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二氧化碳(2)
- 格式:doc
- 大小:172.00 KB
- 文档页数:2
奇妙的二氧化碳(2)一、学习目标学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基本实验技能三、学习与交流1.实验室里常用 和 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性质。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 法,原因是 。
一般不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4.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5.取一只“可乐”的空瓶子,使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再注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澄清石灰水,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过一会儿可以看到(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这时,打开瓶盖会比较困难,其原因是 。
四、课堂练习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D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并震荡4.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 a : b : c : d :(2)瓶b 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a 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 。
ab c五、检测反馈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打开盛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的活塞;(2)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3)按要求连接好仪器;(4)检查装置气密性;(5)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1)(2)(3)(4)(5) B.(4)(3)(1)(2)(5)C.(3)(4)(2)(1)(5)D.(3)(4)(1)(2)(5)2.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常有一层白色固体,该固体是()洗刷这层固体物质可用A.水B.稀盐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钙3.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A.燃着的木条B.颜色、气味C.紫色石蕊试液D.澄清的石灰水4.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的气体判断错误的是()A.一定是二氧化碳B.一定不是氧气C.可能是二氧化碳D.可能是氮气5.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第二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3.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与装置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并从实验事实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特点。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全面的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理解;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二氧化碳的产生:动植物的呼吸,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燃烧等都会产生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 素叶绿光照葡萄糖 + 氧气2.二氧化碳对环境影响——温室效应(全球变暖问题)(1)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分子的运动速度比(空气中)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运动速度慢,再加上二氧化碳分子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的能力强,所以二氧化碳增多就像在地球表面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是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即温室效应。
(2)温室效应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对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果地球的气温上升,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城市会被淹没,有的地方会炎热得无法居住,气温上升,会使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一些富饶的土地变成沙漠。
(3)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a.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b. 更多的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c.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3.二氧化碳的用途(1)可作为温室肥料。
植物不但叶部、地上部分会吸收二氧化碳,就是根部也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或使用分解出二氧化碳的肥料,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2)可用作于灭火,原因是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且一般情况下,不助燃也不燃烧。
盱眙县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学案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碳(2)主备人:刘丹审核人:郁贤德班级:初三()班姓名:__________ 【基础再现】1.在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枯井底部,空气中的含量比较高,在进入这些地方前,为避免发生危险,必须先做实验,该实验是根据该气体的性质设计的。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是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长时间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色固体生成,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该白膜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此膜的方法是加_________,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1.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二氧化碳的利弊评价不正确的是()A.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C.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D.大气层中二氧化碳越多,抵御紫外线的作用越强2.实验室制取CO2时需用到的仪器是()A.铁架台、单孔塞、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B.大试管、导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C.集气瓶、导管、玻璃片、酒精灯、单孔塞D.集气瓶、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3.下列既与CO2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CO2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灭火B.制干冰C.制化肥D.制汽水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B.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备大量二氧化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5.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反应条件相同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D.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能解释生活中与二氧化碳有关的现象。
2.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及其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汽水、导管、紫色石蕊试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四、教学过程
【展示】展示PPT16页。
【讲述】我们常说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用途,正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性质,所以二氧化碳被广泛用于灭火、做化工原料、气体肥料、用于食品保鲜等。
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五、板书设计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
一、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H2O+CO2↑
(3)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常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2.CO2用途
(1)干冰,可用作①制冷剂;②形成人工云雾(舞台上);③人工降雨。
(2)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灭火、制汽水、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学习主题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问题导引】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什么重要作用?为什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保持一定的含量?二氧化碳对我们的环境与生活有什么影响?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2)参与自然界中的许多变化,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2.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产生:人和动植物呼吸、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2)消耗: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
3.温室效应:(1)定义: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2)危害: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思考】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时会导致温室效应,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低越好。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学习主题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问题导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怎样的?什么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1)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可得到液态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压、降温即可得到固体二氧化碳,又被称为“干冰”。
(2)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主要利用了其升华时需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大量热量的性质。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水溶性。
在通常情况下,1 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常用于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2)与水反应。
①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A 中由紫色变成红色,B 中又变成紫色。
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A.二氧化碳+水碳酸B.碳酸 二氧化碳+水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1)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4.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3)了解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4)了解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求实、合作、创新的品质
(2)培养学生逐步树立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制取方法
学习重难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仪器
学生:收集能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习过程:。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3、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装置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渗透对比的方法以及物质的性质决定制法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实验室制法。
2、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教学过程:导入情景:1、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山谷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谷”。
当人们牵着小狗穿越山谷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
当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
2、北方冬天时期,人们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时,常用点燃的火把来照明。
你知道火把除了起照明作用,它还有其它的用途吗?课堂过渡:其实,要知道其中的奥秘并不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对上述问题和现象迎刃而解了。
展示录像:奇妙之处1“干冰的升华”录像→学生能得出固态二氧化碳就是干冰,而且知道干冰能直接吸收热量而升华。
演示实验:奇妙之处2①老师演示“阶梯蜡烛”的实验→学生根据蜡烛熄灭能得出二氧化碳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同时根据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的情况得出其密度比空气大。
②预先用一只没有干瘪的塑料瓶收集一塑料瓶二氧化碳气体,在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后立即盖紧瓶盖,然后振荡。
观察现象。
(瓶的内壁不能太厚)→学生根据“瓶变干瘪的现象”,先得出了瓶内气压减小,再寻找气压变小的原因,得出了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的性质。
总结归纳:二氧化碳气体的物理性质。
实验分析: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56.2℃时液化—78℃时凝固——干冰致冷剂、人工降雨化学药剂、舞台云雾。
奇妙的二氧化碳(2)
学习目标
学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基本实验技能
学习与交流
1.实验室里常用 和 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这个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为 。
2.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性质。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 法,原因
是 。
一般不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
是 。
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5.取一只“可乐”的空瓶子,使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再注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澄清石灰水,
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过一会儿可以看到(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这时,打开
瓶盖会比较困难,其原因是 。
问题与讨论;
1、 为什么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2、 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与前面学过的制什么气体装置相同?
3、 为什么验满时燃着的木条要放瓶口而不伸入瓶中?
4、 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小结:
课堂练习
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瓶中并震荡
4.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 a : b : c : d : (2)瓶b 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a 中装的液体药品 是 ;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
碳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
为 。
a b c
检测反馈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1)打开盛有稀盐酸的分液漏斗的活塞;(2)向容器中放入几小块石灰石;(3)按要求连接好仪器;(4)检查装置气密性;(5)收集气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1)(2)(3)(4)(5) B.(4)(3)(1)(2)(5)
C.(3)(4)(2)(1)(5)D.(3)(4)(1)(2)(5)
2.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常有一层白色固体,该固体是()洗刷这层固体物质可用()
A.水
B.稀盐酸
C.碳酸钙
D.氢氧化钙
3.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
A.燃着的木条
B.颜色、气味
C.紫色石蕊试液
D.澄清的石灰水
4.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的气体判断错误的是()A.一定是二氧化碳B.一定不是氧气C.可能是二氧化碳D.可能是氮气
5.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室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6.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通入足量的紫色石蕊试液中
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7.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
..的是()
A B C D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是。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气体收集装置是。
(3)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