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化学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初中化学主要根据物质的组成介绍了物质的分类,如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等。在初中化学学习基础上,高中化学介绍了物质的简单分类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分类的标准侧重于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帮助学生树立分类思想,进一步形成分类观。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初中化学中,有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概念及其跟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在本节有关氧化物的分类和以后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需要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概念,对此,初高中教材均未涉及,需要补充。

关于几种常见的酸及其分类,初中只要求几种常见的酸,知道是强酸还是弱酸,不要求从电离的角度去认识酸,也不要求从离子的角度去认识酸的通性。而高中则要求从电离的角度去认识酸,从电离程度去理解强酸和弱酸,从H+去感受非氧化性酸,从硝酸、浓硫酸去感受氧化性酸。为此,教学中应补充酸的其它分类,如含氧酸和无氧酸、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强酸和弱酸、氧化性酸和氧化性酸等、应该让学生知道盐酸>醋酸>碳酸。

关于碱,初中只要求几种常见的强碱,如NaOH、KOH、Ca(OH)2等,不涉及弱碱,但简单介绍NH4+的检验。

关于盐,初中也只简单介绍了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根据酸跟碱是否完全被中和分类但不作要求,没有正盐、酸式盐的概念,学生虽然初步认识了盐的组成,但是对盐的性质知之甚少。而高中则要求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盐进行分类,从物质的组成认识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和复盐,从物质的溶解性认识盐可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在盐类的水解中,还可以从盐所对应的酸、碱的电离能力来分类等。学生很清楚盐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的依据,但对于哪些盐可溶、哪些盐不溶可就迷糊了。

在初中已学溶液、浊液的基础上,高中介绍了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及其性质。在分散系的认识基础上,高中要求重新认识溶液,了解溶液的组成。微粒大小是分散系分类的依据,也是影响性质的一个因素,微粒大小是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

1.关于氧化物分类的教学

建议在课本P25实践活动1中,设计下列问题,实行渗透性衔接教学。

(1)带领学生回忆CO2和CaO的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CO2和CaO分别与酸或碱的反应不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酸性氧化物

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并整合归纳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3) SO2是酸性氧化物,请写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什么叫两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写出Al2O3分别与H2SO4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关于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

建议充分利用初中原有的学习情景素材,找准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教学。

(1)多媒体展示白云、晨雾、灰霾等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结合食盐、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讲解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等概念。

(3)展示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三瓶样品,提出问题:

①你能判断出哪瓶是浊液,哪瓶是胶体,哪瓶是溶液吗?

②你知道溶液和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③演示实验:用光束照射上述三瓶样品。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

④你能知道溶液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吗?

播放有关胶体渗析的实验录象,得出结论。讲述化学史,胶体的概念水到渠成。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4)重新定义溶液和浊液,分析溶液、胶体和浊液的组成。

(5)演示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讲解实验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6)归纳胶体的性质、检验和提纯,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效应。

第二节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要求从本质上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解决离子大量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离子检验等问题。

一、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的知识断点

初中化学介绍了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基石。高中要求站在类型通性的高度去理解复分解反应,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去理解复分解反应,由于初中不需要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等概念,不要求酸、碱和盐的通性,对复分解反应的认识学生仅限于死记硬背几个具体反应,

因此,面对高中要求的徒然拔高,需要帮助学生整合归纳酸、碱和盐的通性,需要加强化学方程式的训练。

初中教材上设计了几种常见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及结论,分析解释酸溶液、碱溶液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但是对这些初中都不作要求,需要在思想方法上、知识上及时衔接。

碱和盐的溶解性、强酸和弱酸是学习离子反应的基础。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知识断点的突破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导电

(1)实验:盐酸、硫酸、硝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KOH溶液、乙醇溶液的导电性

(2)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回答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归纳出电离的概念。

(3)动画模拟HCl、H2SO4、HNO3、NaCl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电荷守衡

(5)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归纳出酸、碱和盐等概念。

(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通过实验或具体反应,引导学生归纳酸碱盐的分类及其性质,并解释酸溶液、碱溶液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

(1)酸的分类及其性质

①分类:

a.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含氧酸和无氧酸

b.从电离出氢离子的数目: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c.从电离能力:强酸和弱酸,7种强酸、盐酸>醋酸>碳酸

②通性:

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与金属发生反应:置换反应

c.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d.与碱反应:酸+碱→盐+水

e.与盐反应:酸+盐→新酸+新盐(强酸制弱酸)

(2)碱的分类及其性质

①分类

a.从溶解性: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

b.从电离能力:强碱和弱碱,4种强碱

②通性

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b.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c.与酸反应:酸+碱→盐+水

d.与盐反应:碱+盐→新碱+新盐

(3)盐的分类及其性质

①分类:从酸跟碱是否完全被中和: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②通性

a.与某些金属反应:置换反应b.与碱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