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单元话题设置情境开展有效英语语法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如何有效进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基础英语教学中的一条主线。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然而,实施新课改以来,由于对新课标英语教学认识的偏差,致使相当多的老师们片面强调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口语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对语法教学的研究,导致了目前的英语教学由原来的“哑巴教学”向“文盲英语”发展的趋势。
其实,新课标下英语交际法的深刻内涵是:在口语交际中尽量回避语法的机械性,而非排斥语法教学。
在实际操作上,是离不开语法教学的。
我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英语教学的新理念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搞好语法的教学首先必须认清语法教学的难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难点1、英汉思维、英汉表达的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对问题的表述方法上,确实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束缚了学生,成为他们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比如说,在地址表述中,英文是由小地点到大地点表达;而汉语,则习惯于由大地点到小地点表达。
再例如,汉语表述:桌子上有几本书?英语则表述为: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desk. 这种表达的差异性,在扭转过程中,因需要调整、适应而造成一定的学习困难。
2、语法项目纷繁复杂每个单元都有新的语法项目,这些项目重现率低,运用机会少,也致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生疏。
例如,在英语教材的单元中,蕴涵着各种基本句型和名词、形容词、代词等各种词性,还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定语等句式结构,以及相关的时态和语态的使用方法等等,都对学习形成压力。
3、语法教学单调乏味语法教学由于理论性强,教师发挥性差,互动性少,使得教学内容枯燥而不具备生动性,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课堂气氛也往往沉闷,学生易产生疲劳心理,这些都对语法教学效果提出了挑战。
教师若不能正视这些客观性,把语法带到生活情境中讲解,就会陷入枯燥教学境地。
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中的情景创设策略摘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逐一讲解的传统化教学模式,无法再满足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在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强调主题意义,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促使其在接受英语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
这也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题情景;研究策略大单元教学中的情景创设,主要是指英语教师围绕单元教学主题,为学生构建相应的任务探究情境,设置对应的学习活动,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重组。
这能够推动英语教学目标的完善,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但是,当前英语教师在整合单元教学的实践中,未能对主题意义进行全面挖掘,以致于影响到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树立单元教学目标意识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英语教师应当通过开展主题化、结构化、活动化的单元整体教学,组织学生在高质量的探究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
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要具有单元目标教学意识,即能够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情况、生活经验,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与解读,从而在此基础上生成具有关联性、综合性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这有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对单元知识进行整体感知和迁移创新。
以“English Aroundthe World”为例,英语教师需要在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重组的基础上,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其一,组织学生在参与语篇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全球英语用语的普遍性,以及各地用语习惯的差异性。
其二,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掌握良好的英语学习技巧,能够拥有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方法。
对此,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情境,来推动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丰富教学目标的实现形式,既能够活跃单元教学的整体氛围,又能综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英语素养和核心能力。
二、结合单元主题整合资源围绕主题意义开展的大单元教学,需要英语教师从单元内容中提炼出精准明确的单元主题,进而结合该主题,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基础学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重组。
巧用情境,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果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构建语言能力的基础。
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常常感到困难和无趣,因为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往往缺乏趣味和情境。
如何巧用情境来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所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巧用情境来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一、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情境教学是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巧用情境有助于让学生将词汇运用到实际语境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境教学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词汇学习中去。
巧用情境来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创设真实场景在词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场景来帮助学生学习词汇。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运用所学词汇,比如在餐厅点菜、在商店购物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词汇融入到实际情境中,更容易记忆和掌握。
2. 利用多媒体资源现在的多媒体资源非常丰富,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创造各种情境,帮助学生学习词汇。
比如可以使用视频剧情、图片故事等资源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汇,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模拟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组织实地活动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活动也是巧用情境提升英语词汇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园、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实地参观,通过现场体验来学习相关的词汇,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词汇,提高学习的效果。
4. 结合文化背景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节日、风俗习惯等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词汇,并结合文化故事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5. 制定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老师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和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词汇,比如单词接龙、猜词游戏、拼写比赛等。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作者:周敏来源:《辽宁教育·教研版》2021年第07期语法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过于强调语法规则的使用,忽视语言交际情境;学生一味关注语法结构,忽视语法的意义和功能。
其实,教师可以将语法的表意功能、语法结构、语法运用与思维品质的培养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语法学习过程中内化语法意识,提升思维品质,从而使语法教学从“静态的语法规则”走向“动态的语法规范”。
译林版《英语》五、六年级教材每个单元独立增设Grammar time板块,此板块以直观清晰、通俗易懂的图表形式归纳与总结语法知识。
本人将结合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 中Grammar time板块教学的课例,具体阐述如何在语法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整体创设情境,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教材Grammar time板块虽以图表形式呈现语法项目,但句子之间既无逻辑也无层次,常规的机械讲解与问答操练缺乏趣味和语境,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教师应借助单元话题整体创设主问题和子问题情境,将语法教学要点融入到各个子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使得整节语法课在一个真实而有意义的完整教学情境中有序展开,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本课语法教学的情境创设如下:首先,教师根据本单元的“Seeing the doctor”话题,创设主题为“How to see the doctor?”为本节语法课的主问题情境,为后续子问题情境创设做好铺垫;其次,在主问题情境架构下,教师根据本课语法教学目标细化分解成How to ask a patient?How to answer a doctor?和How to give suggestions?三个子问题情境,将语法知识的教学有机融入上述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从中体会本课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
最后,围绕本课主题,讨论看病就医的相关注意事项。
英语语法情景优秀的教学方法有教师认为中学的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教学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而误以为误以为语法教学总而言之。
于是“淡化语法”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直接导致了学生“双基”的薄弱,因此阻碍着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
下面是整理的情景的教学方法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揉合,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能够帮助。
英语语法情景的教学方法11.语法教学的紧迫性语法作为形式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对语言存在的'规则所做出的概括描述。
其形式是一套游戏规则,其作用是将负载语音的用法组合成语言(language)并生成言语(words)。
这样,语法就成了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完善而有价值的工具,学习者不可不学。
对于中国的中学生来说,语法教学更具有必要性。
因为中国学生家长英语综合能力的获得更多的是综合靠“学得”(learning)而不是“习得”(acquisition)(张正东,_)。
这是由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授课兼具的特点所决定的(崔刚,_):第一,英语学习主要就围绕课堂教学进行,而课堂教学的学时有限。
第二,西班牙文使用的环境差。
在中国没有二语国家(如新加坡、印度)的使用环境,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
第三,学生学习英语课程英语是学业课程的需要,并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多数没有直接的学习动机。
第四,汉语与英语的差异大。
汉语座落在汉藏语系、象形文字,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拼音文字。
受汉语“负迁移”影响,中国学生比外语时要学习其它拼音文字国家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
这些特点决定双语了英语教学是作为一门外语,不能象第二语言那样习得语言。
虽然外语相对于第一语言是第二语言,但作为目的语,并非在目的语主权国家(如英、美)为移民者开设的二语(英语),外语主要通过有意学习(学得)而掌握。
在学校科天料外语又有以下主要特点:(1)主要遵循知识(主要为语法)→技能→运用能力的线路发展;(2)输入以后在吸收之前都得经过理解,这种思考或采用归纳方式、类似“熟而生巧”,或采用演绎方式、类似“画龙点睛”,都离不了语法2.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两千多年前在孔子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明学习是一个拒绝接受知识与完全消化并贮存贮存知识的动态过程。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情景模式设计探究一、引言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良好的语法知识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关键。
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导致学生对语法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如何设计一种富有情景意义的语法教学模式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情景模式设计入手,探索如何结合语法知识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情景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1. 情境教学理论情境教学理论主张将学习情境与学习内容相结合,通过真实的、具体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语法教学中,情境教学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法规则与实际语境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2. 情境模式设计原则情景模式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情境的真实性、具体性、逼真性等。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情景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探索:情景模式设计的具体实施1. 通过故事情景设计语法教学故事是生动具体的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借助故事情境,设计相关的语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语法规则,比如通过故事分析过去完成时的用法和意义,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语法的实际运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 利用角色扮演设计语法教学活动角色扮演是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情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语法对话或者语法任务,比如使用虚拟语气表达建议或假设,让学生在情景中灵活运用相关语法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3. 利用情景模拟进行语法教学情景模拟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法知识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模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交流和表达,比如设计一个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通过模拟餐厅订餐的情境,使用情态动词表示能力和请求,让学生在情境中真实地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法能力。
巧设情境,建构高效化英语课堂◎王伟孙伟伟兴趣是动力的源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
英语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
为了建构高效英语课堂,教师要依托多元且生动的教学情境,逐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实现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多个层面的进步。
1.构建教学情境,优化听力教学1.1贴合实际生活,确保材料真实情境是语言学习的沃土,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能带给学生熟悉感,让学生倍感亲切。
在教学中,无论是课程导入阶段的短视频、音频,还是课程讲解阶段的录音,都要是真实的。
虽然初中生已逐渐摆脱具象思维,并朝着抽象思维转化,但他们的社会经验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仍有所不足。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播放与生活相关的,标准的英语发音的语言材料,可以让学生将所听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学生不仅更愿意参与听力教学,还会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
以鲁教版初中英语“How was your school trip?”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首先播放Section A中的录音,并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What did Carol do on her trip?What’s her attitude toward the trip?随后,学生一边听取录音内容,一边总结答案。
为了贴合教材内容,教师在黑板上罗列出places to travel,things to do while traveling等关键词。
接下来,学生根据关键词仔细回顾听力内容。
经过一系列的材料分析,学生们能够预知本单元的教学情境,并提升自己的听力水平。
英语教材几乎在每一个单元中,都设置了听力练习的任务。
然而,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对听力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选取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听力内容,提升学生的听力训练兴趣,不断增强听力能力。
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陈雅婧引言2022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提出要帮助学生建立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语法观,引导学生在理解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认识到语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语境。
因此,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才能帮助他们在语境中观察和归纳所学语法并在真实情境中得体地使用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英语教师。
旨在提高语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一节省级比赛一等奖课例为例,打破传统语法教学中死板地让学生记住语法规则的旧模式,尝试在主题语境中,通过丰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归纳和运用语法知识。
1.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思路语法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应在主题语境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参与、发现语法规则,体悟语法的语用意义,激发运用所学语法知识理解他人、展开交流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有层次性、挑战性的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在单元主题语境中学会运用语法知识准确地理解语篇并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设计具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模态手段设计由浅至深、环环相扣的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总结目标语法的形式,理解目标语法的意义,操练目标语法的用法,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2.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现以一节省级比赛一等奖课例为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主题语境下有效开展语法教学。
本课是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教材第六单元语法板块,主要内容为if和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在教授本单元的阅读板块中的阅读语篇时,学生已经初步接触if和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因此大部分孩子已经了解这一类条件状语从句的字面意义。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熟悉的主题语境中领会if、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意义,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总结目标语法的规则,在层层深入的语篇输出中正确运用目标语法。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李玉清语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属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很多学生存在着语法学习困难的问题,甚至部分学生畏惧学习语法、拒绝学习语法,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针对于此种情况,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降低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效果,推动学生英语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因此,本文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有效地应用情景教学模式,通过情景的融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语法的内涵,从而掌握语法的精髓,提高语法学习的质量。
1.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应用的优势分析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具体分析如下:首先,通过创设相应的情景,能够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形象和具体,学生不再需要枯燥的学习相关的语法,而是通过直观化、形象化的事物理解语法知识,全面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法的难度,同时增加了学生语法学习的趣味性,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法学习的效果。
其次,通过应用情景教学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动机,从而有效地进行英语语法的学习。
鉴于此,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将该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增强情景教学法应用的实效性,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2.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的策略2.1创设角色扮演情景角色扮演情景主要就是指由学生进入到教师创设的相关角色中,在扮演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语法知识,提高学生英语语法的学习能力。
例如,如下对话:学生1(对学生2):I want to go to the park.Grandpa(对学生2):What did he say to you?学生2(对Grandpa):He said he wanted to go to the park.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相关的问答式角色扮演,在问答的过程中掌握want to句式以及过去式等语法知识,这样一来,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法的难度,同时在对话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使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这对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同时也提高了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效率,实现了学生英语语法学习效果的提高。
借助单元话题设置情境开展有效英语语法教学
作者:刘必勤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8年第05期
【摘要】以NSEFC教材必修二unit2单元语法“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为载体,探讨如何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紧扣单元话题“奥运会”展开语法教学,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输入、内化、输出组织教学,在交际运用中感受、体验、理解、掌握,使课堂所学得以内化和升华。
【关键词】单元话题;语法教学;教学情境
【作者简介】刘必勤,福建连江黄如论中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应争取让学生成为课上的主角,以优化课堂教学来优化语法教学。
所以语法教学应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利用熟悉的单元话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景中获得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运用“呈现-发现-归纳-实践-活用”的模式让学生理解语法现象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解决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语法运用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尽量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完成语法学习。
在此基础上,运用课堂所学,结合单元话题,提升到运用,实现语言的“输入——输出”的内化过程。
基于以上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unit2语法教学设计时,为学生设计了以单元话题“奥运会”为主线,以讲授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的用法为教学目标,设置了几个相关的情景。
这种单元话题融入到课堂中的实践,使枯燥难懂的语法写作课活了起来。
一、借助单元话题引入,通过复习呈现新知识
课前老师先播放自己制作的关于2008奥运会的小视频。
2008奥运会音乐和一些熟悉的画面一出现,学生就充满了自豪感和兴奋感,激起兴趣。
接着老师询问如何用英语文字描述这个重大事件?紧接着呈现5幅图片帮助学生描述北京奥运会事件。
学生踊跃发言,描述基本到位。
Picture1: Beijing held / hosted the 29th Olympic Games in 2008.
Picture2: The government built many new buildings, stadiums and roads.
Picture3: Chinese athletes won many gold medals.
Picture4: People visit the B ird’s Nest everyday.
Picture5: Some college use gyms for sports.
最后引导学生把这些句子变成被动态。
通过以上例句观察,学生很自然的就能够总结出被动语态的结构:be done。
这样的设计既结合了本单元中心话题奥运会,又复习了本单元的一些词汇,还有学生初中学过的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
在熟悉的话题中复习了被动语态语法结构,自然、巧妙而且有效,并且为下文语法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二、紧扣单元话题设置情境,通过操练有效吸收
老师接着询问“Do you know which city will host The 32nd Olympic Games?”学生自然回答Tokyo, Japan。
老师继续话题:“The government is busy preparing for it. ”Let’s read some news about it. 教师在ppt. 上呈现东京奥运会官网上的一些新闻:
1.Over USD 1
2.6 billion will be spent on the Games.
2.A Total of 55 Olympic and Paralympics Sports will be contested at the Tokyo 2020 Games.
3.The athletes will be supported by Samsung corporation with their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for smart phones and other devices, and fans and users will be provided with an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the Olympic Games in a more personal way.
4.The Tokyo 2020 Games will be attended by numerous athletes, members of the media, and spectators from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Hospitality will be offered in the form of food that meets the various needs of all the people present by The Tokyo 2020 Organizing Committee.
5.More than 110, 000 volunteers will be recruited this summer.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句子的谓语动词,发现新的语法现象—— will be done(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让他们归纳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的结构、用法。
这个环节设计将学生带入教学情景2020的日本东京奥运会准备工作中,使抽象的语法教学具体化,使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形象化,使枯燥的语法课生动化。
学生接受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这两种情境的刺激,完成语言习得的全过程。
三、拓展单元话题设置任务,通过运用内化知识
美国语言学家Fotos 指出,在解释语法项目后,(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包含目标语法结构多种用途的、以结构为基础的交际任务。
为达到这个目的,老师设计了两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Rules for the audience,改编自课本练习2。
教师首先问Do you want to get a ticket to watch the Olympics Games in 2020? If you want, you should obey the following rules。
让学生通过完成句子,了解奥运会几项一般性的规定,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
设置的练习还包括有一般将来时被动态的其他形式be to be done和be going to be done。
第二个任务是用学生熟悉的本县人士陈思怡来设置情境。
最后老师用幻灯展示学生写的句子,并让学生做评委,根据评价标准选出最好的句子,让学生总结摘抄。
用这两个素材设计任务,表现出真实的生活化场景,使语法教学和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帮助学生利用语法知识来解决问题,最终回归学生的生活。
总之,这种以单元话题为背景的语法教学模式,融枯燥的语法规则于情境中,让学生在真实或准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语法,使语法知识在能力训练中得以内化,流畅输出,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建葆.语法教学情境化——SEFC语法教学之我见[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