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理论总结
- 格式:ppt
- 大小:736.00 KB
- 文档页数:123
财政支出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财政支出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支出结构和趋势,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首先,我们将对财政支出的组成进行梳理,然后分析各项支出的情况和变化趋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支出的建议。
1. 财政支出组成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开支。
根据支出性质和用途的不同,财政支出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1 政府经济支出政府经济支出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而进行的支出,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用于修建公路、桥梁、机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提升交通和物流效率。
•科研与技术发展投入:用于支持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进行创新研究,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产业扶持和补贴:用于支持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产业的发展,并提供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
1.2 社会保障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为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福利而进行的支出,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和福利金: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金,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医疗保障和健康支出:用于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和医疗设施建设等,以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卫生服务。
•教育支出: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学校建设、教师培训和教育补助等。
1.3 行政管理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是指政府为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而进行的支出,主要包括:•公共安全和治安维护:用于维护社会治安、预防犯罪和保障公众安全。
•政府机构运行费用:用于政府机构的日常运行,包括基本工资、办公经费和公务差旅等。
•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用于维护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
2. 财政支出情况分析在对财政支出进行分析时,我们将对各项支出的情况和变化趋势进行详细的解读。
2.1 政府经济支出分析政府经济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在过去几年中,政府经济支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旨在提升国家的物流和交通效率。
对国家财政支出的分析班级:11财务管理学号:1102121012姓名:李安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
而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构成等,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支出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应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进行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
附表1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从上表可以看出: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
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府大力投入。
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
2008年以来, 中央政策的重心定位于如何全面落实此前提出的社会政策目标上,由此,十一五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在经济建设支出比重持续下降的同时, 各级财政部门支出重点向三农和民生领域倾斜, 并配合以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 致力于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日趋合理,政府尤其重视民生方面的支出力度,如社会保障支出、公共卫生支出、教育支出等。
财政支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与市场机制不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支出为主,经济建设的费用占比偏高,我国的财政支出大量的投入与基础建设和经济建设,忽视对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特别是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的提供,为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对财政支出进行优化。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主要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等。
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公共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
因“政府职能不断扩大以及政府活动持续增加”导致公共支出增长。
2.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他们将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种:(1)内在原因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是公共收入增长的内在原因。
(2)外在原因公共收入因动荡原因增加后,很难再降低。
公共支出和公共收入总是同步增加的。
3.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认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4.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越来越大,政府部门的支出必然快速增长。
5.公共选择学派的解释公共选择学派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的特征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例题1·单选题】“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提出者是( )。
A.马斯格雷夫B.瓦格纳C.皮考克D.鲍莫尔『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的提出者是瓦格纳。
【例题2·单选题】(2007年)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和魏斯曼提出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正常年份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是( )。
A.社会财富总量B.财政支出需要C.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D.政府举借债务规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梯度渐进增长理论”认为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例题3·多选题】公共选择学派分别从( )的特征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A.选民B.政治家C.官僚行为D.民主制度E.政府机关的效率『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公共选择学派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的特征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财政支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财政支出进行全面分析,以帮助政府和相关利益相关方对财政支出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通过对财政支出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支出的结构、趋势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财政支出概述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费用支付。
财政支出主要分为三个层面:中央政府支出、地方政府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中央政府支出包括公共事业建设、社会福利扶助、国防和安全等方面;地方政府支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
3.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3.1 中央政府支出结构根据最近五年的数据,中央政府支出中,公共事业建设占比约为30%,社会福利扶助占比约为20%,国防和安全占比约为15%,其余的支出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
3.2 地方政府支出结构地方政府支出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比约为35%,教育占比约为20%,医疗卫生占比约为15%,其余的支出包括社会福利扶助、环境保护等方面。
3.3 社会保障支出结构社会保障支出中,养老保险占比约为40%,医疗保险占比约为30%,失业保险占比约为10%,其余的支出包括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
4. 财政支出趋势分析4.1 中央政府支出趋势在过去五年中,中央政府支出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公共事业建设和社会福利扶助的支出增长较快,国防和安全的支出保持相对稳定。
4.2 地方政府支出趋势地方政府支出在过去五年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支出增长较快,医疗卫生的支出保持相对稳定。
4.3 社会保障支出趋势社会保障支出在过去五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支出增长较快,失业保险的支出相对稳定。
5. 财政支出影响因素分析5.1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有直接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从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财政支出。
5.2 人口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对财政支出产生影响。
第六讲财政支出的理论和实践第六讲财政支出的理论和实践在第二讲我们对财政支出进行了概况了解,这一讲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公共机构的开支。
财政支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理解:是政府行使职能的物质基础;是在预算等制度之下发生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供应手段;用以对微观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干预和规范(改善低收入者和弱势人群、校正外部性等);对宏观经济有稳定的作用(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照复式预算要求分类1994年我国颁布了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分为四部分预算:1、政府公共预算: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维持公共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支出的预算;2、社会保障预算是指国家以行政手段筹集并管理的社会保障收入和用社会保障收入安排的支出预算;3、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取得的收入,其他建设性收入和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的资本性支出预算;4、其他预算:根据需要安排的其他收入和支出。
(二)按支出费用的性质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它费用。
详见第二讲《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三)按支出用途分类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地质勘探费用、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用、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政策性补贴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四)按政府层次分类中央和地方支出。
详见第二讲《财政收支和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五)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1、购买性支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产品与劳务的支出,用于满足政府日常管理活动、提供公共产品和政府投资所需的产品和劳务支出。
也被称之为消耗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的两种经济效应: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产生挤出效应,在经济已近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下,政府投资会排斥或挤占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购买性支出会产生“引入效应”和“乘数效应”:这是指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时候,政府购买性支出改善了投资环境(尤其是基础设施)会吸引私人部门投资,社会需求的增加在“乘数效应”下得到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