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C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原理二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4/11/07 成绩:班级:石工(理科)1202学号:12090413姓名:李佳教师:同组者:韩秀虹、张鑫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一、实验目的1.熟悉由丙烯酰胺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加聚反应。
2.熟悉聚丙烯酰胺在碱溶液中的水解反应。
二、实验原理聚丙烯酰胺可在过硫酸铵的引发下由丙烯酰胺合成:由于反应过程中无新的低分子物质产生,所以高分子的化学组成与起始单体相同,因此这一合成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随着加聚反应的进行,分子链增长。
当分子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纠缠形成网络结构,使溶液的粘度明显增加。
聚丙烯酰胺可以在碱溶液中水解,生成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随着水解反应的进行,有氨放出并产生带负电的链节。
由于带负电的链节相互排斥,使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有较伸直的构象,因而对水的稠化能力增加。
聚丙烯酰胺在钻井和采油中有许多用途。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仪器恒温水浴,沸水浴,烧杯,量筒,搅拌棒,电子天平。
2.药品丙烯酰胺(化学纯),过硫酸铵(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
四、实验操作步骤1.丙烯酰胺的加聚反应(1)用台秤称取烧杯和搅拌棒的质量。
然后在烧杯中加入2g丙烯酰胺和18ml水,配成10%的丙烯酰胺溶液。
(2)在恒温水浴中,将10%丙烯酰胺加热到80℃,然后加入 15滴10%过硫酸铵溶液,引发丙烯酰胺加聚。
(3)在加聚过程中,慢慢搅拌,注意观察溶液粘度的变化。
(4)10分钟后,停止加热,产物为聚丙烯酰胺。
2.聚丙烯酰胺的的水解(1)称量制得的聚丙烯酰胺,计算要补充加多少水,可配成5%聚丙烯酰胺的溶液。
(2)在聚丙烯酰胺中加入所需补加的水,用搅拌棒搅拌,观察高分子的溶解情况。
(3)称取 20g 5%聚丙烯酰胺溶液(剩下的留作比较)加入 2ml 10%氢氧化钠,放入沸水浴中,升温至90℃以上进行水解。
(4)在水解过程中,慢慢搅拌,观察粘度变化,并检查氨气的放出(用湿的广泛pH试纸)。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条码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条码识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熟悉条码识别软件的使用方法。
4. 提高对条码识别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条码识别技术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扫描条码符号,将条码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高效采集和传输。
条码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工业生产、图书管理、仓储标证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
实验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条码符号的编码规则:条码符号由黑白相间的条形和空隙组成,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而成。
常见的编码规则有EAN-13、UPC、Code 39、Code 128等。
2. 条码识别系统:条码识别系统主要由条码扫描器、条码识别软件和计算机组成。
条码扫描器负责采集条码图像,条码识别软件负责对条码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计算机负责存储和管理条码信息。
3. 条码识别算法:条码识别算法是条码识别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步骤。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条码扫描器、计算机、条码识别软件。
2. 实验材料:各种条码标签、商品、图书等。
四、实验步骤1. 熟悉条码识别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2. 将条码标签粘贴在商品或图书上。
3. 使用条码扫描器对条码标签进行扫描,采集条码图像。
4. 将采集到的条码图像导入条码识别软件。
5. 对条码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二值化、滤波等。
6. 提取条码特征,如条码的起始符、终止符、数据符等。
7. 使用模式识别算法对条码特征进行匹配,识别条码信息。
8. 将识别结果与商品或图书的标签信息进行比对,验证识别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识别了多种条码标签,包括EAN-13、UPC、Code 39、Code 128等。
识别准确率达到100%。
2. 分析:(1)条码识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本次实验使用的条码识别系统由条码扫描器、条码识别软件和计算机组成,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条码技术实验的报告,其中包括了五个大点,分别是条码基本原理、条码应用领域、条码编码规范、条码识别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研究这些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条码技术。
正文内容:一、条码基本原理1.条码的定义和作用2.条码的组成和结构3.条码的尺寸和标准二、条码应用领域1.零售业2.物流和供应链管理3.医疗行业4.图书和媒体管理5.制造业三、条码编码规范1.UPC码2.EAN码3.128码4.QR码5.数据矩阵码四、条码识别技术1.光学扫描技术2.摄像头扫描技术3.激光扫描技术4.二维码识别技术5.条码识别算法五、未来发展趋势1.条码与物联网的结合2.高清条码的出现3.虚拟条码的应用4.移动设备的条码识别技术5.条码技术在智能零售中的应用文末总结:通过对条码技术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条码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购物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条码技术将会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的条码技术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便捷化。
在未来,条码与物联网的结合将推动条码技术的发展,高清条码、虚拟条码和移动设备的条码识别技术也将成为趋势。
而在智能零售方面,条码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普及,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方式。
条码技术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工具,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且前景看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条码技术将会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引言:条码技术是一种将信息编码成一系列精确的垂直线条的技术。
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广泛应用于零售、物流、医疗等多个领域。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条码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它对各个领域的影响。
概述:条码技术是一种通过将信息编码成一系列精确的垂直线条来实现自动识别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每个字符用不同宽度的线条来表示,并通过使用条码阅读器,将这些线条转换成数字或字符。
条码技术具有高效、准确和可靠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物流技术与装备——条码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学生姓名:许博昭学号:11011637班级: 110116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指导老师:刘联辉2013年5月实验报告大学7 500G硬盘1234 1 1 4 05 五邑200.0大学150.08 内存条1234 1 1 6 04 五邑大学300.09 主板1234 1 2 8 11 五邑大学500.0 10 显卡1234 1 2 9 09 五邑大学4、按不同码制的编写规则确定自己的生活、学习用品的各种条码的编码序号物品名称码制物品编码1 雪碧EAN-132 益达EAN-133 立顿奶茶EAN-134 音箱EAN-135 鼠标垫EAN-136 摄像头EAN-137 500G硬盘EAN-138 内存条EAN-139 主板EAN-1310 显卡EAN-135、用Bartender条形码软件完成标签制作(1)EAN-131.条码种类:EAN-132.符号结构:EAN-13商品条码是表示EAN/UCC-13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符号,由左侧空白区、起始符、左侧数据符、中间分隔符、右侧数据符、校验符、终止符、右侧空白区及供人识别字符组成,如图1所示。
EAN-13各组成部分的模块数如图2所示。
图1 EAN-13条码符号结构图2 EAN-13商品条码符号构成示意图左侧空白区:位于条码符号最左侧与空的反射率相同的区域,其最小宽度为11个模块宽。
起始符:位于条码符号左侧空白区的右侧,表示信息开始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左侧数据符:位于起始符右侧,表示6位数字信息的一组条码字符,由42个模块组成。
中间分隔符:位于左侧数据符的右侧,是平分条码字符的特殊符号,由5个模块组成。
右侧数据符:位于中间分隔符右侧,表示5位数字信息的一组条码字符,由35个模块组成。
校验符:位于右侧数据符的右侧,表示校验码的条码字符,由7个模块组成。
终止符:位于条码符号校验符的右侧,表示信息结束的特殊符号,由3个模块组成。
《跨境电商实务》实验报告班级 _2014级国际贸易本科3班_组别______第 17 组____ ___指导老师_____ 卓凤莉_ _____ __实训时间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金融贸易系2017年1月《跨境电商实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在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企业推广和开发客户已经成为当前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
《跨境电商实务》作为实验课,要求学生在完全真实的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真实商业交易,通过建立账号、选择产品、上传产品、运费模板设置、数据分析、店铺管理装修、客户服务、产品营销等诸多环节,真正参与到跨境电商实践操作,为今后工作打下实践基础。
【实验要求】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判定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熟悉B2C电子商务平台操作技能;2.掌握选品要求;3.熟悉不同市场的需求差异;4.掌握产品上传的技巧;5.熟悉平台排名规则及推广技巧;6.熟练应用数据分析店铺经营。
【实验环境】Windows近期版本,谷歌浏览器,360浏览器,Photoshop,Office软件。
【实验项目】实验一交易准备目的要求了解课程体系及学习任务,为本课程的实验做好基础工作。
实验内容1.熟悉主流B2C平台及主要特征2.注册敦煌网账号,通过身份验证3.学习敦煌网卖家首页的行业分析、敦煌大学、政策规则,选择自己准备经营的产品。
实验数据1、请将个人账号注册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截屏粘贴在下方。
2、归纳比较四大B2C平台的特点,总结在下方。
一、开店的门槛DHgate:对卖家要求较低,只需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免费注册,采取佣金制。
Aliexpress:以“价格为王”,卖家一定要价格低才能有优势,平台准入门槛低。
以前是免费注册,但现在收费eBay:对卖家的要求更严格些,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但同样也拼价格,即产品质量要过得去,价格也要有优势;Amazon:在这几个平台中准入门槛最高的是Amazon,条件也更为细致。
计数器实验报告姓名:康道顺班级:计科142班学号:201401014233指导老师:李晓玲实验五微程序计数器uPC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模型机中微程序的基本概念。
(2)了解uP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二、实验要求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实现微程序计数器uPC的写入和加1功能。
三、实验说明74HC161是一片带预置的4位二进制记数器。
功能如下:当RST = 0时,记数器被清0。
当IREN = 0时,在CK的上升沿,预置数据被打入记数器。
当IREN = 1时,在CK的上升沿,记数器加一。
TC为进位,当记数到F(1111)时,TC=1CEP,CET为记数使能,当CEP,CET=1时,记数器工作,CEP,CET=0时,记数器保持原记数值。
在COP2000中,指令IBUS[7:0]的高六位被接到uPC预置的高六位,uPC 预置的低两位被置为0。
一条指令最多可有四条微指令。
uPC原理图uPC工作波形图四、实验原理实验1:uPC加一实验按一次CLOCK脉冲键,CLOCK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uPC被加一。
实验2:uPC打入实验当EMWR,EMEN=0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被送到指令总线(IBUS)上。
按住CLOCK脉冲键,CLO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uPC的黄色预置指示灯亮,表明uPC被预置。
放开CLOCK键,CLO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10H被写入uPC寄存器。
实验五程序计数器PC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模型机中微程序的基本概念。
(2)了解P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二、实验要求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实现程序计数器PC的写入和加1功能,并观察PC及相应变化。
三、实验说明PC 原理图PC 是由两片74HC161构成的八位带预置记数器,预置数据来自数据总线。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保税货物通关班级: : 实验日期: 学号: 成绩:实验目录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要求三、实验条件四、实验容五、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六、解决问题的方法七、实验心得体会八、实验图表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保税货物与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不同,其报关手续复杂。
通过本实验能达到是学生熟练掌握保税货物的报关程序应该包含进境、储存或加工、复运出境的全过程。
熟练掌握保税货物通关的三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熟练填写保税货物通关单。
学以致用,提高实践工作能力。
二、实验要求本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操作之前先回顾保税货物的概念;了解保税货物的分类;掌握保税货物的通过程序;并能够独立完成保税货物报关单的填制。
三、实验条件(硬件、软件、教材等)实验室、每位同学一台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实验容一飞科技()是一家特区港资企业,海关注册代码为4403148026,主要生产电脑周边产品,产品100%外销,外商公司为一飞科技()。
2008年8月2日,一飞科技()接到美国客户lake公司的一批订单,订单容为:lake公司向一飞科技()订购数码相机镜头/电脑用--2000pcs,单价为fobusd4,交货日期最晚不得超过2008年12月31日。
一飞科技()将该订单安排给一飞科技()负责生产及出口事宜。
2008年9月7日,一飞科技()开始着手该订单的生产,因生产需要,有一部分料件由我国公司进行采购,因数量较少,采用自带的方式从罗湖海关入关,我国公司提供的装箱明细如下:表5-1 装箱单合同号:2008-1 日期:2008/9/6 一飞科技()制表公司备好其他的买的料件开始生产,生产完成后,2008年11月3日,一飞科技()请广达运输公司负责将货运至我国,负责运输的汽车车牌为粤zh037港,2吨散货车。
一飞科技()委托汉德报关行来代为办理。
王红作为该公司报关员,应如何完成报关业务。
任务一:取得数码相机镜头(电脑用)的bom表;任务二:正确查找商品编码,填写进口料件申请备案清单和成品出口备案清单;任务三:办理合同备案,取得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任务四:办理料件进口手续;任务五:办理成品出口手续;任务六:办理合同核销手续。
计算机组成原理upc实验总结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门课程中,我参与了一系列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的实验,以下是我对这些实验的总结。
首先,我们进行了cpu寄存器的设计与实现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寄存器的概念和作用,了解了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我们通过使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寄存器,然后进行了仿真和测试。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寄存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参与了ALU(算术逻辑单元)设计实验。
ALU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核心组件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ALU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我们通过使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ALU,然后进行了仿真和测试。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一个ALU,还掌握了一些常见的算术和逻辑运算。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实验。
控制器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指挥和协调其他组件工作的关键部件。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了解了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我们通过使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控制器,然后进行了仿真和测试。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我们进行了存储器设计实验。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指令的重要组件。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
我们通过使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存储器模块,然后进行了仿真和测试。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设计一个存储器,还了解了一些存储器相关的概念和技术。
总之,通过这些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我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学会了使用Verilog HDL语言设计和实现各种组件,并进行了仿真和测试。
条码技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条码技术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学习条码技术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1.条码技术的定义条码技术是将信息编码成一组具有不同粗细、宽度和间距的平行线条的技术。
通过对线条进行扫描和解码,可以获取所编码的信息。
2.条码技术的工作原理条码技术通过在商品包装上打印一组线条,利用光电扫描技术来将这些线条转化为数字或字符等信息。
通过条码扫描枪,可以将条码信息解码并转化为计算机可读的数据。
条码包括了商品的基本信息,如商品名称、价格、产地等。
三、实验材料和工具1.实验材料:商品包装上的条码2.实验工具:条码扫描枪、电脑、条码解码软件四、实验步骤1.扫描条码将条码扫描枪对准商品包装上的条码,轻轻按下扫描枪上的扫描按钮。
条码扫描枪会通过光电扫描将条码信息记录下来。
2.数据解码将扫描枪与电脑相连接,打开条码解码软件。
在软件上选择“打开扫描器”,软件将自动将扫描到的数据进行解码。
3.数据处理解码完成后,我们可以在电脑上查看到该商品的基本信息,如商品名称、价格、产地等。
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成功地扫描了一组条码,将其解码并获取到了商品的基本信息。
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处理,我了解到该商品为一款手机,产地为中国,价格为1999元。
可以看出,条码技术可以高效地获取商品信息,并提供给用户和商家使用。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学习到了条码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条码技术的快速扫描和解码,可以提高商品管理的效率,减少操作错误。
条码技术在零售行业、物流行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感想本次实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条码技术,并且加深了我对于条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
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学习相关技术,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计
数
器
实
验
报
告
姓名:康道顺
班级:计科142班
学号:201401014233
指导老师:李晓玲
实验五微程序计数器uPC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模型机中微程序的基本概念。
(2)了解uP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二、实验要求
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实现微程序计数器uPC的写入和加1功能。
三、实验说明
74HC161是一片带预置的4位二进制记数器。
功能如下:
当RST = 0时,记数器被清0。
当IREN = 0时,在CK的上升沿,预置数据被打入记数器。
当IREN = 1时,在CK的上升沿,记数器加一。
TC为进位,当记数到F(1111)时,TC=1
CEP,CET为记数使能,当CEP,CET=1时,记数器工作,CEP,CET=0时,记数器保持原记数值。
在COP2000中,指令IBUS[7:0]的高六位被接到uPC预置的高六位,uPC 预置的低两位被置为0。
一条指令最多可有四条微指令。
uPC原理图
uPC工作波形图
四、实验原理
实验1:uPC加一实验
按一次CLOCK脉冲键,CLOCK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uPC被加一。
实验2:uPC打入实验
当EMWR,EMEN=0时,数据总线(DBUS)上的数据被送到指令总线(IBUS)
上。
按住CLOCK脉冲键,CLO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uPC的黄色预置指示灯亮,表明uPC被预置。
放开CLOCK键,CLO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10H被写入uPC寄存器。
实验五程序计数器PC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模型机中微程序的基本概念。
(2)了解P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二、实验要求
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实现程序计数器PC的写入和加1功能,并观察PC及相应变化。
三、实验说明
PC 原理图
PC 是由两片74HC161构成的八位带预置记数器,预置数据来自数据总线。
记数器的输出通过74HC245(PCOE )送到地址总线。
PC 值还可以通过74HC245(PCOE_D )送回数据总线。
在COP2000中,PC+1由PCOE 取反产生。
当RST = 0时,PC 记数器被清0
当LDPC = 0时,在CK 的上升沿,预置数据被打入PC 记数器 当PC+1 = 1时,在CK 的上升沿,PC 记数器加一 当PCOE = 0时,PC 值送数据总线
PC 打入控制电路由一片74HC151八选一构成。
当ELP=1时,LDPC=1,不允许PC 被预置 当ELP=0时,LDPC 由IR3,IR2,Cy ,Z 确定 当IR3 IR2 = 1 X 时,LDPC=0,PC 被预置
当IR3 IR2 = 0 0时,LDPC=非Cy ,当Cy=1时,PC 被预置 当IR3 IR2 = 0 1时,LDPC=非Z ,当Z=1时,PC 被预置
连接线表
PC 打入控制原理图
实验1:PC加一实验
按一次CLOCK脉冲键,CLOCK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PC被加一。
实验2:PC打入实验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12H
每置控制信号后,按一下CLOCK键,观察PC的变化。
实验感想: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本次实验已经是最后一次实验,通过
前几次实验得到的经验以及总结的思想,在最后一次的试验中,相对比较轻松点,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依靠之前的经验和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功解决了。
通过本次试验使我了解了模型机中微程序的基本概念,同时也了解uP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在实验中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实现了微程序计数器uPC的写入。
在pc实验中了解了模型机中微程序的基本概念,也了解了PC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实验中利用COP2000实验仪上的K16..K23开关做为DBUS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实现程序计数器PC的写入并观察PC及相应变化。
最终,实验结束,使我对upc和pc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在综合应用中相关知识的来解决测试问题的基础理论,同时也培养了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