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人教版(2019)第二章 第一节 钠的化合物2
- 格式:pptx
- 大小:79.77 MB
- 文档页数:25
《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钠的化合物”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一中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中第二课时的内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中学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代表物质,学生在这一节的学习中可以对盐有一个新的认识,了解酸式盐和正盐的性质区别,对盐的学习形成一个体系。
本节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学科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部分无机盐,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形成初步印象。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化学性质(溶液呈碱性、与强酸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知道它们性质的差异,了解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体验用分类方法认识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实验探究方法,深入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体会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指导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同学们体会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践出真知的乐趣,指导同学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化学物质世界,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群体中发展;引入侯氏制碱法,进行化学史的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其鉴别方法教学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五、教学过程[引入]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成了什么物质?[讲解]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最后会变成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非常重要的钠盐,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板书]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展示Na2CO3、NaHCO3粉末][教师]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碳酸氢钠是白色细小晶体。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钠原子的结构(微观)分析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宏观)。
2.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氯气、水的反应,会分析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钠的原子结构 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2.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条件 常温加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钠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结论①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硬度小,熔点低,密度大于煤油,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②钠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常温下:4Na +O 2===2Na 2O ,白色加热时:2Na +O 2=====△Na 2O 2,其中O 为-1价 ③条件不同,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2)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如Na 与Cl 2在点燃条件下可反应,化学方程式:2Na +Cl 2=====点燃2NaCl 。
(1)金属钠能存放于煤油中,也可存放于CCl4中()(2)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3)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4)实验中取出的药品都不能再放回原瓶()(5)等质量的钠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 答案(1)×(2)×(3)√(4)×(5)√1.在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提示钠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大,能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失电子________多(填“第一块”“第二块”或“一样”,下同),生成产物的质量______大,试着写出你的理由。
提示一样第一块二、钠与水的反应1.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化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小球运动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变小,最后消失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生成2.实验结论(1)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钠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重点)2.掌握Na2CO3、NaHCO3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重点)3.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一钠的氧化物1.氧化钠(1)物理性质颜色:白色;状态:固体。
(2)化学性质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性氧化物、酸等发生反应。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过氧化钠(1)物理性质颜色:淡黄色;状态:固体。
(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探究1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探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探究2Na2O2与CO2、H2O反应的量的关系:2CO2+2Na2O2===2Na2CO3+O2①2H2O+2Na2O2===4NaOH+O2↑②问题思考:反应①和②中Na2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和还原剂,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都是2 mol。
Na2O2与CO2、H2O反应中的关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①2Na2O2+2H2O===4NaOH+O2↑②(1)物质的量的关系无论是CO2还是H2O,通过足量的Na2O2时,放出O2的物质的量与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2)固体质量关系①2Na2O2+2CO2===2Na2CO3+O2Δm(固体)2×78 g 2 mol 2×106 g 56 g(2 mol CO的质量)即:发生反应①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
②2Na2O2+2H2O===4NaOH+O2↑Δm(固体)2×78 g 2 mol 4×40 g 4 g(2 mol H2的质量)即:发生反应②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
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正确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进行分析,认识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2.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讨论,慢慢学会如何较为全面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并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3.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受到实验是认识物质性质的重要方法。
【学习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和性质实验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法指导】1.利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2.具体通过化学实验现象去认识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理解性的记住化学方程式,并用前一章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化学方程式得出钠的强还原性,学习中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化学用语、文字表述等。
【学习过程】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
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重要作用。
人类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约4/5是金属元素。
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因此,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的元素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不同的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相差很大。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一、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用镊子夹取存放在煤油中较大块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钠的表面。
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切口处在空气中很快变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低的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极(2)用小刀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
(3)观察完毕,将钠块全部放回原试剂.....瓶中。
...暗易被氧化温馨提示: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与活泼金属钠反应生成了氧化钠,从而使金属钠失去了光泽,纯净的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