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单体表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27.69 KB
- 文档页数:7
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对每一调查单体分别填写一份"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调查表各项内容填写要求如下:①单体序号:由调查组确定的旅游资源单体顺序号码。
②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的常用名称。
③"代号"项: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即"表示单体所处位置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所属类型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在调查区内次序的阿拉伯数字"。
如果单体所处的调查区是县级和县级以上行政区,则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码(省代号2位-地区代号3位-县代号3位,参见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3位-旅游资源单体序号2位"的方式设置,共5组13位数,每组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果单体所处的调查区是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则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码(省代号2位-地区代号3位-县代号3位,参见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乡镇代号(由调查组自定2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3位-旅游资源单体序号2位"的方式设置,共6组15位数,每组之间用短线"-"连接。
如果遇到同一单体可归入不同基本类型的情况,在确定其为某一类型的同时,可在"其他代号"后按另外的类型填写。
操作时只需改动其中?quot;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其他代号项目不变。
填表时,一般可省略本行政区及本行政区以上的行政代码。
④"行政位置"项:填写单体所在地的行政归属,从高到低填写政区单位名称。
⑤"地理位置"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主体部分的经纬度(精度到秒)。
⑥"性质与特征"项:填写旅游资源单体本身个性,包括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提示如下:1) 外观形态与结构类:旅游资源单体的整体状况、形态和突出(醒目)点;代表形象部分的细节变化;整体色彩和色彩变化、奇异华美现象,装饰艺术特色等;组成单体整体各部分的搭配关系和安排情况,构成单体主体部分的构造细节、构景要素等。
表B.1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保护与开发现状: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1年被省政府纳入《山东省“十五”旅游发展规划》,并被确定为我省八大旅游区中水浒旅游线上的核心景区。
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区梁山坚持水浒文化与市场经济两条主线,将其贯穿于旅游策划、旅游规划、景地景观开发、建筑设计、酒店建设经营及旅游纪念品设计整个旅游业发展系统,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地打造集游览、观光、体验、娱乐、参与、休闲和度假于一体的大旅游发展体系。
他说,要改变梁山景区给人较大心理落差的现状,需从两方面作出调整,一是调整开发理念,尽力还原和再现水浒意境和传统文化,避免现代化建筑设计手法,二是实施造水规划设计,再现水泊场景。
为此,文启后先生为梁山策划了建筑面约5万平方米的汴京大街,展现宋代市井文化和民俗风情,并进行造水的策划设计,消除有山无水的遗憾,以达到给游客洗脑,消弱其心理落差的目标2 0 0 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水浒”文化旅游给梁山县带来1 0 0 0余万元的旅游收入,东平县的旅游总收入达到6 8 0万元。
但是,经济效益的背后仍然隐藏着发展中不少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梁山、郓城、东平、阳谷四县分属于不同的市,在行政区划上无法实现一体开发、统一管理,导致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民间组织进行了多次努力,通过各种渠道的协调沟通机制,对“水浒”文化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
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水浒”文化旅游的品牌建设一直处于争议阶段,症结主要集中在开发“水浒”文化旅游资源问题上谁更具有代表性谁更具有号召力和说服力。
然而,这一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使得“水浒”文化旅游开发在争议中艰难前行。
而且,由于这四个县区本身的财政能力所限,无法为旅游开发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当地采用“竞合模式”开发“水浒”文化旅游:一、塑造“水浒”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模板
一、调查表概述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是对某个具体的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或旅游服务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以便了解其特点、优劣以及改进措施等。
本文将提供一个全面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模板,以供参考。
二、基本信息
1.名称:
2.所在地:
3.开放时间:
4.门票价格:
5.联系方式:
三、交通状况
1.公共交通:
2.自驾路线:
3.停车场情况:
四、景观环境
1.自然景观:
2.人工景观:
3.绿化覆盖率:
五、设施设备
1.停车场:
2.卫生间:
3.Wi-Fi覆盖情况:
4.餐厅或食品摊位:
六、服务质量
1.导游服务质量评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服务项目):(1)导游专业度;
(2)导游讲解能力;
(3)导游服务态度;
(4)其他
七、安全保障
1.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情况;
2.应急救援设备配备情况;
3.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八、顾客满意度调查
1.游客满意度评价(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其他评价项目):(1)景区环境;
(2)服务质量;
(3)门票价格;
(4)其他
2.游客投诉情况统计。
九、改进措施
1.当前存在的问题;
2.改进措施建议;
3.实施时间表。
十、总结
1.对景点的总体评价;
2.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以上是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模板,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旅游资源单体。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基本类型:单体名称:代号;其他代号:①;② 行政位置地理位置东经°ˊ″,北纬°ˊ″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特征值(不同的基本类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值数据项,参照性质与特征填写细则):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关系):特征值(具体位置、主要旅游集散地、距市/县/区中心里程、交通情况(陆/空/海)、依托区域及依托区域交通情况、周围主要景区点名称和距离、其它):保护与开发现状(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特征值(开发情况、整修情况、年游人接待量):(续表)基本类型:单体名称:共有因子评价问答(你认为本单体属于下列评价项目中的哪个档次,应该得多少分数,在最后的一列内写上分数)评价项目档次本档次规定得分你认为应得的分数单体为游客提供的观赏价值,或游憩价值,或使用价值如何?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单体蕴含的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如何?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物种是否珍稀,景观是否奇特,此现象在各地是否常见?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1如果是个体有多大规模?如果是群体,其结构是否丰满?疏密度怎样?各类现象是否经常发生?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巨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大;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7~5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中等;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4~3 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小;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2~1是否受到自然或人为干扰和破坏,保存是否完整?保持原来形态与结构5~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2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1在什么范围内有知名度?在什么范围内构成名牌?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10~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7~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4~3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2~1开发旅游后,多少时间可以开发旅游?或可以服务于多少游客?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5~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1本单体是否受到污染,环境是否安全?有没有采取保护措施使环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5 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4 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3境安全得到保证?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附丹霞山)附件2(规范性附录)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见表B.1表B.1 (单体序号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基本类型:丹霞代 RENHUA440204-ACI-01 ;其他代号: ? ;? 号行政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
位置地理东经113 ? 36 ˊ 25″,北纬24 ? 51 ˊ 48 ″ 位置性质与特征(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丹霞地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丹霞山为代表而命名的一类地貌类型。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地壳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岩层就构成了红色山块。
,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韶关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
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
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
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红色,是红色砂岩地形的代表。
主要分为丹霞景区、韶石景区、巴寨景区、仙人迹景区与江画廊游览区。
到现在为限,已开发有丹霞景区的长老峰游览区、阳元石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