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 格式:ppt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26
传媒经济学书单一、新闻学类:1. 《新闻理论十讲》BY陈力丹老师(适合先看,深入浅出,内容简单却包含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不愧为大家之作)2. 《新闻理论教程》BY杨保军老师(体系完整,思维严谨,有着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建议后看)3. 《新闻理论新编》BY郑保卫老师(又红又专,可以简略些看,但一定要将其中的精神把握好,毕竟人民的喉舌不能有立场的问题)4. 《中国新闻传播史》BY方汉奇老师5. 《世界新闻传播史》BY陈力丹老师二、传播学类:1. 《传播学纲要》BY陈力丹老师(突破了我国传播学以往被窄化的视野,包含了文艺传播、跨文化传播等众多方面,言简意赅,字字珠玑)2. 《传播学教程》BY郭庆光老师(虽然郭庆光老师现在转到了清华,但这本书体系完整,内容详实)3.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应用》BY塞弗林(这本书可以略读,但其中有些内容正好可以弥补本国著作的缺陷,例如什么叫信度,什么叫效度)4. 《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BY刘海龙老师(大众传播永远的传播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本书针对大众传播展开了细致的分析)5. 《传播学史-一直传记式的方法》BY罗杰斯(可以略读,但一定要搞清楚各传播学派的关系与观点,千万不要搞凌乱了)三、传媒经济:1. 《传媒经济学教程》BY喻国明老师(一定要学通而不是记住,这本书是基础)2. 《传媒变革力》BY喻国明老师3. 《传媒新视野》BY喻国明老师4. 《传媒竞争力》BY喻国明老师(以上三本书包含了我国最前沿的传媒经济学的理论,是经济学教程的补充,二者结合,也就基本学通了传媒经济学)四、前沿理论:1. 《网络传播概论》BY彭兰老师(主要针对网络传播,网络传播一直是新媒体研究的基础,所以要认真读)2. 《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BY喻国明老师(可以略读,但微博一直是人大老师研究的热点,所以也要掌握)五、前沿资料:1. 《国际新闻界》(近一年的都要读,人人都说13年专硕的题目难,但如果你读过这上面的文章,你就会发现这不过小菜一碟了,当然,看导师论文不要太早开始,根基不稳,读了无法理解)2.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BY陈力丹老师(读近两年的就好,注重理解)实务书籍:《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精要》高钢《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评论教程》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读后感这本书是由我国著名新闻学家陈力丹教授主编的。
在序言中,他首先强调要全面地掌握世界新闻传播史,认真阅读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与专著是非常必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认识到没有通才作为支撑,也难以谈及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因而本书的特点之一,即各章都涉及几位知名人士或者数十位同仁。
不过,当时对这些资料都只能用卡片式的笔记抄录,所花费的精力、时间自然不少。
但其实际意义却是很大的,至今还可给予启发和借鉴。
《世界新闻传播史》共分10章:古代的印刷术与造纸术;近代报刊的出现;政党报刊与机关报;无线电广播;电影与音乐艺术;广告业的诞生;广播和电视的崛起;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媒体与社会变迁;战争与宣传。
其中第3-5章,写得较好,基本上属于新闻理论探讨性质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前两章写得最好,而且也很集中。
第4-6章介绍得比较简单,偏重于某种类型或样态的研究。
第7-9章则是为具体报道所需设立的内容,对于相应的专门研究并未涉及多少。
读完此书后,心里很感慨。
作者在谈到其中的原因时说,除了前述的客观条件外,更主要的是参考了西方一流学者如伯恩斯坦等的专著。
事实确实如此,《世界新闻传播史》尽管已经引用了许多资料,并进行了概括提炼,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的修订和补充。
它们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料方面,如内容阐释欠缺。
2.章节安排上,如各章独立成篇,互不联系,易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
如果作者把那些相互交错、相互补充的部分加以整合,就会形成彼此呼应,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系统。
作者的《世界新闻传播史》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不久前,又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因此,这本书虽然在选择资料上比较慎重,也有助于分析综合。
但在科学性和权威性上尚嫌差距。
例如,它有不少与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地方,这就值得商榷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不仅新闻报道范围将越来越宽,而且新闻报道的风格也将逐步走向多元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学科,通过对其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和演变。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精彩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外国新闻传播史这一主题,并结合陈力丹和赵永华的笔记,共享我们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们来回顾一下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发展。
在古代,新闻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手抄传播,消息传递的范围非常有限。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报纸等印刷品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但信息传播仍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着电报、通信方式、无线电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信息传递的障碍也逐渐消失。
在陈力丹和赵永华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中,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涵盖了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如新闻机构、新闻内容、新闻传播技术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外国新闻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将从个人角度对外国新闻传播史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我看来,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历史上新闻传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提供了一次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探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能力,为信息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非常有趣和深刻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精彩探索,他们详细地介绍了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的外国新闻传播史。
转: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马克思主义传播观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此书名称叫“新闻思想”,实际包括传播、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传播学史论3,《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埃弗里特·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概念7,《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范式8,《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闻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9,《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传播学研究的几种代表作12,《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13,《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4,《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5,《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16,《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作▲17,《交往行动理论》(三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毕业就业发展趋势好不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毕业就业发展趋势好不好随着考研形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信息了解不是很全面,小编给大家找出一些对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相关内容的介绍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整理出来的,对大家的学习也是种帮助。
具体情况大家可以看看官网并和学生交流一下。
希望大家能有效利用,可以使资料得到有效的利用。
祝大家考研顺利~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国人民大学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人民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国新闻传播史》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传播学纲要》陈力丹、闫伊默《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郁国明《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精要》高钢《新闻编辑学》蔡雯《凯程440新闻传播专业基础讲义、模拟卷》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新闻十讲》陈力丹《新闻评论课程》马少华《传媒经济学》张辉锋《新闻理论新编》、《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杨钢元《广告学教程》倪宁《传媒变革力》郁国明《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传播学纲要》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刘海龙《凯程334新闻传播综合能力讲义、模拟卷》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各方向不低于355,政治外语不低于55分,专业课不低于90分。
1.《20世界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 复旦大学出版社2.《帝国与传播》伊尼斯/ 何道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传播的偏向》伊尼斯/ 何道宽/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理解媒介》麦克卢汉/何道宽/译林出版社5. 《传播学史》罗杰斯/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6. 《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安德鲁·基恩丁德亮/南海出版社7.《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清华大学出版社8.《电话的社会影响》伊锡尔·德·索拉·普尔编/ 邓天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9.《电视与社会》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南京大学出版社10.《中国网络第一个十年》彭兰清华大学出版社著11.《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埃瑟戴森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2.《数字化生存》<美> 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3.《网络传播学》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4.《博客》方兴东/王俊秀中国方正出版社15.《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上海译文出版社16.《公众舆论》李普曼著17.《乌合之众》法] 古斯塔夫·勒庞/ 冯克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8.《传播学简史》阿芒·马特拉/ 孙五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中国新闻舆论史》林语堂/ 王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消费社会》[ 法] 让·波德里亚/ 刘成富/ 南京大学出版社21.《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 上海三联书店(媒介文化)22.《娱乐至死》美] 尼尔·波兹曼/ 章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3.《舆论学》陈力丹/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4.《莱文森精粹》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25.《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塞佛林著郭镇之译26.《媒介事件》丹尼尔·戴扬等著27.《网络共和国》[美] 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28.《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9.《大众传播研究的里程碑》(中英文版)作者: [美]洛厄里 / 德弗勒译者: 刘海龙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0.《关于电视》作者:[法]布尔迪厄,译者:许钧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31.《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作者: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译者: 曹静生等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32.《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作者:[英] 斯托克斯,译者黄红宇曾妮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33.《交流的无奈》作者: [美]彼德斯,译者:何道宽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34.《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作者:[英] 作者: 埃尔德里奇主编译者:张威邓天颖出版社:新华出版社35.《作为话语的新闻》作者:[荷] 托伊恩·A·梵·迪克译者:曾庆香出版社:华夏出版社36.《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作者:[美]迈克尔·E·罗洛夫译者:王江龙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37.《软边缘》作者:[美]保罗·莱文森译者:熊澄宇等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38.《视觉文化》作者:[美]理查德·豪厄尔斯译者:葛红兵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9.《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作者:刘利群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0.《传播理论》作者:[美]斯蒂芬·小约翰译者:陈德民等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1.《解读大众文化》作者:[美]约翰·菲斯克译者:杨全强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42.《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作者:[美]罗杰·菲德勒译者:明安香出版社:华夏出版社43.《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作者:王怡红出版社:人民出版社44.《传播学纲要》陈力丹闫伊默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5.《公共关系学》胡百精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6.《分割美国:广告主与新媒介世界》作者:约瑟夫·塔洛洪兵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47.《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作者:杰哈利译者:马姗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8. 《非语言传播学概论》,作者:宋昭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9.《广告:艰难的说服》,作者:迈克尔·舒德森译者:陈安全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陈力丹(2005-04-29)(传播这个词的历史考证)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实质。
P1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经验-功能学派、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方法论学派。
P4控制论学派看重人机交流的理性功能设计;经验-功能学派的着眼点出于既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考察对大众的劝说和暗示;结构主义符号学派则探索符号-认识-权力之间的相互运作。
P15施拉姆1963年在the Science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中说:“传播学不是一个我们称谓物理学或经济学那样的学科。
传播学更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有很多学科予以穿插,但没有停下来。
”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门类相比,这是一个少有的学术现象。
P4今天的传播学可以说在众多的社会科学门类当中,触及面最广、横断面最大,以至普遍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学科。
首先,传播学与经济领域中的先导——计算机工业、通讯产业和服务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在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当中,各种社会生产、服务机构、社会组织都成为信息的发送者。
……信息已取代其他资源,成为战略资源。
……第三、传播学所面临的是一个文化媒介化的时代……P520世纪80年代以后,传播学在学术发展上形成相对自足的理论领域,传播学学术活动的目的:通过理论来理解和把握象征符号和符号系统的生产、处理、效果,以便解释与这些生产、处理、效果相关联的现象。
这些现象本身从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再生产和象征意义上的再生产转向全球化运动。
传播网络发展同新世界的出现具有有机的联系,想象在传播机器的环境中被引入和疏导。
传播工业占据如此核心的位置,在新的规模和组织上使人接受适应于世界空间的新结构。
传播是当今世界生产的主要内容,从事传播、合作以及各种情感的生产、再生产已经在市场经济的构成中占据核心位置。
新的权力支配关系成为知识生产的根本性条件之一。
人类对知识的依附和支持程度,超乎前人所有的想象。
P7-8传播学要研究的无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和一个被表现的世界之间的关系。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倩老师推荐研究生必读书目一:传媒业务使用传播文体写作毕耕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媒介新闻评论学殷俊殷瑜汤丽萍等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电影和电视制作:第四版美国-林恩.s.格罗斯拉里w沃德华夏出版社2001作为话语的新闻荷兰-迪克华夏出版社2003新闻媒介通论袁军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重组话语频道罗伯特.C.艾伦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新媒体艺术张燕翔科学出版社2005传播制度与实务肖燕雄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二:传媒法规与媒介伦理媒介败局:中外问题媒介案例分析张志安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美-帕特森威尔金斯中外广播电视法规比较马庆平道德恐慌与媒介克里彻媒介文化中的罪与法布朗媒介传播伦理:案例与争论刘易斯.阿尔文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克里斯蒂安传播法判例:自由、限制与现代媒介泽莱兹尼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陈绚传播法学田磊编传播法:解决信息部队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雷润琴传播法概论夏晓鸣三:媒介经营管理媒介经济学:概念与问题皮卡德媒介管理:案例研究法索恩等媒介经济学赵曙光媒介经济学:经济学在媒介与传统媒介中的应用柯林媒介组合策略周鸿铎媒介营销:理论、方法、案例包国强媒介产业案例分析周鸿铎媒介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管理创新新体系胡正荣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刘婧一媒介市场创意策划实务曹鹏报业的变局与方略:中国报业集团化产业化研究顾涧清传媒区域化发展方略古保邦传媒集团运营机制周鸿铎媒介ceo:广播电视网络实务伊斯曼媒介营销案例分析张志安传播产业研究陈炳宏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研究严三九四:传播学理论传播学邵培仁传播学纲要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传播学导论吕杰张波传播论稿郭镇之传播学原理张国良传播统计学祝建华等传播社会学导论李远行传播-媒介与心理刘京林传播理论:视角、过程与语境米勒传播!鲁道夫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罗杰斯在呈现中建构:传媒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雷启立传媒知识管理汤书昆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李智国际跨文化传播精华选爱门森传播学视角下的艾滋斌议题:议程设置过程的实证研究肖明传播斯费兹传播伦理学陈汝东组织传播胡河宁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赵雪波传播学在世界段鹏等传播语境中的女性与环保莫斯科索传播政策:传播在企业中的系统运用布鲁恩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凯瑞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约翰逊传播视界任孟山编传播社会学导论胡申生传播学研究集刊王晓玉传播心理学新探林之达国际传播学关世杰网络出版周荣庭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戴元光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阿什德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传播方法的演绎:当代展示设计理念与研究钟山风组织传播理论实务张国才传播学研究方法陈燕当代西方修辞学:演讲与话语批评博克广告:艰难的说服舒德森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塔洛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杰哈利品牌与广告的实证研究黄合水广告:传播学的阐释张毅莲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勒茨克。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博参考书及真题回忆育明教育506大印老师整理2020年6月10日星期三目录一、2021年考博复习技巧及院校选择二、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导师推荐参考书三、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招生简章四、2010-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真题(育明一对一学员回忆)五、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第一名笔记六、中国人民大学考博专业课前五名总结答题技巧育明考研考博12年专注人大考博辅导,今年有9名学员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一、2021年考博复习技巧及院校选择每个院校的考博时间是不一样的,加之每个院校博士招生人数有限,所以育明教育大印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多选择几个院校进行备考,一般而言,选择4-5个院校比较合适,这几个院校选择应该注意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可以选择北大、南开,首师大、中财,矿大、地大等三个档次的院校。
因为只要是211或者双一流的院校的博士,对于你以后进入高校任教或者从事相关的工作是太大影响的。
切记孤注一掷的之报考一个院校。
此外,很多考生问考博辅导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对于考博而言,最重要的是三点:第一,考博信息,即考博院校和考博侧重点的选择问题,这点一般的考生很难完全了解,因为很多院校考博信息并不对外公开,但是咱们经过12年的辅导经验,很多内容是比较了解的;第二,个人陈述和研究计划,这点一般的考生可能很难独立完成,尤其是研究计划,因为研究计划既需要和所报考导师相关,也需要和自己本硕专业相关,这点都在咱们的辅导之内;第三,专业课考试范围和考试侧重点,这点也很重要。
人大考博交流q 群:6147_00916二、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考博参考书文艺学:马新国《西方文论史》杨慧林《西方文论概览》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文论词典,重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韦勒克《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王先霈《文学理论导引》刘勇《文学理论新编》阎嘉《文学理论基础》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概论》胡明扬、沈阳、贺阳语文出版社《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陈传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黄晋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当代文学: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以下几本是重中之中,能背下来最好,国外的不知道怎么说,国内的几个:郭庆光,廖为建,李良荣,这是重点人物,没事你可以百度一下他们的传记及论文:《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公共关系教程》,卡特里普著(别名“有用的公共关系学”被誉为“公关圣经”)《公共关系教程》廖为建著(曾是中山大学政务院副院长兼系主任,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所长,但是去年死了。
)《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美)阿尔•里斯等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国企业舆论环境分析报告》2009年起,注意力公关研究院与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联袂推出(中山大学参与的东西,必须得关注)《公共关系学》费明胜下面的书比较杂,因为你是跨专业考,所以要多看看相关书籍,但是这里更多的还是更新闻有关的,不求深看(自己挑着看,有兴趣的就看,没兴趣就放着,有时间再看,没时间就不看):公共关系实务(英)丹尼尔•莫斯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公共关系实务》弗雷泽·P·西泰尔,网上公共关系(美)谢尔•霍兹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道·纽森:《公共关系精要》(第六版)危机管理(美)诺曼•R•奥古斯丁等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强势公关(美)伦尔德•萨菲尔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格鲁尼格《危机传播管理》胡百精《新媒体事件研究》邱林川著《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著(这本貌似也很重要)《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著《传播学纲要》陈力丹著《解析中国传播学》陈力丹《传播学史》罗杰姆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丹尼斯·麦奎尔著《传播学引论》李彬著《传播学关键词》推荐陈力丹《新媒体事件研究》邱林川著《热言时代》环球:专业公关之路叶茂康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大型公众活动策划方圆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当代国际公共关系(第二版)郭惠民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直面危机孙玉红等编著——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公关顾问专业指南陈向阳编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经营•文化•设计:创造中的中国型CIS 赵琛著——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8年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管理学芮明杰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管理咨询:理论、方法与实务史璞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品牌之源(美)阿尔•里斯等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广告战略与决策纪华强著——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国际商务指南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编纂——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下面的大多是跟新闻写作有关,对于答题技巧应该会有帮助,也算重点嘞!《新闻写作纲要》高刚著《新闻报道教程》高刚著《新闻采访与写作》欧阳霞著《报道如何深入》张志安著(亲!一定要看,这本书对你在举例子的时候很有用,并且也可以让你领会到更多的采访技巧和写作技巧,就算不考研去报社工作和实习也绝对有用,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记者如何专业》张志安老师著《潜入深海》张志安老师著接下来是阅读刊物和案例,新闻类专业对于阅读的要求,,,哼哼,,,自己看着办!至于案例,真题里显示是会有分析题的哦!《南方人物周刊》、《南方周末》《南方传媒研究》实用公共关系写作(美)道格•纽瑟姆等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中国优秀公关案例选评朱传贤等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国优秀公关案例选评(之二)郭惠民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国优秀公关案例选评(之三)郭惠民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优秀公关案例选评(之四)郭惠民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优秀公关案例选评(之五)郭惠民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最佳公共关系案例陈向阳主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大的PR专业有过改革,好像是零九年吧,它是隶属于管理学院,跟公共管理专业没太大区别。
基本书单罗列如下:关于新闻传播史论(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传媒经济学五门学科):《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著《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等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陈力丹《传播学纲要》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传媒变革力》喻国明《传媒新视野——中国传媒发展前沿探索》喻国明《传媒的语法革命——解读web2.0时代传媒运营新规则》喻国明《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1》陈力丹(每年一本,各位童鞋请注意2012年的,大约五月就会上架)《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中石化出版社关于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四门学科):《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编辑案例教程》蔡雯,赵劲,许向东《新闻采访教程》张征《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鸿,张征《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新闻评论案例教程》马少华,刘洪珍关于杂志期刊:《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新闻与写作》关于各书目大致介绍:(1)《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是新闻传播考研学子必读首选教材,更是各位跨专业考生的入门之作,因其浅显易懂,案例丰富,故而大家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也会由此产生些许对新闻传媒业的兴趣哈。
这本书是陈力丹老师于2008年所著,而从2009年开始,便已有考研试题皆出自此书,而且所占分值均不少。
所以,能够熟读、精读此书,对于考研拿分甚为划算,对于你建构对于这个行业的基本认识也善莫大焉。
在下以为,这本书请细心看过5遍以上,对于每一讲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在考试前应做到烂熟于心。
(2)《新闻理论教程》:这本书是杨保军老师苦心孤诣之作,因其学习哲学出身,故而重视逻辑思维,故学科框架脉络较为清晰。
但这本书较为抽象深奥,且与新闻工作一线联系不甚密切,案例也不甚丰富,故而阅读起来常觉枯燥难耐,但对《新闻理论十讲》不失为较好的补充,相信看过此书,你不会再认为新闻无学哈,这本书请至少认真阅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