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与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48
embms标准EMBMS标准是一种用于移动广播的技术标准,全称为Enhanc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它是一种基于LTE网络的广播和组播服务,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内容传输和分发。
EMBMS标准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对多媒体内容的需求。
在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通过单播方式接收数据,即每个用户都需要单独从服务器下载内容。
这种方式不仅浪费了网络资源,还导致了网络拥塞和用户体验不佳。
而EMBMS标准的引入,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数据传输,即一次传输可以同时服务多个用户,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效率和用户的体验。
EMBMS标准的核心技术是基于LTE网络的广播和组播服务。
LTE网络是一种高速、高带宽的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较强的数据传输能力。
通过在LTE网络中引入EMBMS标准,可以实现高效的多媒体内容传输和分发。
具体来说,EMBMS标准通过将多媒体内容分成多个数据流,并使用组播方式进行传输,可以同时服务多个用户,减少了网络负载和传输延迟。
同时,EMBMS标准还支持多种传输模式,包括单频网络广播(SFN)和多频网络广播(MFN),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
EMBMS标准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移动电视和移动视频的传输和分发。
通过EMBMS标准,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观看高清的电视节目和视频内容,无需依赖传统的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
其次,EMBMS标准还可以用于移动广播和紧急广播。
在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通过EMBMS标准可以快速向大量用户传递重要信息,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EMBMS标准还可以应用于移动游戏、移动音乐和移动广告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移动娱乐和服务体验。
然而,EMBMS标准的推广和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EMBMS标准是一种新的技术标准,需要在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中进行升级和改造。
这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对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1、前言在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中为了获得高的数据速率和抗多径衰落,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充分体现了它的优势。
OFDM技术结合了多载波调制(MCM)和相移键控(PSK)调制,多载波调制的原理是先把信息比特流分成多个并行的比特流,然后每个这样的数据调制到单个载波或子载波上。
在频移键控调制技术中数据是在一个载波上传输,这个载波是在一个码持续时间内一系列正交的载波中的一个,载波间的正交性是通过如下方式获得的,即用整数多个并行比特流的相反的码持续时间来分离这些载波。
采用OFDM技术时所有的正交载波是同时传输的,也就是说多个窄的正交子带的和占据整个分配的信道。
用并行方式传输多个符号可以相应地增加码的持续时间,减小了多径衰落或者说色散Rayleigh衰落所带来的码间干扰影响。
另外,OFDM信号还具有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特性,就是伪随机高斯白噪声特性。
这正是后文关于移动多媒体广播直放站回声抵消算法实现的必要条件。
2、移动多媒体广播直放站移动多媒体广播直放站的回声抵消实现技术郝禄国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510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直放站的功能是直接将接收到的同频道信号放大后转发出去,属于移动通信数字直放站的一种类型。
对于这种类型直放站中,由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耦合,包括多径耦合和物理耦合,发射端会接收到自己转发出去的信号,形成可高达30dB的强回波干扰,对于广播电视的同频网络,回波问题更为严重。
因此,为了使直放站工作在最佳状态,必须为其添加回声抵消功能模块,移动多媒体直放站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多媒体广播直放站的系统结构由于要实现数字回声抵消,因此,必须在直放站的收端开始,经过模拟电路后,通过AD(模拟到数字)转换,将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同时将高速率的数字信号通过变频变为基带信号,进而进行算法抵消。
同时,整个直放站的工作应该有一个主控CPU时刻检测着。
该示意图简单的表明了直放站的内部主要工作模块,以及回声抵消模块所处的位置。
年月R DI O &T L VISION INFOR M TI ON 广播电视信息RADI O &TELEVISION INFOR M ATION R ADIO &TELEVI SION I NFORMATION RADI O &TE LEVISION INFORMATI ONCM M B Speci al Is sue//RADIO &TELEVI SION INFORMAT引言CM M B 是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缩写,移动多媒体广播是指通过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的方式,供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类终端如移动通信手机、PD A 、M P3/M P4播放器、数码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接收设备,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等业务的系统。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主管部门国家广电总局所确立的技术支撑体系是一个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实施指南、系统方案、设备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
在C M M B 技术工作组内各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研究和生产型企业的努力之下,2006年到2007年,移动多媒体广播系列标准已经成功地颁布了6个部分,这6个部分包括了调制、复用到紧急广播、数据广播、电子业务指南、条件接收等各个技术环节,初步形成了CM M B 的技术体制。
CM M B 核心设备的一致性、互通性和入网认证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深入,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突出。
为此,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化的新一轮的重点之一是各项技术实施指南和核心设备测量规范的编写。
从2008年起,广电总局开始组织编写一系列核心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CM M B 的业务推进和产业发展。
2008年5月,《移动多媒体广播系列标准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的颁布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
目前,包括复用器、卫星上行广播信道调制器、编码器、紧急广播发生器、激励器、发射机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CM M B 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正在研究中,近期可望出台相关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文件。
一建通信管理与实务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基站收发信台(BTS)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处于()之间。
A:OSS与BSSB:NSS与BSSC:BSC与MSD:NSS与BSC【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MS是移动台,BSC是基站控制器,很明显,BTS处在BSC与MS之间。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
A:CDMAB:WCDMAC:CDMA2000D:TD-SCDMA【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CDMA是2G的标准;WCDMA是欧洲的3G标准;CDMA2000是美国的3G标准;TD-SCDMA是大唐电信代表中国提出的3G标准。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GSM频率复用是指在不同间隔区域使用相同频率进行覆盖。
GSM无线网络规划基本上采用每()个基站为一群。
A:3B:4C:6D:8【正确答案】:B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我国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频段时,移动台发、基站收的频段为()。
A:1710~1785MHzB:1805~1880MHzC:890~915MHzD:935~960MHz【答案解析】:我国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频段时,移动台发、基站收使用890~915MHz频段,移动台收、基站发使用935~960MHz频段;采用1800MHz频段时,移动台发、基站收使用1710~1785MHz频段,移动台收、基站发使用1805~1880MHz频段。
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CDMA采用的多址方式是()。
A:频分多址B:时分多址C:空分多址D:扩频多址【正确答案】:D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CDMA系统中,移动交换子系统NSS与基站子系统BSS之间的接口为()。
A:A接口B:Um接口C:Uu接口D:Iub接口【正确答案】:A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分)管理部门用于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MSC所管辖区域中的移动台的相关数据以及用于系统的安全性管理和移动台设备参数信息存储在()的数据库中。
R ADIO &TELE VI SION INFORMATIONCM M B Speci al Is sue//R ADIO &TE LEVISION INFOR MA TION RADI O &TELEVI SION I NFORMATION RADIO &TELEVISI ON INFORMATI ON1引言在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中,电子业务指南(El ec t r o ni c Ser v i ce G ui de ,简称ESG )是一种多媒体广播信息导航业务。
在系统中开展电子业务指南业务,终端用户能够获得多媒体广播业务的相关信息,如业务名称、播放时间、内容梗概等,从而实现快速检索和访问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
因此,电子业务指南被认为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广电总局正式颁布G Y/T 220.3-2007《移动多媒体广播第3部分电子业务指南》,该标准规定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的电子业务指南结构、数据定义、封装和传输方式,这对于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开展非常重要。
2协议构成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业务传输环境复杂、带宽有限,终端省电,且业务本身具有强随机特性,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在充分考虑上述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具有高效性、高灵活性及可扩展性等特点。
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由基本描述信息、数据信息和节目提示信息构成,如图1所示。
2.1基本描述信息基本描述信息描述了数据信息在ESG 业务的分配情况、更新状态等,该信息被封装在ESG 基本描述表(见图2)中经复用控制帧(M F_I D =0)承载传输。
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文/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解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移动多媒体广播(C M M B )电子业务指南的技术构成及主要特点,并对终端的业务解析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 M B 电子业务指南图1ESG 构成图SG基本描述表2E终端接收ESG时,将首先获取ESG基本描述表(标识号为0x06),利用该表提供的相关信息获取ESG业务,并通过更新状态及时发现ESG业务更新,其中:ESG更新序号:表示基本描述表的当前更新序号,在0~15范围内循环取值,当数据类型标识为“0001”(业务)和/或“0101”(业务参数)的信息发生变化时,ESG更新序号递增加1。
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运营支撑系统技术方案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工作组二〇〇八年二月目录一、目的与范围 (1)1.1 目的 (1)1.2 范围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1)三、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约定 (1)3.1 术语和定义 (1)3.2 缩略语 (2)3.3 约定 (3)四、概述 (3)4.1 业务描述 (3)4.2 产品设置 (4)4.3 运营要求 (5)4.4 漫游属性 (6)4.5 总体架构 (6)4.6 系统要求 (7)4.7 建设原则 (7)4.8 基本思路 (8)五、技术方案 (8)5.1 总体结构 (8)5.2 中央平台BOSS系统 (10)5.2.1 服务接入 (10)5.2.2 业务处理 (11)5.2.3 业务网关 (12)5.3 卫星与地方平台BOSS系统 (12)5.3.1 营业处理系统 (12)5.3.2 计费账务系统 (13)5.3.3 授权指令控制系统 (14)5.3.4 业务网关系统 (15)5.3.5 服务接入系统 (15)5.4系统初期建立基本方案 (16)5.5 授权体系 (16)5.5.1 条件接收系统授权控制管理 (16)5.5.2 电子钱包系统授权控制管理 (17)5.6指标要求 (18)六、过程描述 (18)6.1 中央平台服务接入基本过程 (18)6.2 卫星平台/地方平台服务接入基本过程 (19)6.3 计费与账务管理基本过程 (20)6.4 授权指令生成与控制基本过程 (22)6.5 客户服务基本过程 (23)6.5.1 入网 (23)6.5.2 退网 (24)6.5.3 定购 (25)6.5.4 退定 (25)6.5.5 报停 (26)6.5.6 罚停 (27)6.5.7 恢复 (27)6.5.8 过户 (28)6.5.9 变更 (29)七、接口描述 (30)7.1 接口要求 (30)7.2 内部接口 (31)7.2.1服务接入网关接口 (31)7.2.2计费帐务接口 (32)7.2.3授权指令控制接口 (32)7.2.4 中央/地方平台业务网关接口 (33)7.3 外部接口 (33)7.3.1加密授权接口 (33)7.3.2 银行接口 (34)八、功能要求 (35)8.1 中央运营支撑系统功能要求 (35)8.1.1 客户资源管理 (35)8.1.2 业务与产品管理 (35)8.1.3 结算管理 (36)8.1.4 合作伙伴与渠道管理 (36)8.1.5 运营统计分析 (36)8.1.6 设备资源管理 (37)8.2 卫星平台和地方平台运营支撑系统功能要求 (37)8.2.1 客户管理 (37)8.2.2 产品管理 (38)8.2.3 授权控制管理 (38)8.2.4 计费与账务管理 (38)8.2.5 资源与系统管理 (39)8.2.6 合作伙伴与渠道管理 (39)8.2.7 结算管理 (40)8.2.8 报表管理 (40)8.2.9 客户服务管理 (40)九、结束语 (41)移动多媒体广播运营支撑系统技术方案一、目的与范围1.1 目的运营支撑系统是移动多媒体广播开展业务并实现运营管理的重要系统。
图1 DMB+系统构成编码发射是在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广播技术。
DAB是利用MUSICAM(掩蔽型自适应通用子频带综合编码与复用)的源编码方法,实现有效的数据压缩,节约了频谱和传输费用,主要是剔除未经编码压缩信号中包含的“冗余”同时传送多套数据信息或音视频节目。
DMB+系统将所有要通过DMB+网中传送的各种业务在多路复用器中首先组合起来,可以逐级实现组合,然后将这个唯一的数据流进行后面的信道编码、调制、发射。
DMB+的传输是使用对多径传播不敏感的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的COFDM基带信号,进行频率变换谱由视频搬迁至射频)以及进行非线性校正,再进行功率放大。
DMB+可以用多点同频发射来实现大面积的覆盖。
同频网中使用的全部发射机都工作在中心频率相同的频率块(带宽1.536 MHz),利用测量各发射机间距离提供参考,调整好各图2 典型的接收机原理框图2 DMB+具有的特点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使DMB+具有传统广播无法比拟的特点:(1)业务构成灵活,适合做多媒体数据的无线传输平台;(2)频谱利用率高,利用单频组网同步技术实现大面积的覆单片机(MCU)里,当接收端ID位于某个节目的选择信息中时,就收听该节目;如果没有就转到待机状态。
这就是在DMB原有的技术为基础上,做成有一对多点、定点定向广播的新特性[1]234。
这在传统广播技术里面是一个方式,作为传输大容量数据,在终端储存起来,到需要用的时候再解码播放或者做其他分析应用。
这是一种新型的广播方式,而且终端能实现在储存内容里可以进行自由选择播放的功能,打破以往广播被动收听的传统。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无线发射转播台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无线发射转播台(以下简称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发射台的技术系统配置及运行、维护、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条根据发射台的覆盖范围和影响程度,发射台安全播出保障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保障等级。
保障等级越高,对技术系统配置、运行维护、预防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保障要求越高。
有条件的发射台应提升安全播出保障等级。
(一)中央直属发射台、位于省会城市的省直属发射台、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一级保障要求;(二)其他省直属发射台、地市所属发射台应达到二级保障要求;(三)县级发射台应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县以下转播台宜达到三级保障要求;(四)以下将“三级保障发射台”、“二级保障发射台”、“一级保障发射台”分别简写为三级、二级、一级。
第二章系统配置要求第一节供配电系统第四条外部电源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三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如只有一路外电,宜配置自备电源;(二)二级宜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暂时做不到两路外电的,应配置自备电源;(三)一级应接入两路外电,其中一路应为专线,当一路外电发生故障时,另一路外电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调频、电视发射台和发射总功率小于100千瓦的中短波发射台应配置自备电源。
第五条供配电系统应符合以下规定:(一)高、低压供配电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二)三级播出负荷供电宜设两个以上独立低压回路,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调频、电视发射台的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宜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三)二级播出负荷宜设对应于不同外电的变压器,单母线分段供电并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应采用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四)一级播出负荷应设置备用变压器,主备变压器应具备自动或手动互投功能;发射控制设备和信号源设备应采用UPS供电,UPS电池组后备时间应满足实际负荷工作30分钟以上;主备播出设备、双电源播出设备应分别接入不同的供电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