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章 第一节 钠的化合物2
- 格式:pptx
- 大小:79.77 MB
- 文档页数:25
《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钠的化合物”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中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中第二课时的内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中学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代表物质,学生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可以对盐有一个新的认识,了解酸式盐和正盐的性质区别,对盐的学习形成一个体系。
本节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部分无机盐,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形成初步印象。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化学性质(溶液呈碱性、与强酸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知道它们性质的差异,了解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体验用分类方法认识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实验探究方法,深入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体会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指导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同学们体会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践出真知的乐趣,指导同学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化学物质世界,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群体中发展;引入侯氏制碱法,进行化学史的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其鉴别方法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五、教学过程[引入]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了什么物质?[讲解]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后会变成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非常重要的钠盐,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板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展示Na2CO3、NaHCO3粉末][教师]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碳酸氢钠是白色细小晶体。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钠原子的结构(微观)分析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宏观)。
2.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氯气、水的反应,会分析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钠的原子结构 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2.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 常温加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钠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结论①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硬度小,熔点低,密度大于煤油,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②钠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温下:4Na +O 2===2Na 2O ,白色加热时:2Na +O 2=====△Na 2O 2,其中O 为-1价 ③条件不同,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2)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如Na 与Cl 2在点燃条件下可反应,化学方程式:2Na +Cl 2=====点燃2NaCl 。
(1)金属钠能存放于煤油中,也可存放于CCl4中()(2)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3)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4)实验中取出的药品都不能再放回原瓶()(5)等质量的钠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 答案(1)×(2)×(3)√(4)×(5)√1.在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提示钠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大,能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失电子________多(填“第一块”“第二块”或“一样”,下同),生成产物的质量______大,试着写出你的理由。
提示一样第一块二、钠与水的反应1.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化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小球运动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变小,最后消失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生成2.实验结论(1)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钠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重点)2.掌握Na2CO3、NaHCO3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重点)3.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一钠的氧化物1.氧化钠(1)物理性质颜色:白色;状态:固体。
(2)化学性质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性氧化物、酸等发生反应。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过氧化钠(1)物理性质颜色:淡黄色;状态:固体。
(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探究1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探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探究2Na2O2与CO2、H2O反应的量的关系:2CO2+2Na2O2===2Na2CO3+O2①2H2O+2Na2O2===4NaOH+O2↑②问题思考:反应①和②中Na2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和还原剂,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都是2 mol。
Na2O2与CO2、H2O反应中的关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①2Na2O2+2H2O===4NaOH+O2↑②(1)物质的量的关系无论是CO2还是H2O,通过足量的Na2O2时,放出O2的物质的量与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2)固体质量关系①2Na2O2+2CO2===2Na2CO3+O2Δm(固体)2×78 g 2 mol 2×106 g 56 g(2 mol CO的质量)即:发生反应①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
②2Na2O2+2H2O===4NaOH+O2↑Δm(固体)2×78 g 2 mol 4×40 g 4 g(2 mol H2的质量)即:发生反应②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进行分析,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慢慢学会如何较为全面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3.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受到实验是认识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
【学习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性质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法指导】1.利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2.具体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去认识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理解性的记住化学方程式,并用前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钠的强还原性,学习中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化学用语、文字表述等。
【学习过程】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重要作用。
人类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4/5是金属元素。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因此,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的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不同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相差很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一、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钠的表面。
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切口处在空气中很快变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低的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极(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
(3)观察完毕,将钠块全部放回原试剂.....瓶中。
...暗易被氧化温馨提示: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活泼金属钠反应生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了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B. 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C. 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D. 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2.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 Na2O与Na2O2均可与水反应产生氧气B. Na2O与Na2O2分别与CO2反应的产物完全相同C. Na2O与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D. 在呼吸面具中,Na2O2常做供氧剂,而Na2O不能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Na2O与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 足量Cl2、O2分别和两份等质量的Na反应,前者得到电子多C. 胃酸过多可用服用碳酸钠D. 钠投入水中会熔成小球,并四处游动,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并生成氧气4.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表面潮湿白色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①中钠发生了氧化反应B. 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钠C. ③发生物理变化D. ④生成了碳酸氢钠5.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 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 金属钠比通金属铜活泼,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CuSO4+2Na=Cu+Na2SO4C. 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 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6.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现象: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表面变暗;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后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描述正确的是()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④D. ①④⑤7.焰色实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实验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到火焰颜色,再蘸取被检验物质B. 钾的焰色实验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 焰色实验是某种金属元素灼烧时所具有的特殊颜色,是化学变化D. 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8.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热稳定性:NaHCO3<Na2CO3B.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3<Na 2CO3C. 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D. 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CO2质量相同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足量的CO2,沉淀不会溶解.B.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含等物质的量HCl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 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不相同D. 分别向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只有Na2CO3溶液产生沉淀10.要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最好采用()A. 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B. 通入足量的CO2气体C. 将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D.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11.某种混合气体可能有N2、HCl、CO,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气体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经过铜网,经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又减少,但还有气体剩余。
新教材2020-2021学年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第2课时钠的几种化合物焰色试验含解析第2课时钠的几种化合物焰色试验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物理性质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用途①碳酸钠: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②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以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3.焰色试验(1)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2)操作(3)几种金属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观察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知识点一:氧化钠、过氧化钠结构、性质对比知识点二:Na2CO3和NaHCO3的鉴别、除杂与转化(1)鉴别(2)除杂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或试剂Na2CO3固体(NaHCO3)加热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足量CO2气体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NaOH溶液题组一过氧化钠的性质1.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2OB.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只作氧化剂C.用Na2O2漂白过的织物、麦秆等日久又渐渐变成黄色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放出大量的O2,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解析:Na2O2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2CO3;Na2O2与水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利用Na2O2的强氧化性漂白织物,这种漂白是永久性的;Na2O2与H2O反应消耗饱和NaOH溶液中的水,同时生成NaOH和O2,故有NaOH固体析出.2.“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安装好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通入CO2之前,应事先将弹簧夹K1、K2夹好,目的是以防试管Ⅲ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2)试管Ⅰ内的试剂X是浓H2SO4时,打开弹簧夹K1、K2,加热试管Ⅲ约5 min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试管Ⅱ的液面上方,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燃烧,且试管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过氧化钠与干燥的CO2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