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廖本现代汉语下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09.02 KB
- 文档页数:204
现代汉语黄廖版(精修)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语的性质:结构上——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功能上——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无阶级性。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共同语和方言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共同语的形成基础和条件。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含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方言一)方言的成因二)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三)现代汉语方言区的划分北方方言、XXX、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
二)词汇方面: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现代汉语是XXX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第二节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二、促进当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三、大力推广普通话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属教材以外的补充内容)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现代汉语(下)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现代汉语概述•现代汉语语音•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修辞•现代汉语的使用与规范目录01现代汉语概述现代汉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语。
定义现代汉语具有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声调较丰富、语调优美等特点,同时具有单音节语素占优势、且构词广泛等特点。
特点定义与特点历史现代汉语源于古代汉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以普通话为核心的现代汉语。
发展现代汉语在发展中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包括外来词、新的表达方式等,使得现代汉语更加丰富和灵活。
现代汉语的历史与发展1现代汉语的重要性23现代汉语是中华民族内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之一。
交流工具现代汉语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文化传承现代汉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人们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基础02现代汉语语音声母现代汉语的声母共有21个,包括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它们是构成音节的重要部分。
韵母现代汉语的韵母共有39个,包括单韵母(a、o、e、i、u、v)、复韵母(ai、ei、ui、ao、ou、iu、ie、ve)和鼻韵母(an、en、in、un、vn)。
它们是构成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母与韵母现代汉语的声调分为四个调类,分别是平声(阴平、阳平)、上声(上声)、去声(去声)和入声(入声)。
不同的字词有着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
声调现代汉语的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一个音节通常由一个汉字表示,而一个汉字又通常代表一个音节。
音节的构成和变化是现代汉语语音的重要特点之一。
音节声调与音节音变在现代汉语中,由于语流音变的作用,一些字的发音会发生变化,包括变调、轻声、儿化等。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笔记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的现代汉语还包括现代汉语方言。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基础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形成共同语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三、现代汉语方言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有很大差别,其中语音差别最大,其次是词汇和语法,因此划分方言区主要依据的是语音标准,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无浊声母和清声母的系统对立以及中古全浊声母的演变规律;有无塞音韵尾以及中古入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种鼻音韵尾以及中古阳声韵的演变规律;有几套塞擦音声母以及中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和见组声母的演变规律。
依据上述标准,目前较有影响的看法是把汉语方言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简介如下:1.北方方言又叫官话方言或北方话,代表话是北京话。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分布区域最广,使用人口最多。
北方方言又可根据其内部的差异分为四个较小的方言:(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以及新疆汉民族居住地区。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4)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2.吴方言又叫吴语,代表话早期是苏州话,现为上海话和苏州话。
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浙江的大部分。
3.湘方言又叫湘语,代表话是长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