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恨的交织——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形象
- 格式:pdf
- 大小:825.37 KB
- 文档页数:1
2019·3 LOGO.JPG not exist!教学文萃JIAOXUEWENCUI75
关键词: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
庄》希斯克利夫形象
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发表一
百五十年来,从最初的遭受冷落,到后来
的备受推崇,评论界从未停止对这部作品
的关注。如今,《呼啸山庄》被公认为一部
不朽的传世之作,勃朗特也因此受到了极
高的评价,被公认为唯一一个可以同莎士
比亚齐名的伟大作家。但是,对小说主人
公希斯克利夫的评论可谓是众说纷纭,尽
管少数评论家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与同
情,认为他的复仇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之后的正常反应,但大多数评论家都对他
横加指责,认为他的复仇毫无人性,他是
“魔鬼”“暴君”,认为小说的主题是复仇和
人性扭曲。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希斯克利
夫,不能仅仅以他的复仇过程中的所作所
为来妄下结论,而要充分考虑到他的成长
环境、所遭受的歧视与非人的待遇以及种
种磨难对他的心灵所造成的致命伤害。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小说中人性的复苏与
美妙,无论多么令人悲哀的世界里,美好
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仇恨能使人暂时丧
失理性,造成人性扭曲和堕落。
《呼啸山庄》一书在国内外影响巨
大。近百年来,数种版本的电影频频问
世。并且多年来谈及十九世纪西欧文学,
必会涉及《呼啸山庄》的探讨,不少著名
评论家及小说家都曾有专文论述。如英
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gini-
aWoolf,1882-1941)在1916年就写过《<
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英国进步
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Kettle)在
《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
九世纪小说时,他总结说:“《呼啸山庄》以
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
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矛盾
与冲突……”。
在国内,许多学者对《呼啸山庄》也进
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从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故事结构上分析它的主题思想,也有
的学者对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维多利亚
时代女性对婚姻爱情的自我追求进行研
究,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将精力主要放在了
《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性格、
形象分析上。通过男主人公疯狂的复仇计
划进行研究,分析其复仇根源。探询他的
悲剧人生。如袁翠珍的作品《一个扭曲的
灵魂———简析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
利夫》与黄晓燕的《复仇与爱情》等。
通过对《呼啸山庄》的研究,分析希斯
克利夫双重性格下的爱与恨,通过结合时
代背景,综合希斯克利夫最终放下仇恨,说
明无论多么令人悲哀的世界里,美好仍是
人们的追求,突显人性本善,光辉的一面。
参考文献:
[1]高继海.英国小说名家名著评析,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杨静远编选.勃朗特姐妹研究,
[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爱与恨的交织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形象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刘彦欣
普及是必要的,一位教师不可能清楚掌握
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的练
习、作业、测试都适当迁移到微课之中,不
仅为教师减轻了负担,也提升了学生自主
学习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能够进行自主学
习,是提升学习质量的最优解。学生用“我
要学”的状态去学习,教师的教学效率必
将事半功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
在讲但学生不一定在学,教师即使讲得再
透彻也无济于事。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
生,这是素质教育一直强调的,教师在课
堂中扮演的是引导学习的角色。而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微课教学的
优势之一。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来
选择学习目标,且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来
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让学生有了主动的意愿和主动的行动,掌握主动解决问题
的方法。
微课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的选
择,学生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时间、地点选
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这样就极大激发
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微课教学帮助学
生构建自主发展的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自
主学习、自主规划、自主发展。学生的心态
也有本质上的变化,从老师家长要他学转
变为他想学。这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也是从消极抵抗到积极配合的的转变,不
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也培养了学生的
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在初三物理复习
备考中能够发挥预想的作用,即提升学
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找出知识
体系中的难点,对于错题进行重复多次
的学习和练习。微课教学可以参考学生不同的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
教,对于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辅导。微课
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
力,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物理,为学生后
续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初三作为
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和学生都要格
外的重视。做好初三物理复习备考工作,
为学生的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学习做
好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袁明.浅议微课教学在初三物理
复习备考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
5(08).
[2]谭祥云.初中物理教学引导学生自
主学习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
(10).
[3]钱志强.浅谈初三物理总复习的策
略[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