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命科学第一册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2.99 MB
- 文档页数:38
八年级生命科学课知识点生命科学是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它包括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众多学科。
在八年级的生命科学课中,学生将学习到一系列的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遗传基础遗传是指生物种群或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它的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这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会进行复制,每个细胞都会得到一份完整的DNA。
遗传物质的分离组合和DNA的复制是遗传基础。
二、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决定个体特征的基本单位。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染色体对基因的继承和基因对表现的影响是遗传学的重要内容。
三、遗传形式常见的遗传形式有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
显性基因表现为优势性状,隐性基因表现为劣性状。
一般而言,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上的机率大于隐性基因。
四、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它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适合环境的个体生存能力更强,更易繁殖后代,从而使适合环境的特征在种群中逐渐增加的过程。
五、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在DNA层次进行人工基因组拆开、重组、修饰以及再次注入细胞的过程。
该技术的应用包括基因疗法、转基因、克隆技术等,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进步。
六、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环境演变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是生物体与周围环境及其它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
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等属于生态系统。
这些环境圈层及其中各环节的作用是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七、人体生理人体生理学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研究,包括人体的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各系统的机能以及各种代谢反应和机构的活动等。
人体生理学是人类基础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八年级生命科学课程的部分知识点介绍,其中内容丰富,包含了生命科学的基石和关键技术。
学生们应该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归纳生命科学是初中生必修的科目之一,主要涉及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归纳初中生命科学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门学科。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皮,具有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的主要物质基础;细胞核则含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1. 纤维素的结构与功能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由纤维素分子通过氢键和其他物质相互结合形成纤维。
它能增强细胞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同时也为细胞提供了一定的保护。
2. 叶绿素的结构与功能叶绿素是植物细胞中的主要色素,通过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的结构中含有镁离子,能够吸收蓝、绿、红光,反射绿光,从而呈现绿色。
3.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中心”,它能够进行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能量供给细胞使用。
线粒体内有许多折叠的膜片,形成了大量的呼吸酶。
4. 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它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核糖体负责将核糖核酸按照蛋白质合成的顺序进行组装,最终合成出功能完整的蛋白质。
二、遗传与变异遗传是生物传递性状的基本规律,变异是遗传的基础。
在这一知识点中,我们主要探讨了遗传物质、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等内容。
1. DNA的结构与功能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由核苷酸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其中包含了遗传信息,能够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特征。
2.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承载体,人类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
染色体通过含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传递到子代,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3.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单位,是决定生物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
它通过DNA序列的不同组合来决定不同的遗传特征。
4. 遗传变异与遗传规律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产生的突变,它为进化和适应环境提供了基础。
初中中考科学(生命科学部分复习研讨材料1.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的起源、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方面的学科,其基础知识包括生命的组成、机能、生物的分类和演化等。
2.生物的组成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两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有三个主要的部分: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
3.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DNA,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仓库,包含细胞器,负责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起到物质的进出和细胞内外环境的交流作用。
4.生物的机能生物的机能包括营养、运动、感受、繁殖等。
这些机能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生物体与外界交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5.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是将不同的生物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和命名。
生物的分类有三个主要的层次:界、门、纲。
生物的分类是基于它们的形态、生理特征以及基因序列等。
6.生物的演化生物的演化是指生物由原始的形态向现代的形态发展过程。
生物的演化理论有两个主要的观点: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突变选择论。
生物的演化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
7.生物的生态生物的生态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生物圈和气候等因素相互作用。
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8.生物的遗传生物的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遗传信息。
遗传学研究基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遗传学的发展对于认识生物的遗传规律和控制基因的组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9.生物的进化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从原始的形态向现代的形态发展的过程。
进化理论认为,生物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迅速进化的。
10.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
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
以上是初中中考科学生命科学部分复习研讨材料的一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考试之余,请大家认真复习相关知识,做好备考准备。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总复习资料一
单元一:生命的奥秘
- 生物的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典型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生物活动、遗传、进化等特征。
- 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于无机物逐渐演化到有机物,进而形成细胞,开始了生命的历程。
单元二:细胞的生命活动
- 细胞的代谢: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完成物质转化。
- 细胞的分裂: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进行繁殖,保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 细胞的遗传:细胞通过染色体携带的基因进行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完成的。
单元三:生物的多样性
- 动植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活性等特征,对生物进
行分类和命名。
- 动植物的进化: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发展出不同的形态和特征。
- 动植物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相互依存,形成复杂的
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平衡。
单元四:人体的生命活动
- 人体的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进
行调节和控制。
- 物质的循环:人体通过消化、吸收、运输和排泄等过程实现
物质的循环和平衡。
- 生殖与发育:人体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和胚胎的发育实现后
代的繁殖。
以上是本文档中的一些重要的复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有所
帮助。
更多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和相关研究资料。
> 注意:本文档为复习资料之一,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还需结合教材进行确认。
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第1节 人体是怎样构成的1、 细胞概念: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人体的细胞虽然形态不同, 但基本结构却是一致的,都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②神经元模式图:神经元细胞体突起123树突轴突3、器官概念:器官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同组织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举例------胃人体的八大系统: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 举例-------消化系统有着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人体结构的层次动物或人体的组成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
组织器官系统细胞动物体或人体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或人体动物或人体的组成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
动物体或人体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系统 概念:由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叫做系统。
第2节 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1、人体的内环境人体的外环境—人体生存所处的自然界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和组织液 血浆---------血细胞的内环境组织液--------其他大部分细胞的内环境内环境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中各系统发挥的作用,2、血液的组成 [得出结论]血液的成分血浆血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双面微凹圆盘状,无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体积最小的细胞碎片运输氧气解读血液化验单:血液化验单项目测定值RBC 2.2×10 12个/L WBC 7×10 9个/L Hb 80g/L血液化验单项目测定值RBC 5.0×10 12个/L WBC 100×10 9个/L Hb 140g/L★呼吸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气体交换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第一章第一章 人体是怎样构成的人体是怎样构成的一、细胞:一、细胞:1、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人体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人体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3、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植物细胞包括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见神经细胞】【见神经细胞】(一)红细胞:(一)红细胞:1、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可结合、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可结合、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2、形态特征:双面微凹,周缘较厚,具有较大表面积。
、形态特征:双面微凹,周缘较厚,具有较大表面积。
3、功能:细胞内有血红蛋白,可以结合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功能:细胞内有血红蛋白,可以结合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4、红细胞形态与功能有什么关系?、红细胞形态与功能有什么关系?具有较大表面积,利于更多的结合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具有较大表面积,利于更多的结合和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二)骨骼肌细胞:(二)骨骼肌细胞:形态特征:是细长的圆柱状多核细胞,细胞质内可见明暗交替的横纹。
形态特征:是细长的圆柱状多核细胞,细胞质内可见明暗交替的横纹。
功能:迅速有力的收缩。
功能:迅速有力的收缩。
(三)心肌细胞:(三)心肌细胞:结构特点:有横纹,细胞之间通过分支形成联系。
结构特点:有横纹,细胞之间通过分支形成联系。
功能:多个细胞可以一起收缩与心脏的泵功能相统一。
功能:多个细胞可以一起收缩与心脏的泵功能相统一。
(四)神经细胞(神经元):结构:末端有突触。
结构:末端有突触。
功能:接受、整合、传递信息。
功能:接受、整合、传递信息。
结论:细胞结构和功能相统一。
结论:细胞结构和功能相统一。
二、细胞分化:二、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在发育过程中,细胞发育形成具有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并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习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一、人体的构成(一)细胞:是人体结构中的基本单位。
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二)组织——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
(细胞群)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1)上皮组织分布:体表和体内一些器官的内表面,如胃肠等内壁里。
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功能:保护、吸收(2)肌肉组织功能:具运动功能,能够收缩和舒张。
结构特点:由肌细胞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附在骨骼上。
细胞呈纤维状,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平滑肌:分布在胃、肠等的壁上。
梭形,肌纤维无横纹。
心肌:分布在心脏的壁里。
细胞呈圆柱形,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3)结缔组织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
功能:营养、支持、连接、保护作用分布:十分广泛(4)神经组织特点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神经系统如脑、脊髓等。
功能: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三)器官一—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由八个系统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二、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1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外环境):气温气压氧气淡水食物2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免疫防御)血小板(止血作用)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4人体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中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
泌尿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尿液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
循环系统的作用是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主题一 人体 1.1 人体的结构层次选择题1.一群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组成( )。
A .细胞 B .器官 C .组织 D .系统2.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器官的是( )。
A .食管B .气管C .肾脏D .血液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的是( )。
A .神经组织B .肌肉组织C .结缔组织D .上皮组织4.小王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组织装片时,选用的目镜是“15╳”,选用的物镜是“8╳”,则细胞放大的倍数是( )。
A .15倍B .8倍C .120倍D .150倍非选择题5.请按照顺序填写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 → →→人体。
6.图中a 是人体主要内脏器官分布图,b 是器官③的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a b(1)在表格中相应的位置填写正确的名称。
(2)器官③所属系统承担的功能是 。
(3)构成器官③黏膜和浆膜的主要组织是 组织,黏膜下层和肌层中均有内脏器官名称 ① ② ③ ④所属系统名称组织分布。
7.右图是著名运动员刘翔的跨栏动作。
请分析回答:(1)调控整个跨栏动作的系统主要是和。
(2)主要由哪些系统参与完成跨栏动作?这些系统分别发挥了什么功能?(3)根据“跨栏动作”分析可知,人体成为统一整体有什么意义?1.2 人体的内环境 选择题1.以下关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 )。
A .内环境主要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C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和唾液组成 D .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唾液组成 2.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 .运输氧气B .免疫、防御C .运输废物D .促使血液凝固 3.以下关于人体正常体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体体温在傍晚最高 B .正常人体体温在清晨最低C .正常人体体温稳定维持在37℃左右D .正常人体体温在一天内的变化范围小于1℃4.人体的内环境是相对稳定的, 下面是与人体内环境稳定直接有关的四个系统。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2023-2024学年沪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命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一、人体的细胞和组织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所看的视野就越暗.2、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与它的功能密切相关。
3、组织(细胞分化产生组织)(1)组织的概念: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2)人体的四大组织基本类型细胞形态或排列特点功能分布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单层或多层,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吸收体表、体内各器官表面、管腔内表面结缔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分布广,如:血液、软骨、骨肌组织骨骼肌:细胞圆柱状,有横纹,多核。
心肌:细胞圆柱状,有分支和横纹。
平滑肌:细胞梭状,无横纹。
收缩、舒张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组成接受、整合、传递信息脑和脊髓等二、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图见第12-13页)1、器官的概念: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2、以胃的横切面为例说明器官是由有关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成的胃壁的结构(11页)由内至外分层属何种组织主要作用黏膜上皮组织保护,分泌胃液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有神经组织分布联系肌层肌组织,有神经组织分布使胃蠕动外膜上皮组织保护3、系统的概念: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系统主要功能相关器官和组织运动系统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和运动躯体骨、骨连结、骨骼肌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等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输氧气、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心脏、血管、血液泌尿系统排泄代谢废物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脑、脊髓等内分泌系统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性腺(卵巢、睾丸)生殖系统分泌性激素,产生生殖细胞。
八年级生物第一册总复习资料八年级生物第一卷总复习资料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虫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九头蛇、水母、海葵和珊瑚)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大多生活在海水中,如水母、海葵、珊瑚等。
少数物种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P5图2.九头蛇的外形在辐射上是对称的,即只能分为高低,不能分为前后、左右、后腹。
通过九头蛇的纵轴,可以有多个部分来将图形分成两个对称的部分。
(辐射对称)此图优点:此图结构便于九头蛇感知周围环境中各种目标的刺激,捕捉各种目标的猎物并进行自我防御。
3.水螅有两层细胞:外胚层和内胚层。
这两层细胞充满了它们分泌的凝胶状物质。
由内胚层组成的腔称为消化腔,与口腔相通。
外胚层有很多种细胞,如蛰刺细胞。
它是腔肠动物攻击和防御的独特武器,尤其是触手处。
4.腔肠动物的重要特征是:体形呈放射状对称;身体上有刺细胞;有嘴但没有肛门。
5.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水母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珊瑚虫分泌的钙质物质可以堆积形成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岸,还可以为海底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主要的栖息地和庇护所。
2.扁形动物(代表:涡虫)1.蠕虫的背部和腹部是平的,形状像柳叶。
三角形的正面和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
腹部有一个口,口中有一个管状咽,可以从口中伸出来捕食水中的小动物。
你吃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中排出,有口无肛。
可以区分前后、手法、背腹。
P6图2.大菱鲆的图形是两侧对称的,也称为左右对称,即通过图形纵轴的仅一段将图形分成两个对称的部分。
这种体型的优点:可以更正确、快速、有效地移动,有利于动物活动、捕食和防御。
3.像涡虫一样自由生活的扁虫很少。
大多数扁虫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迫害。
华支睾吸虫、猪肉绦虫和血吸虫是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消化器官简单,没有特殊的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4.扁平门的重要特征:图形两侧对称;腹部平坦;有嘴但没有肛门。
第二节线状动物和环节动物首先,线性动物(代表动物:蛔虫,以及蛔虫、钩虫、丝虫和线虫。
生命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二、20世纪以來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三、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设计实验的方法)四、实验1.1:显微镜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一、水(含量,存在形式,生理作用)二、无机盐(含量,存在形式,生理作用)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一、糖类(分类、生理作用)(1)单糖:J衙萄糖(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DNA或RNA的重要组成成分)(2)双糖(由两个单糖经脱水缩合而成):蔗糖、麦芽糖、乳糖(3)多糖(由多个葡萄糖经脱水缩合而成)f植物体内J淀粉(植物的贮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I动物体内——糖原(动物体的贮能物质)(包括肝糖原和肌糖原)二、脂质(分类、生理作用)(1)脂肪:「基本成分「甘油J饱和脂肪酸]■J十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j (定义、性质、实例)I牛理作用(2)磷脂:J结构特点,在水坏境中的排列方式[生理作用(3)胆固醇:[生理作用1含量过多可能会引起的负面影响三、蛋片质R(1)基本单位: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H2N—C ― OOHk(2)肽链的形成过程(3)肽键数(形成肽链吋脱下的水分子数、肽链水解吋所需的水分子数)二氨基酸数一肽链数(4)生理功能四、核酸(分类、基本单位、生理作用)(1)J脱氧核糖核酸(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1核糖核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2)基本单位:核昔酸五、维生素(分类、生理作用)「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生理作用以及缺乏症.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P、叶酸)I六、实验2.1:明确各种冇机物的鉴定方法以及产生相应的颜色反应结果。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一节细胞膜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以外)细胞一一组织一一器官一一系统一一个体一、细胞膜1、主要成分:(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2、结构3、特点:J半流动性(结构上)(选择透过性(功能上)4、功能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物质的跨膜运动「被动运输J自由扩散、彳[协助扩散 > 物质的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蛋白质载体协助、是否消耗能量.主动运输J典型的实例2、内吞和外排(知道其过程)三、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1、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3、发生质壁分离的条町具有大型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第二节细胞核和细胞器一、细胞质1、细胞质基质2、细胞器:(形态、结构、分布、功能)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溶酶体、液泡二、细胞核(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核膜I核仁I核基质、染色质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主要区别:有无成型的细胞核2、代表类型:J原核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I真核生物(大多数生物,包括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真菌等)实验颤藻和水绵的比较观察第三节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一一病毒1、主要化学组成: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2、生活方式:寄生生活3、分类及其传播途径(实例)第四章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第一节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 -、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1、合成反应:脱水缩合反应(形成淀粉、糖原、蛋白质、脂肪时发生的脱水缩合反应)2、分解反应:J水解反应(淀粉、糖原、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单个小分子)[氧化分解反应(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二、酶(演示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1、特性:高效性、专一性2、定义: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3、命名方法:來源+催化底物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值三、A TP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中文名称:腺昔三磷酸2、ATP的结构简式:A—P〜P〜P3、ATP与ADP的相互转换(反应式)及其意义第二节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知道各实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结论)1、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2、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二、叶绿体及其色素1、叶绿体的形态结构2、色素的种类及其性质3、色素的功能:选择吸收光能(红橙光和蓝紫光)三、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和暗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转换)2、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见笔记)四、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r内因[外因r光照强度、J二氧化碳浓度>(知道各因素如何影响光合作用)温度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第三节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1、过程(1)各个阶段发生的物质与能量的变化(2)各阶段发生的场所2、反应方程式二、无氧呼吸1、发酵的类型(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实例:产生洒精和CO2——酵母菌、苹果等大多数植物;产生乳酸一一乳酸菌、马铃薯的块 茎、动物组织2、 反应方程式式(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1、区别(条件、场所、产物、物质变化、释能情况)3、 相同点(实质)第四节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转换三大类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和转换过程2、脂类△成C ——>脂肪(皮下和内脏)[分解 Q 仃分解 月旨肪酸和甘油上丄上企02 + H 2O +能量 合成 —>磷脂I 仝J 腺体分泌物葡萄糖丄竺血糖 血糖山糖原 转变脂肪酸 甘油V。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归纳生物学又称生命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由经验主义出发,广泛的研究生命的所有面向之自然科学,内容包括生命起源、演化、分布、构造、发育、功能、行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生物分类学等。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归纳1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动物的行为:孔雀开屏仙鹤起舞大雁南飞蜜蜂采蜜不是动物的行为有:肠胃的蠕动心脏的跳动血液的流动2、动物的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2、每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叫做脱臼。
5、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供应能量。
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八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知识点归纳2第一章一.动物的分类1、动物大约有150万种,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分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按照动物生活的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可将动物分为三类:水中生活的动物,陆地生活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动物。
二.水中生活的动物1、鱼之所以能生活在水中,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鳍)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鳃)。
1)能靠游泳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图中各部位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鱼是靠尾鳍和躯干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尾鳍可以控制游泳的方向,背鳍、胸鳍、腹鳍主要保持身体的平衡2)能在水中呼吸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的主要部分为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水中的溶氧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过程:水是从口进入鱼鳃,又从鳃盖后缘流出,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减少了。
初中⽣命科学复习资料⽣命科学复习资料第⼀章、⼈体⽣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第⼀节、⼈体是怎样构成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体⼈体是协调统⼀的整体细胞是⼈体结构中的基本最基本单位。
细胞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的结构相同(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5)组织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P8-10 ⼈体内的组织四种基本类型器官是多细胞⽣物体内由多种不同组织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具有⼀定的形态特征,能⾏使⼀定的⽣理功能。
P10-11胃(器官)的组织构成。
黏膜 ——上⽪组织(保护分泌)(由内⽽外)黏膜下层——结缔组织(联系)分布神经组织肌层 ——肌组织(收缩:平滑肌,促进胃蠕动)浆膜 ——上⽪组织(保护)系统能够共同完成⼀种或⼏种⽣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定的次序组合在⼀起构成系统。
P15实验:1、观察⼈体基本组织 P7 显微镜的使⽤2、知道⼈体器官的位置书:P11-13第⼆节、⼈体⽣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体外环境⽣存所必需的条件:⼤⽓的温度、压⼒、含氧量、淡⽔、⾷物 P20⼆、⼈体内环境(⼜称细胞外液,是⼈体细胞直接⽣活的体内环境) P21 1、内环境组成——⾎浆:⾎细胞的内环境。
组织液:其他⼤部分细胞的内环境。
2、⾎液的组成 P21 会读图功能:运载⾎细胞、运输氧料和废物等。
思考与讨论:P21能看懂验⾎报告单吗?⾎细胞:占⾎液总量45%红细胞:举例:贫⾎(⾎红蛋⽩和红细胞的量低于正常值)1) 结构特点⾎细胞中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红⾊:含有红⾊的含铁蛋⽩质——⾎红蛋⽩2) 功能:运输氧⽓和⼆氧化碳的功能⽩细胞:1) 结构特点:圆球形,⽐红细胞⼤,有细胞核,但数量⽐红细胞少。
2) 分类:嗜中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3) 功能:免疫防御举例:伤⼝化脓⾎⼩板:1) 结构特点:⾎细胞中体积较⼩的细胞碎⽚。
2) 功能:⽌⾎⾎浆:占⾎液总量55% ,淡黄⾊、半透明、流动的液体成分: 91%--92% ⽔分8%---9% 蛋⽩质、⾮蛋⽩质(葡萄糖、⽆机盐、脂类)3、⼈体内环境的特点:相对稳定定性(体现在2⽅⾯)三、⼈体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性 P25⼋⼤系统都直接、间接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读图 P25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1、⾎液循环系统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运输物质和交换物质。
上海八年级生命科学知识点八年级生命科学知识点汇总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包括生物基础理论、个体发育及其演化、生命形态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系统的汇总上海八年级生命科学知识点。
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深入理解各种生命现象至关重要。
在八年级的生命科学中,我们需要掌握细胞的三个基本部分:质膜、细胞质和核。
质膜是细胞外膜,它保护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是细胞内液体,其中含有各种细胞器,是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发生的基地。
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其中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细胞呼吸、发酵、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2. 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命科学的基础。
遗传是指基因在生物繁殖中的遗传规律,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进化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逐渐发生的变化过程。
在八年级的生命科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基因遗传规律和进化机制的基本原理。
比较典型的是孟德尔遗传定律,该定律描述了基因在繁殖中的遗传规律,其中包括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重要概念。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进化原理,并能够理解这些原理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生态系统与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
在八年级的生命科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物质、能量在其中的循环过程。
同时,我们还要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应对措施。
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通过互相关系形成生态圈。
生态圈中的生物、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在各自的生态位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我们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污染和保护等。
八年级的生命科学着重强调如何通过科学手段来预防、减轻和治理环境污染,推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生命科学导论》复习题第1章一、名词解释生命新陈代谢基因组生物多样性二、判断题1、假说和理论没有明确的分界。
()2、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一致性是自然科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三、单项选择题恰当的生物结构层次就是()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b.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细胞器、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c.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器官、生物体、生态系统d.原子、分子、细胞、细胞器、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四、问答题生物同非生物较之,具备哪些独特的特征?第2章一、名词解释蛋白质变性结构域碳骨架糖类二、判断题1、肌糖原就是肌肉膨胀的轻易能量源。
2、rna和dna全盘水解后的产物碱基相同,核糖相同。
三、单项选择题1、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哪项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a.一个己糖分子b.一个戊糖分子c.一个磷酸d.一个含氮碱基2、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
a.蛋白质的二级结构b.蛋白质的三级结构c.蛋白质的四级结构d.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或四级结构3、蛋白质变性中不受到影响的就是()。
a、蛋白质一级结构b、蛋白质二级结构c、蛋白质三级结构1(()))d、蛋白质四级结构4、以下细胞器中,做为细胞分泌物加工熔炼的场所就是()。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溶酶体d.核糖体四、问答题叙述提取dna的常规操作及原理第3章一、名词解释回去分化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内膜系统染色质有丝分裂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检验点二、判断题1、细胞学说可以归纳为如下两点:(1)所有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组成;(2)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2、随着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表面积和体积之比也相应增大。
()3、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阶段和幼体发育过程中。
()4、生物体细胞与细胞之间是有各种连接的,它们对细胞的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