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省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的过程考试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2.88 KB
- 文档页数:6
2016年上半年宁夏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的基本特点试题2016年上半年宁夏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的基本特点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__A.教学内容B.教学时间C.教学目标D.教学媒体2、极力提倡使用发现法的人是()A:杜威B:布卢姆C:布鲁纳D:罗杰斯3、()期是儿童性格初步形成的时期,这时期儿童的性格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A:儿童B:少年C:青年D:幼儿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__。
A.基础B.途径C.出发点D.重要环节5、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这是__。
A.特定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生成性原则D.内化性原则6、班级管理包括()等几个基本环节。
A:提前调研B:了解学生C:制定计划D:组织实施E:评价总结7、以下四部作品按产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B:《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C:《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游记》D:《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西游记》《聊斋志异》8、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____A:管理B:德育C:教学D:服务9、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eye”(眼睛)后,再学习“eyeball”(眼球)时,即可以产生____A:正迁移B:负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E:水平迁移10、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__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11、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A:阿特金森B:班杜拉C:奥苏伯尔D:维纳12、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的提出者是____A:罗杰斯B:加涅C:加里培林D:皮亚杰E:波斯纳13、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的出现14、低碳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现成可借鉴的模式。
宁夏省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业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B、斯宾塞C、杜威D、赫尔巴特2.”隐性课程”是由教育家()在《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
A、贾克森B、斯宾塞C、杜威D、赫尔巴特3.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
A、学科知识B、教学技能C、人格特征D、专业素养4.从职业属性来说,教师职业属于()。
A、专门职业B、普通职业C、高收入职业D、一般职业5.德育的关键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6.活动和交往时属性品德形成的( )A关键B基础C内容D途径7.我国一系列教育法律规定,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是()。
A、人身权B、人格尊严权C、名誉权D、受教育权8.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
A、情感性B、深刻性C、稳定性D、过渡性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0.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职业。
A、自然化B、现实化C、社会化D、自由化11.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
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人格特征D、职业道德素质12.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惟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13.素质教育是面向()的教育。
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体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14.教育学就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C、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15.外部分组教学主要根据学生的()或学习成绩编班进行教学A年龄B发展水平C知识水平D能力水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宁夏省2016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的构成要素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__。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2、一年一度的劳动节又到了.这次陈老师带领大家来到大街上和环卫工人一起打扫卫生,并且组织了一个小小记者团采访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大家都觉得这次活动对自己有很大的触动,还有同学提出自己以后也要做一名环卫工人.为大家带来干净美丽的环境。
这体现了班队活动的。
A:教育性B:计划性C:多样性D:自主性3、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____ A:操作性和指导性B:指导性和灵活性C:工具性和基础性D:操作性和灵活性4、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____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B:学校C:家庭D:教师5、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6、课堂违纪现象严重,学生各行其是,随便插嘴,不动脑筋,故意捣乱,这种课堂气氛属于____A:关注生存B:关注情境C:关注学生D:关注自我感受7、在德育过程中,学生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A:知是关键B:情是关键C:意是关键D:行是关键8、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达到的掌握程度是____A:60%-70%B:70%-80%C:80%一90%D:90%以上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10、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指教师的()A:本体性知识B:文化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11、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____A:经典条件作用B:操作性条件作用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12、心智技能有三个特点。
2016年上半年宁夏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
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2、中国有一句俗话“杀鸡给猴看”,这种强化方式是属于()A:替代性强化B:直接强化C:自我强化D:强化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____A:以人为本B:发展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可持续4、为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叫做()A:选修课程B:学校课程C: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5、2011年单项选择: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指A:自我体验B:自我控制C:自我意识D:自我调节6、”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
__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8、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的反思性研究的重点在于__A.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B.如何促使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C.如何共享人类资源D.如何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9、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B:消极作用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D:没有作用10、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拉梅尔德B:杜威C:多尔D:奈勒11、在合作办学中,委托培养劳动用工和教师聘任等方面发生的法律责任属于()A:刑事法律责任B:民事法律责任C:行政法律责任D: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1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迁移分为()。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宁夏省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案设计与编写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检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
“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人手对李小林进行教育。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声音的质量特征称为__。
A.音强B.音高C.音色D.音波3、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第一次大规模创办的办学形式是。
A:私学B:公学C:书院D:官学4、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应从培养他的()入手。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5、持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是______的观点。
__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6、下列童话出自《格林童话》的是A:《灰姑娘》B:《木偶奇遇记》C:《丑小鸭》D:《绿野仙踪》7、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__。
A.备好课B.上好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8、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
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__A.自我控制法B.系统脱敏法C.肯定性训练D.强化法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合理化B:示范化C:多样化D:个别化10、冯忠良提出的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不包括____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原型分析D:原型内化11、我国的第二大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12、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
A:正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垂直迁移13、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A:导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C:不为金钱,自甘寂寞D:自强不息,无私奉献15、什么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____A:德育标准B:德育思想C:德育模式D:德育目标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A:受教育权B:人身权C:隐私权D:身心健康权17、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的人都处在极健康和极不健康两端边线中间的某一点。
宁夏省2016年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三结合教育中的“三结合”是指____A.学校、家庭、社区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B.教师、学生、教室的三结合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2、下列能够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是____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____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校园文化D.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A.社会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5、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认知与情感成分6、”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_的教学技术。
____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7、1999年6月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____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8、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观点的苏联教育家是____A.克鲁普斯卡娅B.马卡连柯C.加里宁D.凯洛夫9、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的划分依据是该节课的____A.教学目的B.教学结构C.教学任务D.教学种类10、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____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11、要求被试根据图片上的情景编制故事,据此来测量个体人格特征,这种人格测验称为A.罗夏墨迹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C.自陈式测验D.艾森克人格问卷12、____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1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____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____A.行为主义观点B.人本主义观点C.认知观点D.建构主义观点15、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____A.坚持教师为中心B.坚持教材为中心C.实施因材施教D.实施标准化考试16、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身心的发展水平对学习的适应性,被称为____ A.关键期B.学习准备C.最近发展区D.印刻现象17、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____A.泰勒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凯洛夫18、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____ 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19、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____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20、”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属于____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替代强化D.积极强化21、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____A.变化B.改变C.变式D.突出二、多项选择题1、”杀鸡儆猴”的教育效应最适宜的解释是____A.期待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2、下列属于学习的内部动机的是____A.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B.为得到同学的羡慕而努力学习C.为家长挣面子而努力学习D.对某门学科本身感兴趣3、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的主要形式是____A.机械记忆B.理解记忆C.联想记忆D.概括记忆4、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及其系统,组成了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的是A.基本知识B.基本技能C.基本技巧D.基本方法5、在义务教育制度中必须履行教育义务的主体是____A.社会B.家庭C.国家D.适龄儿童E.企事业单位6、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____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____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8、我国教师的任职条件一般包括____A.具备各级各类相应的教师资格B.有道德、守纪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C.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全面熟练履行职务职责D.有合格的学历学位及规定的工作年限要求E.身体健康9、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____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10、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____A.3、4岁~11、12岁B.5、6岁~11、12岁C.6、7岁~11、12岁D.5、6岁~12、13岁11、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____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12、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____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3、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____、双轨制和分支制三种下列典型学制类型。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个体差异D.个人努力答案:B【名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故选B2.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名案】: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最缺乏()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名案】:小林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故选C。
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1、幼儿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成人教育5、高等教育A.1、2、3、4B.1、2、3、5C.1、2、4、5D.2、3、5、4答案:B【名案】: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体制的基本内容。
故选B。
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答案:A【名案】:BCD是学校教育的特点,而生活化针对的是家庭教育。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答案:C【名案】:题干中的对事物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说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进行的研究,说的是观察法。
7.儿童发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A【名案】:夜盲症主要缺乏维生素A,补充维生素A营养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鱼类富有丰富的维生素A,最宜夜盲症患食用,可以预防干眼病、夜盲和各种角膜炎。
宁夏省2016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案的编制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__。
A.主观主义B.客观主义C.环境主义D.强化E.发现学习2、因果分析主要分析的是()A:“事物是什么”B:“事物有多少”C:“事物为什么”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
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教育与惩罚并重D:开除学籍5、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__。
A.促进社会公平B.传递人类精神文明C.产生新生产力D.培养人6、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是__。
A.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7、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__。
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时期D.完善时期8、有关审题的研究发现,对问题加以分析的程度与解决问题所需时间之间的相关在____以上。
A:指导模式B:发展模式C:社会影响模式D:治疗模式9、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A:动机功能B:调控功能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10、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____A:1岁B:3岁C:5岁D:7岁11、比奈一西蒙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量表都可以用来测量。
A:意志B:情绪C:智力D:行为12、”杀鸡吓猴”的教育效应最易被解释的现代心理学理论是__A.强化说B.认知失调说C.从众说D.观察学习说13、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布卢姆B:杜威C:赫尔巴特D:布鲁纳14、按照迁移的性质不同,学习迁移可以分为A:正迁移与负迁移B: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C: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15、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校外活动B.课外活动C.团队活动D.教学活动16、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__A.同化B.条件反射C.顺应D.无条件反射17、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散文集的是____A:《第十二夜》B:《哈姆雷特》C:《李尔王》D:《麦克白》18、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宁夏省2016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
设计的过程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一种现象。
A.最近发展期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
2、对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教育立法的基本思想以及教育活动的基本法律规范进行规定的是__。
A.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
C.宪法
D.教育基本法
3、活动课除了兴趣小组、班团活动外,还有()
A:英语角
B:课内辅导
C:课外辅导
D:特长训练
4、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话不但显示了科学的伟大力量,而且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一大贡献,即提出()
A:万有引力定律
B:杠杆定律
C:运动三大定律
D:浮力定律
5、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__
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
6、最常用的技能学习评价方法是()
A:书面测验
B:作品表现法
C:表演评价法
D:观察法
7、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____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8、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__。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环境
9、狭义的学校德育专指__。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教育
10、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__。
A.漫无目的地幻想
B.走路
C.联想
D.发明创造
11、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____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与教师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12、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动力是__
A.活动和交往
B.心理内部的矛盾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识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14、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15、提出“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高尔顿
B.比奈
C.推孟
D.韦克斯勒
16、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遵重大纲及教材对__。
A.学校的基本要求
B.学生的基本要求
C.教师的基本要求
17、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__。
A.认知策略
B.提问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8、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__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9、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82年
C:2006年
D:1990年
2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____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1、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__。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22、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__。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目标
E.德育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
1、影响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__。
A.环境
B.遗传
C.学校教育
D.家庭教育
2、”望梅止渴”现象最适宜的解释是____
A: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
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C:士兵的士气高
D:梅子对人体味觉器官的刺激作用
3、相符行为是指个人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和意志相符合、一致或相似的现象。
相符行为通常包括三种情况:第一,人们出于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需要而遵守共同的社会规范,产生相似行为,以便使社会生活能正常进行;第二,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化过程促使人们产生相似的行为;第三,人际交往中双方心理的相互影响。
也导致相符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
下列选项不属于相符行为的是。
A:某高校毕业生大多愿意到大型国有企业工作
B:双胞胎失散多年,但见面时仍可以一眼认出
C:两辆汽车在闹市区刮擦,路上行人驻足围观
D:某设计院建筑师设计的作品都有相似的风格
4、教育学史上第—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__.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5、某教师在师德表彰大会上发言:“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对该教师引用老子这段话的用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把教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
B: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
C:重视反面教员的作用
D:师生相互信任。
既是道德教育的成果,也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6、小学儿童学习准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动作技能水平
B.人际交往水平
C.自我意识水平
D.智力发展水平
7、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____
A:指导者、引导者
B:控制者
C: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D: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
8、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采用了下列哪种心理防御方法?()A:文饰
B:转移
C:投射
D:幻想
9、The girl likes _______and_______。
A.tomatos, chicken
B.tomatoes, chickens
C.tomatoes, chicken
D.tomato, chickens
10、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__。
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1、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____
A:文化活动
B:实践活动
C:娱乐活动
D:认识活动
12、品德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
A.整体印象评价法
B.操行评定评价法
C.表演评价法
D.实验法
E.操行计量评价法
13、学生在学习弹奏钢琴曲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了,这种现象属技能学习中的____
A:高原现象
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
D:及时反馈
14、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讨论法
1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决议,规定教师节的时间是__。
A.每年的10月1日
B.每年的9月1日
C.每年的9月10日
D.每年的10月10日
16、在Excel2003中,快捷键Ctrl+S所实现的功能是()文件。
A:保存
B:删除
C:复制
D:剪切
17、(2008年)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8、教师不得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不得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因为学生有__。
A.身心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19、”画蛇添足”常用来比喻做了多余的事。
非但没有益处,反而不合适。
以下关于蛇的脚的解释正确的是。
A: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些鳞片都曾经是蛇的脚,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鳞片
B:蛇曾经有脚,但在进化过程中因为妨碍爬行,就自然衰退了
C: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
这些鳞片既是蛇的盔甲起保护作用,也是它的脚,能配合肌肉推动身体向前爬行
D:蛇不需要脚,所以进化过程中没有出现脚
20、皮亚杰提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__。
A.成熟
B.练习和经验
C.社会性经验
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1、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__。
A.肖锋
B.章志光
C.邵瑞珍
D.李伯黍
22、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
A:政治活动
B:文艺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小组活动
E:个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