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2、D3及各种类似物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4.59 KB
- 文档页数:2
维生素d2论文维生素d3论文25-羟基维生素d2论文 25-羟基维生素d3论文维生素D补充与药物选择摘要近10多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已能精确区分且定量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由此发现维生素d3的营养能力优于维生素d2。
本文介绍用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理由及定量测定25(oh)d2和25(oh)d3方法的演变过程,综述比较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提高血清25(oh)d2和25(oh)d3水平能力的临床数据,并得到如下结论:为了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临床医师应该首选维生素d3补充剂。
关键词:维生素d2 维生素d3 25-羟基维生素d2 25-羟基维生素d3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its supplements selection zhou jian-lie1*,christopher yang2(1. “vitamin d today” website,shanghai,200234;2. department of chemistry,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los angeles,ca90007)abstractlc-ms has been able to accurately distinguish and quantify serum levels of 25(oh)d2 and 25(oh)d3 over the last decade. it is found that the nutritional effects of vitamin d3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vitamin d2.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reasons for using 25(oh)d as assessment for nutritionalstatus of vitamin d and an evolution of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25(oh)d2 and 25(oh)d3 levels,and reviews clinical research data on improvement of 25(oh)d2 and25(oh)d3 levels in serum by supplementation of vitamin d2 and vitamin d3. therefore,clinicians should prefer vitamin d3 supplements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treat vitamin d insufficiency and deficiency.key wordsvitamin d2;vitamin d3;25(oh)d2;25(oh)d3世界各地有近10亿人维生素d不足,需要补充维生素d[1]。
2023维生素D补充的知识问答维生素D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3(又称「胆钙化醇」,由皮肤合成)和维生素D2(又称「麦角钙化醇1来自植物),两者统称为「普通维生素DJ o普通维生素D没有生理活性,必须在体内经过肝肾的两次羟化变成活性维生素D之后,才能发挥生理效应。
我们通常所说的补充维生素D实际指的是补充普通维生素D o1如何评估机体维生素D营养状态?25-羟基维生素D是体内维生素D的主要储存形式,由于它半衰期长,血药浓度相对稳定,因此,通过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含量就可以反映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
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度标准一般说来,只要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低于30ng∕m1z就应当采取治疗措施纠正体内维生素D缺乏状态。
2为什么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自然状态下机体维生素D来自于食物占10%加阳光照射(占90%\由于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普遍较低,因此,从膳食中所能获取的维生素D非常有限,再加上阳光直接暴露不足,就很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减弱、皮肤老化等因素,因而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螃。
婴幼儿、家庭妇女、老年、肤色较黑、昼伏夜出的人皆为维生素D缺乏高危人群。
据统计,中国多数地区维生素D缺乏症发生率高于60%o3如何获取维生素D?维生素D的来源有三:日光照射皮肤合成、吃的食物和添加维生素D补充剂,因此,补充维生素D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可简单概括为「三个字」:晒、吃、补。
(1)户外常晒太阳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过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3o人体所需维生素D的90%是由皮肤合成的,阳光下暴露不足是导致维生素D 缺乏最主要的原因,而这一点往往被大家所忽视。
一方面,城市生活让人们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在冬季)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因为担心阳光晒黑或损伤皮肤,许多人(尤其是爱美女性)采取了严密的防晒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机体对维生素D的获取。
事实上,晒太阳是内源性维生素D的最主要的来源,既方便又经济,并且安全有效。
维生素D D及各种类似物的区别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维生素D2、D3及各种类似物的区别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 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维持血浆钙、磷水平, 从而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临床常用的维生素D及类似物有:维生素D2、维生素D3、骨化二醇、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卡泊三醇等。
这七种维生素D类药物有什么区别一、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区别1、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中,是在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由7 -脱氢胆固醇转变而来。
维生素D2只能通过酵母菌及某些细菌体内麦角固醇转变而来。
2、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作用没有本质性区别。
有报道称,维生素D3的活性高于维生素D2,可能因为维生素D3与维生素D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
3、通常认为,5万U的维生素D2等效于不超过万U的维生素D3,因此推荐选用维生素特别提醒:对于肥胖的儿童及成年人,以及服用抗癫痫药物、糖皮质素、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者,至少需要补充2~3倍剂量的维生素D。
二、维生素D类似物药动学的区别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
只有首先在肝脏代谢为25-(OH)D3(骨化二醇),然后在肾脏转化子1α,25-(OH)2D3(骨化三醇)才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
三、维生素D类似物适应症的区别1、对于单纯性营养缺乏的预防和治疗,通常选用维生素D3或维生素D2,一般口服给药。
2、对于已明确的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推荐使用骨化三醇。
3、当肾脏受损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粒体内1α羟化酶活性低,不能把体内活性很弱的25羟D3活化。
这时应选用不需要肾羟化的药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
4、由于肾性骨营养不良而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优先选用帕立骨化醇注射液。
相比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对甲状旁腺激素有抑制作用,但对钙和磷的影响较小,较少引起高钙血症。
维生素D2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什么是维生素D2?维生素D2,化学名为二十二烷基人源获得性维生素D2,是维生素D家族中的一员。
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摄入。
维生素D2可以由植物合成,主要存在于一些有机物质中,如植物油和酵母。
在体内,维生素D2可以被肝脏转化为维生素D3,然后再被肾脏转化为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
维生素D2的作用维生素D2在人体中起着许多重要的作用,包括:1.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维生素D2能够增加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
钙和磷是骨骼生长和维持正常骨骼结构所必需的元素。
维生素D2通过调节肠壁上的钙和磷的转运蛋白,提高它们的吸收率。
2.维持骨骼健康:维生素D2在骨骼形成和维修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骨骼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帮助增加骨骼细胞的活性,并促进骨骼的钙化过程。
维生素D2能够预防骨骼疾病,如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3.免疫调节:维生素D2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通过影响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提高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维生素D2还能够减少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4.抗炎作用:维生素D2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过程中炎性介质的产生,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这一作用使维生素D2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
维生素D2的功能主治由于维生素D2的作用,它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骨骼健康:维生素D2是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它可以用于治疗佝偻病、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等疾病。
维生素D2可以增加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细胞的生长和钙化,提高骨骼的稳定性和强度。
2.免疫调节:维生素D2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增加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预防感染疾病的发生。
此外,维生素D2还可以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3.抗炎治疗:维生素D2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缓解炎症性疾病的症状。
一、维生素D介绍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属固醇类衍生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生命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维生素D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参与个体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D主要包括五种化合物,分别为维生素D1、D2、D3、D4和D5,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是D2和D3,通常所说的维生素D即指这两种形式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主要来源于蘑菇, 牛油果等植物性食物;维生素D3 (胆钙化醇) 一方面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裂解转化而来,一方面来源于人摄取的动物性食物,如海鱼, 蛋黄和黄油等。
这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并没有生物活性,须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后,在肝脏中分别代谢成没有活性的体内储备形式的25-羟基维生素D2,(骨化二醇)和25-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
非活性的维生素D在肾脏转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1,25-双羟基维生素D,行使激素功能(D-荷尔蒙)[1, 4]。
D-荷尔蒙调节肠道的钙吸收, 骨骼的矿物质化, 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质合成,此外该激素还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
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D含量的最佳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美国医学科学院推荐25-OHD的血浓度大于20ng/mL 有利于骨骼健康,而许多文献将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ng/ml=,不足为21-29ng/ml,充足为30ng/ml以上,而大于150ng/ml可能会导致中毒。
二、维生素D全检和检测维生素D3 的区别Vitamin D total代表能够同时检测(25-OH) Vit D3 和D2,这比单独检测25-OH VitD3更全面。
Vitamin D total的检测范围如下表所示。
由于正常人体内Vit D2浓度无法检测到,所以对于一般患者和补充维生素D3的患者,Vitamin D total 测试的意义和VD3的检测意义相同。
维生素D (VD )VD 是所有具有胆钙化醇生物活性的类固醇统称。
其中VD 2(钙化醇,calciferol )与VD 3(胆钙醇,cholecalciferol )是最重要的VD 。
VD 2与VD 3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皆为脂溶性维生素,对热、氧、酸、碱均较稳定,主要区别于两者的来源不同,VD 2来源于植物,大多数植物中含有微量的麦角固醇,植物叶曝露于日光后形成VD 2(称麦角钙化醇或钙化醇),VD 3(又称胆钙固醇或胆钙醇)来源于动物,人与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即可转变成VD 3,然后运往肝、肾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形式,再发挥其重要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VD 对骨骼形成极为重要,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钙和磷代谢,促进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构成健全的骨骼与牙齿。
VD 缺乏病VD 与机体内钙、磷代谢密切相关,故当VD 缺乏时,儿童发生佝偻病,成人出现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
佝偻病常在婴幼儿中发生,因骨骼的软骨连接处及骨骼部位增大,临床上可见到方颅、肋骨串珠、鸡胸;由于骨质软化,承受较大压力的骨骼部分发生弯曲变形,如脊柱弯曲,下肢弯曲,还可发生囟门闭合迟缓,胸腹之间形成哈里逊沟。
若成人缺乏VD ,可使成熟的骨骼脱钙而发生骨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妊娠与授乳期妇女最易发生,好发部位为骨盆与下肢,再逐渐波及到脊柱和其他部位。
VD 过多症VD 可以在体内蓄积,过多摄入可以引起VD 过多症。
成人每日摄入2500μg ,儿童每日摄入500~1250μg ,数周后即可发生中毒。
表现为头痛、厌食、恶心、口渴、多尿、低热、嗜睡、血清钙、磷增加,软组织钙化,可出现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等症状。
停止食用,数周后可恢复正常。
食物来源VD 3含量最丰富的食物为鱼肝油,动物肝脏和蛋黄,牛奶与其他食物中VD 3的含量较少。
VD 2来自植物性食品,一般说来,人只要能经常接触阳光,在一般膳食条件下,不会造成VD缺乏。
以牛奶为主食的婴儿,应适当补充鱼肝油,并经常接受日光照晒,有利于生长发育。
一、维生素D介绍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属固醇类衍生物,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物生命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维生素D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参与个体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
维生素D主要包括五种化合物,分别为维生素D1、D2、D3、D4和D5,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是D2和D3,通常所说的维生素D即指这两种形式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 主要来源于蘑菇, 牛油果等植物性食物;维生素D3 (胆钙化醇) 一方面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裂解转化而来,一方面来源于人摄取的动物性食物,如海鱼, 蛋黄和黄油等。
这两种形式的维生素D并没有生物活性,须与血液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结合后,在肝脏中分别代谢成没有活性的体内储备形式的25-羟基维生素D2,(骨化二醇)和25-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
非活性的维生素D在肾脏转换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1,25-双羟基维生素D,行使激素功能(D-荷尔蒙)[1, 4]。
D-荷尔蒙调节肠道的钙吸收, 骨骼的矿物质化, 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质合成,此外该激素还会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
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可以作为人体维生素D含量的最佳指标。
25-羟基维生素D是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美国医学科学院推荐25-OHD的血浓度大于20ng/mL 有利于骨骼健康,而许多文献将维生素D缺乏定义为血清25-OHD水平低于20ng/ml=,不足为21-29ng/ml,充足为30ng/ml以上,而大于150ng/ml可能会导致中毒。
二、维生素D全检和检测维生素D3 的区别Vitamin D total代表能够同时检测(25-OH) Vit D3 和D2,这比单独检测25-OH VitD3更全面。
Vitamin D total的检测范围如下表所示。
由于正常人体内Vit D2浓度无法检测到,所以对于一般患者和补充维生素D3的患者,Vitamin D total 测试的意义和VD3的检测意义相同。
维生素d作用及功效与作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起着许多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骨骼健康、促进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心脏健康、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维生素D的作用及功效。
一、维生素D的概述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D2(ergocalciferol)和维生素D3(cholecalciferol)。
维生素D3主要是由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被合成,而维生素D2则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入获得。
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形式是25-羟基维生素D(25(OH)D),它是一种根据维生素D摄入量和皮肤合成量来评估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指标。
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它是由肾脏中的1α-羟化酶(CYP27B1)催化维生素D代谢产生的。
血浆中的1,25(OH)2D水平受到血浆钙和磷水平的调节,以及甲状旁腺激素的调控。
二、维生素D的来源1. 阳光:当皮肤暴露在紫外线B(UVB)下时,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即可转化为维生素D3。
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地理位置和季节都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
2. 食物:少量的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摄入获得。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脂肪鱼(比如鲑鱼、鳕鱼和金枪鱼)、鱼肝油、蛋黄、奶制品和牛肉等。
3. 补充剂:在某些情况下,补充剂可能是获得足够维生素D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在阳光暴露受限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情况下,补充剂可能被推荐。
三、维生素D的作用及功效1. 维持骨骼健康: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它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并促进骨骼的矿化过程。
维生素D 缺乏会导致骨骼软弱、易骨折等问题,如坏死性骨软骨病(rickets)和成人软骨病(osteomalacia)。
2. 免疫调节:维生素D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并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性。
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病、过敏、感染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保健食品》电子教材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一、概述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目前认为维生素D 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
维生素D2:是由紫外线照射植物中的麦角固醇产生,但在自然界的存量很少。
维生素D3 则由人体表皮和真皮内含有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成。
维生素D2 和维生素D3 对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完全相同,哺乳动物和人类对两者的利用亦无区别。
维生素D 在肝和各种组织都有分布,特别在脂肪组织中有较高的浓度,但代谢较慢。
二、生理功能维生素D作用于小肠、肾、骨等靶器官,参与维持细胞内外的钙浓度以及钙磷代谢的调节参与心脏、肌肉、大脑、造血和免疫器官等细胞代谢或分化的调节。
1.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和转运1,25-(OH)2-D3可诱导小肠黏膜细胞钙结合蛋白质合成。
钙结合蛋白是小肠协助钙的吸收的专用蛋白。
1,25-(OH)2-D3能增加肠黏膜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磷酸酯键的水解和磷的吸收。
2.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1,25-(OH)2-D3作用于肾小管,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特别是磷的重吸收,减少钙、磷丢失,提高血钙磷浓度,有利于骨的矿化作用。
3.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合成,促进骨钙素的合成,使之与羟磷灰石分子牢固结合构成骨实质;促进间叶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分化,导致旧骨吸收,以利于骨盐沉积于沉骨细胞周围,以备形成新骨之用;促进骨、软骨及牙齿的矿化,并不断更新以维持正常生长,预防儿童佝偻病4.参与血钙平衡的调节1,25-(OH)2-D3、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是机体内重要的钙平衡调节系统,共同作用调节机体血钙和血磷的平衡与稳定。
当血钙、血磷水平低下时,甲状旁腺分泌PTH,PTH增高促使肾脏维生素D31-羟化酶活性增高,后者催化由25-OH-D3转化为1,25-(OH)2-D3,1,25-(OH)2-D3将储存在骨组织中的钙和磷动员出来进入血液,以提高血钙和磷水平;当血钙、血磷过高时,促使甲状旁腺产生降钙素,阻止钙从骨中动员,并增加骨中钙、磷的沉着和促进钙、磷从尿中的排出,以维持血液中钙和磷浓度的稳定。
维生素D二、D3及各类类似物的区别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 要紧生理功能是调剂体内钙、磷代谢, 维持血浆钙、磷水平, 从而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临床经常使用的维生素D及类似物有:维生素D二、维生素D3、骨化二醇、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卡泊三醇等。
这七种维生素D类药物有什么区别?一、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区别一、维生素D3要紧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中,是在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由7 -脱氢胆固醇转变而来。
维生素D2只能通过酵母菌及某些细菌体内麦角固醇转变而来。
二、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作用没有本质性区别。
有报导称,维生素D3的活性高于维生素D2,可能因为维生素D3与维生素D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
3、通常以为,5万U的维生素D2等效于不超过万U的维生素D3,因此推荐选用维生素D3作为维生素D的补充剂。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
营养摄入维生素D的建议(仅供临床参考)专门提示:关于肥胖的儿童及成年人,和服用抗癫痫药物、糖皮质素、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者,至少需要补充2~3倍剂量的维生素D。
二、维生素D类似物药动学的区别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
只有第一在肝脏代谢为25-(OH)D3(骨化二醇),然后在肾脏转化子1α,25-(OH)2D3(骨化三醇)才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
三、维生素D类似物适应症的区别一、关于单纯性营养缺乏的预防和医治,通常选用维生素D3或维生素D2,一样口服给药。
二、关于已明确的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推荐利用骨化三醇。
3、当肾脏受损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粒体内1α羟化酶活性低,不能把体内活性很弱的25羟D3活化。
这时应选用不需要肾羟化的药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
4、由于肾性骨营养不良而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优先选用帕立骨化醇注射液。
相较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对甲状旁腺激素有抑制作用,但对钙和磷的阻碍较小,较少引发高钙血症。
五、当维生素D依照药理剂量给予时,必需进行个体化用药,并按期监测血浆中钙浓度,以幸免高钙血症。
维生素D2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什么是维生素D2维生素D2,也称为骨化三醇,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D形式。
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由植物合成。
维生素D2被人体吸收后,会在肝脏中转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然后在肾脏中进一步转化为活性形式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2。
维生素D2的功能维生素D2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骨骼健康、免疫调节、心血管健康和抗癌作用等。
1. 骨骼健康维生素D2在体内调节钙和磷的吸收和利用,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骨密度的增加。
它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强壮和健康。
缺乏维生素D2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和软骨病。
2. 免疫调节维生素D2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它能够促使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抗炎细胞因子,抑制炎症反应。
此外,维生素D2还能够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活动,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3. 心血管健康维生素D2可以帮助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研究表明,维生素D2能够抑制血管收缩物质的合成,促进一氧化氮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此外,它还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 抗癌作用维生素D2被认为具有抗癌作用。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研究发现,维生素D2能够通过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和降低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等多种途径,对多种癌症具有抑制作用。
然而,关于维生素D2和癌症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维生素D2的主治疾病维生素D2在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主要包括骨质疏松症、软骨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
•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2可以帮助钙的吸收和骨骼的生长,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软骨病:维生素D2缺乏会导致软骨病的发生,补充维生素D2可以改善病情。
•自身免疫性疾病:维生素D2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一定的效果。
•高血压:维生素D2可以帮助降低血压,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维生素D2、D3及各种类似物的区别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 主要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维持血浆钙、磷水平, 从而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临床常用的维生素D及类似物有:维生素D2、维生素D3、骨化二醇、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卡泊三醇等。
这七种维生素D类药物有什么区别?
一、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区别
1、维生素D3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中,是在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由7 -脱氢胆固醇转变而来。
维生素D2只能通过酵母菌及某些细菌体内麦角固醇转变而来。
2、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作用没有本质性区别。
有报道称,维生素D3的活性高于维生素D2,可能因为维生素D3与维生素D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
3、通常认为,5万U的维生素D2等效于不超过1.5万U的维生素D3,因此推荐选用维生素D3作为维生素D的补充剂。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
特别提醒:对于肥胖的儿童及成年人,以及服用抗癫痫药物、糖皮质素、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者,至少需要补充2~3倍剂量的维生素D。
二、维生素D类似物药动学的区别
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
只有首先在肝脏代谢为25-(OH)D3(骨化二醇),然后在肾脏转化子1α,25-(OH)2D3(骨化三醇)才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
三、维生素D类似物适应症的区别
1、对于单纯性营养缺乏的预防和治疗,通常选用维生素D3或维生素D2,一般口服给药。
2、对于已明确的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推荐使用骨化三醇。
3、当肾脏受损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粒体内1α羟化酶活性低,不能把体内活性很弱的25羟D3活化。
这时应选用不需要肾羟化的药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
4、由于肾性骨营养不良而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优先选用帕立骨化醇注射液。
相比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对甲状旁腺激素有抑制作用,但对钙和磷的影响较小,较少引起高钙血症。
5、当维生素D按照药理剂量给予时,必须进行个体化用药,并定期监测血浆中钙浓度,以避免高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