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生素D种类和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维生素D二、D3及各类类似物的区别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 要紧生理功能是调剂体内钙、磷代谢, 维持血浆钙、磷水平, 从而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临床经常使用的维生素D及类似物有:维生素D二、维生素D3、骨化二醇、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卡泊三醇等。
这七种维生素D类药物有什么区别?一、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区别一、维生素D3要紧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中,是在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由7 -脱氢胆固醇转变而来。
维生素D2只能通过酵母菌及某些细菌体内麦角固醇转变而来。
二、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作用没有本质性区别。
有报导称,维生素D3的活性高于维生素D2,可能因为维生素D3与维生素D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
3、通常以为,5万U的维生素D2等效于不超过万U的维生素D3,因此推荐选用维生素D3作为维生素D的补充剂。
(《马丁代尔药物大典》)。
营养摄入维生素D的建议(仅供临床参考)专门提示:关于肥胖的儿童及成年人,和服用抗癫痫药物、糖皮质素、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者,至少需要补充2~3倍剂量的维生素D。
二、维生素D类似物药动学的区别维生素D本身无活性。
只有第一在肝脏代谢为25-(OH)D3(骨化二醇),然后在肾脏转化子1α,25-(OH)2D3(骨化三醇)才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
三、维生素D类似物适应症的区别一、关于单纯性营养缺乏的预防和医治,通常选用维生素D3或维生素D2,一样口服给药。
二、关于已明确的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患者,推荐利用骨化三醇。
3、当肾脏受损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微粒体内1α羟化酶活性低,不能把体内活性很弱的25羟D3活化。
这时应选用不需要肾羟化的药物: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
4、由于肾性骨营养不良而继发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优先选用帕立骨化醇注射液。
相较骨化三醇,帕立骨化醇对甲状旁腺激素有抑制作用,但对钙和磷的阻碍较小,较少引发高钙血症。
五、当维生素D依照药理剂量给予时,必需进行个体化用药,并按期监测血浆中钙浓度,以幸免高钙血症。
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低估可坚固骨骼预防儿童佝偻病关于《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低估可坚固骨骼预防儿童佝偻病》,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维生素D(vitamin D )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
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
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
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下面和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维生素D的作用不可低估:心脏病:维生素D可降低对胰岛素的耐受性,而胰岛素耐受性是导致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肺病:肺部组织在人的一生中会经历修复和"改造",由于维生素影响多种细胞的生长,它可能对肺的修复过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癌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据认为,维生素D对调节细胞繁殖起到关键作用-癌症患者体内则缺乏这种调控机制。
因此,通过防止细胞过度繁殖,维生素D就能预防某些癌症。
糖尿病:在Ⅰ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会杀灭人体自身的细胞。
科学家认为,维生素D可起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
他们认为,它也许能防止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维生素D可起到免疫抑制剂的作用高血压:维生素D为颈部甲状腺上的副甲状腺所利用。
这些腺体分泌出一种调节体内钙水平的激素,钙则帮助调节血压,但科学家尚未完全理解这一过程。
精神分裂症:患精神分裂症的几率大概与出生前几个月的日照情况有关。
缺乏日照可能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科学家认为,这会改变胎儿大脑的发育。
多发性硬化:缺乏维生素D会限制人体产生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3的一种激素形式,可以调节免疫系统。
vd的功效与作用
VD(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
主要来源于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时,肌肤中的胆固醇转化为前维生素D3,再经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作用,
最终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3。
VD在人体中的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
1.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VD调节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使其更
容易被人体所吸收,从而有助于维持骨骼的健康发育和维持骨骼的稳定。
2. 维持钙平衡:VD促进肾脏对钙的再吸收,减少钙从肾脏的
排泄,同时调节肾脏对磷的排泄,维持体内钙磷平衡,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 提高免疫力:VD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抵抗
疾病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呼吸道感染、流感等免疫系统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4. 抗炎作用:VD能够调节炎症反应,减少体内炎症的发生,
从而对于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 影响心血管健康:VD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减少
血管的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6. 维持神经系统功能:VD参与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调节,还与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总结来说,VD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促进钙磷吸收、维持钙
平衡、提高免疫力、抗炎作用、影响心血管健康以及维持神经系统功能等。
维持VD摄入的充足水平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D的研究进展维生素D是人体所需的一种重要营养素,在维持钙磷代谢平衡、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和免疫调节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过去几十年来,关于维生素D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将对维生素D的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维生素D的合成和代谢机制是维持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重要因素。
维生素D主要有两种形式: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前者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后者则主要通过暴露在紫外线下使皮肤产生。
维生素D在肝脏中经过羟化代谢形成25(OH)D,而在肾脏中再次羟化形成活性形式的1,25(OH)2D。
1,25(OH)2D通过结合维生素D受体(VDR)发挥其生理功能。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D在人体中具有多种作用。
维生素D对于骨骼的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转运,从而维持血钙水平,并调节骨骼生长发育。
维生素D还能够抑制骨骼矿化的破坏,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除了对骨骼的影响外,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所引发的疾病风险。
维生素D 还能够影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维生素D还被发现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和血清水平与这些疾病的风险降低有关。
维生素D的摄入和代谢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
一些人因为日常饮食习惯或生活方式问题,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
老年人、孕妇、婴儿和黑种人等人群对于维生素D的需求可能会更高。
维生素D的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导致骨骼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和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维生素D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骨骼的健康、免疫调节和慢性疾病的风险控制都有关键作用。
关于维生素D的研究仍然在不断深入,尤其是在维生素D的新作用和调控机制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通过对维生素D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合理补充维生素D,促进健康和减少疾病风险。
维生素D系列----揭开维生素D延缓衰老作用维生素D系列----揭开维生素D延缓衰老作用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大多数经晒太阳,由皮肤加工而成,在经肝脏和肾脏的转换成具有活性的物质(25-羟维生素D和1.25二羟基维生素D3),从而发挥类固醇激素样效应,对人体代谢有广泛的作用。
不难看出,维生素D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营养成份,也是一个激素的前体。
当今研究发现,维生素D有延缓衰老的作用,是通过以下从三个方面体现的:1、保护端粒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科研人员在《英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道,他们对2160名18~79岁的女性染色体末端结构——端粒DNA 序列长度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高的受试者的端粒长度相对较长。
众所周知,端粒的长度与年龄衰老呈负相关,也就是说,随着年龄增长,其端粒长度就会变短。
同时发现,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高的人,其端粒相对较长,人更加年轻与健康,表明维他命D有助于延缓DNA的衰老。
因此,维生素D延缓DNA衰老过程,也就意味着延缓了人体衰老全过程。
2、缺乏维生素D易患疾病已知,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只要原因之一,减少疾病人的寿命就会延长。
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含量低的人患心力衰竭及中风的风险较高。
美国波士顿哈佛医药学院研究人员定期给1739名平均年龄为59岁无心血管病史的研究对象测量血液中维生素D的含量。
结果显示,维生素D含量低的人患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比维生素D含量高者的风险高60%,如果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则风险加倍。
多数专家认为,25-羟维生素D <20 ng/ml应考虑存在维生素D 缺乏,21~29 ng/ml认为是维生素D不足。
目前适宜的25-羟维生素D≥30ng/ml,低于该水平则会引起骨矿密度下降、跌倒和骨折。
近年来发现,维生素D缺乏易患炎症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
这些疾病均影响人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因此,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预防和治疗影响衰老有关的疾病,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维生素D在骨骼健康中所起作用维生素D是一个关键的营养素,它在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种维生素可以通过阳光照射、食物摄取和补充剂来获得。
维生素D在人体中可以调节钙和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生长和维护骨密度,还对免疫系统和心血管健康有益。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维生素D在骨骼健康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维生素D的功能包括促进钙的吸收和调节骨骼生长。
当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紫外线照射会刺激皮肤产生维生素D3。
维生素D3然后会通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转化成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即1,25-二羟维生素D。
这种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调节钙和磷的吸收,确保钙能在骨骼中得到充分利用。
维生素D同时也参与维持骨骼结构,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
维生素D不仅对儿童发育的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对成年人和老年人来说也同样重要。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维生素D的供应对于骨骼生长和骨密度的发展至关重要。
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佝偻病,这是一种骨骼畸形和软弱性的疾病。
而在成年人和老年人身上,维生素D的不足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疾病,会使得骨骼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和骨折康复困难。
然而,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维生素D。
这主要是因为维生素D的摄入主要依赖于阳光、食物和补充剂。
在北方或冬季的地区,阳光照射较少,很难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另外,一些食物虽然含有维生素D,但含量较低,无法满足人体需求。
因此,对于一些人来说,通过日常均衡饮食很难摄取足够的维生素D。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许多人选择服用维生素D的补充剂。
保持适当的维生素D水平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检查维生素D水平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进行。
根据医疗专家的建议,一般维生素D的参考范围在30-50 ng/mL。
如果维生素D水平较低,医生可能会建议适当的治疗方法来补充维生素D,包括食物摄入和补充剂。
在食物中摄取维生素D的途径包括鱼类(比如三文鱼和鳕鱼)、鱼肝油、奶制品、蘑菇等等。
维生素d的功效与作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维生素D的种类、合成、生理功能以及与健康相关的诸多作用。
一、维生素D的种类:维生素D是一类具有类固醇激素性活性的化合物,主要存在于两种形态:D2(也称为麦角甾醇)和D3(也称为胆钙化醇)。
其中,D2主要来自食物中的维生素D2,如酵母、蘑菇和特定的蔬菜,而D3主要来自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和食物中的动物来源,如鱼类、鱼肝油和牛奶。
二、维生素D的合成:维生素D的一种重要来源是日光照射。
当皮肤敏感细胞中的7-脱氢胆固醇暴露在阳光中时,紫外线B(UVB)刺激将其转化为前维生素D3,随后在体温下转化为活性维生素D3。
活性维生素D3会进入血液循环,并转运到肝脏进行羟化,形成25-羟基维生素D3。
最后,在肾脏中,25-羟基维生素D3被另一种酶羟化为1,25-二羟基维生素D3,这是维生素D的最终活性形式。
三、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1. 维持钙和磷的平衡:维生素D在肠道中增强钙和磷的吸收,同时调节肾小管中钙和磷的重吸收,从而维持体内钙和磷的平衡。
2. 促进骨骼生长和骨密度: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发育和成熟,通过增加钙和磷在骨骼中的沉积,增强骨骼的强度和密度。
3. 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维生素D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慢性炎症反应,并改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4. 促进肌肉功能:维生素D在肌肉组织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以促进肌肉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5.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维生素D在神经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并减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6. 保护心血管健康:维生素D可以调节血管张力,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 改善心情和抗抑郁:维生素D可以调节脑内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经递质,改善心情和抗抑郁。
四、维生素D与健康的关系:1. 骨骼健康: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足够的维生素D摄入可以预防佝偻病(儿童期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疾病)和骨质疏松症(老年期骨质丢失导致的疾病)。
维生素d作用及功效与作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称为阳光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起着许多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骨骼健康、促进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心脏健康、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维生素D的作用及功效。
一、维生素D的概述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D2(ergocalciferol)和维生素D3(cholecalciferol)。
维生素D3主要是由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时被合成,而维生素D2则主要是通过食物摄入获得。
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形式是25-羟基维生素D(25(OH)D),它是一种根据维生素D摄入量和皮肤合成量来评估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指标。
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它是由肾脏中的1α-羟化酶(CYP27B1)催化维生素D代谢产生的。
血浆中的1,25(OH)2D水平受到血浆钙和磷水平的调节,以及甲状旁腺激素的调控。
二、维生素D的来源1. 阳光:当皮肤暴露在紫外线B(UVB)下时,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即可转化为维生素D3。
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地理位置和季节都可能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
2. 食物:少量的维生素D可以通过食物摄入获得。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脂肪鱼(比如鲑鱼、鳕鱼和金枪鱼)、鱼肝油、蛋黄、奶制品和牛肉等。
3. 补充剂:在某些情况下,补充剂可能是获得足够维生素D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在阳光暴露受限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情况下,补充剂可能被推荐。
三、维生素D的作用及功效1. 维持骨骼健康: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
它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与利用,并促进骨骼的矿化过程。
维生素D 缺乏会导致骨骼软弱、易骨折等问题,如坏死性骨软骨病(rickets)和成人软骨病(osteomalacia)。
2. 免疫调节:维生素D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并促进免疫细胞的发育和活性。
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多种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如自身免疫病、过敏、感染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关于维生素D种类和作用
作为以白为美的中国女性来讲,避免晒太阳可以防止变黑变丑,可同样引发另外一种结果,那就是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减低。
维生素D(Vitamin D)属脂溶性维生素。
它的种类很多,以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较为重要。
虽然人们通过一些食物(比如香菇、鱼油等)可获得维生素D,但是最主要的获取途径还是晒太阳。
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下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并且极易被人体吸收。
因此维生素D也有着“阳光维生素”的美誉!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保持骨骼的强壮。
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骨头和关节疼痛、肌肉萎缩、失眠、紧张等症状,甚至还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的软骨病。
而在怀孕或母乳喂养的时候,体内维生素D含量低,容易产生一些妊娠并发症,还会对宝宝的成长、牙釉质的形成和宝宝的身体处理钙的方式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让宝宝有出生时患佝偻病或在儿童期发展为佝偻病的风险。
因此准妈妈们不要怕晒太阳,因为它能给你和宝宝带来健康。
澳大利亚的医生告诉我们,每天只要裸露双臂在充足的阳光下照射20分钟便可满足一个成年人每天所需要的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