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扩张术治疗小儿包茎合并包皮粘连的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78.62 KB
- 文档页数:2
43例小儿包皮粘连分离术的体会鹿塬中心卫生院王海斌摘要:目的:对小儿包皮粘连治疗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对43例小儿包皮粘连进行手术分离术。
结果:43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无复发病例。
结论:应该尽早进行小儿包皮的检查及治疗,预防遗尿、包皮龟头炎、垢结石形成、及导致后天性包茎,减少包茎降级手术率。
关键词:包皮粘连;分离术;体会小儿包皮粘连是指男孩2岁以后包皮内板与龟头的粘连不能自然分离,致使包皮垢形成,影响阴茎发育等,并导致遗尿、包皮龟头炎、垢结石形成、及导致后天性包茎等很多临床疾病,并致父母担忧。
笔者将43例小儿包皮粘连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门诊接诊的小儿包皮粘连男孩患者43例,年龄在2至15岁之间,平均8岁;出现疾病有:包皮龟头炎者6例,遗尿4例,导致后天包茎5例,包皮垢结石27例。
就诊原因为小儿阴茎头疼痛、包皮肿胀、尿床、阴茎头包块、及幼儿体检发现。
1.2 方法1.2.1 对于并发感染的包皮龟头炎:给予消毒、冲洗、再消毒、引流。
应用抗生素治疗2天,再行手术。
1.2.2 术前心理护理:首先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将心理护理贯穿全程,因本手术的特殊性,家长对患儿的手术效果,患儿是否承受的了痛苦等给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通过介绍麻醉方式、手术的可靠性和介绍医生的经验情况,另一面,也可通过介绍成功手术患儿的家长介绍自己患儿的经验,使家长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次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又因这一年龄阶段的患儿认识能力差,对手术有恐惧感,害怕手术带来的痛苦,易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针对这些,护士先要与患儿建立信任感,减少他们的敌对情绪,再与家长一起给予适当诱导和教育,鼓励他们,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1.2.3 术前准备:1.认真评估包皮状况,可能出现包茎术中嵌顿,需要急诊手术切开包皮解除嵌顿,使疾病疗程延长。
2.与患儿及家属谈话,做好各种解释工作,如水肿、疼痛、渗血、复发、感染的可能性和局部表现。
手法扩张分离法治疗小儿包茎合并包皮粘连[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包茎合并包皮粘连的治疗方法。
方法采用手法渐行扩张包皮口并手法分离包皮粘连的方法治疗小儿包茎合并包皮粘连,并在龟头及包皮内板上均匀涂上红霉素软膏,术后每天用红霉素软膏涂龟头3~5 次,4~7 d后复查,龟头发红消退后停止涂药。
此后注意经常上翻包皮清洗。
结果 400例患儿术后4~7 d,包皮龟头无红肿,包皮能轻松自如上翻,冠状沟、包皮系带完全暴露,尿线大小正常,小便时无包皮鼓起,且创面愈合无瘢痕或结痂,治愈率为100%。
所有患儿随访24个月,均无包皮、龟头及尿道外口红肿,包皮垢均消失,尿线正常,外生殖器无不适感,包皮上翻自如。
结论手法扩张包皮外口并手法分离包皮内板与龟头粘连的方法治疗小儿包茎合并包皮粘连效果佳,简单、安全,适宜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包茎;包皮粘连;手法扩张;治疗[中图分类号] r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3(a)-0178-02包茎是小儿常见病,多合并存在包皮粘连、冠状沟处积有包皮垢。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 2008年1月~ 2012年1月采用手法扩张包皮外口并手法分离包皮内板与龟头粘连的方法治疗400例小儿包茎合并包皮粘连,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包茎小儿均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门诊患儿,年龄 1~9岁,平均(4.50±2.58)岁,400例小儿包茎合并包皮粘连,其中320 例患儿存在小便时尿线细小或偏斜、龟头部分包皮如气球样鼓起,280例冠状沟处有包皮垢,210例有包皮龟头奇痒或常用手搔抓,反复包皮红肿疼痛130例。
尿常规检查,有包皮红肿痛者均有白细胞(++)以上。
大多数是以并发症就诊或儿童体检时发现。
1.2治疗方法采用手法扩张、分离。
具体步骤:患儿平卧,不用麻醉,两助手分别按压手及大腿,常规用0.5%碘伏消毒术区皮肤,术者戴灭菌手套。
·临床研究·探讨小儿包茎和包皮粘连早期手法治疗何朝武(玉屏县人民医院,贵州 铜仁 554000)0 引言包茎和包皮粘连是男科常见的情况,随着人们意识的提升,近年来,医院就诊的包茎和包皮粘连患者年龄越来越小,对于这两种情况的确是越早治疗或干预效果越好。
包皮环切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对于年龄过小的患儿来说,手术对于患儿的伤害较大,很多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就催生了手法治疗的推广和应用[1]。
本组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6例小儿包茎或包皮粘连病例为研究对象,早期手法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6例患儿均为我院儿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其中包茎15例、包皮粘连11例。
患儿年龄最大的8岁,年龄最小的1岁,平均(4.56±3.24)岁;7包皮口狭窄、8例包皮粘连伴有皮垢。
本组研究对象资料获取已取得患儿家属同意。
1.2 方法。
首先,观察和判断患儿包茎或包皮粘连的情况,若严重至龟头溃烂的则不宜实施手法治疗,直接转为环切引流术治疗。
对于完全不能上翻,包皮口狭窄的要先行包皮口扩张术,即用止血钳轻轻扩张包皮口,以暴露尿道口帮助改善排尿情况;待恢复半年后指导家长实施手法治疗[2]。
嘱家长要每日用0.1%利凡诺溶液对患儿外阴进行清洗,清洗擦干后涂抹红霉素软膏,并用手指上翻帮助扩大包皮口,上翻的幅度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使包皮口扩大或变松[3]。
针对尿道口红肿、包皮内出现包块、上翻困难的要在手法治疗的同时行包皮分离术。
针对包皮粘连伴皮垢的要及早用探针或纹式钳处理,以仰卧位外展双腿,局部以盐酸丁卡因凝胶进行表面麻醉,用止血钳或探针轻轻分离包皮口和粘连部位,轻轻上翻包皮,以无菌纱布轻轻拭去冠沟及其周围的皮垢、结石,再以百科瑞棉球进行清理,最后涂上红霉素软膏,复位包皮[4]。
术后要指导家长进行日常清洗,避免龟头敏感。
CO2激光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160例体会发表时间:2013-10-12T09:24:10.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7期供稿作者:匡文波1 查汗[导读] 感染机会减少,优点突出,操作简便,可很快完成手术,应用方便,效果较好,门诊完成,值得临床推广。
匡文波1 查汗2(1新疆库尔勒维吾尔医院 841000)(2新疆巴州人民医院皮肤科 841000)【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311-01 小儿包皮过长与包茎是儿童常见的病,较易引起阴茎炎、包皮炎、尿道感染等疾病[1],我科于2012年5月-2012年8月行CO2激光包皮环切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和包茎16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60例中年龄7-15岁,平均8.5岁,包皮过长132例,占82.5%,包茎28例占17.5%,其中包皮龟头粘连151例,占94.37%,160例均为门诊手术患者。
1.2方法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小孔巾,用1%的利多卡因于阴茎根部阻滞麻醉满意后,用龙胆紫在阴茎龟头背侧距龟头顶端0.5cm处作一预切标记线,用文式钳扩张包皮,分离包皮与龟头之间粘连,清洗包皮垢,显露阴茎龟头及冠状沟,助手用一把止血钳夹起包皮背侧缘正中部,再用一把止血钳夹住包皮系带处,提起包皮两侧对称。
术者一手捏住阴茎,触摸龟头位置,另一手用大弯血管钳紧贴龟头夹住,血管钳的弧度在系带侧距龟头顶端0.5cm,用CO2激光(功率6-8W,光斑直径<1mm)沿血管钳切除包皮,一般切除包皮创面不出血,若有小的出血点,用微波凝固止血,待止血彻底后,用4-0肠线先在环形切口的背腹左右处各缝一针(系带处予U形缝合)再从每两针缝线之间缝合1-2针,一般不需要包扎,伤口处及龟头处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嘱患儿第二天复诊,会阴部置一纱布帘,嘱患儿穿宽松的内裤。
1.3术后处理一般术后服用抗生素一周,嘱患者排尿时勿浸湿纱布,注意休息,有7例患者术后包皮与龟头再次粘连,予文瓦式钳分离粘连,外涂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及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每天上翻包皮1-2次,15例患儿术后阴茎水肿明显,嘱尽量卧床休息,上提阴茎及红光治疗后,水肿逐渐消退。