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指南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4.33 MB
- 文档页数:64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一、本文概述《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是一篇旨在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全面指导的医学文章。
本文概述部分将简要介绍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特征、诊疗现状以及本指南的目的和重要性。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发现的肿块,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炎症、囊肿、腺瘤或甲状腺癌等。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其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较好。
然而,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鉴别诊断的困难、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管理等。
本指南旨在通过总结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份全面、系统、实用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基本知识、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医生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寿命。
本指南也希望能够促进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临床合作。
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甲状腺疾病的家族史、既往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史、颈部放射线照射史等,有助于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风险。
体格检查:通过触诊,了解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状、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等信息,同时评估颈部淋巴结情况。
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如TSH、FTFT4等。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检测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否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致。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结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准确描述甲状腺结节的大小、边界、形态、回声特征等,还能评估颈部淋巴结情况。
对于疑似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行CT或MRI检查,进一步了解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要点前言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基本任务之一。
近年来,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出现新的趋向,即基于诊疗资源的可及性,这尤其适合发展中或地区差异性显著的国家和地区。
CSCO指南主要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成果和CSCO专家意见,确定推荐等级,便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
甲状腺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恶性肿瘤,近三十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呈现持续快速上涨的态势,2020年全球新发甲状腺癌病例数约为58万例,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列第11位,预计2030年前后甲状腺癌将成为发病率位列第四的常见癌症。
其中,构成比高达95%的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滤泡癌(FTC)和嗜酸细胞癌(HCC),其临床处置涉及超声医学、病理学、外科学、核医学、内分泌学、肿瘤学、放射治疗学、介入医学和检验医学等众多学科,具有鲜明的多学科诊疗特点。
1 实验室诊断及生化疗效评价DTC相关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
Tg是DTC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的重要血清学标志物。
TgAb可干扰Tg的测定从而影响Tg的结果解读,因此必须与Tg同时检测。
TSH检测是DTC患者术后随访处置的重要血清学指标,应根据不同疾病复发风险和TSH 抑制风险制定不同的TSH目标范围。
2 病理诊断病理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前或复发性肿瘤/淋巴结超声引导下FNA (UG-FNA)、粗针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和术后常规病理,以及分子病理检查。
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在甲状腺癌术前评估、复发风险分层、指导临床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影像诊断和影像学疗效评价超声、CT、MRI、131扫描、18F-FDG PET等影像学技术对DTC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疗效评价、随访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
解读《2015ATA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成人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大多均为良性病变,无需特殊处理。
进行良恶性鉴别、排除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治重点。
受年龄、性别、辐射暴露史、家族史以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结节的恶性率在7-15%之间。
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
自1996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 发布《甲状腺结节与DTC 治疗指南》至今已近20年。
在此期间,依据大量研究结果和进展,ATA曾对指南进行过多次更新。
国内目前对于甲状腺结节和DTC的诊疗原则主要基于2009年ATA修订指南,以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普通外科分会、核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等四学会于2012年共同制定的《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
2015年10月,ATA通过对近年来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总结,对指南再次做出更新,与2009年旧版相比,新版除更加详细论述了甲状腺癌术前、术中、术后管理和同位素碘清甲治疗,提出了动态风险评估及其对随访策略的影响。
新版指南内容宏大、篇幅较长,为方便阅读和学习,本文对其中甲状腺结节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翻译和解读。
甲状腺结节概述甲状腺结节是一种甲状腺内部的离散病变,从放射学角度看,与周围的甲状腺实质部分截然不同。
有些可触及病变与影像学上的显著异常并不符合,严格意义上这种异常并不能定义为甲状腺结节。
通常,甲状腺结节大小>1cm时,临床上具有显著的癌症风险,应进行评估。
少数<1cm的结节,如果合并可疑症状、相关淋巴结节肿大或其他临床高危风险,如幼儿时期头颈部放射史、一级亲属甲状腺癌家族史等,也需要进一步评估。
即使没有超声检查和临床警示性体征支持,小于1cm的结节也有可能进展为肿瘤和甚至导致死亡,但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考虑到医疗成本效益因素,如果对所有甲状腺小结节都按照怀疑甲状腺癌处理,其诊治风险会远大于获益。
简而言之,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的恶性风险都很低,而且大部分甲状腺癌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很小,并且可以被有效治疗。
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_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新进展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_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新进展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新进展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
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
二版)》解读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是我国甲状腺癌领域的
重要学术成果,历时10年完成。
新版指南的发布,旨在更好地适应甲状腺
癌领域的学术进展和相关临床需求。
与2012年的第一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在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和临床前沿的同时,更加紧密地结合我国临床实际,为我国国民的甲状腺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版指南的修订过程由7家学会组织,经过1年余的修订,最终定稿并发布。
在修订过程中,专家们充分考虑了国际甲状腺癌指南的最新进展,以及我国甲状腺癌领域的实际情况,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实用的指导。
新版指南的内容涵盖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各个方面,包括诊断、治疗、随访等多个方面。
与第一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和患者生活质量的管理,同时也加强了对甲状腺癌筛查和预防的关注。
总体来说,新版指南的发布是我国甲状腺癌领域学术成果的重要体现,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实用的指导,有助于提高我国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广大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福祉。
引言概述: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过去几十年里显著增加。
针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要求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指南。
本文将对最新的甲状腺癌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甲状腺癌。
正文内容:1.甲状腺癌的分类与病因:甲状腺癌可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几种类型。
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某些突变基因有关。
这些分类和病因的论述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甲状腺癌的本质和特征。
小点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小点2:滤泡状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小点3:髓样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小点4:未分化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小点5:甲状腺癌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2.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早期诊断是提高甲状腺癌治愈率的关键。
本部分将介绍甲状腺癌的常见临床表现,重点讨论甲状腺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等诊断方法的应用和准确性。
小点1: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小点2:甲状腺超声检查在早期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小点3: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和准确性评估小点4:其他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辅助价值小点5:甲状腺功能检测在甲状腺癌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3.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甲状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本部分将对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甲状腺癌治疗手段进行详细的论述。
小点1:手术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小点2:放射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和疗效评估小点3:内分泌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和副作用小点4:靶向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和疗效评估小点5: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和个体化治疗进展4.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与随访:预后评估和随访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环节。
本部分将介绍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模型和随访策略,并提供必要的生活方式指导。
小点1:甲状腺癌预后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小点2:相关因素对甲状腺癌预后的影响小点3:甲状腺癌的随访策略和方法小点4:甲状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小点5:甲状腺癌术后康复指导和支持5.甲状腺癌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甲状腺癌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摘要:I.背景介绍-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定义和特点- 2023 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的目的和意义II.诊断-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 诊断标准的变化III.治疗- 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的选择IV.随访与预后- 随访的重要性- 预后因素- 随访和预后的变化V.总结与展望- 2023 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的主要内容总结-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正文:I.背景介绍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我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及代谢外科学组、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联合修订了2023 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诊治方案。
II.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超声检查。
新版指南对超声检查的细节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包括超声检查的方法、标准切面和测量指标。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除了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外,还需结合超声、核素扫描、细针穿刺活检等检查手段。
新版指南对诊断标准进行了更为明确的阐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III.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手段包括观察、药物治疗和手术。
新版指南对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
新版指南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更为科学的阐述,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2023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解读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为了规范和优化其诊断和治疗,2023年发布了《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指南。
甲状腺结节一直是临床常见的问题,大部分患者的结节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患者是恶性的。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对于结节的评估和诊断提供了新的指导。
指南强调了细针穿刺活检的重要性,这是评估结节恶性风险最有效的方法。
同时,指南推荐使用超声的定量参数来辅助结节的评估,如回声形态学、血流分析等。
在诊断和分型方面,指南对结节的恶性风险进行了明确划分。
根据结节的超声特征、FNAB(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和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结节被分为高、中、低恶性风险。
这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结节的恶性概率,并为后续治疗和随访提供指导。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指南,指南在手术和术后治疗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对于初发的甲状腺癌,手术仍然是主要治疗手段,一般建议进行全切除手术。
指南对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进行了详细分类和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癌症,提出了相应的治疗建议和预后评估标准。
除了手术治疗,指南还提出了术后的辅助治疗策略,如碘131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等。
指南强调了术中神经损伤和颈部淋巴结清扫等手术并发症的注意事项,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随访和监测方面,指南提供了详细的建议。
对于不同恶性风险的结节和甲状腺癌患者,随访的频率和方式有所不同。
指南推荐使用甲状腺球蛋白测定、颈部超声等方法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为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面指导。
医生和患者可以根据指南中的建议,进行评估、治疗和随访,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然而,确诊和治疗决策仍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学经验进行综合判断,指南只是一个辅助工具。
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解读美国甲状腺协会指南发表时间:2008-10-12发表者:彭林(访问人次:1835)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生活在非缺碘地区的人群中,有5%的女性和1%的男性有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
1996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 TA)发布了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治疗指南,在过去的十年间,又有很多有关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新证据不断涌现。
为此,A TA指定工作组,重新斟酌了当前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诊疗策略,并按循证医学原则制定了新版临床指南。
[Thyroid 2006, 16(2)]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腹壁疝外科彭林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可触及的甲状腺内孤立病变,超声检查可将其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区分开。
有些可触及病变并没有相应的影像学异常,而另一些不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则很容易在超声或其他可显示解剖结构的影像学分析中被发现。
不可触及的结节与相同大小的可触及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同。
通常来讲,仅需对直径>1 cm的结节进行评估,因为这些结节可能恶变。
当超声检查结果可疑,或患者有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有甲状腺癌阳性家族史时,也应对直径<1 cm的结节进行评估。
发现患者有甲状腺结节后,应收集其完整病史并对甲状腺及邻近的颈部淋巴结做详细检查(图1)。
一些相关病史,如因骨髓移植接受头颈部或全身放射线照射史、一级亲属甲状腺癌家族史、肿块快速生长和声嘶等病史均预示结节为恶性。
声带麻痹、结节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等检查结果也提示结节可能为恶性。
当甲状腺结节的直径>1 cm时,应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
如TSH低下,则应行放射线核素甲状腺扫描,以确定结节为功能性结节、等功能结节(“温结节”)或无功能结节。
功能性结节极少为恶性,因此,无需对这类结节作细胞学评估。
如血清TSH未被抑制,应行诊断性甲状腺超声检查,该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确实存在与可触及病变相吻合的结节,结节的囊性部分是否>50%,结节是否位于甲状腺后侧等问题。
2021 CSCO 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系列解读—消融治疗篇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治疗以及系统治疗等。
消融治疗由于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DTC诊疗的重要补充治疗手段1。
为规范消融治疗在DTC诊疗中的应用,使患者获得更多有质量的生存获益,我国多学科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经验,共同编撰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21)》(以下简称《指南》)。
医脉通特邀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罗渝昆教授,为我们解读《指南》中消融治疗篇章。
消融治疗是在超声引导下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肿瘤细胞进行原位灭活,病灶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最后坏死组织自然溶解被机体吸收,从而原位根除或毁损肿瘤1。
《指南》依据DTC消融治疗适应证的不同,给予了不同等级的治疗推荐与指导。
表1 《指南》消融治疗推荐1推荐:对于原发性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若患者有保留腺体功能和美观需求,拒绝手术或观察,可考虑消融治疗解读1:综合考量患者状况,制定治疗方案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恶性程度低,是甲状腺癌中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1,2。
其中,直径≤10m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约占PTC人群的50%~60%。
PTMC具有病情进展缓慢及预后良好的特点。
对于低危PTMC,美国甲状腺协会(ATA)认为,经过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可考虑随访观察。
但在长期带癌生存观察过程中,部分患者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
对于这一情况,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技术3。
该技术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能避免手术造成的过度创伤,减轻患者的焦虑,保留甲状腺功能3。
一项来自韩国的长期随访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的射频消融对于低危PTMC患者有良好的疗效,且在超过5年的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局部肿瘤进展、远处转移以及手术相关死亡等情况4。
来自国内的一项长期随访研究显示,接受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的低危PTMC患者的生存曲线与手术患者无明显差异,且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