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五种译文之对比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97.50 KB
- 文档页数:6
诗经《关雎》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赏析《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人的美(外形美和心灵美)的审美过程。
诗的一开始就给出了美丽的自然和人的图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春天的河边,绿草茵茵,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水中嬉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河边采摘荇菜,她撩拨起了少年男子的无限情思。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方言》说:“秦晋之好,美心为窈,美状为窕。
”爱情的产生常常始于为对方的形体(人的外形美)(窕)所吸引,而后才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继而了解对方的心灵(心灵美)(窈),所以说爱情就是人的美的审美过程。
爱情双方是感同身受的关系,它虽然从异性形体美的感受开始,但却具有对异性形体美的超越性感受。
少年男子初遇女子时注意的是女子的形体美,但是越到后来,越消失了对她的单纯形体美的感觉(此过程在文本中需要一个过渡),随之而来的是女子的情绪对他的情绪的严重干扰,体现在诗中便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女子态度的不确定引发了男子的无尽相思。
“心有灵犀一点通”,待到两者都有了感同身受的能力后,爱情就产生了。
诗到这里,把人在爱情审美过程中主体与自然统一这对关系揭示出来了。
前面说过,《关雎》是一首婚歌,它是强调伦理道德的。
所以,诗歌在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自然性的同时,又强调了审美主体和社会理性的统一。
关雎先秦:佚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
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
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
辗,古字作展。
展转,即反侧。
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琴、瑟,皆弦乐器。
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
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浅析《关雎》释义的不同
《关雎》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篇之一,清楚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地
域文化中流传的关关雎鸠、关关河底、道理浅浅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
所表达的含义有很多种,一般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从审美层面来看,《关雎》可以理解为一首美好的爱情诗篇,描
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恋状态。
诗中雎鸠和河底的描写寓意着男女的深情
厚谊,河中的“二人同心”也是爱情的极致表达。
二、从历史意义上看,《关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社会正义的一种不满。
在这首诗中,声讨了当时社会特殊的家庭关系:一位不肖之子与
另一位行为堂堂的贵族子弟媾和,使得原本净土变成淫乱,从而挑衅
了当时的社会道德准则。
三、从哲学意义上看,《关雎》把关关雎鸠和关关河底比拟成“道理”,让人们从爱情中学习道理,理解人间情义的博大精深。
诗中的形象很
宏大,可以拓展到宇宙的源远流长,考虑到自然道理的角度。
四、从通用性方面来看,《关雎》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道德准则的批判,还可以为现代人提供一种思考方式和价值体系,使人们从不同的
层面认识内心深处的爱情、社会义务、道德价值等内容,也可以使人
们从现实中认识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而建立起一种关乎生活品质的思
想价值观。
部编版语文古诗文《关雎》译文及课文分析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ào qiú)。
参差(cēn cī)荇菜(xìng cài),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 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一、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左右两旁捞。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二、中心思想:本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表达了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三、分析诗句: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运用“起兴”的手法,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鸟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
2、开头四句写出了男子对“窈窕淑女”的爱慕和殷切期望。
这两句统摄全诗内容。
3、《关雎》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起兴的手法,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引出男子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3、请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心理描写,又是对他的动作描写,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男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
“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体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悠”的妙处:两个“悠”加重了感情色彩,把主人公的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深刻地表现出来。
关雎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一些经典的古诗词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哲理,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应该理解其中的意思。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雎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雎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翻译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去挑选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
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
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
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
流,求取。
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
指日夜。
寤,醒觉。
寐,入睡。
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
”也可通。
思服:思念。
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思念深长的样子。
悠,忧思的样子。
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
悠,感思。
见《尔雅·释诂》郭璞注。
哉,语气助词。
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关雎》原文及译文赏析《关雎》年代: 先秦作者: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d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
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
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
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
《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
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
《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
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国风·周南·关雎》原文及对照翻译《国风·周南·关雎》原文及对照翻译《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国风·周南·关雎》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风·周南·关雎》原文出处或作者: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国风·周南·关雎》对照翻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国风·周南·关雎》原文及对照翻译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
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
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
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
关雎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关关,像声词,借用字,雎鸠的鸣叫声。
雎鸠:毛传:“雎鸠,王雎也。
”《尔雅·释鸟》:“雎鸠,王鴡(鴡=雎)。
”郭璞(pú)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好在江渚山边食鱼。
”《禽经》:“王雎,雎鸠,鱼鹰也。
”《现代汉语词典》:“鹗,鸟名,背部褐色,头、颈和腹部白色。
性凶猛。
常在树上或岩石上筑巢,常在水面上飞翔,吃鱼类。
通称鱼鹰。
”洲:水中陆地,小者,亦称之为“渚”。
在河之洲,是指“在河中的沙渚上。
”窈窕:幽静而俊俏,多指女子幽娴貌美体裁好,亦用以形容男子深沉而潇洒或风景之幽深而秀丽。
如《孔雀东南飞》:“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陶渊明《归去来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淑女:指温柔娴静之女子。
逑:本乃合、聚之意,此处指配偶。
如《诗·大雅·民劳》:“民以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
”毛传:“休,定也。
逑,合也。
”郑玄笺:“休,止息也。
合,聚也。
”参差:高低不等,长短不齐。
荇(xìng杏)菜:一种水生植物,即“莕菜”。
孔颖达疏:“白茎,叶紫赤色,正圆,径寸余,浮在水上。
”左右流之:左右寻找。
流,转动眼球寻视,即口语中的“旋(xuě)目”,山东方言中仍有此说法,如“我流了她一眼,长得很俊。
”窹(wù务)寐:睡觉醒来谓之窹,在睡中谓之寐。
窹寐求之,意思是不管醒着还是睡梦中都在追求她,之,代词,代指窈窕淑女。
思服:反复不断地思念。
服,通复,反复不断、熟练之意,如《管子·七法》:“存乎服习,而服习无敌。
”服习,意即复习。
悠哉:忧思之意。
古,悠通忧。
琴瑟友之:琴瑟,两种合奏乐器,常用以喻夫妻感情和谐。
关雎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雎①关关②雎鸠③,在河之洲④。
窈窕⑤淑⑥女,君子好逑⑦。
参差荇菜⑧,左右流⑨之⑩。
窈窕淑女,寤寐⑪求之⑫。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⑬。
悠哉悠哉⑭,辗转反侧⑮。
参差荇菜,左右⑯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⑰友⑱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⑲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⑳之。
【注释】①关雎:《诗经》中的第一篇,表明它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
“关”即“关关”,拟声词。
“雎”即“雎鸠”,一种水鸟。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②关关:拟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③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是鱼鹰,传说他们雌雄形影不离。
④洲:水中的陆地。
⑤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⑥淑:美,美好。
⑦好逑:好的配偶。
逑,配偶。
⑧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⑨流:捞取。
⑩之:代词,指荇菜。
⑪寤寐:这里指日日夜夜。
寤,醒时。
寐,睡时。
⑫之:代词,指淑女。
⑬思服:思念。
思,思念。
⑭悠哉悠哉: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悠,忧思的样子。
⑮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
⑯左右:从左右两边。
⑰琴瑟:弹琴鼓瑟。
⑱友:亲近。
⑲芼:挑选。
⑳乐:使…快乐。
【翻译】在那河中的小沙洲上,一对雎鸠鸟不停地鸣叫。
美丽娴静的女子,是男子渴望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采荇人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它。
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日夜都想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绵绵不尽的思念,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采荇人左右来回采摘。
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要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参差不齐的荇菜,采荇人左挑右挑。
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要敲着鼓来取悦你。
【赏析】巧用比兴手法,把人物形象与内心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关雎》在艺术表现上有许多独到之处。
例如,开篇即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比兴手法的运用切合诗意,自然流畅,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
又如,善于刻画人物形象,尤其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短短三章,就把青年男子的爱慕之情和相思之苦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大胆热烈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关雎》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诗歌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理论,对于分析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视角。
本文以解构主义为理论框架,对比分析《关雎》的三个英译本,探讨不同译本在传达原作意蕴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差异和共性。
二、解构主义理论背景解构主义源于20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哲学思想,它主张对传统结构进行拆解和重组,以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含义。
在文学翻译领域,解构主义强调翻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对话性,提倡从文化、历史和语言等多维度解读原作,以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关雎》及其三个英译本简介《关雎》是一首表现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古典诗歌,其情感细腻、含蓄。
本文选取的三个英译本分别为:译本一(Translator A 的译本)、译本二(Translator B的译本)和译本三(Translator C 的译本)。
这些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均有所创新,但侧重点各不相同。
四、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1. 翻译策略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三位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译本一注重直译,力求在形式上保持原诗的结构和韵律;译本二则更倾向于意译,侧重于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情感;而译本三则在直译和意译之间寻求平衡,既关注形式又注重内容。
2. 文化背景的解读三位译者在对《关雎》的文化背景进行解读时,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译本一着重于传达古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和道德观念;译本二则更关注原诗所体现的爱情观念和生活态度;而译本三则试图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以展现原诗的多重内涵。
3. 语言风格的呈现在语言风格方面,三位译者也有所不同。
译本一的语言较为古典,与原诗的风格相呼应;译本二的语言则更为现代,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译本三则在古典与现代之间寻求折中,以实现跨时代的传播。
五、结论通过对《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翻译策略、文化背景解读和语言风格呈现对于传达原作意蕴和艺术特色的影响。
《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关雎》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研究者的关注。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后现代的理论框架,强调对文本的拆解、重组和再解读,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以《关雎》的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对其翻译策略、文化传递及译文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二、解构主义与文学翻译解构主义主张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打破传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重视文本间的互文性和不确定性。
在文学翻译中,解构主义强调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互文性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在翻译《关雎》这样的经典文学作品时,解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从多个角度解读原文和译文的可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原作的文化内涵。
三、《关雎》及其三个英译本概述《关雎》作为《诗经》中的开篇之作,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著称。
本文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别是:1. XX教授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一”):注重传达原文的情感和意境,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力求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
2. XX学者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二”):强调对原文文化的解读和传递,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3. XX出版社的译本(以下简称“译本三”):结合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注重在传达原文情感和文化的同时,使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四、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1. 翻译策略对比在翻译策略上,译本一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力求使译文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而译本二则更加强调对原文文化的解读和传递,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相比之下,译本三结合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既传达了原文的情感和文化,又使译文更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2. 情感和意境传达对比在情感和意境的传达上,三个译本都做出了努力。
其中,译本一通过流畅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情感和意境;译本二则通过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使读者在欣赏译文的同时感受到原文的文化内涵;而译本三则在情感和意境的传达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国风·周南.关雎》全文解释及赏析《国风·周南·关雎》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
是《诗经》中的第一篇诗歌,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题解:男欢女爱的千古绝唱【原文】关关雎鸠①,在河之洲②。
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⑦。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⑧。
悠哉悠哉⑨,辗转反侧⑩。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⑾。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⑿。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
雎(ju)鸠: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yaotia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
淑:好,善。
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
逑(qiu):配偶。
⑤参差(cenci):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i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⑦寤(wu):睡醒。
寐(me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
反侧:翻来覆去。
(11)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芼:芼(音帽):拔取。
有选择之意。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解构主义视角下《关雎》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篇一一、引言《关雎》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部充满韵律的经典诗歌。
该诗歌被众多翻译家译成英文,每一版本都有其独特的解读与翻译策略。
本文旨在以解构主义为视角,对比分析三个《关雎》英译本,探讨其翻译过程中的异同点,并尝试分析解构主义如何影响翻译实践。
二、解构主义理论背景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主张对传统观念、结构进行拆解、重组和再解释。
在翻译领域,解构主义强调对原文的解读与再创造,关注文化、语言和语境的互动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运用解构主义理论,对《关雎》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深入对比分析。
三、《关雎》三个英译本概述本文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雎》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这三个译本分别是:许渊冲的译本、杨宪益与戴乃迭的合译本以及宇文所安的译本。
这三位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使得译本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四、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1. 词汇选择:在词汇选择上,三位翻译家根据不同的理解与解读,对《关雎》中的词汇进行了不同的翻译。
许渊冲的译本注重传达诗歌的韵律美,词汇选择较为简洁;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合译本则更注重传达诗歌的意境美,词汇较为丰富;宇文所安的译本则在中西文化之间寻找平衡,试图让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涵。
2. 句式结构:在句式结构上,三位翻译家也进行了不同的尝试。
许渊冲的译本采用了较为直白的表达方式,尽量保持原文的句式结构;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合译本则对原文进行了较大的改写,使得译文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宇文所安的译本则在保持原文意蕴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更加地道的英文句式结构。
3. 文化因素的处理:在处理文化因素时,三位翻译家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许渊冲的译本尽量保留中国文化元素,以便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文化背景;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合译本则对文化元素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和补充,以便西方读者更好地理解;宇文所安的译本则在传达文化意蕴的同时,注重与西方文化的对接,使得译文更加地道。
认知语境视角下《关雎》译文对比研究“关雎”是中国古典文学名篇《诗经》中的一首诗歌,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爱情诗歌。
认知语境研究将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读者的理解和再创造联系起来,通过它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关雎”的爱情内涵。
本文着重从认知语境的视角,对比研究了不同译者理解和译析“关雎”的差异,以期进一步深入理解这首古代爱情诗歌。
“关雎”历来众译多变,进行译文对比研究,可以奠定其古典文学翻译研究的基础,也可以有助于揭示“关雎”的爱情内涵和文学价值。
就中国古典文学来说,“关雎”一直是本着古今交汇、各取所长的翻译策略在其译文中得到不断发挥。
《新唐书太宗本纪》的译析主张将“关雎”的诗句的文字表达改进,以反映它的神韵与精神,从而更加通顺流畅;而《诗经今译》的译文强调以自然写作表现“关雎”的文学性,注重接地气的完整性;此外,《古诗今译唐诗选译》的译者则特别注意“关雎”的押韵美感。
重新探讨“关雎”的认知语境,可以帮助理解它传承下来的“智慧”,因为“关雎”传统上有着深刻的宗教价值和社会价值,其重要性可以通过三种不同译者译本的对比研究来体现。
首先,“关雎”的不同译本,在呈现出一种语言和文化间的紧密联系。
中国传统上,翻译工作是用古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历史脉络中探索古代汉语之间的词义关系,以确定其不同义项,有助于理解汉语文学作品中一词多义的特点。
其次,各个历史时期译者理解“关雎”的不同内涵,可以说明此诗歌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他们的翻译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而且还表达出其特定的文化瑕疵及其可能的改进方法。
最后,研究者还发现,不同的翻译者译本有助于思考“关雎”本身及其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它还可以帮助探寻诗歌作品中传统抽象概念与现代概念之间的联系。
总之,本文从认知语境视角上,比较分析了不同译者译析“关雎”的差异,有助于理解这首古代爱情诗歌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它传统文化的意义。
这首诗歌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译析也可以从各种角度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神精髓,从而发掘文学的潜力。
《关雎》原文及对照翻译《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
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
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关雎》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出处或作者: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窈宨淑女,寤寐求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窈宨淑女,琴瑟友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琴奏瑟亲无间。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窈宨淑女,钟鼓乐之。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关雎》五种译文之对比分析古诗词英译对比评析:关雎(ju)《关雎》五种译文之对比分析中国是一个诗词大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文学高峰,有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任何人提及中国文学,特别是诗家谈诗,必论《诗经》;译家译诗,亦往往以翻译《诗经》而骄傲。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我们的古诗词译文评析就从《关雎》开始。
先看《关雎》原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内外有很多汉学家和翻译家对《诗经·关雎》进行了英译,如汪榕培、许渊冲、杨宪益夫妇及Burton Watson、James Legge、Arthur Waley等。
在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在一定程度上忠实于原诗精神,而且还要在诗译中体现原文音、形、意等语言学审美特征,再现原语的文化审美特征以及原文美学思想。
选取Legge、Waley、Bynner、杨宪益夫妇、辜正坤译文一①:Ode (Kwan ts’eu)Tr. LeggeKwan kwan go the ospreys.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The modest ,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Here long, there short, is the duckweed,To the left, to the right, borne about by the current. The modest ,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Waking and sleeping, he sought her.He sought her and found her not,And waking and sleeping he thought about her. Long he thought; oh! Long and anxiously;On his side, on his back, he turned ,and back again.Here long, there short, is the duckweed;On the left, on the right, we gather it,The modest ,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With lutes, small and large, let us give her friendly welcome. Here long, there short, is the duckweed;On the left, on the right, we cook and present it.The modest , retiring, virtuous, young lady: ─With bells and drums let us show our delight in her.译文二②:SongTr. Arthur Waley“Fair, fair”, cry the ospreysOn the island in the river.Lively is this noble lady,Fit bride for our lord.In patches grows the water mallow;To left and right one must seek it.Shy was this noble lady;Day and night he sought her.Sought her and could not get her;Day and night he grieved.Long thoughts, oh, long unhappy thoughts,Now on his back, now tossing on to his side.In patches grows the water mallow;To left and right one must gather it.Shy is this noble lady;With great zither and little we hearten her.In patches grows the water mallow;To left and right one must choose it.Shy is this noble lady;With gongs and drums we will gladden her.译文三③:The Pure-Hearted GirlTr. Witter BynnerOn the river-island─The ospreys are echoing usWhere is the pure-hearted girlTo be our princess?Long lotus, short lotus,Leaning with the current,Turns like our prince in his questFor the pure-hearted girl.He has sought and not found her, Awake, he has thought of her,Asleep, he has dreamed of her,Dreamed and tossed in his sleep.Long lotus, short lotus,Pluck it to left and right,And make ready with lutes and with harpsFor the pure-hearted girl.Long lotus, short lotus,Cook it for a welcome,And be ready with bells and with drumsFor the pure-hearted girl.译文四④:Crying OspreysTr. Yang Xianyi & Gladys YangMerrily the ospreys cry,On the islet in the stream.Gentle and graceful is the girl,A fit wife for the gentleman.Short and long the floating water plants,Left and right you may pluck them.Gentle and graceful is the girl,Awake he longs for her and in his dreams.Filled with sorrowful thoughts,He tosses about unable to sleep.Short and long the floating water plants,Left and right you may gather them.Gentle and graceful is the girl,He’d like to wed her, the qin and se1 playing.Short and long the floating water plants,Left and right you may collect them.Gentle and graceful is the girl,He’d like to marry her, bells and drums beating.注1:two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rather like the zither, the former has seven strings and the latter twenty-five strings.译文五⑤:OspreysTr. Gu ZhengkunHark! The ospreys merrily callOn the islet off the river shore.The girl is lovely and slenderly tall,Whom the gentleman would adore.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sought;The lovely girl is slenderly tall,Day and night he would her recall.The first courtship comes to bay,He longs for her wildly night and day.The lingering longing grips him tight,He tosses, unable to sleep at night.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caught;The lovely girl with frail appeal,He’ll befriend with zither and zeal.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stored.The lovely girl is slenderly tall,With bells and drums he wins her after all.Legge译标题不用Osprey而用Ode再于括号内加注(Kwan ts’eu),意在使读者将象声词“关关”与下文第一行的Kwan-Kwan联系起来,用心甚苦。
但因为只从发音方面照顾一个“关”字,却将更重要的东西丢掉了:“关睢”之名,实际上暗示着全诗主旨,译文不直译而作Ode不妥。
在中国人眼中,雎鸠求鱼象征男子求女,然而“雎鸠贞洁慎匹” ,是典型的中国式恋爱观。
这些对于欧美人来说,正是难以理喻之处,可以说没看懂标题寓意,译诗先就败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