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 格式:ppt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52
年月R DI O &T L VISION INFOR M TI ON 广播电视信息RADI O &TELEVISION INFOR M ATION R ADIO &TELEVI SION I NFORMATION RADI O &TE LEVISION INFORMATI ONCM M B Speci al Is sue//RADIO &TELEVI SION INFORMAT引言CM M B 是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缩写,移动多媒体广播是指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供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类终端如移动通信手机、PD A 、M P3/M P4播放器、数码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所确立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一个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实施指南、系统方案、设备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
在C M M B 技术工作组内各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研究和生产型企业的努力之下,2006年到2007年,移动多媒体广播系列标准已经成功地颁布了6个部分,这6个部分包括了调制、复用到紧急广播、数据广播、电子业务指南、条件接收等各个技术环节,初步形成了CM M B 的技术体制。
CM M B 核心设备的一致性、互通性和入网认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深入,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突出。
为此,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化的新一轮的重点之一是各项技术实施指南和核心设备测量规范的编写。
从2008年起,广电总局开始组织编写一系列核心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CM M B 的业务推进和产业发展。
2008年5月,《移动多媒体广播系列标准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的颁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目前,包括复用器、卫星上行广播信道调制器、编码器、紧急广播发生器、激励器、发射机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CM M B 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正在研究中,近期可望出台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文件。
年月R DI O &T L VISION INFOR M TI ON 广播电视信息RADI O &TELEVISION INFOR M ATION R ADIO &TELEVI SION I NFORMATION RADI O &TE LEVISION INFORMATI ONCM M B Speci al Is sue//RADIO &TELEVI SION INFORMAT1引言C M M B 全称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指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方式,供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终端如手机、PD A 、M 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涵盖了信源、复用、信道、卫星、扩展业务、终端等各方面的技术。
信源压缩是移动多媒体广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压缩编码与音频压缩编码。
电视广播节目的视频信号,需要经过视频压缩编码,生成适合信道容量的压缩码流;电视广播节目与声音广播节目的音频信号,需要经过音频的压缩编码,生成适合信道容量的压缩码流。
传统的数字电视系统中,具有足够的带宽,提供的是广播级的高质量视频与音频信号,采用M PEG-2标准进行信源压缩,对于一路标清电视节目,传输速率基本在4M b ps 以上,而一路高清电视节目要到20M bps 以上,即使采用新一代的信源压缩标准(H .264、AV S 等),传输速率降低一半左右,仍需要占用很高的传输带宽。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特点决定了其带宽资源非常有限,一路电视节目通常只能在500kbp s 内传输,而音频广播则需要更小的传输速率,这就要求音视频压缩编码选用低码率、高效的压缩方式,配置合适的音视频参数,采用先进的压缩技术,满足移动多媒体广播对信源压缩编码的要求。
M M B 信源编码系统采用低码率、高效率的音视频压缩编码,输出码流遵循R TP 协议,实现与复用系统的连接。
R ADIO &TELE VI SION INFORMATIONCM M B Speci al Is sue//R ADIO &TE LEVISION INFOR MA TION RADI O &TELEVI SION I NFORMATION RADIO &TELEVISI ON INFORMATI ON1引言在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中,电子业务指南(El ec t r o ni c Ser v i ce G ui de ,简称ESG )是一种多媒体广播信息导航业务。
在系统中开展电子业务指南业务,终端用户能够获得多媒体广播业务的相关信息,如业务名称、播放时间、内容梗概等,从而实现快速检索和访问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
因此,电子业务指南被认为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广电总局正式颁布G Y/T 220.3-2007《移动多媒体广播第3部分电子业务指南》,该标准规定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电子业务指南结构、数据定义、封装和传输方式,这对于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开展非常重要。
2协议构成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业务传输环境复杂、带宽有限,终端省电,且业务本身具有强随机特性,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在充分考虑上述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具有高效性、高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等特点。
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由基本描述信息、数据信息和节目提示信息构成,如图1所示。
2.1基本描述信息基本描述信息描述了数据信息在ESG 业务的分配情况、更新状态等,该信息被封装在ESG 基本描述表(见图2)中经复用控制帧(M F_I D =0)承载传输。
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文/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解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移动多媒体广播(C M M B )电子业务指南的技术构成及主要特点,并对终端的业务解析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图1ESG 构成图SG基本描述表2E终端接收ESG时,将首先获取ESG基本描述表(标识号为0x06),利用该表提供的相关信息获取ESG业务,并通过更新状态及时发现ESG业务更新,其中:ESG更新序号:表示基本描述表的当前更新序号,在0~15范围内循环取值,当数据类型标识为“0001”(业务)和/或“0101”(业务参数)的信息发生变化时,ESG更新序号递增加1。
什么是CMMB?CMMB 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的缩略语简称,意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CMMB 主要面向手机、PDA 等小屏幕便携手持终端以及车载电视等终端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CMMB 的主要特点是:(1)可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服务,实现卫星传输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无缝协同覆盖,支持公共服务。
(2)支持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上的小型接收终端,接收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
(3)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可运营、可维护、可管理,具备广播式、双向式服务功能,可根据运营要求逐步扩展。
(4)支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运营体系,具备加密授权控制管理体系,支持统一标准和统一运营,支持用户全国漫游。
(5)系统安全可靠,具有安全防范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要求。
CMMB 国家规划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首先要为2008 年奥运会服务,其优势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及时的赛事进展和结果,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明确表示:2008 年奥运会期间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将投入全面运营。
2006 年底,完成地面补点试验网建设,进行系统的试验;2007 年中,完成地面补点示范网建设,开始商用试验。
2008 年,启用卫星系统,形成全国网络,正式开始运营,为2008 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
CMMB 信号覆盖的城市目前CMMB 所覆盖的城市主要包括各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本着服务奥运的原则,也覆盖到了单列出来的奥运城市,总计为37 个。
在这些城市的主城区室外,以及有窗户的室内较浅处均能收到信号。
具体包括北京、上海、天津、。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CMMB的特点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缩略语,意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通过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主要面向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提供数字音视频和信息服务。
CMMB在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条件下,稳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CMMB工作在UHF波段:470-798MHz,射频信道带宽8MHz(也可2MHz)。
CMMB是多载波系统,共有3076个载波,载波间隔为2.44140625kHz,使用的调制方法有2PSK(BPSK)、QPSK、16QAM,CMMB可提供的数据率为:2.046Mb/s-15.165Mb/s。
*系统构成
CMMB发射机
1 发射机整体构成
CMMB发射机是产生大功率CMMB射频信号的设备。
地面覆盖的发射机工作于UHF波段。
发射机主要由激励器、高频放大器、电源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
显示系统组成。
图10-9-1所示是1kW CMMB发射机(成广电产)原理方块图。
图10-9-1 CMMB发射机原理方块图
2 CMMB激励器
CMMB激励器是发射机的核心部分,其技术指标对发射机的技术性能起决定作用。
激励器的功能是产生符合技术规范的CMMB基带信号,进行D/A转换、频率变换和监控,完成从输入的打包数据流(PMS)到符合标准的有一定电平要求的RF信号,然后送入后面的RF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
图10-9-2所示CMMB激
励器原理方块图。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CMMB进入词条搜索词条帮助设置百科名片CMMB 和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同义词,已合并。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的系统,利用S 波段信号实现“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支持25套电视和30套广播节目。
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颁布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俗称手机电视)行业标准,确定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规定了在广播业务频率范围内,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广播信道传输信号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适用于30MHz 到3000MHz 频率范围内的广播业务频率,通过卫星和/或地面无线发射电视、广播、数据信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可实现全国漫游。
体系架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体系是利用大功率S 波段卫星信号覆盖全国,利用地面增补转发器同频同时同内容转发卫星信号补点覆盖卫星信号盲区,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构建回传通道,从而组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交互相结合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
地面发射中心将信号发向S 波段同步卫星后,同步卫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转发,转发后的S 波段信号直接被地面的接收终端接收下来,也可以通过增补转发器处理后被地面的接收终端接收下来。
该卫星还通过分发信道将信号发送给增补转发器处理,通过增补转发器处理后转发,对卫星覆盖的阴影区域进行增补。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是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传输环境复杂、东部地区城市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的特点,以及用户众多和业务需求多样化的情况,立足我国国情,通过吸纳成熟的先进技术设计的“天地一体化”的技术体系,拥有低成本、可快速实现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全国覆盖的优点,从而可以促进东西部“数字鸿沟”的弥合。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采用的STiMi 传输技术充分考虑了在我国开展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需求和特点,是一项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自主技术。
国家规划2006年底,完成地面补点试验网建设,进行系统的试验;2007年中,完成地面补点示范网建设,开始商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