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生态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环境生态学要点总结适合各类教材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的学科,它的核心是探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维护这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各类教材中,环境生态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得到重视和全面的阐述。
本文将对环境生态学的要点进行总结,适合各类教材。
一、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是生态系统和环境。
生态系统是指相互依存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包括有机和无机物质、生物多样性、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等。
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和生存的空间,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
二、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物质循环和污染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深入了解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并探究环境和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环境生态学的保护与治理环境生态学的保护与治理是重要的课题。
保护和治理工作的目标是保持和改善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质量、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五大防线是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新举措,内容包括大气环境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治理和噪声污染控制等。
四、环境生态学的应用环境生态学的应用广泛,包括环境评估、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
其中环境评估是环境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环境评估可以评价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策略。
而环境规划是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通过制定环境规划方案,保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五、未来的环境生态学研究方向环境生态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国家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管理等。
未来还需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生态系统调查和监测、生态修复和再生等研究,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生态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环境生态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重视。
环境生态学教学思考[摘要]本文就环境生态学教学做了调查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大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方式、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对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看法、课程的考察形式等入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试图为该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际,面临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资源的相对匮乏,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育是根本,环境生态学作为环境科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大学生对环境生态知识的了解有时候仅停留在“听说”的层面上。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环境生态学这门课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当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其相应的教学改进措施。
一、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008年10-12月,笔者对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282份,回收率95,9%,其中2005级77人,2006级33人,2007级37人,受访人中环境工程专业115人,地理科学专业32人。
2调查问卷内容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以及对环境生态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与途径,大学生对该课程课外实践活动的看法,课程教学考查方式等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1课程定位282份问卷中,56%的人认为环境生态学是阐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的交叉学科,15%的人认为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应用性,27%的人认为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环境的生态学分支,2%的人认为这门课是研究人类干扰环境的学科。
问卷可知大学生对环境生态学的课程定位清楚。
2学习方法调查表明,55%的同学是通过理解思考学习基础知识,25%通过老师新颖的讲解或老师吸引人的课件来加强学习的,19%则是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基础知识点。
由此可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好,自觉学习。
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梳理教材,把握教学重点。
在谈及老师在课堂补充课外知识时,学生的观点如下:数据表明,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接纳是有清晰认识的,也就是说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结合性地将课外知识补充,由此来辅助课堂知识的学习。
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与感受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对于我个人来说具有重要的认识和感受。
首先,环境生态学让我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关系。
生态学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通过获取资源和能量与环境互动,而环境则对生物的分布和演化产生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重要性,我们作为人类必须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次,环境生态学让我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越来越大,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和废物。
这些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导致物种灭绝、生态平衡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让我认识到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另外,环境生态学也让我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和奇迹。
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我深深地被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震撼。
每一个生物都在自己的角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生态网络。
这种多样性和互动让我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也激发了我保护和探索自然的热情。
总的来说,环境生态学让我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对环境的责任。
它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的愿望。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1/ 1。
谈谈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与背景1.1 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它关注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以及环境对生物群落、种群和个体的影响。
通过研究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生态学旨在提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
1.2 环境生态学的背景与重要性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严重威胁,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
环境生态学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和恢复我们的生态环境。
它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和管理措施。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2.1 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环境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
通过对人类活动、工业生产、建设项目等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同时,环境监测则是对环境中各种因子进行长期、系统、定点的观测和测量,以便及时掌握环境的变化趋势和演变规律。
2.2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环境生态学还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种群和个体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因此,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恢复和保护很重要。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也是环境生态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生物多样性是指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环境生态学研究如何保护和恢复受威胁物种、生态系统以及生态过程,并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策略,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
三、环境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3.1 研究方法环境生态学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
其中包括野外观察和实验、模型建立与模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环境生态学》教学中的特点与教学改革探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550001)作者简介:李秋华,男,(1977-),博士,副教授,从事环境生态学教学和科研.【摘要】通过对全校公选课《环境生态学》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旨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提高公选课《环境生态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特点;实践能力characteristics and reform practical on the imcompulsory course”environmental ecology”li qiuhua(key laboratory for information system of mountainous area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abstract】curriculum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compulsory course”environmental ecology”are analyzed.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so on are explored according to curriculum and studentscharacteristics. aim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stimulate to innovate the ability train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of the imcompulsory course.【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cology; characteristic; practical ability【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54-02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蓝藻水华与赤潮、重金属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相继出现,并呈恶化趋势,全球环境生态问题倍受关注,加强环境生态教育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
大一环境生态学知识点环境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大一的学习中,环境生态学通常是生态学这门学科的入门课程,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 生态学的定义与发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始于20世纪初的欧洲。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不同的理论逐渐形成,如生态位理论、能量流、物质循环等。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一个功能性单位。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态群落)、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和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3. 近代环境问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其中一些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污染和土壤退化等。
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严重影响。
4. 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
它包括生物圈中的物质流动、循环和储存。
主要有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等。
物质循环对维持生物生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5. 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
能量在生物体之间通过捕食关系传递。
能量流动遵循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规律,其中植物具有最高的能量捕获能力。
6. 种群与生态位种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的集合。
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用于研究环境因素对物种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生态位是一种描述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的概念。
7. 群落生态学群落是一组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的总体。
群落生态学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割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了解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
8.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除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是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森林砍伐、工厂污染和城市化过程等,都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9. 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生态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备受关注的学科。
在当今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
为了更好地推进生态学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教师的角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对于生态学这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更是如此。
因此,教师在提高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 学科专业性生态学是需要从多个学科综合而来的学科,理论系统较为复杂,涉及内容多样。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其所教授的生态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论,具备深入的学科专业性,以保证教学质量。
2. 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和良好的教学技能,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图像化展示和生动形象化的示范教学,让学生们全面了解生态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操作。
3. 研究意识教师应有研究意识,不断探索更新的生态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以更新教学内容和增强学科内涵的深度。
二、课程内容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因此,课程内容的更新对于提高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具体的措施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1. 引进最新成果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进展,结合实践案例和最新的技术手段,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真实的学科现状,并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2. 综合多样元素生态学涉及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在课程内容更新时,可以综合多样的元素,如社会生态、区域生态、城市生态等,以使课程内容更加全面深入。
3. 注重实践生态学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因此在课程更新时,应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鼓励学生们参加科研、实践等活动,进一步深入了解课程内容。
三、学生的角色生态学作为一门注重实践和探究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探究能力,因此,在提高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时,学生所应扮演的角色也至关重要。
1. 主动性学生应具备积极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科前沿,参加实验和教学研究等活动,对学科的学习和探究有良好的态度和热情。
环境生态学学后感一、学习感悟环境生态学是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学科领域,它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
在学习环境生态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调节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更加凸显了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深思了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二、环境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在环境生态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环境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而生物的活动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迁徙,而森林的砍伐和草地的过度放牧也会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水域的污染。
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而这也需要人类认识到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主动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学习环境生态学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直接影响。
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化等人类活动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给地球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化等环境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严重挑战。
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人类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树立绿色生活的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学习环境生态学,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保护环境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对后代子孙的一种担当。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长远利益着想。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都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五、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在学习环境生态学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了加强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增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谈谈对环境生态学的认识一、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策略。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土壤学等。
二、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性1. 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
2. 预测和应对环境变化:通过研究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应对策略。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方案。
4. 促进人类健康:良好的自然环境有益于人类身心健康。
三、环境生态学研究内容1. 生物多样性:研究不同物种的生态习性、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等。
2. 生态系统:研究不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3. 气候变化:研究气候变化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探索应对策略。
4. 污染与环境质量:研究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制定污染防治措施。
5. 可持续发展: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可持续发展方案。
四、环境生态学的应用1. 生态保护:通过了解不同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特征,制定保护措施,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2. 环境监测:通过监测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评估环境质量,并制定污染防治措施。
3. 自然资源管理:通过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避免过度开采和污染。
4. 废弃物处理:通过了解废弃物产生量和性质,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平衡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总结环境生态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策略。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生态学、地理学、气象学、土壤学等。
在实际应用中,环境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然资源、预测和应对环境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类健康等。
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学教师,我有幸见证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进步。
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对生态环境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生态环境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生态环境学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环境系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学教师,我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学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生态环境学教育的重要性生态环境学教育是培养生态环境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生态环境学教育,学生可以掌握生态环境系统的基本原理、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学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未来生态环境保护者的重任。
三、生态环境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在生态环境学教学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我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态环境学知识。
2.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生态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成因、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生态环境学研究的思考在生态环境学研究方面,我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方向:关注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地调查、数值模拟、实验研究等,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五、生态环境学教师的责任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学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以下责任:1. 传播生态环境知识:向学生传授生态环境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响应,旨在理解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以下是对环境生态学的一些认识:1.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环境生态学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物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土壤、水源等,而生物的行为和活动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物种的竞争、食物链的传递等。
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环境生态学强调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它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性和适应性至关重要。
3.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环境生态学关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包括不同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空间分布,而功能则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态过程。
4.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环境生态学研究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这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污染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物对这些变化的适应与响应机制。
5.人类活动与环境影响:环境生态学还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的工业化、城市化、农业活动等对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挑战。
6.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强调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科学研究、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可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保护和人类福祉的提高。
环境生态学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思考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相继出现,并呈恶化趋势,加强环境教育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重视。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为适应形势,强化环境教育,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很多高校开设了环境保护及其相关课程,《环境生态学》即是其中课程之一。
文章就是对《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进行思考。
一、适当采用学生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为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动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不仅活跃了整个课堂气氛,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学生布置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题目,然后学生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做出幻灯片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在课堂上随机轮讲、学生互相提问展开讨论、老师给予针对性的点评。
通过互动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到主动的“我要学”,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任务。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在现代教学工具的选择方面,注重多种教学工具的合理应用和搭配,包括照片、影音、视频、三维动画课件、记录片、p p t 等多种方式,进行现代教学工具的合理选择利用。
例如在讲解到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这一内容,由于涉及到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这章的主要部分概念抽象、原理复杂、内容不易理解。
浅谈环境生态学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浅谈环境生态学The Environmental Ecology王君仪,竺可桢学院人文社科实验班1403,摘要如今,在人为因素干扰下,生态系统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环境生态学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在规律,使用生态手段治理、恢复、监测、预防生态环境问题;并立足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之上,进行生态经济规划,建立起整体、协调、再生的机制,从源头上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浅谈环境生态学及其简单应用,向自然界“谦卑地学习她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问题,治理,规划,人与自然Abstract: Nowadays, interfered by human beings, ecological problems, such as pollutions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have arose in the ecosystem. The environmental ecology takes ecological measures to treat, recover, monitor and prevent those problems, in the light of theory and patterns of ecosyst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human beings are supposed to base on the ecology-economy-society complex system to plan how the ecology and economy are developed together. Therefore, we are capable of establishing an integral, harmonious and renewable mechanism, thus, advance our earth sustainably from the source. In this thesis, we are to talk about the environment ecology science and its simple application, humbly studying from the nature how she operates the world scientifically. Keywords: ecology, environment, ecological problems, treatment, planning, human and nature引言:正如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说道:“生命新种——人类具有了改造其周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
浅谈环境生态学在人类跨入21世纪之际,面临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生态和资源的匮乏,人类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长远观点来说,发展环境生态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
高等学校的环境生态教育,是提高新世纪建设者的环境生态意识,向社会输送环境生态保护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生存环境的时代紧迫感和具备应有的新世纪人才环境知识的需求素质。
环境生态学,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结合系统科学、物理学、化学、仪器分析、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生物与受人干预的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从学科发展上看,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它由生态学分支而来,但同时又不同于生态学。
从学科体系上看,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但按现代生态学的学科划分,它又是应用生态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
环境生态学是个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环境生态学研究重点是环境污染的生态学原理和规律、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废弃物的能源化和资源化技术,研究目的是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污染的环境对整个生态系统(以生物为主)的影响。
它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污染的环境两者之间作用与反作用、对立与统一、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物质的循环与代谢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支配这些规律的内在机理。
生命系统与人为干预的环境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表现为各级水平,所以,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从宏观上研究环境中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基本规律,也包括从微观上研究污染物和人为干预的环境对生物的分子、细胞和组织器官产生的毒害作用及其机理。
关于《环境生态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作者:何天容
来源:《亚太教育》2016年第08期
摘要:《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较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及在环境中的应用。
通过理论和案例结合讲授、鼓励学生和老师互动,让学生参与模拟案例等方法可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教学
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等,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所以,环境生态学不同于以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的经典生态学;也不同于只研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的行为规律和危害的污染生态学或以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演化机制以及人的个体和组织与周围自然、社会环境和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学。
研究内容包括人为干扰的方式和强度、干扰和受害生态系统特征的判断、人为干扰下的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受害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途径、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生态系统的管理和规划。
传统的《环境生态学》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理论、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空洞、枯燥,学生难于理解,认为这些知识和自己将来要从事的环境工作没有关系,甚至在课堂上走神,玩手机等。
考试以闭卷死记硬背为主,往往考完试后就忘了所学的内容,并且不知道怎么把生态学知识灵活应用的到环境专业中去。
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下面谈一下对《环境生态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让学生了解生态学知识在环境工作中的重要性
传统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环境科学的定义: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包括环境科学要探索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演化规律;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区域环境污染的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
学生虽然知道生态系统和环境关系紧密,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生态学知识在以后的环境相关工作的重要性。
由于生态学知识很多在高中就学过,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了解,学生要么觉得这些知识简单无趣,要么觉得这些理论空洞教条,对以后的环境工作好像没有实质性的用处,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走神,或看其他书籍。
因为环境生态学作为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常相比其他专业课开课时间比较早,故学生并不真正了解生态学在环境工作中的重要性。
所以在上课之前,告诉学生生态学在环境中的重要性非常重要。
环境生态学理论在环境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比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境影响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过去在
对建设项目的的环境影响侧重于评估项目污染的排放及对环境的影响,而近年来,一些大型项目对区域生态的破坏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比如交通运输类、水电等项目虽然不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但其对生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我们如果需要正确评估一个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就需要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结构情况,了解相关的物种构成,关键物种的生活习性,了解食物链构成,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正确评估项目实施后生态可能造成的影响。
我们必须掌握足够的生态学相关理论,掌握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我们才有可能正确的评估项目对生态造成的可能影响,并提出正确的预防和修复措施。
此外,生态学知识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如水体富营养化的浮床治理,面源污染的湿地截污,矿山污染的生态修复,都是利用生态学理论对环境进行综合修复治理。
二、充分利用视频教学
《环境生态学》理论比较空洞枯燥,可以充分结合视频教学让学生感受生动的生态系统。
因为课程安排没有野外考察课,学生对于很多理论知识都能只能依赖想象,难免觉得枯燥,如果能充分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下载相关的生态学视频,能提高学生学习生态学的兴趣。
例如,讲授生态学里的生态等级现象时,可以下载蚂蚁、蜜蜂等社会等级分工明确的群体动物给学生看,加深印象。
三、从多方面鼓励学生和老师互动
如果教师只顾自己讲授,而不想办法和学生互动,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困倦,走神,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
如果不断的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增加学生对所讲授的内容的兴趣,主动思考问题,进而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通常互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讲授中不断提问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时刻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且可锻炼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2)鼓励学生向老师提问,鼓励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可以给学生加平时成绩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回答老师的问题。
(3)设置讨论专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比如在讲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候,教师可假设不同的生态系统,让学生充分讨论不同的生态系统各有什么服务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