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练习题
- 格式:wps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归园田居》练习题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归园田居(三)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练习题目】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 罗:______________ 兴:_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 荷:______________ 荒秽:____________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时运(其一)》)(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拟古(其七)》)(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荫,遮蔽。
罗,排列。
兴,起床。
带,通“戴”。
荷,扛着。
荒秽,荒地杂草。
2.C(“暧暧”和“依依”不可互换)3.D两句诗意境不同4.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5.这些动词(“翼彼新苗”里的“翼”名词用作动词)都是常见字眼,诗人用起来,却显得新鲜有味。
《归园田居(其一)》理解性默写练习1.(2021年新高考Ⅱ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的向往。
2.(2018年高考北京卷)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
《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3.(2017年高考北京卷)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全诗的主旨。
5.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与南朝诗人王籍《入若邪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7.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开头两句“,”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
句描写屋后房前的优美景色。
10.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套用汉乐府《鸡鸣》中的“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使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
1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
12.《归园田居(其一)》中最能表现陶渊明归隐情感的两句诗是“,”。
1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描写田园风光,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
1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
1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两句写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多年。
1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写自己到南边的田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17.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两句,写自己摆脱了世俗的繁杂琐事,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
《归园田居》习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请补写出《归园田居》(其一)空缺的句子。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性本爱丘山性:天性、本性B、池鱼思故渊渊:河流C、暧暧远人村暧暧:温暖D、依依墟里烟墟:废墟3、“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试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A3、“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比喻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官场生活。
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
“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4、先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
在方圆十几亩的宅基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舍,枝高叶蜜的榆树柳树,阴影遮住了房子的后檐;桃红李白的果树,排列在屋子的前边。
接着写远景,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村落里缭绕着一缕缕轻柔的炊烟。
深巷里传来了阵阵的狗叫声,树顶上公鸡正在啼鸣。
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
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
画面很淡很淡,味道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
归园田居五首练习题及答案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完成下列小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不学巧伪、不争名利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
C.前四句是近景。
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后四句是远景。
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在《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诗作的点睛之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①。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3.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庄稼的生长状况会引发作者的感受。
结尾两句形象鲜明,含义深邃,恰妙在不加雕饰。
C.《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之情;而本诗着意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诗歌标题,思考,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明确:归。
2.用诗中原句回答:①诗人为何而归?②归往何处?③归后如何?明确: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②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③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3.思考,诗中“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分别比喻什么?表明了什么问题?明确:(1)“尘网”“樊笼”比喻官场,写出了官场的污浊、肮脏、压抑,以及对人性的束缚。
这两个比喻,表明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从而表达了他对官场极大的厌恶。
(2)“羁鸟”“池鱼”比喻误入官场的人,是陶渊明的自比。
这两个比喻,意在说明自己误入官场后深受束缚,极不自由,表明了他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田园的心志。
4. 思考,作者为何落入尘网?明确:“误落尘网中”。
说明入仕做官不是陶渊明的本意,而是一大失误。
①养家糊口;②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大济苍生。
而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
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5. “守拙归园田”中的“拙”指什么?为什么陶渊明要“守拙”?明确:(1)“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技巧相对。
(2)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
“拙”字,本义是“笨”,引申义是“原始的、本真的”。
作者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
官场是个是非之地,一个政治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
作者追求生命中最本真的,即回归自然,与自然共存,不愿同流合污。
总之,作者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与独立,不仅是身体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和心灵的回归。
6. 思考,文中描绘田园风光时写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明确: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户庭、虚室。
归园田居其一练习题
归园田居练题
题目一
冯梦龙的《归园田居》通过描绘农村生活,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现象。
请简要说明该小说有哪些情节和细节能够展现出冯梦龙对明代社会的观察和批判。
题目二
《归园田居》中有一段描述了作者的乡愁之情,请引用相关文字,并阐述这段文字对读者产生的情感共鸣。
题目三
冯梦龙在《归园田居》中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对仗等,请选择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并引用小说中的相应文字解释其意义和作用。
题目四
《归园田居》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卷,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细节描写。
请选取小说中的一处具体描写,阐述这种描写对读者理解和感受农村生活的重要性。
题目五
冯梦龙在《归园田居》中通过描述农村景象,传达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惬意和宁静。
请引用相关文字,并解释这种描写手法对小说的主题表达有何作用。
提示
请在回答问题时参考《归园田居》的文本内容,引用恰当的文字描写,加深读者对小说的理解。
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使得回答更加清晰易懂。
结束语
以上是《归园田居其一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若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一、翻译诗歌,理解含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9分)田舍(其一)文同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①,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②,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注】①碓:舂米的用具。
②祷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无论晨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反映出农家的祥和美好。
B. 颔联视觉与听觉结合,描摹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写出丰年的来之不易。
C. 颈联写乡亲们祭祀祈祷、占卜问事,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 尾联写“鸡犬声”既表现了农村的生活气息,又反衬出乡村的清静。
2.这首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田园诗,两首诗都写到了农村中最常见的景物,请比较两首诗在乡村场景和风物的选取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三、名句默写。
(8分)1.《归园田居》(其一)中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渲染乡村安静祥和的句子是:“,。
”2.《归园田居》(其一)“,”两句连用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厌倦官场、向往自由生活的。
3.古诗词里的意象有很多,虚幻的“梦”是较为独特的一种。
诗人们或写梦中景,或忆梦中人,或借助梦寄托夙愿。
如“,”两句。
4.在古诗词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复杂情感,如:“,。
”《归园田居》参考答案一、翻译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年少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情,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错误地陷落到世俗的种种束缚中,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其一习题本一、选择题1. 春江花月夜诗中的“春江水暖鸭先知”中的“春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黄河- C. 江苏- D. 北京答案: A2. 以下哪个是《归园田居》的作者?- A. 陆游- B. 辛弃疾- C. 王维- D. 杜甫答案: C3. 《归园田居》描述的是作者怎样的经历?- A. 远离尘嚣,回归田园生活- B. 游历四方,寻求名利- C. 参与政治,谋求权力- D. 持续奋斗,追求荣誉答案: A二、填空题1. 归园田居中写道:“野田生春草,行路随俗尘。
”这句诗强调了什么?答案: 返璞归真,随顺周围环境2. 归园田居一诗中,描写的“云落”指的是哪个季节?答案: 秋天3. 归园田居一诗中,提到的“且乐生前忧百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答案: 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三、简答题1. 《归园田居》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 《归园田居》的主题是返璞归真,追求简单自然的田园生活。
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心境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2. 出现在诗中的“春江”和“秋草”的象征意义分别是什么?答案: “春江”象征着美好的人生境界和开阔的前景,“秋草”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
3. 归园田居一诗中展示了怎样的审美情趣?答案: 归园田居一诗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独特审美情趣,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内在的情感表达,诗中呈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
结语本习题本对《归园田居》进行了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增加对该诗的理解和欣赏。
读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完成习题,并与标准答案对照,加深对《归园田居》的理解。
《归园田居(其一)》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暧暧..(yōu yōu)..(ài ài)悠悠..(yōu yōu)呦呦B.慷慨(kǎi)羁鸟(jī)阡陌(qiān mù)C.樊.笼(fán)吐哺.(bǔ)三匝.(zhā)D.衣衿.(jīng)掇.取(duō)狗吠.(fèi)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盈盈泣涕朝露羁鸟B.俗韵故渊樊笼忧思C.沉吟尘杂吐哺札札D.守茁嘉宾皎皎德泽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韵律)暧暧..远人村(模糊的样子)B.契阔谈䜩.(同“宴”,宴席,宴会)方宅十余亩(方形)C.一去.三十年(离开)枉用相存.(问候、探望)D.对酒当.歌(应当)何时可掇.(拾取,摘取)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开荒南野际B.桃李罗堂前C.狗吠深巷中D.虚室有余闲5.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尘网”,指世俗的种种束缚。
B.“羁鸟”,以被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二、情景默写6.《归园田居》(其一)(1)从天性的角度揭示诗人回归田园的原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2)饱含诗人误入官场的无限悔恨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3)写诗人归隐田园后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直接表现诗人脱离官场回归田园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的朦胧和安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其一)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居洁净,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归园田居(其一)训练题
阅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完成①—⑤题。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在诗的结尾与这两句诗相对应的诗句是:。
②“误落尘网中”一句,为什么用“尘网”而不用“罗网”?
答:
③作者归隐田园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这种心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答:
④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误落尘网中”一句,道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恶的心情,用激情之语排斥官场,表明诗人无奈归隐的悲愤与乐观放答的心境.
B. 诗的九至十六句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的田园风光图.
C. “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 诗人以常见普通农村生活入诗,和他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交融,构成一个完美诗境,使普通景物具有美感.
E. 诗中用白描的手法,简练的勾画事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⑤. “尘网、樊笼”和“羁鸟、池鱼”、这两组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