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离岸金融
- 格式:ppt
- 大小:466.00 KB
- 文档页数:32
浅析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兴起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位于国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我国离岸金融市场进行浅析。
离岸金融市场的定义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国内境外的金融市场,它与国内金融市场相对立。
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较低的监管约束,为跨境金融活动提供了便利。
离岸金融市场通常以离岸金融中心为核心,通过特定的金融业务和制度安排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香港成为中国内地企业对外融资的窗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陆续设立了上海、深圳等离岸金融中心,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特点1. 开放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较高的开放度。
在离岸金融中心,国内外投资者可以自由进行资金流动和跨境投资。
此外,离岸金融市场还提供了一系列离岸金融工具,如离岸人民币、离岸公司、离岸基金等,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2. 创新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积极推动金融创新。
在离岸金融中心,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者和创新企业可以受益于宽松的监管环境,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创新离岸人民币业务,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权威性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机构通常是主权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如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澳门金融管理局。
这些监管机构具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能够有效监督离岸金融市场的运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离岸金融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
其次,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扩大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
上海自贸区的基础、发展方向与机遇(下)试卷[考试时限]:60分钟[分数]:75分1、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向国内外所有个人和机构开放,但在中短期,除了国内居民机构和海外华人,西方国家将是最大的客户来源地。
正确错误2、目前,大多数新兴市场的经济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都还依赖于初级产品牛市,但初级产品牛市不可持续。
正确错误3、自由化、与国际惯例接轨能有效促进金融中心的发展,上海自贸区设立隔阂限制。
因此,上海永远超不过香港。
正确错误4、如果美国国内的危机变成全球危机,那么美元的汇率会受到打击走向疲软。
正确错误5、未来人民币非常有可能会变成国际金融市场的避风港。
正确错误6、目前,在所有国家中,新兴市场对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和贸易计价结算货币的接受程度仍低于西方国家。
正确错误7、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可能会引起新兴市场的动荡,进一步可能成为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机遇。
正确错误8、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不仅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明显下滑、分化加剧的十年,也将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动乱风险总体大幅上升的十年。
正确错误9、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本质上都是公共权利,其对经济生活的管理都一样。
正确错误10、在管理制度创新、简政放权、减少管制方面,要减少法制旗号下的过度管制。
正确错误11、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属于()。
内外混合型内外分离型混合业务型避税港型12、目前,在所有国家中,()对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和贸易结算货币的接受程度更高。
美国欧盟新兴市场日本13、根据本讲,美元汇率有一个奇怪现象:如果美国国内爆发的危机变成全球危机,那么美元汇率将()。
大涨大跌保持不变持续波动14、本讲提到,()是上海自贸区成败的枢纽,是配而广之示范全国的试验。
转口贸易的发展管理制度的创新离岸金融业务的创新服务业的发展15、在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方面,()渴望成为上海自贸区发展较大的领域。
移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离岸金融业务现代金融业务16、在原来的国际市场参与者中,哪项不属于国际金融市场的避风港()。
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1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内容摘要: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对上海离岸贸易发展现状进行统计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发展离岸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瓶颈障碍,并就这些问题障碍进行分析,提出深入发展离岸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离岸贸易保税区国际贸易中心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中,离岸贸易已普遍超过传统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转口贸易等方式而成为最为重要的贸易方式之一。
上海为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出了积极推进离岸贸易试点建设的决策。
一、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目前上海离岸贸易的试点主要在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开展。
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的大量跨国公司普遍具有开展离岸业务的需求和能力。
保税区内6500多家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的3220多家,据调查其中有不少企业正在筹备或已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离岸贸易运作中,特别是140家跨国公司运营中心更为突出。
据统计资料显示(如图1所示),外高桥保税区2006年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已达到175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269亿美元,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回落,但仍然达到206亿。
外高桥保税区2006-2009年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图1 2006-2009年外高桥保税区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据调研,目前在外高桥保税区,企业已进行的离岸贸易业务已不仅仅传统意义上的离岸贸易业务模式,实际上较大的业务是在境内外贸易中发挥离岸贸易功能的作用。
课题组经过调研,总结出现有开展的离岸贸易业务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纯离岸交易方式、准离岸交易方式与区内交易方式三种类型。
1、纯离岸交易方式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离岸贸易操作方式,主要是以外高桥企业作为贸易服务提供商分别与出口地出口商和进口地进口商订立买卖合约,货物实际并未在外高桥进出口,而是由出口地直接交运进口地,但单据文件押汇或托收经过外高桥贸易服务提供商处理,外高桥作为资金流、订单流、货物流控制管理中心的一种贸易。
上海自贸区就是离岸金融区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离岸金融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正逐渐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重要力量。
上海自贸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田,其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离岸金融区的理想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上海自贸区与离岸金融区的联系与区别,分析上海自贸区作为离岸金融区的优势和挑战,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深入研究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业务模式、政策创新以及风险管理等方面,本文旨在为相关决策者、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与特点自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上海自贸区以其独特的定位和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在过去的几年中,上海自贸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发展历程上,上海自贸区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制度创新,再到全面深化的三个阶段。
初期,自贸区以负面清单、外资企业登记注册便利化等制度创新为核心,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入驻。
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经验的积累,自贸区逐步扩大了金融、贸易、服务等领域的开放力度,推动了一系列重大制度创新,如自由贸易账户、跨境人民币支付等。
在特点方面,上海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注重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自贸区内的金融政策创新尤为突出,包括允许外资银行在自贸区内设立分行、开展人民币业务,支持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
这些政策创新不仅提升了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服务能力,也为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上海自贸区还注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自贸区还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国际市场,为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充分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论我国离岸金融中心的区位选择内容摘要: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多个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甚至马来西亚也拥有诺敏离岸金融市场。
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却还停留在对国外成熟实例的简单介绍上,十多个城市都认为自己适合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有些人甚至把离岸金融市场与避税港混为一谈。
离岸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但是我国到底需要几个离岸金融市场,如何选址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离岸金融中心模糊评价法三极中心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既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又不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
由于其在税收和存贷款利率上的优势,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近几年我国才开始重视离岸金融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和试点尝试。
除了上海的洋山保税港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东疆保税港区已成为我国首批离岸金融试点单位以外,近期国务院又提出要积极开展海南的离岸金融业务试点。
此外,北京、厦门、大连等经济发达的城市也希望能建成离岸金融市场,以便得到更多的政策照顾,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离岸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不过我国现实经济需要几个离岸金融市场却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离岸金融中心:一个还是多个学术界最大的分歧就是中国是否需要建设多个离岸金融中心,或者说离岸金融中心是否具有排他性。
一种观点认为在一国的离岸金融中心具有排他性,我国不适合同时出现几个金融市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一国可以同时存在几个离岸金融中心,只是各个离岸金融中心是分层次的。
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观点。
首先,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拥有若干个功能互补、层次不同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一国之内,不同城市所进行的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建设并非具有排他性,而具有兼容性,深港地区和上海当然可以同时建设成为我国的离岸金融中心。
其次,具体国情也决定了我国完全具有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可能性。
作者: 贺伟跃 刘芳雄
作者机构: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法律教研部
出版物刊名: 税务研究
页码: 69-74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8期
主题词: 自贸区 离岸金融 税收竞争 税收优惠
摘要:金融改革和创新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重点,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是金融改革和创新成败的关键。
采取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然而,上海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并没有出台特别有力的税收优惠政策。
主要原因是在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上陷入了困境。
本文从保持离岸金融业务竞争力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困境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保持税收竞争力和避免税基侵蚀的平衡为前提,加大促进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税收优惠力度的破解思路。
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1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内容摘要: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对上海离岸贸易发展现状进行统计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发展离岸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主要瓶颈障碍,并就这些问题障碍进行分析,提出深入发展离岸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离岸贸易保税区国际贸易中心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形式,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中,离岸贸易已普遍超过传统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转口贸易等方式而成为最为重要的贸易方式之一。
上海为加快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出了积极推进离岸贸易试点建设的决策。
一、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现状目前上海离岸贸易的试点主要在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开展。
外高桥保税区等区域的大量跨国公司普遍具有开展离岸业务的需求和能力。
保税区内6500多家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的3220多家,据调查其中有不少企业正在筹备或已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离岸贸易运作中,特别是140家跨国公司运营中心更为突出。
据统计资料显示(如图1所示),外高桥保税区2006年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已达到175亿美元,2008年增加到269亿美元,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回落,但仍然达到206亿。
外高桥保税区2006-2009年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图1 2006-2009年外高桥保税区离岸贸易项下商品销售额据调研,目前在外高桥保税区,企业已进行的离岸贸易业务已不仅仅传统意义上的离岸贸易业务模式,实际上较大的业务是在境内外贸易中发挥离岸贸易功能的作用。
课题组经过调研,总结出现有开展的离岸贸易业务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纯离岸交易方式、准离岸交易方式与区内交易方式三种类型。
1、纯离岸交易方式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离岸贸易操作方式,主要是以外高桥企业作为贸易服务提供商分别与出口地出口商和进口地进口商订立买卖合约,货物实际并未在外高桥进出口,而是由出口地直接交运进口地,但单据文件押汇或托收经过外高桥贸易服务提供商处理,外高桥作为资金流、订单流、货物流控制管理中心的一种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