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微博引发纸媒变革的四点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567.48 KB
- 文档页数:3
主题:新媒体引起的媒体格局变化本小组选取角度:浅析微博对媒体格局的积极影响主要观点:微博的出现,在宏观层面上由小及大,分别对网络新闻传播格局、舆论格局、社会发展格局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具体分析:一、微博对网络新闻传播格局的积极影响(1)对公共新闻深度与广度的拓展。
微博在新闻传播方面的能量迅速释放出来,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方面,微博的时效性明显高于专业媒体,例如,2010年,台湾花莲地震,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分钟内,台湾和福建的网友就已经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发布了这一信息,很快这一信息便传遍整个平台。
微博不仅以极高的时效性传播着各种新闻,而且在事实性信息传播的同时实现着意见传播,因此其社会影响力日渐显现。
微博更大的能量来自与公民新闻实践的结合。
如果说博客使公民新闻的概念逐渐在中国普及,那么,微博的应用,则将推动公民新闻实践的深化。
(2)对专业新闻网站传播理念的冲击。
在传统网站的新闻传播中,传播的主体是网站的经营者,传播主体对于在网站上传播的内容的控制权是很高的,这一点,与传统媒体类似。
网站虽然可以转载其他来源的内容,但是,网站通常要对这些转载的内容进行把关,所以它是由单一传播主体进行控制的传播。
是一种基于单一的权力中心所进行的点对面的传播。
微博把网民之间的社会网络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网络,这一点正像即时通信网,但与即时通信不同的是,微博更利于社会性交流和公共信息的传播。
它的传播结构和传播特点,使得“病毒式”传播可以轻易实现,所以它的大众传播能量是更不容忽视的。
二、微博对舆论格局的积极影响(1)微博将网媒由舆情发酵地变为舆情发源地。
由于采访权的限制,网络媒体的新闻信息长期以转发为主,在以往的舆情事件中主要显现“发酵”功能,异军突起的微博打破了这一格局。
(2)对舆情的关注由浅尝辄止到刨根问底。
对待宜黄事件,很多人开始时关注的是强拆到底是否合法,在确定县政府的行为是合法之后,人们又开始追问这样的法律是否合法,是否真的“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以及这样的强盗逻辑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现代经济信息432论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赵霁月 褚柏莹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摘要:现如今,智能手机得到了普遍使用,微博也成为了人们手机中不可或缺的软件,人们通过微博可以了解天下大事,随着微博的广泛应用,逐步开始代替传统媒体。
微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媒介体验,通过与传统媒体进行比较发现,微博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使得今后放入新闻传播方式得以改变。
基于此本文就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分析了微博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剖析了微博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微博;传统媒体;草根特性;新闻信息;优劣势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5-0432-01一、微博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如今,很少会有人去订阅报纸等传统媒介信息,却又越来越多的用户来注册微博账户,通过不断的发展,微博逐步发展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1]。
(一)微博在传播信息时的优势1.草根特性过去我们最常使用的就是传统媒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上而下,只有审查通过以后才能进行排版印刷,这就是我们在传统媒介上考到的信息。
民众想要了解信息只能从报纸等媒介上获取,知识被动的接受信息,而且这些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慢。
微博就不同了,其特点是全民参与,用户只要注册了微博账户,就可以发表合法的言论,而且微博有一个我们经常点击的功能,那就是热搜,这个功能可以及时的反馈人们关注的重点,每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需要什么文辞优美,也不需要进行排版,只需要将自己表达的内容表达清楚就可以。
2.拉近距离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交际圈。
在过去,人们使用的是传统媒体,根本没有办法进入到如起他人的交际圈中,根本不可能和自己喜欢的偶像进行零距离接触。
但是,随着微博的出现,这现象得到了改变。
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微博的迅猛发展对于部分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实,传统媒体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微博技术所赋予的新机遇。
传统媒体可以在既定的传播结构内,通过调整自身的传播内容和样式,谋取自身影响力的最大化和新的发展支撑点。
下面店铺准备了关于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欢迎大家参考!1.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微博发布信息的门槛低、传播迅速、方式灵活,在新闻传播功能上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而且具有强大的舆论造势和社会动员能力,它能够使信息蔓延至社会各个角落、广泛影响人类生活。
(1)即时性强、互动性好,传统媒体无法比拟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微博可以用短小的字句、单张图片或者小段视频及时再现新闻事件当时的原貌,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突出的现场感。
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僵化生硬的主客体关系。
微博一经发表,可能会被感兴趣的博友看到,引发大量接力的转帖和评论。
传播的过程就是主客体实时互动的过程,互动的效果越好,传播得越广泛深入。
(2)传统媒体话语垄断地位被打破互联网等新媒体为公众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渠道,作为网络新媒体的代表,微博的意义是多元的。
微博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看法、自由传播信息的平台,“尤其在话语权领域,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对公共话语权的垄断,给予了公众更多的'话语权。
”(3)新闻和舆论的传播力超越了传统媒体每一个用户可以用微博又短又快、随时随地地发布新闻,包括对新闻事件的发生进行“爆料”和“直播”乃至评论,新闻采写的同时即开始传播,省去了修改、审阅、编辑、签发、印刷、发行等诸多费时费力的环节。
其传播速度之快与影响范围之广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
人们登录微博的主要是发微博、了解热点话题和参与热点讨论。
“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中73%以上的人将微博作为重要的新闻和消息来源,微博目前已经成为媒体跟踪突发事件消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微博目前已经成为成为一个大事件、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中心。
2.传统媒体应对策略面对微博的影响和挑战,传统媒体还应该抓住微博在中国刚刚兴起这一历史机遇,切实转变思路,认真研究微博的运行和盈利模式,主动加大与微博等新媒体的整合力度,利用其优势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传统纸媒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纸媒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挑战。
纸媒需要找到适应时代的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和互联网的影响。
下面,本文将探讨传统纸媒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的一些途径。
一、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最常见的纸媒创新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设备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成为传媒业转型的必然趋势。
传统纸媒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将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介转化成数字化媒体,向读者提供更多样化、更快捷、更实时的信息服务。
通过数字化转型,传统纸媒不仅可以扩大读者规模,开拓新的市场,还可以提高读者留存率和忠诚度。
同时,数字化媒体还可以更好地与读者互动,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二、融合发展传统纸媒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也是创新的重要途径。
传统纸媒可以与新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实现内容共享和互补,以适应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例如,在新媒体方面,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纸媒可以将新闻、资讯、故事等优质内容进行推送,吸引更多年轻用户的关注。
在传统纸媒方面,通过打造品牌、推动影响力等途径,提高媒体影响力,吸引更多广告主和合作伙伴的重视。
三、多元化内容开发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阅读内容需求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传统纸媒需要挖掘更多、更优质的内容类型,以满足读者不同的阅读需求。
例如,在文化领域,纸媒可以增加文化生活、人文知识、时尚艺术等多元化内容类型,吸引更多精英读者的关注。
在时政和社会领域,纸媒可以加强深度报道、实地调查等方式,提高策划报道的权威性和精准度。
四、增加社交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增加社交元素,传统纸媒可以更好地与读者互动,提高读者体验和忠诚度。
例如,可以通过新增读者互动环节,如读者留言、投票等,促进读者的参与。
同时,在报道中增加各种社交元素,如微博话题、微信公众号推送、视频直播等,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传统纸媒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的途径很多。
浅谈微博对新闻传播模式的影响摘要:微博在信息传播和信息整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扩大了信息来源,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新的重要传播媒介,对新闻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微博新闻传播影响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在2009年风靡全球,其实质是“即时信息流”,是新兴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其特点是精悍、短小、开放、实时。
微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针对某一话题、某一篇新闻进行讨论,邀请朋友一起参与话题讨论。
(2)进行查看微博,用户可以针对某一“关键词”,利用微博关键词功能,去了解别人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朋友、明星的微博动态。
(3)用户可以发布微博,可以将想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事情,微缩成一段小视频,一张图片,一段140字以内的文字。
在传播新闻业领域,微博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冲击,使传统媒体产生了危机感。
它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甚至论坛、博客等网络媒体也不能与它相比。
但是信息的泛滥也给受众和微博网站带来烦恼,在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微博在信息传播和信息整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扩大了信息来源,已经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个新的重要传播媒介,对新闻事业产生重要影响。
1、微博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模式相比具有的独特的特点微博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与别人分享情绪、观点、生活的细微变化。
用户即媒体是微博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微博这个平台上每一个人都可以发布一些内容,这些内容有可能成为新闻事件的起点。
特别是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用户第一时间发布的现场图片、消息都会受到人们的关注,会被层层转发造成很大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一切媒体所产生的影响力,形成“蝴蝶效应”,同时,强大的新闻传播效力,对新闻事件的进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微博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所谓蝴蝶效应,是指微博中的一条信息或事件,可能会在微博上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影响到更广泛的社会范围,从而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现象很难预测和控制,一旦出现就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损失。
蝴蝶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传播的超级快速和超级广泛,一条微博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转发、评论和点赞数倍甚至数十倍,从而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并且,微博上的信息审查和监管也相对较弱,涉及敏感话题和事态时容易造成社会矛盾和舆论压力,引起社会其他方面的人对其的热议和担忧,从而升级成更大的事件,给当事人带来影响和压力。
针对蝴蝶效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一、加强信息发布者的责任认识信息发布者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发布信息时需要认真思考、审慎选择,特别是在敏感话题上,应当引起更高的重视。
同时,信息发布者也应当承担自己发布信息的后果和责任,对违规行为和言论进行严格处罚,杜绝不良影响的产生。
二、加强信息传播的可控性和透明度为了避免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信息的监管和审查,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制度,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使用微博平台。
同时,微博平台也应当注重信息传播的透明度,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的身份和信息,方便公众评判和监督。
三、加强公众对信息的理性认识和解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公众也应当具备更高的理性认识和解读能力,对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以避免信息传播的误导和误解。
同时,公众也应当加强对社会事件和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以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理性的社会。
综上所述,微博传播中的蝴蝶效应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要想有效遏制和控制其不良影响,需要政府、微博平台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责任认识、拓展信息监管、提高公众素质,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有序的微博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