箱盖连接凸缘的厚度。
机械设计基础(一)机械机构机器1、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
2、机构是能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3、机械=机器+机构。
(二)零件和构件1.零件是最小的制造单元2、提到加工制造的时候,用零件这个词。
加工零件3、构件是运动单元。
很多构件组成机构4、零件是最小的制造单元(加工零件),构件是运动单元(运动构件)(三)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1、有些零件是在各种机器中常用的,称之为通用零件。
有些零件只有在特定的机器总才用到,称之为专用零件2、通用零件不一定是标准化的,比如轴是通用零件。
但是没有国家标准规定轴的直径和长度。
标准化和通用是两个系列的概念。
通用的只要强度满足要求就可以了。
通用零件比如齿轮和轴他的尺寸是根据要求设计计算得到的,而标准件是根据要求查表选择合适的型号1.带传动是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2.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3.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D 。
A. 带的横截面尺寸B. 传递的功率C. 带轮的线速度D. 带轮的直径4. 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5.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D 。
A. 带的寿命缩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 设计一对软齿面减速齿轮传动,从等强度要求出发,选择硬度时应使__B_。
A.大、小齿轮的硬度相等B.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D.小齿轮用硬齿面,大齿轮用软齿面2.对于软齿面的闭式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____C____。
A.轮齿疲劳折断B.齿面磨损C.齿面疲劳点蚀 D.齿面胶合3.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_____D___。
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完整版)简介《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介绍机械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课程。
本套PPT课件是全套课程的完整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课件目录1.机械设计基础概述–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的重要性–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2.材料与力学基础–材料工程概述–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力学基础–塑性力学基础3.物体的几何参数–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构建三维几何模型–几何参数的计算与分析4.连接零件的设计–轴的设计–轴承的选择与设计–轴承的寿命计算5.传动装置的设计–齿轮传动–带传动–传动装置的计算与优化6.结构件的设计–结构件的设计原则–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结构件的计算与优化7.机械设计的检查与验证–设计的检查原则–设计验证的方法–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8.机械设计的案例分析–常见机械设计案例分析–机械设计的创新与应用学习建议1.注重课堂笔记的整理,重点记录课程重要概念和公式。
2.完成课后习题和实践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3.多查阅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拓宽机械设计的知识面。
4.参加实验室和工程实习,锻炼机械设计实际操作能力。
5.加强与同学的讨论和交流,共同学习、提高。
结语《机械设计基础》全套PPT课件是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辅助资料,帮助学生快速全面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独立进行机械设计与分析。
希望本套课件对学生的机械设计学习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学习顺利!。
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关于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绪论1、机械的组成:完整的机械系统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工作机、和控制系统四大基本组成部分2、机械结构组成层次:零件→构件→机构→机器3、机械零件:加工的单元体4、机械构件:运动的单元体5、机械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体第二章机械设计概论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使用功能、工艺性、经济性、其他2、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1)确定设计任务书(2)总体方案设计(3)技术设计(4)编制技术文件(5)技术审定和产品鉴定3、机械零件的失效:机械零件不能正常工作、失去所需的工作效能4、设计计算准则:保证零件不产生失效5、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铸造工艺性;模锻工艺性;焊接工艺性;热处理工艺性;切削加工工艺性;装配工艺性;6、工程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7、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8、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铸造性、铸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9、钢的热处理方式:退火、正火、淬火与回火、表面淬火、表面化学热处理10、常用金属材料:铸铁、碳素钢、合金钢、有色金属材料11、配合:间隙配合:具有间隙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上过盈配合:具有过盈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下过度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12、基准值:基孔制、基轴制(优先选用基孔制)13、运动副:构件与构件之间通过一定的相互接触和制约,构成保持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低副:通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分为回转副和移动副高副:两构件通过电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14、机构中的构件:机架、原动件、从动件15、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1)机构的自由度F>0(2)机构的原动件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F16、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自由度计算的注意事项: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同时在一处用转动副相联结就构成复合铰链.由K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含有(K-1)个转动副局部自由度:在机构中常会出现一种与输出构件运动无关的自由度,称局部自由度(或多余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