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常见症状及疾病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78 MB
- 文档页数:52
第三章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常见症状的护理本节考点:常见症状的护理①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②心前区疼痛护理③心悸护理④心源性水肿护理⑤心源性晕厥护理一、心源性呼吸困难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发生左心功能不全时,病人自觉呼吸时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状态,同时可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称之为心源性呼吸困难。
(一)原因原因:左心功能不全造成的呼吸困难,是由于肺淤血导致的肺循环毛细血管压升高,组织液聚集在肺泡和肺组织间隙中,而形成肺水肿。
肺水肿影响肺泡壁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妨碍肺的扩张和收缩,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的异常,致使肺泡内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和兴奋呼吸中枢,病人感觉呼吸费力。
心源性呼吸困难按严重程度。
分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心源性哮喘、急性肺水肿,(二)临床表现1.劳力性呼吸困难:最早出现,也是最轻的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即缓解。
引起呼吸困难的体力活动,如快步行走、爬楼梯、一般速度步行,甚至吃饭、讲话、穿衣、洗漱等。
2.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常发生在夜间,病人平卧时肺淤血加重,于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
大多于端坐休息、下床、开窗通风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部分病人可伴有咳嗽、咳泡沫样痰。
亦可有病人呼吸深快,可闻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
重症者可咳粉红色泡沫痰,发展成急性肺水肿。
3.端坐呼吸:是心功能不全后期表现,病人不能平卧,被迫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因坐位时膈肌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可使病人呼吸困难减轻。
(H)护理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缺氧有关。
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有关。
(四)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发组、咳嗽、心悸、对治疗的反应,以及血压、心率、心律和尿量的变化。
2.调整体位1)协助病人调整舒适的体位,2)尤其对已有心力衰竭病人,夜间睡眠应保持半卧位,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
3)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病人应坐位,双腿下垂,注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和安全,可抬高床头,并用枕、软垫等支托臂、肩、舐、膝部,以防受压或摔倒,床上放小桌,便于病人支撑。
内科护理学项目三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级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的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等。
这些疾病常伴随着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下是循环系统常见症状体征及级护理的详细介绍。
1. 高血压(血压大于140/90mmHg):该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等。
体征包括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动脉搏动加强等。
在护理中,首先要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
其次,要指导患者遵守饮食控制,限制食盐摄入,多摄入蔬菜水果,控制体重。
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药物治疗方面,应监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2.冠心病: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气短等。
心电图异常、心脏杂音以及心肌酶的升高等是其体征之一、护理包括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心功能、观察心肌酶谱等。
此外,要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
饮食上要控制胆固醇、脂肪和钠的摄入,避免食用高脂、高糖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此外,要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和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3.心力衰竭:常见症状包括气短、乏力、心悸等。
体征方面有心跳加快、水肿、颈静脉充盈等。
护理中要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呼吸状态和水肿程度等。
饮食方面要控制水分和盐的摄入,避免食用高钠食物。
患者在活动时要注意适度,避免剧烈运动。
药物治疗上,要监测患者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4.心律失常: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眩晕等。
体征方面有心率异常、心电图异常等。
护理中要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变化,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饮食上要避免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巧克力、酒精等。
生活方面要避免紧张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以上是针对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护士还需关注患者的家庭状况和生活环境,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帮助其康复和管理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措施
(一)呼吸困难
1.病情观察,包括呼吸困难和发绀的程度,使用辅助呼吸肌的情况,肺内罗音的变化以及血气分析结果。
2.遵医嘱给予氧气吸人。
3.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卧位及活动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鼓励病人多翻身、咳嗽和进行深慢呼吸等。
(二)心悸
1.减少刺激包括让病人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以防止活动和激动而引起心悸加重,饮食应清淡,限制烟、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的摄人。
另外让病人穿着
宽松上衣,避免左侧卧位,鼓励听广播、看电视等以转移注意力。
2.病人教育向病人讲解心悸产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有关知识,使病人对心悸有正确的认识。
3.药物护理病人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进行药物护理等。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汇报人:2023-11-28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循环系统的组成回收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维持液体平衡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静脉曲张、血管炎等。
血管疾病淋巴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等循环系统疾病家族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以及症状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和诱因等。
询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和生活习惯等基本信息。
病史采集0102体格检查相关指标检查,以评估心脏病变情况。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循环系统症状,表现为心跳加速、心悸不安,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详细描述心悸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的。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同时,注意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总结词心悸VS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或频率异常,可能导致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
总结词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心肌缺血、心肌炎、心力衰竭等。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同时,注意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或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等治疗措施。
详细描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总结词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
详细描述心力衰竭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心肌炎、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
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以减轻症状。
在饮食方面,患者应限制盐分摄入,避免过多的水分潴留,同时注意控制饮食总热量。
对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治疗或进行心脏移植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