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护理查房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7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子宫腔内渗血量超过500毫升的出血现象。
由于产后出血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产后出血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查房是产后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产妇的身体情况和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产妇的安全和健康。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的目的是监测产妇的血液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问题。
在进行查房前,护士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保证操作规范和效果。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产后出血护理查房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生命体征观察1. 血压监测:血压的升高或下降可能是产后出血的征兆之一。
护士应当准确测量血压,并与产妇的基础血压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心率观察:心率的增快可能暗示出血量过多或心脏负荷加重。
护士应当详细记录产妇的心率,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及时引起警觉。
3. 呼吸观察:平稳的呼吸有助于维持产妇的血氧饱和度,而呼吸困难可能与过多出血引起的贫血有关。
护士需要观察产妇的呼吸频率和深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阴道流血观察产妇的阴道流血情况是评估产后出血的重要指标之一。
护士需要观察产妇阴道出血的颜色、量和性状,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给医生。
在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血液颜色:新鲜鲜红的血液可能意味着产妇正在出血,而淡红色或棕色的血液可能是正常恶露。
护士应当区分开二者,及时判断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护理措施。
2. 血液量:护士可以通过观察产妇使用的产妇垫或血液吸收垫的湿度来初步判断产妇的出血量。
如果产妇经常更换湿润的垫子,那么很可能是出血过多,需要及时处理。
3. 血块存在:产后出血引起的血块可能堵塞阴道或子宫颈口,导致阻塞和感染。
护士需要观察产妇阴道是否排出大量的血块,并及时进行处理。
三、子宫硬度观察产后子宫的硬度可以反映子宫的收缩情况,通过触诊子宫可以初步判断产妇是否存在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下垂。
具体观察过程如下:1. 子宫位置:护士需要观察和记录子宫的位置,正常情况下子宫应该位于脐部或稍下位置,如果子宫位置较低可能存在子宫下垂的问题。
2023产后大出血护理查房pptcontents •产后大出血概述•产前护理准备•产时护理要点•产后护理措施•产后大出血护理案例分享•产后大出血护理经验总结•参考文献目录01产后大出血概述产后大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1000ml。
定义产后大出血的典型表现为阴道大量流血,甚至出现休克。
其他症状还包括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
临床表现定义及临床表现产后大出血会导致产妇出现贫血、感染、席汉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
产后大出血还会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家庭和谐。
产后大出血的危害产后大出血的病因这是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产妇精神紧张、疲劳、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
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如胎盘滞留、胎盘植入等,可导致产后大出血。
如产道裂伤等,可导致产后大出血。
产妇本身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可导致产后大出血。
02产前护理准备总结词预防为主,及时发现高危因素详细描述定期产前检查是预防产后大出血的关键,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高危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
定期产前检查总结词自我监测,及时反馈详细描述产妇在产前需要学会自我监测,包括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以及留意自身症状,如头晕、胸闷等。
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反馈给医生。
产妇自我监测总结词心理准备,缓解焦虑详细描述产前心理辅导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焦虑和压力,增强其对分娩过程的信心。
心理辅导可以包括放松技巧、应对策略等。
产前心理辅导03产时护理要点1产妇生命体征监测23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以及尿量、精神状态等。
及时发现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的迹象,如低血压、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
对于已经出现产后大出血的产妇,密切监测其出血量、出血时间、出血原因及治疗效果。
在产程中持续监测胎儿胎心,以判断胎儿宫内情况。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一、查房前准备1.准备相关资料:产妇的个人档案、病历记录、分娩记录等。
2.了解产妇的病情:产妇的姓名、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分娩过程、出血量、输血情况等。
3.准备必要的查房工具:血压计、体温计、心率仪、血红蛋白测定仪等。
4.洗手:注意洗手并戴上手套,确保无菌操作。
二、查房内容1.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询问产妇的自觉症状,如头晕、乏力、头痛等,了解产妇的膀胱、肛门情况,观察产妇的精神状态、面色、皮肤黏膜是否苍白等。
2.观察产妇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测量产妇的体温,观察是否有发热现象;测量产妇的脉搏、呼吸,观察是否有异常情况;测量产妇的血压,观察是否有高血压或低血压的情况。
3.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询问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观察血量、颜色和质地,是否有血块等。
了解分娩后的时间和数量,判断出血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4.询问产妇的排尿情况:询问产妇最后一次排尿的时间、尿量和排尿感觉,观察是否有尿潴留的情况。
5.观察产妇的乳房情况:观察产妇的乳房是否充盈、乳汁是否已经分泌。
6.观察产妇的子宫情况:触诊产妇的子宫,了解子宫的高度、质地和回缩情况。
7.观察产妇的外阴伤口情况:观察产妇外阴伤口的愈合情况,是否有感染的症状。
8.询问产妇的恶露情况:询问产妇的恶露是否正常,观察恶露的颜色、质地和血块的情况。
9.了解产妇的饮食和排气情况:询问产妇是否有食欲,是否有排气等情况。
10.了解产妇的护理措施:了解产妇接受的护理措施,包括创面护理、导尿护理、恶露清理等。
11.向产妇提供解答:产妇可能存在一些疑问或不安,尽量解答产妇的疑问,给予安抚和支持。
三、查房后处理1.记录产妇的相关信息:将产妇的相关信息如体温、脉搏、血压、阴道出血情况、阴道检查结果等记录在病历中。
2.向主治医生报告:将产妇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需要处理的问题向主治医生报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根据产妇的病情进行护理措施:根据检查结果和医生的建议,针对产妇的具体病情进行护理,如继续观察、增加液体摄入、输血等。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出血量超过 500 毫升,剖宫产时超过 1000 毫升,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因此,对于产后出血的护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次关于产后出血护理的查房记录。
一、病例介绍产妇_____,年龄_____岁,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时_____分,在我院经阴道顺产一足月男婴,体重_____克。
胎儿娩出后,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约 800 毫升。
二、护理评估1、生命体征产妇体温 365℃,脉搏 11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90/60mmHg。
2、出血情况观察产妇阴道出血的颜色、量和性质。
出血为暗红色,不凝固,量较多,伴有血块。
3、子宫收缩情况子宫轮廓不清,质软,按摩子宫后收缩好转,但停止按摩后又出现松弛。
4、产妇的精神状态产妇精神紧张、焦虑,面色苍白。
5、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功能正常。
三、护理问题1、组织灌注量不足与产后大量出血有关。
2、焦虑与担心自身健康和婴儿安危有关。
3、潜在并发症:失血性休克、贫血。
四、护理措施1、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遵医嘱输注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制品,以纠正休克和贫血。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意识状态,每 15 30 分钟测量一次,并记录。
3、持续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
方法是用一手置于产妇腹部,触摸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均匀而有节律地按摩子宫,直至子宫收缩变硬。
4、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包括出血的颜色、量和性质,准确记录出血量。
如发现出血量增多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保持会阴部清洁,及时更换会阴垫,预防感染。
6、给予心理支持,安慰产妇,缓解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向产妇解释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措施和预后,增强其信心。
7、遵医嘱使用宫缩剂,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8、协助医生查找产后出血的原因,如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等,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准备。
产后大出血护理查房
产后大出血
一、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娩出24小时后至6周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
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因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发病率更高。
病因:
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①全身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分娩恐惧,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②产科因素:产程延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③子宫因素: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术后,子宫畸形。
④药物因素: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
2、胎盘因素:
①胎盘滞留:膀胱充盈,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②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胎盘绒毛仅穿入子宫壁表层为胎盘粘连;穿入子宫壁肌层为胎盘植入。
③胎盘部分残留:部分胎盘小叶及胎膜或副胎盘残留于宫腔引起出血。
3、软产道裂伤:
①产前助产、臀牵引术,等阴道手术助产。
②巨大胎儿分娩、急产。
③软产道组织弹性差而产力过强。
阴道持续性出血,色鲜红,可自凝。
4、凝血机制障碍:
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产科合并症,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大量出血。
②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等产科并发症,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导致子宫大量出血。
临床表现:
胎儿娩出后阴道多量流血及失血性休克是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①阴道多量流血: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色鲜红,应考虑软产道裂伤。
②休克症状:出现烦躁、皮肤苍白、湿冷、脉搏细数、脉压缩小时,产妇可能已处于休克早期。
产后出血原因的诊断:
①子宫收缩乏力:宫底升高质软、轮廓不清,阴道流血多。
按摩子宫及应用催产素及欣母沛后,子宫变硬,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
②胎盘因素:胎儿娩出后10分钟内胎盘未娩出,阴道大量流血,应考虑胎盘因素。
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确定有无残留。
③软产道裂伤:宫颈裂伤;阴道、会阴裂伤分为4度 I度、II度、III度、IV度。
②凝血功能障碍:产妇持续阴道流血,止血困难,血液不凝固,全身多部位出血时:根据病史、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功能检测可做出诊断。
产后出血处理原则:
①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②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
③防止感染。
产后出血处理措施:
①子宫收缩乏力: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法,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
②应用宫缩剂:催产素等。
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卡前列甲酯栓,地诺前列醇。
③宫腔纱布填塞。
处理(胎盘因素):胎盘滞留时立即作阴道及宫腔检查,若胎盘已剥
离则应立即取出胎盘;若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若疑有胎盘植入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胎盘和胎膜残留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
处理(软产道损伤):应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软产道血肿应切开血肿,清除积血止血、缝合,必要时可置橡皮引流。
处理(凝血功能障碍):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若并发DIC可按DIC处理。
DIC的治疗:去除、治疗原发病因;抗凝治疗,阻断其病理过程(关于是否抗凝观点不一);补充缺乏的凝血成分;抑制纤溶活性。
处理(出血性休克处理):估计出血量判断休克程度,针对病因止血抢救休克,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晶体及血液、血浆等。
给氧及升压药物与皮质激素,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肾功能;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
预防: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
病例报告:
患者,李丽,女,28岁,因G4P2孕40+2W孕,下腹阵痛3小时50分伴阴道流血4小时50分入院,入院后出院腹痛、腹胀,产程顺利,于2015年4月16日9时47分自娩一活女婴,体重3500g;婴儿1分钟评分7分,经吸痰,刺激后,5分钟评分10分,查体未见异常。
9时55分胎盘娩出,检查胎盘、胎膜基本完整,常规消毒后行徒手清宫,子宫收缩好,检查软产道无裂伤、宫颈糜烂,未见活动性出血。
产时出血约180ml,于产房予输液、吸氧等,10时30分出现子宫收缩乏力阴道流血约400ml,伴血块,予子宫按摩,促进子宫收缩治疗及补液;产妇神志清,无自主不适,
BP92/62mmhg。
经采取对症处理后出血得到控制。
0C,P86次/分,R20次/分,BP103/69mmhg,病情基本稳定。
既往史:无高血压及糖尿病,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入院诊断:G4P2孕40+2W孕先兆临产
护理诊断:
1、组织灌注量改变或血容量不足:四肢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与产后阴道大出血,丢失过多体液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失血后抵抗力降低及手术操作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大量失血,体质虚弱有关。
4、焦虑、恐惧:与大出血危及生命,担心害怕预后有关。
5、知识缺乏:与突发疾病,知识来源缺乏有关。
6、生活自理缺陷:与产后出血,活动受限有关。
护理目标:
1、出血得到控制,患者体液补充,生命体征维持在正常范围。
2、无感染发生,体温和恶露无异常。
3、活动耐力逐渐增强,活动后无气急。
4、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5、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6、患者的各项需求能够及时满足。
护理措施:
一、补充血容量
1、迅速建立通路,遵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遵医嘱给氧;条件允许时立即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2、合理调整补液速度,准确记录尿量,评估组织灌注及肾功能情况。
3、密切观察头晕、心悸、四肢冰冷、出汗、晕厥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记录尿量变化。
4、遵医嘱给予催产素,注意宫高情况,产后阴道流血情况,注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二、控制感染
1、给予预防性的抗生素。
2、保持会阴部清洁,其注意事项:
(1)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或1:2000的新洁尔灭冲洗会阴,也可每天用温开水冲洗外阴部,要注意自前向后冲洗,让水流向肛门处,每次大便后最好加洗一次。
尽量保持会阴部清洁与干燥。
(2)会阴垫用消毒的纸或卫生巾,要勤更换。
(3)若会阴有明显水肿,可用硫酸镁溶液湿敷,也可配合使用红外线烤灯照射会阴,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可加快水肿的消除。
(4)会阴有侧切刀口者,应尽量向对侧卧位,避免恶露流入切口。
3、观察恶露的性质。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一般血性恶露持续约一周,以后逐渐转变,约2周后转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2—3周。
共持续4—6周,总量约250ml—500ml,持续时间及总量个体差异较大。
通过对恶露的观察,注意其质和量颜色及气味的变化以及子宫复旧情况,
可以了解子宫恢复是不是正常。
4、应严格无菌操作,操作前后要洗手。
5、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三、心理及饮食、生活护理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注意保暖;经常询问患者的需求,及时予以满足;嘱咐产妇卧床休息至出血停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协助病人日常基本生活,做好生活护理。
2、指导病人增加营养,进食高营养、高热量、富含铁剂的食品,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条件允许时遵医嘱静脉输血、补充铁剂,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鼓励家属给予心理安慰。
5、讲解阴道流血的护理知识及同类患者治疗、预后。
6、尽可能陪在病人身边,给予同情与安慰,以增加安全感;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有关病情和实施各种处理措施的目的,让产妇觉得病情好转,以配合治疗增加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