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2)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5.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学习重点: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2.从各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课堂学习:提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如果把这0.03%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除去,行吗?师生交流:相互讨论。
归纳引入: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1、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消耗的?学生讨论共同归纳:学生发言,补充、板书。
提问:1、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相当吗?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含量恒定吗?3、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带来什么问题?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对人类也有好处吗?设问引入:二氧化碳对人有毒吗?阅读:表2—5交流: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留问: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呢?我们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问:通过预习,结合生活经验,你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问题汇总提问:同学们对其中的那些问题感兴趣?明确探究的问题探究1:如何用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拟备实验:1、简易天平测量法。
2、气球法(注意比较)。
3、倾倒法。
探究2: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拟备实验:1、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汽水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
2、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倒立。
探究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拟备实验:如何简易得到二氧化碳?向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
探究4:能见到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吗?拟备实验: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制干冰。
章节测试题1.【答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之前,人们如何利用较简便的方法检验菜窑中CO2含量会对进入菜窑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A.让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进去试验一下B.做“灯火试验”观察C.放一杯澄清石灰水进去观察D.放一只小白兔进去观察【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也不支持燃烧,让人或动物做实验,有可能因缺氧而有危险,用澄清石灰水做实验,不容易观察现象;做“灯火试验”观察,安全、简便、以观察现象。
故选B。
2.【答题】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
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放出热量B.CO2会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通常CO2不能支持燃烧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解答】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
干冰升华时会吸收热量,A错误;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会覆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B正确;通常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正确;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D正确。
故选A。
3.【答题】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绿色环保溶剂。
下列有关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能燃烧B.是CO2呈现的一种状态C.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D.是一种与干冰化学组成不同的物质【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根据超临界二氧化碳知识可知,A选项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是CO2呈现的一种状态,C选项可取代多种有毒、易燃的溶剂,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超临界CO2流体与干冰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
故选D。
4.【答题】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再加热溶液,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A.红色→红色→无色B.紫色→红色→无色C.紫色→红色→紫色D.红色→蓝色→无色【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
盱眙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学案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2)主备人:刘丹审核人:郁贤德班级:初三()班姓名:__________ 【基础再现】1.在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枯井底部,空气中的含量比较高,在进入这些地方前,为避免发生危险,必须先做实验,该实验是根据该气体的性质设计的。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长时间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色固体生成,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该白膜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此膜的方法是加_________,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1.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二氧化碳的利弊评价不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D.大气层中二氧化碳越多,抵御紫外线的作用越强2.实验室制取CO2时需用到的仪器是()A.铁架台、单孔塞、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B.大试管、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C.集气瓶、导管、玻璃片、酒精灯、单孔塞D.集气瓶、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3.下列既与CO2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CO2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灭火B.制干冰C.制化肥D.制汽水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B.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备大量二氧化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5.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反应条件相同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D.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能解释生活中与二氧化碳有关的现象。
2.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及其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汽水、导管、紫色石蕊试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四、教学过程
【展示】展示PPT16页。
【讲述】我们常说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用途,正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性质,所以二氧化碳被广泛用于灭火、做化工原料、气体肥料、用于食品保鲜等。
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五、板书设计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
一、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H2O+CO2↑
(3)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常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2.CO2用途
(1)干冰,可用作①制冷剂;②形成人工云雾(舞台上);③人工降雨。
(2)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制汽水、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奇妙的二氧化碳(2)
一、学习目标
学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基本实验技能
三、学习与交流
1.实验室里常用 和 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为 。
2.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性质。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 法,原因
是 。
一般不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
是 。
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5.取一只“可乐”的空瓶子,使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再注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澄清石灰水,
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过一会儿可以看到(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这时,打
开瓶盖会比较困难,其原因是 。
四、课堂练习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并震荡
4.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 a : b : c : d :
(2)瓶b 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a 中装的液体药品
是 ;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
碳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
为 。
a
b c
五、检测反馈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打开盛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的活塞;(2)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3)按要求连接好仪器;(4)检查装置气密性;(5)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1)(2)(3)(4)(5) B.(4)(3)(1)(2)(5)
C.(3)(4)(2)(1)(5)D.(3)(4)(1)(2)(5)
2.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常有一层白色固体,该固体是()洗刷这层固体物质可用
A.水
B.稀盐酸
C.碳酸钙
D.氢氧化钙
3.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
A.燃着的木条
B.颜色、气味
C.紫色石蕊试液
D.澄清的石灰水
4.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的气体判断错误的是()A.一定是二氧化碳B.一定不是氧气C.可能是二氧化碳D.可能是氮气
5.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室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6.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通入足量的紫色石蕊试液中
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是。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气体收集装置是。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
是。
六、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