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案)(3)
- 格式:docx
- 大小:10.54 KB
- 文档页数:2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我说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快乐读书屋三的五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
课文讲的是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几个故事。
感受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读写“创作、幻觉、关注、津津有味、考虑”等词语。
能力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情感目标:巴尔扎克以痴迷的精神辛勤而艰苦地进行文学创作的精神激励感动学生。
教学重、难点:从巴尔所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写作的道理。
说教法学法: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为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即以读为经,以问为纬,读、思、议、辩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说程序:(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
首先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巴尔扎克的相关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然后教师自然导入,板书课题后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的脉络。
2、自读自悟,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巴尔扎克辛勤而艰苦的文学创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学习巴尔扎克辛勤而艰苦的文学创作精神,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重点:阅读第二部分,了解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体会巴尔扎克辛勤而艰苦的文学创作精神。
难点:自读自悟,体会巴尔扎克辛勤而艰苦的文学创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前两天我们从周晔那里认识了鲁迅先生,谁能说说鲁迅先生是什么人?那托尔斯泰呢,他被称为什么?看来本单元都是写文学家的故事,那么今天老师还要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现在请跟老师一起书空题目。
二、读文,整体感知1、师:谁能再读下题目,我们看题目当中谁是主语?修饰主语的词是什么,“入迷”是什么意思?那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什么?2、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了预习,谁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巴尔扎克?介绍作家巴尔扎克。
(学生介绍)3、师:同学们想知道巴尔扎克写作时是怎样入迷的吗?那就请你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去寻找答案吧。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先看大屏幕的要求:谁愿意读一读,看清要求了吗,那我们就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吧。
4、回报交流初读收获。
(1)课文的主要内容;师:老师课前已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刚才又朗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读书情况,请看屏幕,谁能回答第二个问题(2)课文读完了,请同学们快速扫读一遍课文,看看文章的写作结构是什么?(3)字词;老师这准备了一些词语,想考考你们,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准.三、析文,读懂课文1、第一自然段,齐读。
思考:这句话说明什么?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用“——”线画出中心句。
(2)作者围绕“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五年级上册《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学教案五年级上册《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的脉络。
2、自读自悟,读懂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巴尔扎克辛勤而艰苦的文学创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学习巴尔扎克辛勤而艰苦的文学创作精神,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教学重点:阅读第二部分,了解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体会巴尔扎克辛勤而艰苦的文学创作精神。
教学难点:自读自悟,体会巴尔扎克辛勤而艰苦的文学创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
”这句名言是谁说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2、介绍作家巴尔扎克。
(学生介绍)3、师:同学们想知道巴尔扎克写作时是怎样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读文,整体感知1、解题:“入迷”是什么意思?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2、学习本文你想知道哪些知识?3、教师出示阅读提示(小黑板)4、将学生带进文本:下面带着你们的问题和老师的阅读提示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快速读课文。
5、回报交流初读收获。
(1)字(2)词(3)主要内容(4)分段,概括段意。
三、析文,读懂课文1、第一自然段,齐读。
思考:这句话说明什么?2、默读课文第二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1)用“——”线画出中心句。
(2)作者围绕“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表现了巴尔扎克____________的精神。
(3)哪件事最让你感动?你感悟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指导)4、这部分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总——分——总)四、悟文读了本文,你想对巴尔扎克说什么?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谈一谈。
五、课外阅读链接阅读《聪明的霍金》回答问题1、本文写了霍金的几个小事,请用小标题概括一下。
五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事迹,感受他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兴趣。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事迹。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巴尔扎克对写作的热爱和执着。
2. 学会将课文中的人物事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
3. 写作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简单谈谈对巴尔扎克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语的含义。
(2)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巴尔扎克的生活和写作经历。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写作的认识和体会。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巴尔扎克的短文。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写作经历与巴尔扎克进行对比,思考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回家向家长讲述巴尔扎克的故事。
(3)完成写作练习,思考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其他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迹和写作特点,与巴尔扎克进行对比,加深对文学巨匠的了解。
教案标题:初中历史课程——巴尔扎克教学目标:1. 了解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生平和作品。
2. 掌握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巴尔扎克的生平事迹。
2. 巴尔扎克作品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难点:1. 巴尔扎克作品中社会背景的理解。
2. 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相关巴尔扎克作品的片段或全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的历史背景。
2. 提问:你们知道拿破仑时期法国社会的特点吗?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巴尔扎克的生平:出生、教育、职业生涯等。
2. 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社会背景:拿破仑时期和复辟王朝时期。
3. 讲解巴尔扎克作品的特点: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人物塑造等。
三、作品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选取一部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品,如《人间喜剧》中的一个片段。
2. 让学生阅读片段,注意感受作品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
3. 教师引导讨论:作品中的社会现实与历史背景有何联系?人物性格如何反映社会现实?四、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10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如人物描写、情节安排等。
2. 让学生尝试分析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如何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3. 教师举例讲解:如何通过文学手法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巴尔扎克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提醒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社会现实的关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阅读一部巴尔扎克的作品,了解其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巴尔扎克的生平、作品特点和社会背景,让学生了解了巴尔扎克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在作品欣赏与分析环节,学生通过阅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感受到了作品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世界文学名著选读》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人间喜剧》的基本情况,掌握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巴尔扎克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作品的主题思想。
2. 人物形象分析。
3. 艺术特色探讨。
教学难点:1. 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 对复杂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介绍巴尔扎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简要介绍《人间喜剧》的背景和特点。
二、作品分析1. 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 讨论作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揭露,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2. 人物形象:-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命运轨迹,探讨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 艺术特色:- 讨论作品的叙事结构、语言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就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分析。
2. 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2.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巴尔扎克的其它作品,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 鼓励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现实,思考文学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发言质量。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品的分析报告和拓展阅读的完成情况。
3. 考试成绩: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巴尔扎克及其作品的理解程度。
板书设计: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一、主题思想1. 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2. 人性的探讨二、人物形象1. 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 人物命运的社会意义3. 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4. 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三、艺术特色1. 叙事结构2. 语言风格3. 人物塑造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读写“创作、幻觉、关注、津津有味”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能力培养:
感受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重点:从巴尔所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写作的道理。
难点:从巴尔所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写作的道理。
教法:读中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几乎不停地写了15年,每年写上六七部作品,以96部作品,近2000个人物构筑了一个宏伟的文学大厦,这个人就是巴尔扎克,本文就讲述了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几个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按阅读提示,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围绕写作入迷,写了巴尔扎克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上小标题。
3.感悟内容
学生浏览全文。
讨论:从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习作的启示?
要求学生先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再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体会。
全班交流:明确写作的方法。
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4.拓展练习
推荐类似作家的故事,让学生阅读。
三、词语积累
摘录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
常产生幻觉
把自己融入作品中
巴尔扎克写作入迷与作品同歌同泣
倾心创作
忘我工作。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读写“创作、幻觉、关注、津津有味”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能力培养:
感受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重点:从巴尔所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写作的道理。
难点:从巴尔所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写作的道理。
教法:读中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几乎不停地写了15年,每年写上六七部作品,以96部作品,近2000个人物构筑了一个宏伟的文学大厦,这个人就是巴尔扎克,本文就讲述了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几个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按阅读提示,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围绕写作入迷,写了巴尔扎克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上小标题。
3.感悟内容
学生浏览全文。
讨论:从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习作的启示?
要求学生先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再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体会。
全班交流:明确写作的方法。
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4.拓展练习
推荐类似作家的故事,让学生阅读。
三、词语积累
摘录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
常产生幻觉
把自己融入作品中
巴尔扎克写作入迷与作品同歌同泣
倾心创作
忘我工作。
初中历史巴尔扎克教案【教学内容】:巴尔扎克的生平及作品【教学目标】:1. 了解巴尔扎克的生平和成就;2. 理解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及其对文学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 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及其主要思想;2. 巴尔扎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3. 巴尔扎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巴尔扎克作品的主题和特点;2. 了解巴尔扎克在19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地位;3. 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价值及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入巴尔扎克的话题,介绍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他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1. 巴尔扎克的生平及主要作品介绍;2. 巴尔扎克作品的特点和主题;3. 巴尔扎克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三、讨论(15分钟)1. 讨论巴尔扎克的作品对当时法国社会的描写和批判;2. 分组讨论巴尔扎克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四、展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展示所做的关于巴尔扎克作品的研究和分析。
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巴尔扎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课后作业】:1. 自选一部巴尔扎克的作品阅读,并写下读后感;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巴尔扎克的影响及评价,写一份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对巴尔扎克的生平和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展示和总结,学生能够更好地习得知识,提高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教案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读写“创作、幻觉、关注、津津有味”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能力培养:
感受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领悟写作的道理。
重点:从巴尔所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写作的道理。
难点:从巴尔所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感悟写作的道理。
教法:读中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几乎不停地写了15年,每年写上六七部作品,以96部作品,近2000个人物构筑了一个宏伟的文学大厦,这个人就是巴尔扎克,本文就讲述了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几个故事。
板书课题。
二、读中学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合作,再读课文
按阅读提示,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作者围绕写作入迷,写
了巴尔扎克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上小标题。
3.感悟内容
学生浏览全文。
讨论:从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习作的启示?
要求学生先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做一些批注,再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体会。
全班交流:明确写作的方法。
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4.拓展练习
推荐类似作家的故事,让学生阅读。
三、词语积累
摘录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
常产生幻觉
把自己融入作品中
巴尔扎克写作入迷与作品同歌同泣
倾心创作
忘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