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6册教材 文学常识 汇编
- 格式:docx
- 大小:34.24 KB
- 文档页数:10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文学常识总结汇总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一、古代部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主要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关雎》《蒹葭》2.《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周游列国,宣扬“仁政”,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开了中国私塾教育的先河,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3.《孟子》,此书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和孔子合称“孔孟”。
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社会思想上主张“性善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4.《墨子》,此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公输》5.《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战国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陈涉世家》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七年级上册1.左迁:降职。
2.《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403-444)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3.杨花:柳絮。
4.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敬辞类令令尊令堂令郎令爱惠惠顾惠存惠赠垂垂问垂询垂念垂爱赐赐教赐复高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邻贤贤弟贤侄奉奉送奉还奉劝奉陪其他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谦辞类家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舍弟舍妹小小弟小儿小女小店愚愚兄愚见拙拙作拙著拙见敝敝人敝姓敝校鄙敝人鄙见其他寒舍见教见谅5.《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著。
语录体散文集,对话体。
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核心思想是“仁”“礼”。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6.《朝花夕拾》鲁迅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幻灯事件”“讲义事件”《范爱农》《五猖会》背“简略”抨击旧的教育制度,封建家长制对孩子的摧残。
《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狗·猫·鼠》《二十四孝图》“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对不顾人情甚至是灭绝人性的“孝道”的批判。
《父亲的病》。
7.《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8.《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9.《西游记》作者明朝吴承恩,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之为“童心之作”。
部编本语文教材初中文学常识汇总先秦时期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关睢》《蒹葭》均选自《诗经》。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
3.《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世称“亚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都出自于此,《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4.《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5.《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6.《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选自其中。
7.《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两汉及南北朝时期8.《战国策》: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大全一、导言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文学的常识。
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了解我国文学的历史和传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提炼文学常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初中语文中的文学知识。
二、文学常识概述1. 文学常识的定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常识是指对我国文学传统、古代经典作品、现当代优秀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包括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文学流派、文学题材、文学风格等内容。
2. 文学常识的重要性掌握文学常识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文学的精髓,并且在阅读、写作、考试等方面受益匪浅。
文学常识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文学常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文学常识时,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文学作品、参考书籍以及利用互联网资源等多种途径进行学习。
重点在于理解和积累,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常识体系。
三、文学常识详解1. 我国古代文学常识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学生将学习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佳作,比如《论语》、《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对于这些作品的作者、背景、内涵、价值等方面的常识都需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2. 现当代文学常识对于现当代优秀作品如《茶馆》、《围城》、《白鹿原》等,学生们也需要了解这些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文学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作品。
3. 文学常识的应用学生们在学习和积累文学常识的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该注重实际运用。
比如在作文、阅读理解、文学鉴赏等方面,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的文学常识,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四、总结与回顾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常识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专题三文学文化常识编者按:此专题整理统编教材中涉及的作家作品、重要文体、文化常识等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补充梳理全国中考常考及《小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古诗文的文学、文化常识,关键词语黑体标识,帮助学生高效备考。
一、常考文学常识◆古代重要作家1.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
教材选其作《观沧海》。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 诸葛亮,字孔明,被誉为“智圣”,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我们学过他的《诫子书》《出师表》等。
3. 刘桢,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我们学过他的《赠从弟(其二)》。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我们学过他的《饮酒(其五)》《桃花源记》。
5.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我们学过的《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
6.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有《陶隐居集》。
我们学过他的《答谢中书书》。
7.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诗佛”之称。
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之一,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他的诗画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们学过他的《竹里馆》《使至塞上》。
8. 王勃,字子安,唐代诗人。
教材选其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9.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其诗想象丰富,语言瑰丽活泼,风格豪放飘逸。
教材选其作《行路难(其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等。
10.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
教材选其作《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等。
,与高适并称“高岑”。
我们学过他的《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22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人教版)【初中文学常识】:一、文体常识(一)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经、史、子、集《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二)朝代传说:“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三)地理:“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四)其它: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3.五味:指酸、甜、苦、辣、咸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8.岁寒三友:松、竹、梅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七年级上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
出版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美国]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作者:杏林子,原名:刘侠。
4、《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中篇小说:《三生石》。
长篇小说:《野葫芦引》。
散文有燕园系列(石寻、桥寻、树寻、木寻、碑寻)。
其中,《西湖漫笔》与《紫藤萝瀑布》为最。
5、《童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代表作,共六卷,每卷皆有标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6、《理想》作者: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7、《短文两篇》作者:张晓风。
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步下红毯之后》《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思想》及《从你美丽的流域》。
8、《人生寓言》作者:周国平。
主要著作:《人与永恒》《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
9、《我的信念》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著作:《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10、《论语十则》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事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整理《诗》《书》,删修《春秋》注解《周易》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人、贤士72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步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1、《春》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华,号秋实。
散文:《背影》《河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1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各册文学常识汇总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美国莫顿·亨特《紫藤萝瀑布》——宗璞《铁箫人语》《童趣》——《浮生六记》,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理想》——流沙河《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语录体的书,是儒家经典。
《春》《济南的冬天》《古代诗歌五首》《化石吟》(张峰)《风筝》《羚羊木雕》(张之路)《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天上的街市》《静夜》——郭沫若名著《爱的教育》原名《心》——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孩子所作的一部日记体小说,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爸爸的花儿落了》——小说——《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伤仲永》——《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文章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最后一课》——法国,都德——普法战争《木兰诗》——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邓稼先》——杨振宁《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社戏》——小说——《鲁迅全集》《安塞腰鼓》——刘成章《口技》——作者林嗣环——选自清代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奥地利—)——主要人物斯科特。
《在沙漠中心》——《人类的大地》——作者圣埃克絮佩里,法国优秀飞行员,世界著名作家。
《夸父逐日》——《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猫》——郑振铎《斑羚飞渡》——沈石溪《和乌鸦做邻居》《狼》——蒲松林《聊斋志异》名著《童年》——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
它讲述了阿廖沙3——10岁的童年生活。
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粗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阿廖沙过早地体会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汇总文学文化常识(一)古代文体1.词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句式长短不一。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
词的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2.说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从内容上看,该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
初中阶段学过的有《马说》《爱莲说》。
3.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诫之意,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4.序“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书序相当于前言、引言,一般是介绍作家生平或成书的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而赠序的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
5.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
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表”中范例。
6.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这类文章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
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 。
我们学过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等。
7.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一般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且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8.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
2023年初中部编人教语文中国文学基础知识汇总一、中国文学常识大全1、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先秦文学。
2、神话产生在文字发明以前。
神话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4、《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
5、《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6、《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有屈原、宋玉写的赋,因具楚地方声,故称《楚辞》,对后代文学创作有深远影响。
7、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是唯一的长篇抒情散文。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9、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
《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
《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10、《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
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3、汉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是一种诗化的散文。
14、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散文中最著名的是政论文《过秦论》。
15、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辞赋的杰出作家,《子虚赋》和《上林赋》是他的代表作品。
二、文学常识集锦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总汇大全(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5、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一、作者作品: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并称“XXX”的是XXX和XXX,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XXX(XXX)、XXX(大苏)、XXX(XXX)。
4、豪放派词人:XXX、XXX,并称“XXX”;婉约派词人:XXX(女词人)5、XXX:XXX、XXX。
XXX:XXX、XXX。
6、XXX: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XXX名丘,字XXX,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两人并称为“XXX”。
8、XXX称赞XXX“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XXX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XXX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XXX,XXX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传记、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XXX、XXX、白朴、XXX。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XXX。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XXX、XXX、XXX、XXX(fǔ)15、战国期间百家争鸣首要流派及代表:儒家:XXXXXX法家:XXX道家:XXX、列子XXX:XXX16、南宋四大家:XXX、XXX、XXX大、XXX17、边塞墨客:高适、XXX、XXX18、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19、我国第一位故乡墨客是东晋的XXX(XXX),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6册教材文学常识汇编
先秦时期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关睢》《蒹葭》均选自《诗经》。
2.《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译注》。
3.《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与孔子并称”孔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世称“亚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都出自于此,《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4.《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5.《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6.《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选自其中。
7.《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两汉及南北朝时期
8.《战国策》: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着重记载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唐睢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9.《史记》:我国第一本纪传体史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
10.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11.刘桢: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课本中《诫子书》《出师表》均为其所著。
13.曹植:字子建,三国魏诗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14.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号五柳先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15.《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选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16.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扩充发展,自成巨著。
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唐宋时期
17.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唐代诗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注》卷三。
18.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诗风恬淡自然。
他的作品有《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
19.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有“诗佛"之称。
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作品有《竹里馆》《使至塞上》等。
2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又号“谪仙人”。
课本中他的作品有《行路难(其一)》《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等,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为杜工部。
著有《月夜忆舍弟》《春望》《江南逢李龟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三吏”“三别”等。
“三吏”指的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的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2.岑参:唐代边塞诗人,“雄奇瑰丽”是其诗的特点。
作品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23.刘长卿:字文房,唐代诗人,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代表作品为《长沙过贾谊宅》。
24.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与柳宗元、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课本中的作品有《晚春》《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马说》等。
25.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有“诗豪”之称。
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著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其一)》《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26.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太原人,唐代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
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课本中他的作品有《钱塘湖春行》《卖炭翁》。
27.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课本中他的作品有《小石潭记》。
28.李贺:字长吉,福昌人,唐代诗人。
有“诗鬼”之称。
课本中《雁门太守行》就是他的作品。
29.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号樊川居士。
我们学过他的《泊秦淮》。
30.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
他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课本中他的作品有《商山早行》。
31.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也有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
课本中他的作品有《夜雨寄北》《贾生》《无题》。
32.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课本中他的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千古名句。
33.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课本中他的作品有《醉翁亭记》《卖油翁》《采桑子》。
34.《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课本中《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35.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风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有《登飞来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